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族谱网
登录/注册
置顶
族谱网头条历史文化
  • QQ空间
  • QQ好友
  • 微信好友
  • 新浪微博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路姓

2018-02-05
出处:族谱网
作者:阿族小谱
浏览:1546
转发:0
评论:0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路姓,   路姓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有的源于炎帝神农氏,有的来自五胡乱华时期的外族,有的

    路姓的组成部分比较多,有的源于炎帝神农氏,有的来自五胡乱华时期的外族,有的则是满州旗人的后代。

    出自姬姓的部分,多部姓氏古籍均有记载,如《古今姓氏书辨证•十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相同:“路氏,姬姓。帝挚子玄元,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唐太原令路公碑》云:“帝喾高辛氏孙曰玄元,有功于唐尧,封路中侯,建德赐姓。”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路姓,源于姬姓,系出帝挚子玄元,被尧封于中路,历虞夏,称侯,子孙以国为氏。”《元和姓纂》记载:“黄帝之后。”这几种史料都说明此支路姓是黄帝的后裔。

    路姓还有一支出自妘姓。《姓考》云:“陆终第四子求言之后。”陆终是颛顼之裔,而颛顼是黄帝后裔,所以此支路姓也是黄帝后裔。

    路姓郡望:内黄郡(今河南北部的内黄县一带)。

    路姓适用楹联:尚德缓刑书陈尉掾(西汉司法官路温舒,通《春秋》经意,曾为狱小吏,刻苦学习律令,转为县狱史,举孝廉,后至临潍太守,上书主张“尚德缓刑”,反对刑讯逼供,并提出废除诽谤罪,以广开言路);通经涉史望重郎官(唐朝路泌,博通五经,以孝悌闻名。后为副元帅判官)。近汶上远内黄气钟玉女铜峰从此奠安宏衍绪;汉将军唐宰相书读缓刑尚德只期忠厚永传家(江苏宜兴路氏宗祠联)。

    集天下精英于一堂的古老路姓,很早便在我国历史上出人头地,汉代路温舒和路博德德事迹最足以说明。路温舒是一位了不起的法律学家,他在一千九百年前的西汉宣帝之时,就主张“扫亡秦之失,尊文武之德,省法制,宽刑罚,则太平之风可兴”,堪称法律之学的先知。路博德,则是汉武帝时随霍去病六击匈奴建立奇功的名将,曾被封为符离侯,显达异常。唐代是路姓的一段黄金时代,路群、路岩父子在唐懿宗咸通年间的表现,更是举足轻重。路群是一位通经术,善属文的性志纯洁之士,曾经累官至中书舍人,却未尚以势位自矜。他的儿子路岩,表现就不一样了,居相位八年,势动天下,最后被皇帝赐死。但路氏当时的不可一世,实在不难想象;又有路敬淳,临清人,崇贤馆学士。宋朝有太常博士路昌衡、路振。明朝有御史路振飞。清朝有户部郎中。
 
    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民之路姓后裔分布于豫、冀、鲁、津等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感谢每一位辛勤著写的作者,感谢每一位的分享。

