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促進國民健康、凝聚社會向心力、展現國家競爭力的重要力量。近年來,中央積極推動體育政策,行政院長卓榮泰於今(114)年9月9日宣布「運動部」正式成立,並於115年度中央預算中編列248億元推動體育發展,展現政府提升全民運動環境的決心。
然而,在高雄,市民實際感受到的「運動服務水準」卻與中央的目標相去甚遠。
筆者與球友長期在高雄苓雅運動中心季租室內籃球場,每小時租金高達1500元。今年10月30日晚間,場館冷氣未開啟,木地板嚴重反潮打滑,三名球友因此受傷。當晚向櫃檯反映,館方竟回覆「溫度未達27.5度、濕度未達85%,無法開啟冷氣」,並要求球員自行以拖把除濕。這樣的回應,讓人難以相信出自公營場館。
苓雅運動中心為密閉空間,不開冷氣根本無法排除濕氣。若為了節省電費而忽視安全,顯已違反運動中心委外經營契約應遵守的義務。依據一般體育場館委外案例契約範本,廠商應負有「維持設施安全確保使用者安全」等責任。多位使用者指出,這種情況已非首次發生,顯示市府運動發展局在督導與管理上皆有不足。當中央喊出「運動島」願景、強調健康社會時,高雄卻連最基礎的場館安全都無法保障,令人遺憾。
高雄市政府一向以「熱情運動城市」自許,舉辦籃球、路跑、賽艇、造筏競賽與國際賽事不遺餘力,也經常邀羽球名將戴資穎擔任代言。但如果市民在社區運動中心打球還得自備拖把、冒著滑倒風險,這樣的「運動城市」恐怕只剩口號。主管機關應立即督導廠商檢討空調啟用標準,確立以安全為優先原則,並建立濕度監測及現場巡查機制,確保場館維持合格的使用條件。
運動是全民共享的權利,不該成為「花錢買風險」的經驗。高雄若真要邁向國際級運動城市,就該從最基本的管理與服務做起。推廣運動不是掛幾句口號、辦幾場比賽或找名人代言,而是讓市民在安全、舒適的環境中放心流汗。中央的決心若得不到地方的落實,再多預算與政策也終將化為空談。(相關報導:曝李洋點頭接運動部長內幕!賴清德透露他第一反應:放棄上千萬代言不簡單|更多文章)
*作者為房仲業
Copyright © 2025 Storm Media Group All Rights Reserved.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Version: 20251127-09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