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肖复萧】终于认祖归宗全国性的纠“肖”复“萧”及《萧谱》通篡工作,这是我萧氏族人大家庭中的一件大本,务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取得共识,形成合力,决心以两件大事的圆满完成为本族后人竖一块精神上的历史丰碑。01萧姓起源萧氏由来,源远流长,至少可追溯到4000年以前。相传伯翳之后孟亏助夏禹治水有功,封于萧国,以国号为姓。据《姓氏考略》载:“伯翳之后孟亏封土于萧,为萧孟亏,是萧氏最古老之源头”.又据《左传》载:“殷民六族,一为萧氏。”说的是远祖微子启,乃帝胃“殷商三仁”之一,比干之侄,纠王庶兄。周武王灭商,封纠王之子武庚于殷(今河南商丘),以治殷民。武王卒后,武庚乘机谋反,周武王命周公旦平乱,迁殷民于洛阳,封给长子伯禽建立鲁国,同时封微子启于宋,爵为宋公,食采商丘,奉祀殷祖。公元前682年,大心因平南宫万有功,受封于萧邑(今安徽萧县)以国赐姓,尊萧叔大心为萧氏始祖,这便是萧姓有史可考的最早起源。大埔百侯萧氏宗祠【椒...
续修家谱时,需特别注意繁体字和简体字对照!国兴修史,族旺续谱,现在正处于和谐盛世,国泰民安,各个家族也在忙这续谱事宜,但在续谱过程中,简繁字是避不开的话题。一、姓氏不要随意简化文字发展的过程,也是文字简化的过程,几千年来,随着文字的演化,部分姓氏也由一个分成两个或多个。在当代比较著名当当属“萧”和“肖”姓,“傅”和“付”姓,萧肖、傅付本是一家,但不知何故,部分萧变成了肖,傅变成了付,造成现在两个姓氏,身份证上的姓氏也与家谱姓氏不同,给后人带来的疑虑和遗憾。因此,文字规范部门和家族对待姓氏上一定要慎重,我倒建议国家出台一个政策,允许部分希望改回原来姓氏的公民一次修改的机会。二、字辈简化造成的误解还有就是家族中用着的辈分简化了,比如南旺刘氏辈分中的“世步咸履泰”中的“履”和“太”,就简化成了“利”和“太”,现在部分年轻人看到以履和泰起的名字时,竟然不知道怎么回事了。三、续谱时繁简的选择续修家谱时,续修人员基本上两种意见,一、延续老家谱...
出过35位宰相的家族,你知道是哪一个吗?中国姓氏数量众多,源远流长。很多姓氏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形成传承千百年的名门望族。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弘农杨氏、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这十大顶级门阀。到了晋代,由于五胡乱华,北方沦陷,门阀世家为了保全家族,除了一部分人留在原籍外,大部分人都选择了迁徙到南方。其中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陈郡谢氏、谯郡桓氏、颍川庾氏、汝南袁氏等家族拥立司马睿建立东晋,其中又以“王谢袁萧”四家出力最多。后来庾氏和桓氏取代袁氏和萧氏,与王谢两家并称“王谢桓庾”,得到了“华夏首望”的美誉。不论是“王谢袁萧”还是“王谢桓庾”,位居前列的始终是王谢两家。这两家的代表人物正是王导和谢安。王导和他的族兄王敦在东晋建立过程劳最大,两人同是出自琅琊王氏。史称“王与马(司马氏),共天下”。名将之后,辅佐晋室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有着共同的祖先——王翦。王翦、王贲都是秦代名...
中国人最不愿用的20个姓氏,有你的姓氏吗?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有着独特内涵。和文字一样,每一个姓氏都被赋予了一定的含义,随着汉字的简化,很多姓氏的含义发生变化,变得不吉利和不受欢迎。今天阿族继续给大家讲讲中国人最不愿用的一些姓氏。01操姓在《千家姓》里有一个非常引人注目的姓氏——“操”。我们现代人对“操”的理解很狭隘。大多数人听到这个姓就会不由自主地想歪。其实在古代,“操”是拿着的意思,和今天我们所理解的引申义完全不同。操氏来源有两种说法:其一源于官位,出自殷朝君主盘庚给大夫所封官职,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其二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姬发后代,属于以职业技能名称为氏。据鄱阳《操氏宗谱》记载,操姓始祖为"天成公",其原型为梁闵帝萧渊明。萧渊明的后人为了避祸来到江西鄱阳并且改姓操,谎称是曹操后人(当时曹操还是正面形象)。这支操氏被称为操氏正宗,隋末农民起义领袖操师乞就是其后代表人物。鄱阳操氏来源于此。因此,操姓并不是曹操后裔。02肥姓以现在...
桃林萧氏宗祠修缮竣工及2016丙申祭祖大典隆重举行桃林萧氏宗祠修缮竣工及2016丙申祭祖大典现场4月3日,在清明节前夕,中华传统节日寒食节里,科头乡桃林村为宏扬传统文化,挖掘桃林旅游资源,特将古老萧氏宗祠修缮一新,于寒食节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和桃林萧氏宗祠修缮竣工庆典,展示桃林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为数众多的文化旅游资源。全国各地萧氏宗亲前来祝贺参加祭祖和竣工庆典活动的嘉宾有中华萧氏总会秘书长萧立玎,湖南省萧氏联谊会副会长萧共辉,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名誉会长萧国林,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顾问萧仲凡,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会长萧新林,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总监修萧祖林,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会计萧昌礼,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出纳萧后中,萧氏宗祠修缮委员会记工员萧建平,桃林萧氏宗祠修缮及庆典总策划萧建文,和平村村长萧建良,和平村支书、新化县人大代表萧程远,农林村支书萧勤勇,农林村村长萧时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创作室副主任、湖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解密】永嘉南渡:《上阳赋》背后的汉民族姓氏大迁徙热播剧《上阳赋》中,男主萧綦的原型是辛弃疾的偶像刘裕。剧中王、谢、桓、庾都是借鉴了东晋的几个大世家门阀。王儇被许配给萧綦,主要还是因为其父王蔺想笼络萧綦手中的20万宁朔军。不光琅琊王氏觊觎这支军队,其他各方势力也在争相拉拢。这支极为厉害的宁朔军,在真实的历史也有原型,即东晋北府兵。历史上的北府兵比电视剧中更能打。北方流民,国仇家恨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地方豪强纷纷招募壮士,组建私人部曲。即便西晋一统后,私人部曲依旧在豪强士族中存在。“八王之乱”摧垮了西晋统治,也让匈奴鲜卑羯氐羌等胡族势力得以进入中原。幸存下来的司马氏南渡江东,在南方士族门阀的扶持下建立东晋。北方的豪门大族则依靠私人部曲则聚居在江淮之间,在南北势力之间周旋。另外一些衰落的家族,其部曲散入民间,和北方百姓一起来到南方成为流民,依附于世家大族。《闻鸡起舞》的主人公之一祖逖(另一人是刘琨),便是当时祖姓家族的宗族族长。祖逖,出身范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