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历史文化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什么是梨园?揭秘戏曲界“梨园”一词从何而来

2019-10-23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5
转发:0
评论:0
什么是梨园?揭秘戏曲界“梨园”一词从何而来,“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

  “梨园”这个词,很多人都耳熟能详。京剧界追根溯源就到了“梨园”这个地方,于是,就用了“梨园”的名称,世代相传,称戏曲界叫“梨园界”,这一行业叫“梨园行”。戏曲演员们为“梨园弟子”,而有几代人从事这个事业的家庭为“梨园世家”。过去戏曲界大都是世代相传,子承父业。这样世世代代的传了下来。因为老祖宗曾是“梨园行”的艺人,因此,这个家族就被称其为“梨园世家”。

  比如京剧界最负盛名的梅兰芳先生的家庭——梅家。第一代梅巧玲是唱旦角的,第二代梅竹芬也是唱旦角,梅兰芳的伯父梅雨田为琴师,到了第三代梅兰芳更是旦角里的名角,梅兰芳的儿子梅葆玖、女儿梅葆钥,前者唱旦角、后者唱老生。再举一例:梨园界有名的谭家。第一代谭志道是老旦,第二代谭鑫培唱老生,第三代谭小培唱老生,第四代谭富英也是唱老生,而第五代谭元寿则是文武老生,第六代谭孝增又是唱老生的。

  像这样的例子在京剧界数不胜数,这些都是有名的“梨园世家”。至于“梨园”一词从何而来,得从过去戏班供奉的祖师爷唐明皇,也就是唐玄宗李隆基谈起。据史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人,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

  李隆基年幼即喜爱歌舞。在六岁时,有一次他的祖母也就历史上有名的女皇帝武则天大摆盛宴款待群臣,李隆基即席秀了一段歌舞表演,博得在座群臣的赞赏!李隆基继位后,在公元七一四年大力提倡歌舞、戏曲,选定了“梨园”做为活动场所。“梨园”是当时唐朝离宫别殿里一个广植梨树的果木园,是供帝后、皇亲国戚们饮宴、游戏的地方。李隆基自选乐师与宫女,集中在“梨园”学习歌舞戏曲,自己培训演员,遇有不到之处,亲加指正。他所成立的这个歌舞戏曲班子,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所规模宏大的国立戏曲学校。因为第一个戏曲班子建立在梨树果园中,所以后世戏曲演员就被称为“梨园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公元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阳,唐朝第九代皇帝(712年-756年在位);唐朝在位最久的皇帝,唐睿宗第三子,母窦德妃。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或宋代避讳圣祖赵玄朗,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性英明果断,多才多艺,知晓音律,擅长书法,仪表雄伟俊丽。唐隆元年(710年),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皇后。公元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后赐死太平公主,
元寿
元寿(550年-612年3月1日),字长寿,河南洛阳人,元魏侍中、邵陵王元敦之孙,北周凉州刺史元宝之子。父亲元宝早亡,他当时九岁,侍奉母亲,非常孝顺。北周封隆城县侯、仪陇县侯,授仪同三司。隋文帝建立隋朝后,元寿参与对南陈的征伐,尚书主爵侍郎。晋王杨广出征,元寿为行台左丞,兼领元帅府属。南陈灭亡,元寿为尚书左丞。开府萧摩诃让儿子去江南重收快死的妻子的家产,御史也不弹劾。元寿将御史韩微之、刘行本和萧摩诃一起弹劾。后元寿改任太常少卿、基州刺史、太府少卿。进位开府。隋炀帝继位,汉王杨谅举兵反,左仆射杨素为行军元帅,元寿为长史。身先士卒,平定后以功劳授大将军,迁太府卿。608年,拜内史令,从隋炀帝西讨吐谷浑。元寿率军屯驻金山,东西连营三百余里,围困吐谷浑可汗伏允。还军,拜元寿右光禄大夫。611年,兼左翊卫将军,从征辽东高句丽,612年正月甲辰,元寿行至涿郡,得病去世,时年六十三。隋炀帝哀悼惋惜。赠尚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4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8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64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70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66
0

