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人物百科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吴兴郡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82
转发:0
评论:0
建置沿革六朝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分吴郡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丹杨郡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乌程九县置吴兴郡,治乌程,属扬州,包括今湖州全境及钱塘(今杭州)、阳羡(今宜兴)等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县为武康县,临水县为临安县。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县立东迁、长城二县。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马晏为吴王,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吴兴太守改称内史。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立义兴郡,阳羡县改属义兴郡。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绍封司马彦璋为东海王,改食吴兴郡,太守改称内史。元兴元年(402年),东海王伏诛,国除,内史改称太守。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改东迁县为东安县,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复旧。梁末,分扬州立震州,以太湖古名震泽而得名,仅领吴兴一郡。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罢震州,吴兴郡还属扬州。隋唐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

建置沿革

六朝

东吴孙皓宝鼎元年(266年),分吴郡之阳羡、永安、余杭、临水,丹杨郡之故鄣、安吉、原乡、于潜、乌程九县置 吴兴郡 ,治乌程,属扬州,包括今湖州全境及钱塘(今杭州)、阳羡(今宜兴)等县。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改永安县为武康县,临水县为临安县。太康三年(282年),分乌程县立东迁、长城二县。 太康十年(289年),立皇子司马晏为吴王,以丹杨、吴兴、吴三郡为国,吴兴太守改称内史。 晋惠帝永兴元年(304年),立义兴郡,阳羡县改属义兴郡。 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绍封司马彦璋为东海王,改食吴兴郡,太守改称内史。元兴元年(402年),东海王伏诛,国除,内史改称太守。

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改东迁县为东安县,宋顺帝昇明元年(477年)复旧。 梁末,分扬州立震州,以太湖古名震泽而得名,仅领吴兴一郡。梁敬帝太平元年(556年),罢震州,吴兴郡还属扬州。

隋唐

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吴兴郡,其地分属苏州、杭州。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平李子通,置湖州。唐玄宗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为吴兴郡。吴兴郡领五县:乌程、武康、长城、安吉、德清。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吴兴郡为湖州。

人口

晋武帝太康三年(282年),吴兴郡有24000户。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吴兴郡有49609户,316173口。

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吴兴郡有73306户,177698口。

行政长官

吴兴太守(266年—289年)

吴兴内史(289年—300年)

吴兴太守(300年—301年)

吴兴内史(301年—310年代)

顾秘,晋惠帝太安元年(302年)离任。

区山,由石冰任命,晋惠帝太安二年(303年)被斩。

周玘,字宣佩,义兴阳羡人,晋怀帝永嘉四年(310年)行。

张茂,字伟康,吴郡吴人,西晋后期在任。

袁琇,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被杀。

周札,字宣季,义兴阳羡人,晋愍帝建兴三年(315年)出任。

吴兴太守(310年代—400年)

孔愉,字敬康,会稽山阴人,晋元帝时在任。

周莚,义兴阳羡人,晋元帝永昌元年(322年)在任。

虞潭,字思奥,会稽余姚人,晋成帝太宁三年(325年)到咸和三年(328年)在任。

孔坦,字君平,会稽山阴人,晋成帝时在任。

陶回,丹杨人,东晋前期在任。

虞?,字思行,会稽余姚人,东晋前期在任。

孔廞,会稽山阴人,东晋前期在任。

谢万,陈郡阳夏人,晋穆帝升平二年(358年)离任。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晋哀帝时在任。

殷康,陈郡人,东晋中期在任。

孔琳之,会稽山阴人,东晋中期在任。

陆纳,字祖言,吴郡吴人,东晋中期在任。

孔严,字彭祖,会稽山阴人,晋废帝太和中在任。

江灌,字道群,陈留圉人,晋废帝时在任。

王蕴,字叔仁,太原晋阳人,晋废帝时在任。

朱序,字次伦,义阳人,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年)在任。

王献之,字子敬,琅邪临沂人,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

张玄之,晋孝武帝太元中在任。

江蔚,陈留圉人,东晋后期在任。

虞啸父,会稽余姚人,晋安帝隆安元年(397年)版。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晋废帝隆安初除,辞疾不拜。

