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历史文化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唐朝的历法是怎样的?唐朝用的是什么历法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2707
转发:0
评论:0
唐朝的历法是怎样的?唐朝用的是什么历法,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至唐代走向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历法进一步规范,历术进步,发现历

  中国古代天文历法至唐代走向成熟,其主要标志是历法进一步规范,历术进步,发现历法与实际天象出现较大误差后能及时编造新历,并出现了许多很有特色的历法。

  李渊建唐之初,沿用隋《大业历》。武德二年(619)又颁用傅仁均的《戊寅元历》,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在民用历中采用定朔法的历法。该历关于日行盈缩、月行迟疾等计算方法,与大业历大致相同。但采用定朔法可能会出现连大月或连小月的特殊现象,如贞观十九年(645)出现了四个连大月,因而《戊寅元历》受到攻击,不得已又改用平朔,失去了其历法的特征。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起,颁用李淳风编造的《麟德历》。《麟德历》是一部著名的历法,有不少创新,在中国历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该历再次采用定朔并独创了一种进朔法,即根据朔日小余数据的具体情况,将朔日上退一日或下推一日,使相应大月变成小月或小月变成大月,从而解决了出现连续四个大月或三个小月的违反日常习惯的问题。《麟德历》还采用“总法”1340作为各天文数据的统一分母,立法巧捷,为后世历家所遵用。《麟德历》的又一创举是正式废除沿袭已久的章蔀纪元之法,不用闰周而直接以无中气之月置闰。由于该历是以《皇极历》为基础而编制的,在推算五星运动时考虑到日月五星的不均匀运动,并吸取了《皇极历》的先进计算方法,且所得数据更为精确。《麟德历》的主要缺点是没有在历法中考虑岁差。这部历法虽然是比较好的历法,但毕竟存在误差。《麟德历》用到开元九年(721)已显疏漏,于是唐玄宗诏令一行编撰新历,于开元十五年编成《大衍历》。这年十月,一行随玄宗巡幸途中病逝。开元十七年(729),《大衍历》正式颁行全国。

唐朝的历法是怎样的?唐朝用的是什么历法

  《大衍历》分“历议”和“历术”两大部分,历议论述编历的原理,历术则又细分为步中朔术、发敛术、步日躔术、步月离术、步轨漏术、步交会术和步五星术等,这些是说明计算日月五星位置、运动、时刻和日月交食的方法。为了取得制历的数据,一行组织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研制了新的天文仪器,测量了二十八宿距星及许多恒星的位置,对日月五星进行了大量的新的观测,从而使《大衍历》有了深厚的观测基础。通过观测,一行发现:“日南至,日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至北日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也就是说冬至时日行最急,夏至时日行最缓。这是对太阳周年视运动比较正确的认识,改正了刘焯以春分前一日日行最急,后一日最舒:秋分前一日最舒,后一日最急的错误说法。《大衍历》的重要成就还有在计算太阳运动时创用定气法,发明不等间距二次差内插法的数学方法,用以计算太阳的位置等。与《皇极历》相比,《大衍历》在计算日食的时候,不但考虑了不同地理纬度对日食的影响,还考虑了季节的影响,月亮视差对日食的影响等,并提出判别日食亏起方位角的方法。《大衍历》也吸收了《麟德历》的数学技巧,以3040为通法,从而得到:1回归年=日;1朔望月=日;1周天=度的基本数据。《大衍历》完善的体系为以后各制历家所效仿。

  公元762年,因《大衍历》未报代宗宝应元年六月望的月食,改颁郭献之编修的《五纪历》。建中四年(783),又以《正元历》替代了《五纪历》。821年起颁行徐昂编撰的《宣明历》。《宣明历》有一些新发现和新成就,如在日食计算中引出时差、气差和刻差三差,所用近点月与交点月的数值与今采用值相同,是一部较好的历法。唐代最后使用的一部历法是边冈编撰的《崇玄历》,昭宗景福二年(893)颁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或宋代避讳圣祖赵玄朗,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
李渊
唐高祖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唐朝开国皇帝、军事统帅,西魏名将李虎之孙。出身北周关陇贵族家庭,袭封唐国公。隋末土崩瓦解,杀死太原副留守王威、高君雅,起兵于晋阳。建立大将军府,带领李建成、李世民等率兵南下,攻取长安。拥立隋炀帝之孙代王杨侑为帝,自领大丞相,加封唐王。义宁二年(618年),隋炀帝遇弑后,受杨侑禅位,建立唐朝,年号武德。武德九年(626年)六月,玄武门之变后,册立李世民为皇太子,不久传位,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635年),病逝,谥号太武皇帝,庙号高祖,葬于献陵。上元元年(674年),尊号神尧皇帝。天宝十三年(754年),尊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3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2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55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38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58
0