推荐阅读

· 梨园弟子
【成语】梨园弟子【成语】梨园弟子【发音】líyuándìzǐ【解释】原指唐玄宗培训的歌伶舞伎。后泛指戏剧演员。【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蛾老。”
· 有关梨园的诗句有哪些与梨园有关诗词
有关梨园的诗句有哪些与梨园有关诗词1.《三日梨园侍宴》年代:唐作者:沈佺期九重驰道出,三巳禊堂开。画鹢中流动,青龙上苑来。野花飘御座,河柳拂天杯。日晚迎祥处,笙镛下帝台。2.《梨园弟子》年代:唐作者:白居易白头垂泪话梨园,五十年前雨露恩。莫问华清今日事,满山红叶锁宫门。3.《幸梨园观打球应制》年代:唐作者:武平一令节重遨游,分镳应彩球。骖驔回上苑,蹀躞绕通沟。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赏阑清景暮,歌舞乐时休。4.《鹧鸪天·唱得梨园绝代声》年代:宋作者:朱敦儒唱得梨园绝代声。前朝惟数李夫人。自从惊破霓裳后,楚奏吴歌扇里新。秦嶂雁,越溪砧。西风北客两飘零。尊前忽听当时曲,侧帽停杯泪满巾。5.《梨园小部》年代:宋作者:蔡襄倾宫晨起传轻妆,山殿生风夏日长。小部新声落天上,无人知是荔枝香。6.《风流子·梨园花柳地》年代:宋作者:利登梨园花柳地,扶残醉、曾记问妖娆。欢惹住轻烟,柔丝未改,霏零疏雨,腻粉先...
· 福建-泉州梨园戏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距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梨园戏分为小梨园(七子班)和大梨园的“上路”、“下南”三个流派,至今仍在舞台上表演,保留了原生态的舞台艺术,被誉为“古南戏的活化石”。泉州梨园戏《董生与李氏》
· 黔地京韵梨园“侯丹梅”
关派嫡传弟子,国家一级演员,省管专家,梅花奖得主,贵州省京剧院院长……侯丹梅扎根贵阳,一呆就是23年,她如何耐住这曲高和寡的寂寞?这是许多人对这位京剧名角的疑惑。电梯抵达振华科技大厦9楼,敲开侯丹梅的办公室,我们觉得,这一切疑惑其实无需求解。我们比约定的采访时间早到半个小时,她的先生告诉我们:侯丹梅这几天感冒,又正逢贵阳京剧周举办,为不让票友们失望,她刚刚唱完《武家坡》下来,有些累,正在休息。办公室的小黑板上,写着侯丹梅近期的工作安排:要出席的会,要参加的演出,要急着与相关单位办理的事,办公桌上,放着一份财务报表。侯丹梅的先生,是她在中国戏曲学院明星班深造时的同学,他与我们东一句西一句地闲说京剧。侯丹梅15岁的儿子在沙发上看电视转播的篮球赛,过完暑假,这个孩子就要去上海戏剧学院学影视表演。一位50多岁的阿姨,敲开了办公室的门,手上拿着三张刚出版发行的“侯丹梅京剧唱腔精选辑”。阿姨告诉我们,...
· 揭秘:唐玄宗为何被奉为“梨园领袖”
人们习惯上称呼戏班、剧团为“梨园”,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梨园”是怎么和戏曲艺术联系在一起的呢?“梨园”在什么地方?其性质如何?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唐玄宗前期,全国统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许多亚非国家的使臣、学者、商人纷纷齐集长安。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唐朝的音乐得到空前发展。唐玄宗本人素喜音乐,在公元741年原来隶属太平寺的倡优杂技人才划出来,设立左右教坊;又挑选好乐工数百人,在蔡苑的梨园进行专门训练。网络配图有关这个艺术组织——“梨园”的建立,《旧唐书·玄宗本纪》载道:“玄宗于听政之暇,教太常乐工子弟三百人,为丝竹之戏,号为皇帝弟子,又云梨园弟子。以置院近于禁苑之梨园。”《新唐书·礼乐志》则说:“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声有误者,帝必觉而正之,号‘皇帝梨园弟子’。宫女数百,也为梨园弟子,居宜春北院。梨园法部,更置小部音声三十余人。”从此,“梨园”成...

知识互答

碧螺春产自哪里?
四月是什么情人节?
东汉刘宽和刘邦是什么关系?
泼水节是哪个民族的?时间是几月几日?
每年洛阳牡丹花会是什么时间开始?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