谢邈,字茂度,陈郡阳夏人,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为孙恩所杀。

丘尪,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由孙恩任命。

庾恒,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出任,同年改为内史。

吴兴内史(400年—402年)

庾恒,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由太守改称。

吴兴太守(402年—588年)

高素,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为桓玄所杀。

袁湛,字士深,陈郡阳夏人,晋安帝义熙中在任。

孔靖,字季恭,会稽山阴人,晋安帝义熙八年(412年)离任。

王敬弘,琅邪临沂人,晋安帝义熙中在任。

司马珣之,河内温人,晋安帝义熙中在任。

向靖,字奉仁,小字弥,河内山阳人,晋安帝义熙十一年(415年)到十二年(416年)在任。

孔琳之,字彦琳,会稽山阴人,晋恭帝元熙中在任。

王惠,字令明,琅邪临沂人,宋少帝永初三年(422年)离任。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到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在任。

谢述,字景先,陈郡阳夏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卒官。

王韶之,字休泰,琅邪临沂人,宋文帝元嘉十二年(435年)出任,同年卒官。

张邵,字茂宗,吴郡吴人,宋文帝元嘉中在任。

孔山士,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在任。

刘遵考,彭城人,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448年)离任。

周峤,汝南安成人,宋文帝元嘉末在任。

殷冲,字希远,陈郡长平人,宋文帝元嘉末在任。

王谦之,字休光,琅邪临沂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出任。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人,宋孝武帝元嘉三十年(453年)到孝建元年(454年)在任。

刘延孙,彭城吕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在任。

刘遵考,彭城人,宋孝武帝孝建元年(454年)到二年(455年)在任。

刘瑀,字茂琳,东莞莒人,宋孝武帝大明二年(458年)出任。

顾琛,字弘玮,吴郡吴人,宋孝武帝大明三年(459年)到四年(460年)在任。

刘子顼,字孝烈,历阳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四年(460年)到五年(461年)在任。

刘休若,巴陵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在任。

刘子真,字孝贞,始安王,彭城人,宋孝武帝大明五年(461年)到七年(463年)在任。

王奂,琅邪临沂人,宋孝武帝大明末在任。

张永,字景云,吴郡吴人,宋前废帝永光元年(465年)出任。

王昙生,琅邪临沂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举兵反。

张永,字景云,吴郡吴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除,未拜。

刘韫,字彦文,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出任。

郗颙,宋明帝泰始二年(466年)在任。

沈攸之,字仲达,吴兴武康人,宋明帝泰始四年(468年)除,辞不拜。

刘景素,建平王,彭城人,宋明帝泰始五年(469年)离任。

王僧虔,琅邪临沂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明帝泰始中在任。

张岱,字景山,吴郡吴人,宋后废帝泰豫元年(472年)离任。

刘勰,字彦龢,彭城人,宋后废帝元徽元年(473年)卒官。

王延之,字希季,琅邪临沂人,宋后废帝元徽中在任。

褚渊,字彦回,河南阳翟人,宋后废帝元徽中在任。

刘颢,字彦明,彭城人,宋后废帝元徽四年(476年)除,未拜,卒。

萧惠明,南兰陵人,宋后废帝元徽末卒官。

沈文季,吴兴武康人,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离任。

王奂,字彦孙,琅邪临沂人,宋顺帝昇明二年(478年)到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在任。

