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历史文化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烹杀是什么刑罚?揭秘历史上的烹杀之刑的由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3680
转发:0
评论:0
烹杀是什么刑罚?揭秘历史上的烹杀之刑的由来,导读:什么是烹杀?宰杀烹煮。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

  导读:什么是烹杀?宰杀烹煮。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庖宰烹杀胎卵,煎炙齐和,穷极五味,则鱼肉不足食也。”烹杀,是一种酷刑。施刑者先将犯人的衣服脱光,并将犯人推入一个如成人般高的大锅,放在柴火上烹煮。犯人大多数都因灼伤而死,有些甚至全身烧焦。

  著名神魔小说《封神榜》中,西周始祖西伯(后称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时,西伯之子伯邑考遭到妲己的陷害,被纣王处以烹刑,放在大锅里“烹为羹”。司马迁《史记》记载,秦朝末年的项羽也时常使用这样的刑罚,他曾烹杀不肯屈服的汉将周苛;也曾威胁要把汉王刘邦的父亲烹杀,不过刘邦表示并不在乎,最后项羽只好放弃这个想法。

  其中最著名的被烹杀的人就是郦食其。郦食其(yìjī)(?~公元前203年),秦朝陈留县高阳乡(陈留,今河南开封市开封县东南。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西南)人。他少年非常喜欢读书,但家境贫寒,穷困潦倒,连能供得起自己穿衣吃饭的产业都没有,只得当了一名看管里门的下贱小吏。但是尽管如此,县中的贤士和豪强却不敢随便役使他,县里的人们都称他为“狂生”。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秋,陈胜、项梁起义,食其隐匿不出,静观时局发展。刘邦兵临陈留,访求当地豪杰,食其乃跟随刘邦,用计攻克陈留,得到大批军粮。刘邦封食其为广野君,出使各国诸侯;以其弟郦商为将,进攻秦朝。秋,兵临武关,食其劝秦将归降,不战而下武关,刘邦攻入咸阳,秦朝灭亡。

  在楚汉两军相持苦战难解难分情势被动的局面下,他建议汉王夺取荥阳,占据敖仓,获得巩固的据点和粮食补给,为日后逆转形势反败为胜奠定了基础。又出使齐国,劝齐王田广归汉,齐王乃放弃战备,以七十余城降汉。汉王四年戊戌初(公元前204年11月),汉将淮阴侯韩信嫉妒食其之功,发兵袭击齐国,齐王田广认为被骗,乃烹杀郦食其,时年约六十有五,墓在雍邱(今河南省杞县)。

  郦食其以其三寸之舌游说列国,为刘邦的”统一战线“做了重大贡献,尤其是在楚汉战争后期,游说了齐国归顺,刘邦平定英布后,分封时很挂念郦食其,想封其子郦疥为侯,虽然郦疥多次领兵打仗,但军功未至于封侯,最后刘邦仍破例封郦疥为高粱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刘邦
汉高帝刘邦(约前256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是中国第一位有庙号及谥号的皇帝。沛丰邑中阳里(今江苏徐州丰县)人。秦末汉初的军事家、政治家。刘邦从沛县起兵反秦,受萧何、曹参、樊哙等人拥立,自称沛公,后投奔楚项梁,以“先入定关中者为王”之约,破武关,秦王子婴降。秦朝灭亡后,项羽分封入关诸侯有功者,封刘邦为汉王。楚汉战争中,刘邦击败项羽获胜,统一自秦亡后的天下,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史称西汉,为汉朝开国皇帝,驾崩于公元前195年,在位7年,死后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史称汉高帝。太祖为其正式庙号,而史书
司马迁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前90年),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一说山西河津人),是中国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撰写的《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又因曾任太史令,故人称太史公。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
项羽
项羽(前232年3月29日-前202年),名籍,字羽,以字行,楚国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战国末期军事家,政治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七岁后随叔父项梁迁吴中,秦末民变期间在会稽郡治所吴县(今江苏苏州)起兵反秦,后被“楚怀王”封为鲁公。前207年秦朝覆亡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五万大破秦军五十万,秦皇三世被项羽吓得自降为‘秦王’,不敢再自称‘皇帝’。起兵三年,即称霸五诸侯灭秦,分裂天下,政由羽出,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年仅二十五岁。最后在楚汉战争时于垓下之战为刘邦所
史记
《史记》一开始称为《太史公书》,由西汉太史令(太史公)司马迁编写的历史书籍。记载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世家30卷、列传70卷、表10卷、书8卷,共130篇(卷),52万6500余字。该书原稿约在西汉末年消失,目前存世最古的史记残卷是日本京都高山寺藏中国六朝抄本,目前存世最古的完整史记是北京市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北宋版史记及日本藏南宋版史记。《太史公书》首创的纪传体撰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太史公书》同时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太史公书》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记》、《太史公传》、《太史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3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2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55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38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58
0

