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人物百科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吴昌岌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755
转发:0
评论:0
生平亡命王子吴昌岌是越南吴朝开国之主吴权的长子。吴权过世后,945年,家臣杨绍洪(又名杨三哥或杨主将)自立为王,于是吴昌岌逃到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后来到了茶乡(在今越南海阳省金城县)范令公家;后来杨绍洪又派人去范令公家搜索,范令公便将吴昌岌藏在一山洞里,逃过一劫。兄弟共治950年,吴昌岌其弟吴昌文废除杨绍洪后,并于951年称南晋王,并遣使迎接吴昌岌回到京师古螺。自此,兄弟二人共理国政,吴昌岌称天策王。其后,因吴昌岌专权,作威作福,使吴昌文从此不过问政事,《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当时甚至是“二王由是有隙”。吴昌岌于954年过世,政权由弟弟吴昌文独掌。※欧阳修《新五代史》及黎崱《安南志略》对吴朝的统治世系另有说法。《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晟》中载:“权死,子昌岌立,昌岌卒,弟昌濬立。”《安南志略》则提出是吴权以后,“子昌岌、弟昌濬继之。……昌濬卒,弟昌文立;卒,其参谋吴处坪、峯州刺史乔知佐、...

生平

亡命王子

吴昌岌是越南吴朝开国之主吴权的长子。吴权过世后,945年,家臣杨绍洪(又名杨三哥或杨主将)自立为王,于是吴昌岌逃到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后来到了茶乡(在今越南海阳省金城县)范令公家;后来杨绍洪又派人去范令公家搜索,范令公便将吴昌岌藏在一山洞里,逃过一劫。

兄弟共治

950年,吴昌岌其弟吴昌文废除杨绍洪后,并于951年称南晋王,并遣使迎接吴昌岌回到京师古螺。自此,兄弟二人共理国政,吴昌岌称 天策王 。其后,因吴昌岌专权,作威作福,使吴昌文从此不过问政事,《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当时甚至是“二王由是有隙”。吴昌岌于954年过世,政权由弟弟吴昌文独掌。

※欧阳修《新五代史》及黎崱《安南志略》对吴朝的统治世系另有说法。《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晟》中载:“权死,子 昌岌 立,昌岌卒,弟昌濬立。” 《安南志略》则提出是吴权以后,“子 昌岌 、弟昌濬继之。……昌濬卒,弟昌文立;卒,其参谋吴处坪、峯州刺史乔知佐、宁州刺史杨辉、牙将杜景硕用土兵争立。既而丁部领平之,遂有其地。”

家庭

父:吴权

弟:吴昌文

弟:吴南兴

弟:吴乾兴

妻:吴昌岌在杨三哥篡位后逃到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时所娶。

子:吴昌炽,吴昌岌在杨三哥篡位后逃到南册江时,娶当地女子所生。

评价

越南封建时代,史家们对于吴昌岌评价不佳。后黎朝史家吴士连就认为:“南晋迎 昌岌 归,与之共政,可谓克恭厥兄,欲同其富贵矣。昌岌能以无功让之,俱享其禒,德岂不光大哉!乃拘于嫡长之分,称王视政,又擅作威福,至使南晋王不得预政,甚失友于之义,志趣甚卑陋矣。” 后黎朝另一位史家黎嵩亦认为:“ 天策王 以之嫡嗣,始为奸臣所篡,而不能正其罪,终以南晋所逼,而不能让其功,擅作威福之权,竟失友于之义,皆庸才之主也。”

注释

^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书影本,570-571页。

^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杨三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2-173页。

^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57页。

^ 《越史略》卷上(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书影本,571页。

^5.05.1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后吴王》,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4页。

^ 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58页。

^ 欧阳修《新五代史‧南汉世家‧刘晟》,北京中华书局校注本,816页。

^ 黎崱《安南志略‧五代时僭窃》,北京中华书局点校本,280-281页。

^9.09.19.29.3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杨三哥》,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2页。

^10.010.1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吴使君》,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2页。

^ 黎嵩《越鉴通考总论》(《大越史记全书》卷首),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校合本,86页。

参考文献

欧阳修. 《新五代史》.北京:中华书局(1995)ISBN 978-7-101-00322-2 (中文) .

黎崱. 《安南志略》. 武尚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5)ISBN 978-7-101-01122-7 (中文) .

《越史略》(收录于《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中文) .

(日文) (中文) 吴士连等. 《大越史记全书》.陈荆和编校.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硏究所附属东洋学文献センター(昭和59-61年)(1984-1986).

陈仲金. 《越南史略》(或译《越南通史》).戴可来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ISBN 978-7-100-00454-1 (中文) .

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 《越南历史》.北京大学东语系越南语教研室译. 北京: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 (中文) .

郭振铎; 张笑梅. 《越南通史》.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ISBN 978-7-300-03402-7 (中文) .