王敬则,晋陵南沙人,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在任。

张瑰,字祖逸,吴郡吴人,齐高帝建元二年(480年)出任,三年(481年)免官。

何戢,字慧景,庐江灊人,齐高帝建元三年(481年)四年(482年)在任。

张岱,字景山,吴郡吴人,齐武帝建元四年(482年)到永明二年(484年)在任。

萧鸾,字景栖,兰陵人,齐武帝永明二年(484年)到四年(486年)在任。

李安民,兰陵承人,齐武帝永明四年(486年)出任,卒官。

徐孝嗣,字始昌,东海郯人,齐武帝永明中在任。

袁彖,齐武帝永明中在任。

孔琇之,会稽山阴人,南朝齐时在任。

谢?,字义洁,陈郡阳夏人,齐武帝永明末在任。

王秀之,字伯奋,琅邪临沂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卒官。

萧遥光,字元晖,兰陵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除,未拜。

谢朏,字敬冲,陈郡阳夏人,齐郁林王隆昌元年(494年)出任。

王莹,字奉光,琅邪临沂人,齐明帝建武中在任。

萧惠休,南兰陵兰陵人,齐东昏侯永元元年(499年)在任。

袁昂,字千里,陈郡阳夏人,齐东昏侯永元中到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在任。

萧渊猷,兰陵人,梁武帝时在任。

张稷,字公乔,吴郡吴人,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年)离任。

蔡撙,字景节,济阳考城人,梁武帝天监九年(510年)离任。

萧正仁,临川国世子,兰陵人,梁武帝天监十年(511年)卒官。

王骞,字思寂,琅邪临沂人,梁武帝天监十一年(512年)出任。

谢览,字景涤,陈郡阳夏人,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出任,卒官。

柳恽,字文畅,河东解人,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年)出任,十六年(517年)卒官。

萧琛,字彦瑜,兰陵人,梁武帝普通元年(520年)离任。

夏侯亶,字世龙,谯郡谯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离任。

夏侯夔,字季龙,谯郡谯人,梁武帝普通三年(522年)出任。

萧昂,字子明,兰陵人,梁武帝大通二年(528年)离任。

孙廉,东莞莒人,梁武帝时在任。

沈充,南朝梁时在任。

孔严,南朝梁时在任。

殷康,南朝梁时在任。

萧暎,字文明,兰陵人,梁武帝中大通中在任。

张缵,字伯绪,范阳方城人,梁武帝大同二年(536年)离任。

萧子显,字景阳,兰陵人,梁武帝大同三年(537年)出任,至郡未几,卒。

张嵊,字四山,吴郡吴人,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出任,太清三年(549年)遇害。

陈昌,字敬业,吴兴长城人,梁元帝承圣元年(552年)出任。

陈蒨,字子华,吴兴长城人,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离任。

程灵洗,字玄涤,新安海宁人,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除,未行。

裴之横,字如岳,河东闻喜人,梁元帝承圣二年(553年)出任,萧渊明天成元年(555年)战死。

杜龛,京兆杜陵人,萧渊明天成元年(555年)出任,梁敬帝绍泰元年(555年)降于陈霸先。

徐度,字孝节,安陆人,梁敬帝绍泰二年(556年)领。

袁枢,字践言,陈郡阳夏人,梁敬帝绍泰二年(556年)到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在任。

沈恪,字子恭,吴兴武康人,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年)到二年(558年)在任。

周宝安,字安民,义兴阳羡人,陈武帝永定三年(559年)离任。

胡颖,字方秀,吴兴东迁人,陈文帝天嘉元年(560年)出任,同年六月卒官。

周宝安,字安民,义兴阳羡人,陈文帝天嘉二年(561年)到三年(562年)在任。

胡铄,陈文帝天嘉三年(562年)离任。

吴明彻,字通昭,秦郡人,陈文帝天嘉五年(564年)到六年(565年)在任。

沈钦,陈文帝天康元年(566年)离任。

杜棱,字雄盛,吴郡钱塘人,陈宣帝太建元年(569年)到二年(570年)在任。

钱道戢,字子韬,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二年(570年)除,未行。

陈伯固,字牢之,新安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四年(572年)离任。

徐敬成,安陆人,陈宣帝太建五年(573年)在任。

陈伯礼,字用之,武陵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免官。

陈伯谋,字深之,桂阳王,吴兴长城人,陈宣帝太建十一年(579年)出任,陈后主至德元年(583年)卒官。

陈伯仁,字寿之,庐陵王,吴兴长城人,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年)在任。

吴兴内史(588年—589年)

任忠,字奉诚,小名蛮奴,汝阴人,陈后主祯明二年(588年)到三年(589年)在任。

吴兴郡太守(742年—758年)

国主

西晋吴国(289年—300年,301年—310年代)

东晋东海国(400年—402年)

南朝陈吴兴国(588年—589年)

