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怀柔科学城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突破,聚集一批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前沿科技交叉研究平台,吸引聚集全球高端科学家。

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建设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地、生态宜居创新示范区。

查看完整视频

怀柔科学城最新动态资讯, 全面了解科学城建设进展 更多

百年聚智,百校同行!助力怀柔科学城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

4月28日, “百年聚智百校同行”教育助力怀柔科学城(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工作启动会在金隅兴发科技园隆重举行。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院长丘成桐、北京大学国家生物医学成像中心主任程和平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副校长王艳芬在启动会上进行了发言。[查看详细]

2025-04-29

尹力、殷勇到怀柔科学城调研,要求加快打造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4月18日下午,市委书记尹力围绕“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到怀柔科学城调研。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市领导周琪、靳伟、赵磊、于英杰、郭延红,市政府秘书长曾劲参加。[查看详细]

2025-04-20

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今年全面运行

推进雁栖国际社区二期正式入住,推动雁栖小镇A区投用、B区和C区主体完工,确保城市客厅全面运行……[查看详细]

2025-01-08

我国新一代自主可控的空气质量模式EPICC-Model开源发布

推动地球系统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学科交叉和融合,促进我国地球系统科学整体向国际一流水平跨越。[查看详细]

2024-11-11

怀柔科学城“聚人气、聚科研气”态势形成

8月26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怀柔区政府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全面推进怀柔科学城统领“生态涵养、科技创新、会议休闲、影视文化”等功能要素融合发展的情况。[查看详细]

2024-08-28

  • 概况

    怀柔科学城位于北京市东北部,规划面积100.9平方公里,以怀柔区为主,并拓展到密云区部分地区。

    怀柔区域68.2平方公里

    密云区域32.7平方公里

  • 战略定位 - 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新高地

    聚焦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与产业化的衔接,实现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

    战略定位 - 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集中承载地

    聚焦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优势,汇聚一流创新资源,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打造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一极。

    战略定位 - 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生态宜居创新示范区

    坚持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全面创新改革,深度推动科技与经济、科技与城市有机融合,激发全要素创新创业创造活力,促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打造未来城市发展的新典范。

  • 发展目标

    到2020年,怀柔科学城城市框架扎实起步,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成效初步显现,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新支撑。
    到2025年,怀柔科学城城市框架基本形成,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到2035年,基本建成国际知名的科学城和国家科学中心,成为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重要支撑。
    到2050年,全面建成引领世界 一流的科学城和国家科学中心,成为我国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核心支撑。
  • 聚焦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秉持“科学一百年、奋斗每一天”新时期怀柔精神,以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础,以构建科技创新生态为核心,以打造新型城市形态为支撑,以培育高精尖产业业态为根本,以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为保障,把怀柔科学城建设成为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

    怀柔科学城的国家战略和显著标志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五个一批

    • 建设一批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科技研发平台
    • 吸引一批 :国内外顶尖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团队
    • 集聚一批 :高水平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创新型企业
    • 开展一批 :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前沿交叉研究、关键技术攻关等科技创新活动
    • 产出一批 :世界领先的原创科研成果
  • 空间布局

    一心一核三区,一带一轴一网
    • 一核:在中心区北部,打造活力进发、圈层互动、辐射效应明显的科学聚核
    • 一心:打造高端引领、要素集聚、功能完备、梯次布局的科学城中心区
    • 一带:串联科学城北区、中心区、南区主要节点,沿雁栖河打造延展山水文脉、贯穿南北的雁栖滨水活力带
    科学城北区:聚焦基础理论创新、前沿技术突破、高端人才培养、创新创业孵化、综合服务功能
    一轴:塑造贯穿东西、怀密联动、生态特色、协调有序的功能融合发展轴
    一网:打造山环水绕林拥、绿韵田园相嵌的生态网
    科学城南区:承载科研成果转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科学城东区:聚焦地球系统科学,布局科学设施平台、成果转化服务、配套居住、综合服务等功能
  • 建设运营服务平台

    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市长城伟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怀胜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怀柔仪器和传感器有限公司

概况

战略定位

发展目标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空间布局

建设运营服务平台

    •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
      成像设施
    •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
      网(子午工程二期)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确定建设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基础科学和工程科学等领域原创性、突破性创新研究的重要支撑平台。

    预约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

    “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融合光、声、电、磁、核素、电子等成像范式,提供从埃到米、从微秒到小时跨越十个空间与时间尺度研究生命科学问题的能力,精准描绘生命活动基本原理和疾病发病机制的全景图,为全面提升我国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水平提供长久而可靠的战略支撑。

