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人物百科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文彦博

2020-10-16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403
转发:0
评论:0
家世曾祖父:文崇远,原姓“敬”,仕后唐,历晋城天池、辽州平城二县主簿,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更其氏曰‘文’,仕后晋,历代州崞县、并州太谷二县令,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复姓敬,仕后汉,终岚州录事参军。以曾孙文彦博赠仕至太傅、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曾祖母宋氏,赠燕国太夫人。祖父:文锐,字挺之,仕后汉,以荫补郊社署丞,辟石州军事推官,后弃官归乡。以孙文彦博赠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周国公。祖母王氏,赠周国太夫人。祖母申氏赠越国太夫人。祖母郭氏赠沂国太夫人。父: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强直勤敏,振利攘窖。历监征阅州,司勋员外郎、荆湖南路转运使,三门白波发运使,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景祐四年(1037年)卒。以子彦博赠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御赐寺额“教忠积庆”。母耿氏,先赠扶风县君,又赠秦营太夫人,后赠至魏国太夫人,早亡。御赐寺额“永福”。继母申氏,先封永乐县君,后赠...

家世

曾祖父:文崇远,原姓“敬”,仕后唐,历晋城天池、辽州平城二县主簿,避晋高祖石敬瑭讳,更其氏曰‘文’,仕后晋,历代州崞县、并州太谷二县令,汉高祖刘知远即位,复姓敬,仕后汉,终岚州录事参军。以曾孙文彦博赠仕至太傅、中书令兼尚书令、燕国公。曾祖母宋氏,赠燕国太夫人。

祖父:文锐,字挺之,仕后汉,以荫补郊社署丞,辟石州军事推官,后弃官归乡。以孙文彦博赠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周国公。祖母王氏,赠周国太夫人。祖母申氏赠越国太夫人。祖母郭氏赠沂国太夫人。

父:文洎,以儒学进,历十三官。所至强直勤敏,振利攘窖。历监征阅州,司勋员外郎、荆湖南路转运使,三门白波发运使,判三司开拆磨勘司,终主客郎中、河东转运使。景祐四年(1037年)卒。以子彦博赠仕至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魏国公。御赐寺额“教忠积庆”。母耿氏,先赠扶风县君,又赠秦营太夫人,后赠至魏国太夫人,早亡。御赐寺额“永福”。继母申氏,先封永乐县君,后赠至鲁国太夫人。继母王氏,赠永乐县君。从弟文彦若,季弟文彦伯。

生平

文彦博生于北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九月二十九日,祖辈避后晋高祖和宋翼祖赵敬的讳而改姓“文”。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中进士,先后任翼城知县、绛州通判、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河东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十一月,贝州王则起事,八年春正月,朝廷任命文彦博宣抚河北,去平息王则起义。文彦博至贝州城下,一面让官军猛攻北城,另一方面在南城挖地道,直通城里。闰正月,官军攻入城中,王则被捕,起义被平息。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

皇祐元年(1049年)八月,文彦博为昭文馆大学士,三年,因殿中侍御史唐介的弹劾被罢官。至和二年(1055年)六月,文彦博再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以后,又去河南府、大名府、太原府等地做地方官。

英宗时,文彦博任枢密使。

神宗即位,王安石开始变法,文彦博与安石持论有异,对其中市易、青苗诸法伤民弊端多所论及,因反对王安石变法,文彦博被改任地方官,后以太师致仕。

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四月,经司马光推荐,81岁高龄的文彦博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五年,以太师充护国军、山南西道节度使等使复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章惇秉政,云文彦博与司马光曾反对王安石变法,降为太子太保,也就在这一年的五月丁巳,文彦博去世,时年92岁。

狄青曾问文彦博朝廷外放自己的原因,文答:“无他,朝廷疑尔。”历代名将毁于“不知进退”四字的,不知多少。狄青的委屈,不能简单地以“重文抑武”或“文武不相能”来解答。。

宋徽宗崇宁(1102——1106年)间,蔡京为右相,将文彦博、吕公著、司马光等人称为“元祐党人”,刻元祐党人碑,禁止元祐学术。至北宋末,南宋初,文彦博才又被追复太师,谥忠烈。

博著有《大飨明堂纪要》二卷、《药准》一卷,已佚,今存《文潞公集》40卷,收入《山右丛书》中。文彦博也爱写诗、词,但所留甚少,且多与政治有关,如《双泉》云:“长剑并弹霜气豪,白虹半折秋云高。濯缨洗耳更何处,世人回看轻鸿毛。”又如《题榆次县鼓楼》:“置向谯楼一任挝,挝多挝少不知他。如今幸有黄䌷被,努出头来放早衙。”

彦博亦工书法,黄庭坚云“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

轶事

文彦博最为大众熟知的故事就是灌水浮球的故事。文彦博小时候与小伙伴们踢球,一下球滚到一个树洞里,大家用手或是用棍子想把球取出来,但太深谁也拿不到,文彦博这时想出个办法,就是将水灌入树洞,球浮出树洞,将球拿到。