——— 没有了 ———
编辑:阿族小谱

相关资料

汉武帝
汉武帝(前156年7月14日-前87年3月29日),汉朝第七位皇帝,其母为关陇人孝景王皇后。他于7岁被册立为储君,16岁登基,在位达54年。他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功绩显赫,和秦始皇被后世并称为“秦皇汉武”,被历代史学界和政治家们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汉武帝的思想积极进取,具为有前瞻性,为朝廷以至社会带了新思维,实得权力后进行了多项大刀阔斧的改革,深远地影响着后世。对内政策上,汉武帝用人唯才,开创了察举制并兴太学;他又颁布《推恩令》,削减了诸侯的权力及势力,并将盐铁和铸币权收归中央;另外采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中国社会主流思想。对外政策上,汉武帝以强势态度积极地对付匈奴,发动第二阶段汉匈战争,先后收复了西汉初年的多处领土,不过终其一世未能解除秦朝以来匈奴于中国西北部的威胁[1][2]。汉武帝又大幅度地开疆拓土,先后在秦朝故土吞灭了东瓯国、南越国、闽越国,及卫满朝圌鲜及夜郎国等
唐懿宗
唐懿宗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初名李温,是其父宣宗李忱的长子,母亲为元昭皇后晁氏,唐代第20任皇帝。太和七年十一月十四日(833年)出生于长安光王(其父当时的封号)邸,会昌六年(847年)受封为郓王,大中十三年(859年)被宦官拥立为皇帝,改元咸通,在位十四年,咸通十四年(873年)去世,享年四十一岁,葬于简陵,谥号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在位期间沉湎酒色,朝政腐败,导致其父“大中之治”成果消失,藩镇割据重新兴起,民变不断,死后爆发黄巢之乱,《新唐书》称其“昏庸”。
展开
文章价值打分
  • 有价值
  • 一般般
  • 没价值
当前文章打 0分,共有 0人打分
文章观点支持
0
0
文章很值,打赏犒劳一下作者~

更多文章

{{home.title}}
{{home.channelName}}
{{ news.releaseDate.split(' ')[0] }}
更多精彩文章
评论 {{commentTotal}}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游客
发表评论
  • {{item.userName}}举报

    {{item.content}}

    {{item.time}}{{item.replyListShow ? '收起' : '展开'}}评论{{curReplyId == item.id ? '取消回复' : '回复'}}

    回复评论
加载更多评论
打赏作者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 请选择您要打赏的金额 —
{{item.label}}
{{item.label}}
打赏成功!
“感谢您的打赏,我会更努力的创作”
返回
打赏
私信

24小时热门

红墙内的咒怨:古代宫廷女子的“媚道宫斗”求生记
35
0
剜目断鼻:修谱匠从族谱裂痕看唐代女性贞节枷锁
72
0
我在宋朝点外卖,汴京城的“职业跑腿人”
155
0
不同朝代皇帝和平民寿命数据对比,为什么古代人寿命都不长?
238
0
宗祠祭祀中的“祭祖舞蹈”:跨越千年的血脉仪式与文化密码
258
0