推荐阅读

· 历史上的高澄为何要烹杀侯景的儿子
侯景是怎么死的在中国的历史上,但凡文化昌明的时代,往往会在鼎盛时期遭到野蛮的力量的破坏,致使经济文化的发展倒退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比如,盛唐不过数十载,繁华终于“安史之乱”;南宋的经济和文化达到中国古代时期的鼎盛,却没能逃过蒙古铁骑的践踏;南朝梁国的经济文化居于前列,却因一个人的叛乱遭到灭顶之灾,这个人就是侯景,侯景对梁发起的叛乱史称“侯景之乱”。陈霸先钓鱼台话说侯景刚起兵叛乱时,手下只有几千人,估计这时候的他也是心里没底,想着豁出去干一场就算了。没想到的是,这几千人竟然逐渐发展到了10万人,而侯景也顺利攻入都城建康,包围了皇帝居住的台城,可谓“革命”成功。不过,侯景之所以能够长驱直入,并不是由于他的军队多么强大,而是由于南梁的内部分化,所以当南梁的宗室和大臣将矛头转向侯景的时候,侯景的末日也就来临了。梁武帝的第七个儿子萧绎在侯景称帝后,联合军阀王僧辩和陈霸先夹击侯景。侯景不敌,只好逃亡,谁...
· 铁裙之刑是什么刑罚?铁裙之刑是朱元璋创造的吗?
朱元璋有一位妃子,人们称其为碽妃,她是高丽进贡的女子,有着绝世美貌,颇受朱元璋的宠爱。但是,朱元璋后来怀疑这位碽妃给他戴了绿帽子,龙颜大怒,特赐其“铁裙之刑”。“铁裙之刑”顾名思义就是用铁做的裙子,因为这是专门为女性囚犯特制的刑罚,裙子当然是给她们穿的了。可是问题来了,既然是刑罚,那仅仅只是穿上铁裙这么简单吗?所谓的铁裙之刑,是一种极其变态的刑罚,因为它是让女囚犯穿上铁裙,然后再把人放在火上烘烤,比直接把人放在火上烤还要残酷。《明太祖实录》中明确提到了“铁裙之刑”,是朱元璋专门为这位碽妃所创。那么,碽妃因何而死?她真的给朱元璋戴绿帽了吗?清朝时期的民间传说中称,碽妃是朱元璋极其宠爱的妃子,但是因为她生下了未足月的朱棣,于是令朱元璋起了疑心。可是历史上记载的朱棣,不是朱元璋的原配妻子马皇后的儿子吗?朱棣到底是碽妃之子还是马皇后所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朱棣的确是碽妃的儿子,只不过为了当皇帝的朱棣...
· 甘烹碧府
地理环境香蕉节盛况甘烹碧府主要河流是滨河(MaePing),平河为昭披耶河源流之一。东部多为平坦河床,西部则是高山森林。香蕉是本府名产之一。每年都有香蕉庆典,感谢上天恩赐丰收。历史14世纪时期甘烹碧是素可泰王朝皇都,旧称Chakangrao。从前是王朝国防重镇,在阿育陀耶王朝时代亦然。府徽行政区域甘烹碧府分为9个县(Amphoe)、2个支县(KingAmphoe),然后又各自进一步划分成78个区(Tambon)和823条村(Muban)。名胜古迹
· 校人烹鱼
【成语】校人烹鱼【成语】校人烹鱼【拼音】xiàorénpēngyú【解释】讲述了善良的人们常常被小人欺骗,而这些小人却总是因此沾沾自喜。但小人终究是会让人看低的道理。【出处】《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于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少则洋洋焉,悠然)而逝。"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校人出曰:"孰谓子产智,予既烹而食之,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故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 陈友谅这一生最拿手的事就是对“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
从某种程度上说,陈友谅与朱元璋争天下的历史意义,并不亚于项羽与刘邦,且两者颇有相似点。比如论反秦战功,项羽大于刘邦;论反元功绩,陈友谅也大于朱元璋。然而,陈友谅的形象和影响远远比不上项羽。这与《明史》在清代由官方修撰有关,成王败寇是一个原因,刻意陈友谅是肯定的,《明史》中关于陈友谅的记载,大多数是负面的,说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就是说他好弄权术且下手狠辣。这也是现在的文学影视作品丑化他的重要原因。毕竟,司马迁只有一个。项羽在历史浩卷里光彩照人,离不开司马迁。而陈友谅一直被贬损,失去了及历史上应有的位置。陈友谅出身贫苦,自小看多了官吏欺压百姓之事,对官吏恨之入骨。他带领起义军每攻克一地,最拿手的事,就是把贪官处以烹刑,一煮了之。这种酷刑让官员们闻风丧胆,至今他的出生地还流传着一首古老的歌谣:“蒸人的甑,煮人的锅,狗不快活,我快活!”这里的“狗”,就是指贪官。陈友谅一直坚定地站在反元的最...

知识互答

文革家谱查抄焚毁,现在想按字辈寻根查阅续
文革家谱查抄焚毁,现在想按字辈寻根查阅续
你们家有家谱吗?你愿意花多少钱写一个家谱
刚修好的家谱怎么保存比较好?
刚修好的家谱怎么保存比较好?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