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龙姓的初源,历史亦有记载,可追溯的源头有下列数项:
出自黄帝臣子“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新郑)。是为新郑龙氏。
出自御龙氏之后《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武陵、天水。如夏朝御龙氏刘累(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被夏帝孔甲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出自豢龙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相传董父,已姓,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项羽四大名将之一就叫龙且。
舜帝时的谏官,赐姓龙。
粤地姓氏,相传悦城龙母拾珠产子,冠以龙姓。
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羊可大姓中有龙氏。羊可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东汉时西域强国焉耆及且弥的国王姓龙。唐朝时焉耆国王姓龙,名突骑支,常役于西。俗有鱼鳖之利。贞观十八年,郭孝恪平之,由是臣属唐朝。
滇地姓氏,苗及彝人多以龙为其姓。
古代有勾龙氏,后人改姓龙。如宋代有勾龙爽、勾龙如渊等。
历史名人
龙叔:又名龙子,孟子曾因其贤而推荐给滕文公。
龙且:与锺离昧、英布、彭越合称项羽四大名将,在山东被韩信所杀。
龙会:焉耆国王,消灭龟兹,统一葱岭以西,其子龙熙后来投降西凉吕光。
龙汝元(?-1859年):清直隶宛平(一作大兴,今均属北京市)人,字春舫。行伍出身,曾从河南巡抚英桂太平军,历任游击、参将。咸丰八年(1858年)升大沽协副将,助僧格林沁加强天津海防。次年英法联军挑起第二次大沽之战,他坚守北岸前炮台,手燃巨炮,重创敌舰,卒中炮阵亡。
龙启瑞(1814-1858):清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字辑五,号翰臣,道光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太平天国起义后,在籍开办团练。后历任江西学政、江西布政使,著有《经德堂诗文集》、《小学高注补正》等。
龙泽厚:清末广西临桂人,字积之,光绪优贡。以知县引见,在广州从康有为学,为万木草堂学长。曾参加桂林圣学会、上海强学会、上海不缠会、上海中国国会和自立军起义。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为参加 《苏报》工作,被清政府勾结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逮捕。曾主持旧金山《文兴报》。后为上海天游学院教务长,编有《南海先生上书记》。
龙湛霖(1837年-1905年),字芝生,湖南攸县(今湖南省攸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光绪十四年,任江西学政, 光绪十七年,任詹事、内阁学士。光绪十九年,任福建乡试正考官、刑部右侍郎,
龙榆生(1902-1966):名沐勋,字榆生,中国20世纪词学名家。
龙济光:广东军阀。
龙云:云南军阀,有“云南王”之称。
小说名人
小龙女:金庸小说《神雕侠侣》古墓派传人,后嫁与徒弟杨过为妻(旧版中记载姓名为龙碧霞)
龙剑飞:精通八式如来神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暂无评论
{{_reply.userName}}举报
{{_reply.content}}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