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性善祠,相信,知道的人已经不多了。
“商丘古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样的话语,对于商丘人来说,可谓耳熟能详。
其实,说到性善祠以及和其有关的故事,就能证明着商丘古城的悠久历史以及不一般的历史文化。
那么,性善祠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建筑物,和其有关的故事又涉及到什么历史文化名人呢?
性善祠, 史志记载简单
在《睢阳区志》中,关于性善祠的记载并不太多:性善祠坐落在商丘古城北关路西,为滕文公见孟子处。
孟子曾经与宋国大夫戴不胜谈论薛居州(宋国宫中侍人)侍奉宋军问题;与宋国大夫盈之谈论过关于井田之法,按十分抽一的税收等问题。
滕文公为世子时,孟子曾居宋国。他自楚国往返路过宋国时,皆拜见孟子。孟子曾给他讲性善之说,文公心悦诚服,更加敬仰孟子。所以,后人在商丘古城北关外泰山行宫侧,建“性善祠”以纪念之。
性善祠旧有大门2重,大殿3间,东西2庑,历代修葺以祀孟子。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黄河决口曾毁于水。嘉靖年间修正殿3间。崇祯八年(1635年)毁于战火。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署府卫辉、通判叶于乔立碑记其处。
性善祠,不得不说的孔家事
自幼居于古城的孟宪炘老人,至今仍保存着一本线装的孟氏家谱。在他保存的家谱中,就记载着和性善祠有关的内容。
“性善祠其实就是在商丘的孟氏祠堂。”孟宪炘说,史志中记载的性善祠,就是曾经位于古城西北角处的孟氏祠堂,又名性善祠。
孟宪炘说,如果要说性善祠的来历,就首先要说说孟氏与商丘古城的关系。
“说到孟氏来到商丘的事,那还要和孔子和商丘的故事说起。”孟宪炘说,孔子曾经来到位于商丘的宋国都城,准备传授儒家思想及其学说,“孔子之所以想到宋国来传授其学说,主要还是因为他生于夏邑县,宋国就是他的家乡”。
据孟宪炘介绍,孔子只有一个儿子,名叫孔鲤。孔鲤的儿子,也就是孔子的孙子名叫孔伋。因为孔鲤去世的早,孔伋是由为孔子守墓的弟子看护和教育下长大的。在鲁国的不得志,致使孔伋曾经来到祖籍地的宋国(今商丘)。
虽然当时宋国的国王对于孔伋的到来表示欢迎,但却并未给予他一官半职,就连俸禄也没有。
孔伋在旁人的帮助下,在如今商丘古城的西北角处建起一些简易的房屋居住。因为没有宋国给予的俸禄,孔伋为了生计,便在居所教书谋生。因为生活艰辛和得不到宋国国王的启用,孔伋之后便回到山东,并创办了子思书院。
性善祠,孟子与商丘的渊源
“孟子的父亲,就是孟激。他和孔伋是表兄弟。孟激当时也是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所以就来到了宋国。”孟宪炘说,孟子父亲孟激从鲁国迁居到宋国,企盼着能够受到宋国国王的重视与重用,但没有想到其待遇和孔伋一样,虽然受到了欢迎,但却也是被“置之不理”,“孟激来到宋国后,就住进了之前孔伋所修建的房屋里。因为迟迟等不到国王的重用,只能在此沿用孔伋的谋生之道,教起了书”。
孟宪炘说,孟激在商丘古城,利用之前孔伋所修建的房屋,办起了性善书院,并广收门徒。“性善书院在当时规模还算不小,比较正规,招收了很多学生,但是只有三年多的时间,孟激就去世了。
据说,孟激去世的时候,孟子只有三岁,他的学生将孟母和孟子送回了鲁国马鞍山(今山东凫村)。回到鲁国后,孟母艰辛地将孟子抚养成人,孟母管束甚严,所以有了“孟母三迁”“断杼教子”等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是后世之典范。后来在孟子十五六岁的时候,孟母也因病去逝了。
孟宪炘说,因为孔子思念着祖籍地,所以才从鲁国来到宋国,准备教授其学说。到之后的其孙子孔伋,来到宋国居住并创办学院,才有了性善书院,并在后代改名为性善祠,并成为了孟家祠堂。
孟皇后,拯救大宋朝
在孟宪炘精心保存的孟氏家谱中,有着一位赫赫有名的女性,那就是孟家所出的孟皇后。
“孟皇后名为孟相,我自己研究认为,作为一名女子,本不应该以相为名,可能她的本名应该是孟想。”孟宪炘向记者讲述着孟皇后的不凡事情,靖康元年,金兵破汴京,明年,徽、钦二帝北迁,北宋亡。处此国破家亡之秋,原哲宗皇后孟氏不避艰险,全力辅助康王赵构南渡建立南宋王朝,又在苗、刘叛乱中护佑皇帝,智斗叛贼,建立了巨大的功绩,其后又吸引金兵主力,辗转江南,使康王(宋高宗)入东海得以脱身,使新建立的南宋王朝得到了襁褓里的喘息。孟皇后拯救大宋王朝于倾覆之际,令人肃然起敬。
“根据家谱的记载,孟皇后的爷爷就是北宋时期的一员武将,官任兵马都虞侯。在进军郑州的路途上去世了,其后人就回到了商丘居住。”孟宪炘说,在当年孟激去世之后,孟家的后人就回到了山东,直至北宋时期,因随孟相的爷爷从军途中遭遇变故,而再次来到商丘居住,并延续至今。
孟宪炘说,孟相成为皇后之后,并未在商丘居住,但因为康王赵构的事情,再次与商丘有着一段佳话。
宋高宗,登基在商丘
靖康初(公元1126年),金兵围攻北宋京城汴京(今开封)。城破之后,徽、钦二帝及皇宫中有职位者数千人皆被俘并先后被押解往北方,北宋亡。不久,金兵退,并立张邦昌为帝。张邦昌为笼络人心,给孟后上尊号为“宋太后”,迎入延福宫。稍后,又根据朝臣胡舜陟、马伸之意见迎入禁中,垂帘听政。又上尊号为“元佑皇后”。孟后忠于宋朝的心始终不渝。是年55岁,得知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未被俘,尚在济州,即遣尚书左右丞相冯解、李回和侄孟忠厚同去劝康王即帝位,又派副都指挥使郭中荀带所部作护卫,派御营前都统之张俊到路上迎接,同时发布手书,将此事播告天下。
此前,康王在济州,臣民及原北宋将领中已有人上书劝康王即帝位,康王心中无底,故皆不许,在接到孟后的信使后,即于四月庚辰日,从济州出发,辗转来到商丘。
“赵构过黄河的时候,就有一段泥马渡康王的传说。之后,他就来到了商丘,并暂居在如今文庙的庙宇中。”孟宪炘说,这时孟后又派内侍邵成章捧着皇帝专用的圭宝、车乘、服饰等前去迎接。五月庚寅朔日,康王即帝位,史称宋高宗,成为南宋第一个皇帝,太后同日撤帘,改元为“建炎”,这年为公元1127年,高宗21岁,原已灭亡的宋王朝至此恢复了国祚。为感恩孟皇后,高宗给孟后上尊号为“德佑太后”。
“即位后,宋高宗就将商丘改名为南京。可惜,赵构胆小,惧怕北方的金兵攻陷南京,不久后,就将都城南迁到了建业,也就是如今的江苏省南京市。”
孟宪炘说,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的商丘古城,也毫无疑问地是南宋建立时候的都城——南京!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