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新闻动态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唐本草》

2017-06-08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116
转发:0
评论:0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唐本草》,《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

  《唐本草》亦称《唐新修本草》,有时简称《新修本草》,是唐高宗显庆四年(公元659年)编修成功的,由唐朝政府颁行,这是国家颁定药典的创始。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药典,而外国最早的药典--牛伦药典是1546年由牛伦堡政府刊行的,经《唐本草》晚九个世纪,所以《唐本草》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新修本草》原指三部分文献而言,即《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据多数文献记载以上三部分共五十四卷;《本草》二十卷,《本草目录》一卷、《药图》二十五卷、《药图目录》一卷、《图经》七卷。《本草》部分是讲药物的性味、产地、采制、作用和主治等内容,《药图》是描绘药物的形态,《图经》是《药图》的说明文。《图经》和《药图》早已失传,无可考见。仅有《本草》这一部分,宋朝以后虽也不再流传,如今只有残卷本,但其内容绝大部分保留在后世本草中,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我们现丰所说的《新修本草》实际就单纯指《本草》这一部分内容而言。

  《新修本草》本书共载药850种,比《本草经集注》增加药物114种。对每味药物的性味、产地、采收、功用和主治都作了详细介绍。在编纂体裁上有所创新,为了便于采药和用药时的正确辩认,除传统用文字记述的《本草》外,还首创详细绘画《药图》,且以《图经》加以说明的方式,后者约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

  《新修本草》是一部以政府名义编纂的药典,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巨大著作。此书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药物学更向前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苏敬等23人奉敕撰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计有正文20卷,目录1卷;《药图》25卷,目录1卷;《图经》7卷。正文实际载药850种,较《本草经集注》新增114种。此书以《本草经集注》为基础,增补注文与新药。又将原草木、虫兽2类,析为草、木、禽兽、虫鱼4类,序例亦一分为二。新增注文冠以“谨案”二字,小字书于陶弘景注文之后。新增用药用黑大字书写,末注“新附”。补注内容中,以记载药物形态、产地为多,兼述药效、别名等。书中纠正陶氏谬误处甚多,为后世辨正药物基原提供依据。《新修本草》是中国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原书已佚,主要内容保存于后世诸家本草著作中。参与编修者凡23人,他们是:英国公李勣,太尉长孙无忌,兼侍中辛茂将,太子宾客弘文馆学士许敬宗,礼部郎中兼太子洗马弘文馆大学士孔志约,尚药奉御许孝崇、胡子彖、蒋季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3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2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55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38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58
0