推荐阅读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姓氏起源
以姓为氏。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以国名为氏。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晋、宋、郑、吴、越、秦、楚、卫、韩、赵、魏、燕、陈、蔡、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以邑名氏。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性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据统计,以邑为氏的姓氏近200个。一些复姓由于漫长的历史演变,至今已不甚为人知晓。以乡、亭之名为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以居住地为姓。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以先人的字或名为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宫姓
宫姓来源有四:一、以官职为姓,形成于西周,周王朝有专司宫廷修缮、清洁事宜的官,名为“宫人”。其后人遂为宫姓。另两部分均出自黄帝之后。其具体情况分别如下:二、以封地名为姓。山东省汶上县《姬氏志》记载:“宫姓,鲁孟僖子之子韬,食邑南宫,即孔子弟子南宫适,其后支子为宫氏。”春秋时,鲁国有孟僖子,其儿子韬,封于南宫(今河北省南宫县),其支子遂以封地名“南宫”为姓。后又分化为南、宫二姓,春秋时孔子弟子南宫适即此支。此支宫姓是周公姬旦的后裔,也是黄帝后裔。三、以国名为姓。《国名记》记载:“宫国,姬姓。灭于虞。”古有宫国,是周初所封姬姓僚国(今山西省陆平县东)。春秋时,宫国被虞国灭掉,子孙遂改以国名为姓,表示离开故国,所以称为宫氏。宫国国君族人宫之奇逃到虞国,在虞国当了大夫。晋国欲借道虞国伐虢国,宫子奇向虞君苦谏,痛陈“唇亡齿寒”的道理,虞君贪图晋国行贿的小利而答应了借道的要求。晋灭虢后顺便消灭了横在晋...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虎姓
关于虎姓的来源,《古今姓氏书辨证•十老》记载:“高辛氏子八元伯虎之后,子华子虎,以字为氏。”因为高辛氏出自黄帝,所以此支虎姓是黄帝后裔。白族之虎姓,当为“腊波”氏所改。土族之虎氏,当由苏胡氏所改。虎姓名人有:汉朝合蒲太守虎旗。元朝河内知县虎秉。明朝南昌训导虎子威;正统举人虎继宗;塞外降卒,累功至总兵、大元帅虎大威。清朝咸丰年间提督虎坤元。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居姓
关于居姓的来源,《插图•百家姓》云:“源自姬姓。春秋时晋国大夫先且居以军中元帅而执掌国政,其子孙以祖字为氏,有的为先氏,有的为居氏。”因为晋国是姬姓诸侯国,晋国公族姓姬,所以居姓是黄帝后裔。古有居国,其后去邑为居氏。(见《集韵》)。金时女真人姓。(见《高丽史》)。早期活动在山西、河南,汉唐时已扩展到河北北部,并以渤海郡为郡望。现在江苏、浙江、湖北安徽一带仍有居姓分布。居姓堂号:湘侯堂(汉朝居翁,以南越桂林监,听到汉兵攻破番禺,策动欧骆氏四十多万人降汉,因功封湘成侯。)、瞻庵堂(明朝居仁,学问渊博,行为正,洪武年间,朝廷征他出来做官,拒绝不仕,在家隐居,建轩种竹,读书到老,晚年号为“瞻庵”,意思是看着绿色的竹子自乐。)。其适用楹联:父子皆是元帅(晋国居姓先祖且居与其父先轸都任过中军元帅,打败过秦军);姊妹俱为画家(清朝画家居仁长女居庆、次女居玉征姊妹二人,继承家学,以工花卉而闻名)。承先启后...
· 河洛文化—河洛姓氏—祭姓
罕见姓氏。河北辛集有分布。祭姓来源有三,其中主要的两支出于姬姓,是黄帝后裔。一、为周公姬旦之后。多部姓氏古籍均有记载,如:《广韵•怪》记载:“祭:姓。周公第五子祭伯,其后以为氏。”《通志•二七•以邑为氏》记载:“祭氏,姬姓。周公第七子所封。其地今郑州管城东北祭城是也。周畿内之邑,故祭氏世为卿士。子孙以邑为氏。”《古今姓氏书辨证•十六怪》记载:“祭氏,姬姓。周公子祭伯,为畿内诸侯,后以国为氏。”《世本》则云:“周公第五子祭伯之后。”从上述史料可以肯定:祭姓出自姬姓。至于祭伯是周公姬旦的五子,还是第七子?倒是需要进一步考证。但无论如何,祭姓出自鲁国的姬姓则是不容置疑的。此支祭姓为周公姬旦的后裔,当然也是黄帝后裔。周文王子姬旦,即周公,其子有封于祭,为伯爵,称作祭伯,为外畿之国(在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祭城)。祭国被郑国灭亡后,祭伯支庶子孙以原国名为祭姓。祭姓望出太原郡。二、《郑通志•氏族略》云:“...

知识互答

修谱之前需要有哪些准备工作?
族谱信息不全如何查询族谱?
修家谱有什么规矩
没老谱应该怎么修谱
修谱王修谱要钱吗

关于我们

关注族谱网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相关推荐,订阅互动等。

APP下载

下载族谱APP 微信公众号,每日及时查看
扫一扫添加客服微信
关于族谱
族谱网是宁波族谱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网站,定位打造人类族谱大数据,记录百姓家族历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老百姓的档案馆)。 目前公司已经推出族谱网、族谱APP、族谱软件、祭拜网等产品,分别获得相关发明专利及著作权,汇集超过十万册族谱及上千万页家族档案资料,是一家专业查谱修谱平台,同时也是基于族谱大数据的网上祭拜平台。公司将通过云计算存储族谱、家庭谱,VR / AR技术建设网上陵园、宗祠,区块链打造遗嘱及生前契约,大数据寻根等服务。
族谱网APP二维码
族谱网官方公众号
族谱网(说明:不良信息举报有奖,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非法信息发布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友情链接合作或举报请添加QQ3683158972)
客户服务热线:400-990-3919 Copyright 2023 zupu.cn浙ICP备18024415号联网备案号: 33010802010815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20201008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