子孙

文恭祖

文贻庆

文齐贤

文保雍

文居中

文及甫

文维申

文宗道

一女嫁与包拯之子包绶为妻。

孙子

文永世

文康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性别男性。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九月一日,享寿68岁。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司马光政治倾向极为保守,是非常传统的守旧派,苏轼曾因政治问题私下怒骂他为“司马牛”以对他的保守与冥顽不灵感到不满,宋朝每况愈下与排斥革新安于现状的守旧人士掌权脱不了干系。
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年11月2日-1135年6月4日),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在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其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并还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真宗
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原名赵德昌,又曾名赵元休、赵元侃,北宋的第三位皇帝。他历封韩王、襄王和寿王,曾任开封府尹。至道元年(995年),被立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997年),即位为帝。赵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为相,勤于政事。在位后期,他任王钦若、丁谓为相,二人常以天书、符瑞之说蛊惑朝野,他也沉溺于封禅之事,广建宫观,劳民伤财,致使社会矛盾加深,使得北宋内忧外患问题日趋严重。乾兴元年(1022年),赵恒驾崩。累加谥号为膺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定章圣元孝皇帝,庙号真宗,葬于永定陵。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4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8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64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70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66
0

推荐阅读

· 文彦博
文彦博(1006―1097)北宋大臣。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属山西)人。仁宗庆历末因贝州王则起义有功,拜相。神宗时极力反对王安石变法。元a初司马光为相时,荐为平章军国重事。历仕四朝,封潞国公。有《潞公集》。
· 北宋贤相文彦博简介文彦博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文彦博别名:宽夫、伊叟谥号:忠烈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汾州介休出生时间:公元1006年去世时间:公元1097年父亲:文洎祖父:文锐曾祖父:文崇远职业:政治家、书法家封爵:潞国公追赠:太师宗教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历仕四朝,出将入相代表作品:《大飨明堂纪要》文彦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一生出将为相达五十年之久,是促成“嘉佑盛世”的中坚力量之一,对于北宋的历史具有极大的影响。北宋景德三年,文彦博出生在一个官宦士族家庭,祖先是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祖辈上差不多都是封爵拜侯之人,世代受到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到了文彦博这一代,也是出将为相,封潞国公。文彦博自幼聪颖,勤奋好学,长大之后,凭本事以进士之身进入朝廷,为翼城县知州,后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宋仁宗一朝,西夏军队时常侵扰北方边境,宋朝的一些将士却时常不战而...
· 北宋贤相文彦博简介文彦博是怎么死的?
人物档案姓名:文彦博别名:宽夫、伊叟谥号:忠烈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汾州介休出生时间:公元1006年去世时间:公元1097年父亲:文洎祖父:文锐曾祖父:文崇远职业:政治家、书法家封爵:潞国公追赠:太师宗教信仰:佛教主要成就:历仕四朝,出将入相代表作品:《大飨明堂纪要》文彦博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一生出将为相达五十年之久,是促成“嘉佑盛世”的中坚力量之一,对于北宋的历史具有极大的影响。北宋景德三年,文彦博出生在一个官宦士族家庭,祖先是春秋时期齐国陈公子完,祖辈上差不多都是封爵拜侯之人,世代受到封荫。曾祖父文崇远为燕国公,祖父文锐为周国公,父文洎为魏国公。到了文彦博这一代,也是出将为相,封潞国公。文彦博自幼聪颖,勤奋好学,长大之后,凭本事以进士之身进入朝廷,为翼城县知州,后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宋仁宗一朝,西夏军队时常侵扰北方边境,宋朝的一些将士却时常不战而...
· 文彦博及其书法
文彦博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主要体现在这时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人物,如范仲淹、欧阳修、苏轼、苏舜钦、沈括、王安石、曾巩以及周敦颐、包拯、狄青等。历史事件以王安石变法为人瞩目。《资治通鉴》也在元丰七年修成。文彦博作为一位政治家,又寿至92岁,历仁、英、神、哲四朝,前后任事约五十年,在政治舞台上渡过了他那漫长、变幻不定的人生。文彦博(1006-1097)字宽夫,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天圣进士。曾封潞国公,位至宰相、太师。可谓官高爵显。他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几起几落,这恰恰说明他不是一个碌碌无为之辈。庆历七年(1047),文彦博任枢密副使,平息了王则起义,并将之擒获,文彦博以功升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院大学士,这是文彦博政治道路上一个重要转折点。宋嘉v元年,文彦博与富弼同为宰相。三年(1058),文彦博被罢相,后又被重新启用。神宗熙宁元年(1068),王安石上书主张变法,认为“大有为...
· 北宋政治家文彦博生平简介文彦博是怎么死的
文彦博(1006年10月23日—1097年6月16日),字宽夫,号伊叟。汾州介休(今山西介休)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被誉为介休三贤之一。天圣五年(1027年),文彦博进士及第。历任殿中侍御史、转运副使等职。庆历七年(1047年),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以平王则起义功,拜同平章事。皇祐三年(1051年)被劾罢相,出知许、青、永兴等州军。至和二年(1055年)复相。嘉祐三年(1058年),出判河南等地,封潞国公。神宗时,反对王安石变法,极论市易法“损国体、惹民怨”,出判大名、河南府,累加至太尉。元丰六年(1083年)以太师致仕。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因司马光荐,拜平章军国重事。元祐五年(1090年),再次致仕。绍圣四年(1097年),降授太子少保,同年卒,年九十二。徽宗时,与司马光等并入元祐党人碑,后追复太师,谥号忠烈。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历代帝王庙。文彦博历仕仁、...

知识互答

现存的《兰亭集序》是原本还是摹本?
三月三有哪些习俗?
古地名“彭城郡”是在现在的哪里?
《茶经》作者陆羽身边的朋友有哪些?
柳絮什么时候结束?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