推荐阅读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本草中的“春蚕”
本草中的“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自然界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动物朴实无华,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的全部,莲藕和桑树便在其中,它们可谓是本草中的“春蚕”。炎夏是莲花盛开的季节,严寒则是食藕的季节,人们爱莲花那朴实独特的美姿,也喜食如雪似玉的鲜藕、“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对莲品质的高度评价。夏天的池塘里,荷花朵朵,荷叶田田,风吹处一片荷香。莲花在百花中可谓是雅丽素洁,它那一枝枝出水亭立的风姿,加上散发出的阵阵幽香,的确沁人心脾,使人赞叹不已。历代文人对此留下了许多名句,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曹寅诗云“一片秋云一点霞,十分荷叶五分花。湖边不用关门睡,夜夜凉风香满家。”古代女子多以“莲”取名,例如:文学作品中的秦香莲。就连女子走路,也用“步步莲花”来形容,传说中的“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坐的是莲花,好心的娘娘为人“送子”,也让金童玉女乘坐莲花来到人...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本草经集注》
南北朝时期出现的一部药物学著作《本草经集注》,被认为是继《神农本草经》这后本草学史上的另一块里程碑。它是由梁・陶弘景在《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的基础上综合而成的一部本草专著。《本草经集注》对药物学的贡献与特点:第一,改进了以前本草药物的一般分类法。对药物不是简单地分上中下三品,而是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等七类,除有名未用一类外,其余每类中,更再分为上中下三品。第二,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采集、形态和鉴别等方面的论述有显著的提高。对于药物的寒热性味用朱、墨点予于区别,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为平。他在序言中说:"诸药主治,唯冷热须明,今以朱点为热,墨点为冷,无点者是平,以省于烦注也。"第三,总括诸病通用的药物。即将药物按其效用加以分类。如治风通用药有防风、防己、秦艽、芎究等;治水肿通用药有大戟、甘遂、泽泻、葶苈、芫花、巴豆、猪苓、苇根、商陆等。...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神农本草经》
这一时期也是中国药物学的奠基时期。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周礼中已经提到"五药",后代注家认为当时的五药即指草、木、虫、石、谷。先秦时期后一些著作如《山海经》等,就提到许多可以防病、治病的药物,包括动物、植物、矿物,共100多种,大多用于防病治病,其病种达50多种。《汉书》中有数次提到"本草"、"本草待诏",说明当时对药物已有一定的系统认识。在这个基础上,终于出现了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与《内经》相似,一般也认为《神家本草经》非一人一时之作,而是经过长期的治疗实践,由不同医家逐渐积累而成之集体著作,而冠以"神农"则是后人为提高该书之权威性加以托名。该书早佚,经后人辑佚研究,认为全书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当时的认识水平,把这些药物依其治疗效能和使...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黄宫绣《本草求真》品析
黄宫绣(约公元1736~1795年),字锦芳,清代江西抚州宜黄人,出身于儒医世家,学识渊博,精通医药。其有感于当时本草书多“理道不明,意义不疏”,况有“补不实指,泻不直论,或以隔一隔二以为附合,反借巧说以为虚喝”的现状,乃力纠时弊,集平素之治验,采百家之精萃,著成《本草求真》十卷,付梓于乾隆己丑年(公元1769年)。该书载药520味,分上下两编,上编对药物的形态、性味、功能、主治以及禁忌,记载甚详,下编分列脏腑病证主药、六淫病证主药和药物总义三部分。该书于药物意义“无不搜剔靡尽,牵引混说,概为删除,俾令真处悉见”,故冠以“求真”之名。对于药物的分类,黄氏颇具独到之处。他没有采用历代本草诸书所延用的部属分类法,亦即将药物以草木谷菜金石等为编次,而采用药物功效分类法,按药物之品性分为补涩、散、泻、血、杂、食物七类,各类又分为若干子目,如补剂中又分为温中、平补、补火、滋水、温肾等;泻剂又分为渗湿...
· 中医文化―医林漫画―神医
咱听过很多老中医妙手回春、救活死人的故事,传起来神乎其神,让听的人都没啥相信是真实的,只是一种传说而已。现在咱讲的这段中医故事,却是真实的。在明朝万历、天启年间,泉州府晋江县福全乡有一个很出名的医生,叫蒋际酉,字沂泉,算起来也是名门望族的子弟,伊是明朝尾东阁大学士蒋德的堂阿叔,但是蒋际酉从早无意功名,以悬壶济世、治病救人为己任,苦心钻研岐黄之术,是一个很高明的医生,尤其擅长针灸,很多病人得到伊的医治,起死回生。伊不但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伊没像现时医院的医生,有工资奖金,收入就靠先生礼,但却从没乱收人的红包。对穷苦百姓,有病来就医,伊态度和善,没另眼看待,不但没收先生礼,还倒贴工贴药。有的病人倒在厝内,得倘来,伊就行路去出诊,没叫人打轿来扛伊,没半点仔名医的架子。有的病人是突然间得着急症,没管风歹天,也没管三更半暝,还是偏僻山缝,现请现行,从来没多收先生礼,所以蒋先生的名声很好。有一次,...

知识互答

咨询道光林未
咨询道光林未
咨询道光林未
族谱传播
想了解:何氏宗谱: 一卷:[江苏高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