推荐阅读

· 黎族的历法是怎样的?黎族历法简介
黎族的历法与农事关系比较密切,和汉族的农历相似。一年共有360天,也分大小月。年份和日期都按“十二地支”来计算,用十二生肖来称呼年份和日子,以十二日为一个周期日,以十二年为一个周期年,周而复始。二个半周期日为一个月,一年共30个周期日;一个人长到有一个周期年,预示此人即将长大成人。按十二生肖计算日子和年份的历法,在黎族社会中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对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影响更深。黎族在红白喜事、探亲访友、建屋修路、耕田下地等要按十二生肖选择“吉日”。乐东黎族自治县抱由镇保定村习俗,每逢12天就有一个“禁日”,“禁日”这天不利农务,只宜休息。合亩制地区喜欢根据“吉日”、“凶日”安排或不安排生产生活,如牛日、狗日、龙日是捕捉山猪最好的日子。若在这3天不打猎,擅自更改日期的被认为是心地不诚,存心与山鬼作对,会得罪山神;猪日、鼠日最适合播种、插秧、犁田、收割、吃新米。这里面包含了极其深刻的宗教意识。黎族...
· 黎族的历法彝族的天文历法简介
彝族的天文历法也在博大精深的毕摩文化中体现,毕摩们为了给人生属性一个完整的诠释,同时也为了占卜测算的需要,对天文历法进行了仔细的观察,于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天文历法。在美姑地方,彝族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汉民族的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相应的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等十二种动物属相来轮换纪年、纪月、纪日、纪时,以十二属相为一个周期,故有“年有十二年,月有十二月,日有十二日”的之称。民间谚语道:“年以鼠为首,月以鼠为首,日以鼠为首”,可见十二属相以鼠为首。其来历在民间有两种不同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在远古时候,有一次洪水泛滥,唯一剩下的人类祖先居木乌吾(笃慕俄)被洪水冲到兹伙尔尼山(洛尼白)上脱险后,他在山顶上第一天救起了被洪水冲来的老鼠,第二天救起了牛。以后依次救起了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于是把救起所属动物的那天定为所属日,后来,...
· 古代历法-中西历法比较
(一)我国从殷代开始,已经为农耕社会,早已闰月的方法来定四时成岁。我国在战国时期所测的阳历年长短已经非常有把握;西洋到了我国西汉末年,历法还是非常杂乱。(二)我国祖先知道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比希腊早约两百年。(三)西方所谓改历只是就年月日的配合加以改革而已,其它部分不作为改革的标准,中国古代的改历除了改变年月日推算所必须的天文常数外,同时还要深入到日月食和行星运行的问题,不只是明示气朔的位置,通常还要网罗日月五星的各项问题。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在历法方面受到很大的重视,就属历法贡献最大,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质。
· 古代历法-中西历法比较
(一)我国从殷代开始,已经为农耕社会,早已闰月的方法来定四时成岁。我国在战国时期所测的阳历年长短已经非常有把握;西洋到了我国西汉末年,历法还是非常杂乱。(二)我国祖先知道十九年七闰月的方法比希腊早约两百年。(三)西方所谓改历只是就年月日的配合加以改革而已,其它部分不作为改革的标准,中国古代的改历除了改变年月日推算所必须的天文常数外,同时还要深入到日月食和行星运行的问题,不只是明示气朔的位置,通常还要网罗日月五星的各项问题。因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在历法方面受到很大的重视,就属历法贡献最大,这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特质。
· 藏族历法藏族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
藏族的传统历法简介与特点藏族在一千多年前创造出了自己的历法,藏族的历法是以月亮的圆缺来计算时间,到了十九世纪之后,藏历的编订也越来越趋于完善。那么,藏族文化中的传统历法有什么特点呢?藏历的简介藏历是阴阳合历,将一年分为四季,以冬、春、夏、秋为序,全年354日。12个月以寅月为岁首(岁首与今《夏历》同),以月球圆缺周期为一个月。大小月相间,大月30日,小月29日。一个闰月,用来调整月份和文殊金轮季节的季节的关系。置闰时间,又与农历有所不同。由于受到汉历的影响,从9世纪以来,藏历也一直采用干支纪年法,不同之处是以五行代替十干:甲乙为木,丙丁为火,戊己为土,庚辛为金,壬癸为水;以十二生肖代替十二地支即子为鼠、丑为牛……依此类推。譬如农历的甲子年,藏历就叫木鼠年。干支60年一循环,藏历叫“饶琼”,与内地“六十花甲子”相近,这反映了汉、藏两族历法的渊源关系。此外,藏历还设24节气,对地区作中长期天气...

知识互答

咨询道光林未
咨询道光林未
咨询道光林未
族谱传播
想了解:何氏宗谱: 一卷:[江苏高邮]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