参见

湖州

安吉州

湖州路

湖州府

湖州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或宋代避讳圣祖赵玄朗,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
晋武帝
晋武帝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郡温县(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为晋朝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曹魏权臣司马昭长子,魏咸熙二年十二月丙寅(265年2月4日),晋王、相国司马炎逼迫魏元帝禅让,即位为帝,国号为晋,改年号泰始,史称“西晋”。在位期间,封同姓诸王,以郡为国,置军士,希望互相维系,拱卫中央。晋武帝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颁布了户调制,使得自己统治期间中原出现了短暂的繁荣。同时,晋武帝消灭了南方的东吴政权,再次实现了中国的大一统,但随着孙吴的覆灭,晋武帝开始消极怠政。同时由于大量分封同姓宗室,使得地方诸侯势力强大,在晋武帝死后,各路诸侯为了争夺权力爆发了长达十几年的内战,即八王之乱,成为了西晋灭亡的最主要原因。
梁武帝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梁政权的建立者,庙号高祖。出身南齐宗室,亦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出生在秣陵(今南京),为西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母张尚柔。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萧衍,南梁建立。萧衍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北朝皇帝中名列第一。与此同时,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汉族皇帝。萧衍博通文史,为“竟陵八友”之一,又曾钦令编《通史》六百卷,并亲自撰写赞序。他才思敏捷,文笔华丽,所作的千赋百诗,其中不乏名作。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4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8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64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70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66
0

推荐阅读

· 沃姓郡吴兴郡
简要介绍: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吴兴郡: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吴兴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治所在乌程。历史沿革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
· 闻氏郡望吴兴郡
历史沿革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南朝时,吴兴郡辖乌程、东迁、武康、长城、原乡、故鄣、安吉、余杭、临安、于潜十县,梁末改吴兴郡为震州,以太湖古名震泽而得名。陈太平元年(556年)复为吴兴郡,后废。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郡置州,废乌程、武康、长城(今长兴)等县合置湖州,为湖州建制之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初复为湖州。
· 钮姓郡望吴兴郡
据《晋书》记载:晋有钮循,望出吴兴。吴兴郡:汉代设置,治所湖州(今浙江省湖州一带)。吴兴郡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治所在乌程,隋朝废。历史沿革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南朝时,吴兴郡辖乌程、东迁、武康、长城、原乡、故鄣、安吉、余杭、临安、于潜十县,梁末改吴兴郡为震州,以太湖古名震泽而得名。陈太平元年(556年)复为吴兴郡,后废。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郡置州,废乌程、武康、长城(今长兴)等县合置湖州,为湖州建制之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初复为湖州。
· 木姓郡望吴兴郡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置郡,治所在乌程。相当于浙江省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省宜兴等地。唐亦曾改浙江省湖州为吴兴郡。历史沿革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南朝时,吴兴郡辖乌程、东迁、武康、长城、原乡、故鄣、安吉、余杭、临安、于潜十县,梁末改吴兴郡为震州,以太湖古名震泽而得名。陈太平元年(556年)复为吴兴郡,后废。隋开皇九年(589年)灭陈,废郡置州,废乌程、武康、长城(今长兴)等县合置湖州,为湖州建制之始。唐天宝元年(742年)改湖州为吴兴郡。乾元元年(758年)初复为湖州。
· 余氏郡吴兴郡
吴兴郡:周朝始置县,相当于今天的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乙巳,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三国东吴乌程侯宝鼎元年(266年)分吴、丹阳两郡置吴兴郡。诏曰:“今吴郡:阳羡,永安,余杭,临水及丹阳,故鄣,安吉,原乡,于潜诸县地势水流之便,悉注乌程。既宜立郡,于镇山越,且以藩卫明陵,奉承大祭。不亦可乎。其亟分此九县为吴兴郡,治乌程。”“吴兴”名取“吴国兴盛”之义,为湖州立郡之始。南朝时期,吴兴郡辖地包括今湖州全境及钱塘(今杭州)、阳羡(今宜兴)等县。梁末改吴兴郡为震州,以太...

知识互答

与茶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碧螺春产自哪里?
现在是春茶的季节吗?哪些茶属于春茶系列?
南北朝刘裕是谁?
4月黑色情人节适合送对方什么礼物?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