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净慈寺初为“ 慧日永明院 ”,为五代十国后周显德元年(954年)吴越国王钱弘俶为永明延寿禅师所建。北宋改为 寿宁禅院 ,南宋又为 净慈报恩光孝禅寺 ,简称 净慈寺 或 净慈禅寺 。被列为禅宗五山之一。明、清以后屡毁屡建 。
建筑特点
夜气滃南屏,轻风薄如纸; 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 (唐)·张岱
净慈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寺庙风格。大雄宝殿西例有济祖殿,殿前有运木古井一口,殿内供奉济公禅师像 。在净慈寺门右边有“南屏晚钟”碑亭,为杭州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
明太祖洪武年间,铸一座巨钟,每日傍晚,夕阳西下,暝色苍茫,钟声在群山碧空中回荡,响彻云霄。由于南屏山空穴怪石较多,钟声经石穴回荡互激,钟声传播到十多里外 。康熙皇帝也在净慈寺寺门外建碑亭,上刻“南屏晚钟”四字 。清朝末年,铜钟在战乱中消失 。1984年,净慈寺在日本曹洞宗大本山永平寺相助下,重建大梵钟。1986年11月21日,中日佛教界人士数百人欢聚净慈寺,举行了隆重的大梵钟落成法会 。
在净慈寺后院,还保存着宋代高僧如净禅师墓塔 。
参考文献
^1.01.11.2净慈寺
^2.02.12.2净慈寺介绍
^ 《西湖志》卷九:在南屏山净慈寺前,旧称南屏晓钟,康熙三十八年清圣祖仁皇帝御题十景,改南屏晓钟,建亭其处。
^ 《湖山便览》卷七:在寺门,面临万工池。宋陈清波、张择端,明戴进俱有南屏晚钟图,圣祖御书四字,为十景之一,恭摹勒石建亭于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暂无评论
{{_reply.userName}}举报
{{_reply.content}}
{{_reply.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