参见

吴权

杨三哥

吴昌文

吴朝

越南历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史记
《史记》一开始称为《太史公书》,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篇(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版史记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记。《太史公书》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书》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书》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吴权
吴权(越南语:NgôQuyền/吳權,898年-944年),越南吴朝的开创者,被称为前吴王(越南语:TiềnNgôVương/前吳王),亦被称为吴先主,出身于唐末五代时期交趾地方豪族世家,原为该地自主政权统治者杨廷艺牙将。大有十年(937年),南汉的交州发生兵变,属将矫公羡杀死了主管官员,交趾统治者杨廷艺,割据一方,另一属将吴权领兵攻打矫公羡,矫公羡便求救于刘䶮,刘䶮封儿子刘洪操为交王,然后领兵进攻吴权,结果被吴权打败,刘洪操阵亡。吴权从此占有了交州,吴权建立的王朝即越南吴朝。造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4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8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64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70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66
0

推荐阅读

· 李继岌
妻妾王氏,妻,王都女,924年8月28日封魏国夫人兄弟守王李继潼光王李继嵩真王李继蟾川王李继峣相关传记《旧五代史》卷五十一列传三宗室《新五代史》卷一十四唐家人传第二
· 吴昌炽
生平吴昌炽是越南天策王吴昌岌于杨三哥篡位时,逃到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后娶当地女子所生。965年,其叔南晋王吴昌文去世,次年起,吴昌炽据平桥(陈仲金说在今越南兴安省,越共学术机关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则说在清化省赵山),称吴使君,与各地群雄周旋。据中国学者郭振铎、张笑梅的分析,吴昌炽虽是天策王之子,但王室之势已不堪一击,王权有名无实,各使君不肯从命。其后,吴昌炽及其他割据者均被丁部领“一举平之”。家庭父母:父亲吴昌岌在南册江(在今越南海阳省)娶当地女子,生吴昌炽。注释^1.01.1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外纪全书‧吴纪‧吴使君》,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175页。^陈仲金《越南史略》第三卷第一章,北京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8-59页。^越南社会科学委员会《越南历史》(第一集)第二部分第五章,北京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53页^郭振铎、张笑梅《越南通史》第三编第七章,241-242页。^吴士连...
· 吴昌文
生平推翻杨三哥吴昌文原是吴朝君主吴权的次子。944年,吴权去世,王位本应由长子吴昌岌继承,但遭到臣下杨三哥篡夺,吴昌岌出逃,吴昌文则被杨三哥收为己子。950年,杨三哥派吴昌文与将领杨吉利、杜景硕率兵进攻太平唐阮二村(越南学者陈仲金说位于越南山西市社),在行军途中,吴昌文向杨、杜二人提出杨三哥篡位的罪状:“我先王之德,治于民心,凡所施令,罔不悦从。不幸违弃群臣,平王自行不义,夺我兄弟之位,罪莫大焉。今又使我等征无辜之邑,幸而胜之则已,彼如不服,为之奈何?”杨、杜二人听后,均表示愿意顺从吴昌文,于是“还师揜袭平王”。事成后,虽然众人都欲诛杀杨三哥,但吴昌文却说道“平王于我有恩,岂忍加刑”,仅降他为张扬公。治国及征战950年吴昌文废除杨三哥(又名杨绍洪或杨主将)而自称为南晋王,次年吴昌文派遣使者去迎接其兄吴昌岌,并与吴昌岌“同理国事”,称其兄为天策王。但后来由于吴昌岌擅威作福,吴昌文便不再参与政
· 吴昌硕
生平1860年清朝发生太平天国之乱,当时吴昌硕17岁,在战乱中家破人亡,仅有他与父亲逃到了山中的石苍坞,这也是后来他称自己“昌硕”的由来,后来战乱平息后,父子两人定居于吴城芜园。在21岁时,也就是1865年(清同治四年)吴昌硕考取了秀才,之后开始以篆刻为生。1872年,他前往江浙一带,一边游历一边替人刻印谋生,31岁后,移居苏州,阅历大量金石碑文、玺印、字画。后来于1904年在杭州孤山创办了“西泠印社”,称自己“五湖印丐”,他曾说自己30岁时学写诗,50岁才学画。吴昌硕在32岁时,曾在江苏省担任安东县的知县,不过只做了一个月。后定居上海,广收博取诗书画印并进,晚年风格突出。1915年起任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会长。艺术特色吴昌硕作品特色是篆文的书法。他的篆刻从浙派入手,后专攻汉印。他将篆刻时的刀法融入了书法当中。在绘画上面,他也惯用“写”的风格来绘画。在清末民初的中国画坛上,吴昌硕形成了“吴...
· 昌溪吴氏家族
员公支祠(7-1065),位于安徽省黄山市歙县昌溪乡昌溪村,是昌溪吴氏家族的支祠,建于清嘉庆年间,坐南朝北,三进三开间,规模比宗祠(太湖祠)小,但依靠精美的建筑装饰先一步跻身国保。门厅前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木门坊,门坊前有一口方塘。登上寝堂二层回望可以看到可爱的脊饰。即刻扫码,参与吴氏家族话题讨论!

知识互答

除了清明还有哪个时间会去扫墓?
清明之后天气暖和了吗?
世界航天日是几月几日?
椰子保质期多长时间?
春茶如何鉴别?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