    预约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

    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项目是指综合集成低温、高压、强磁场、超快光场等一系列配套的集群设备所构成的大型科学实验设施,包括极端实验条件产生系统、极端条件下的样品表征和测量系统以及能满足上述各系统研制、升级、维护与运行支撑系统等。

    预约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建成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地球系统各圈层数值模拟软件为核心,软、硬件指标相适应,规模及综合技术水平位于世界前列的专用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

    预约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

    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十大优先建设的项目之一。工程利用沿东经100度、120度、北纬40度、30度附近的31个综合性观测台站,形成覆盖中国的“两纵两横”地基监测网。综合采用无线电、地磁、光学和探空火箭等多种探测手段,对我国区域的电离层、中高层大气、地磁形成网络化的监测能力(“三网”);在极区高纬、北方中纬、海南低纬、青藏高原4个重点区域建设国际先进的大型监测设备,开展对空间环境的精细“显微”探测(“四聚焦”);建设一系列先进的太阳-行星际监测设备,形成对日地空间全链条的监测能力(“一链”)。

    预约

“十三五”时期布局怀柔科学城的科教基础设施总计11个,截止2023年底,已全部完成土建工程竣工验收,科研设备安装已完成70%以上,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已进入正式运行。

序号建设内容项目单位
01大科学装置用高功率高可靠速调管研制平台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02物质转化过程虚拟研究开发平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03分子材料与器件研究测试平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04脑认知功能图谱与类脑智能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05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支撑保障条件平台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06太空实验室地面实验基地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07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08深部资源探测技术装备研发平台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09环境污染物识别与控制协同创新平台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10京津冀大气环境与物理化学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1泛第三级环境综合探测平台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怀柔科学城“十三五”时期布局的13个交叉研究平台中,截止2023年底,已全部完成土建工程竣工验收,科研设备安装已完成70%以上。

序号建设内容项目单位
01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02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03先进光源技术研发与测试平台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04先进载运和测量技术综合实验平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05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06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总部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
07高能同步辐射光源配套综合实验楼和用户服务楼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08介科学与过程仿真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09脑认知机理与脑机融合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10北京分子科学交叉研究平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11轻元素量子材料交叉平台北京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12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北京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13空地一体环境感知与智能响应研究平台清华大学、北京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

科技创新基地

机械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总建筑面积约130000平方米,地上建筑规模110000平方米,当前各种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中。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围绕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汇聚轻量化材料成形领域创新资源,开展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轻量化材料先进成形技术、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成线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孵化、标准检测、高端人才培养,解决关键材料、成形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问题。

大科学装置

科教基础设施

交叉研究平台

科技创新基地

更多
  • 高校院所

  • 新型研发机构和研究院

  • 硬科技孵化转化园区

  • 科技服务业态

  • 国际科技交流合作

  • 全面创新改革

  • 截至2020年底,中国科学院有18家科研院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入驻怀柔科学城,科研人员约2000名,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有研究生约1万余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有研科技集团、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中航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和中央企业已入驻怀柔科学城。动力电池、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等2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北京电影学院怀柔校区2021年9月投入使用,9个院系1400名师生入驻。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在怀柔科学城工作和生活的科研人员超过5000人,硕士生和博士生超过1万人。2021年3月,德勤(中国)大学项目签约落户怀柔,引入德勤大学成熟的培训体系,结合国内需求,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专业服务业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2025年,在怀柔科学城工作和生活的科研人员将达至到1.5万人。

  •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

    2020年6月12日揭牌成立,北京市政府牵头筹建的新型研发机构,国际著名数学家、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丘成桐领衔,主要围绕数学物理、理论物理、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大数据、图像科学、大尺度建模与计算、统计方法、数据科学、金融科技等重大应用领域和研究方向,建设一流新型研发机构和集聚一流科研团队。

    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

    北京市和中科院联合组建的新型科研组织、北京市新型研发机构。主要从事纳米能源和纳米自驱动系统研究,创立压电电子学和压电光电子学两个学科,拥有摩擦纳米发电机、自驱动传感系统、海洋蓝色能源、新型高压电源等四项核心技术,产生和转化了摩擦电空气净化器、摩擦电防尘口罩、摩擦电汽车尾气净化系统、自驱动智能鞋等一批科研成果。纳米能源所怀柔园区占地67亩,总建筑面积10.8万平方米,2016年10月开工建设,2019年8月底竣工验收。

    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

    2018年5月,海外留学归国的科学家和企业家,联合怀柔科学城建设发展公司,发起成立海创产业技术研究院。采取与国际接轨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瞄准物质、生命、信息、能源、环境等五大学科方向,布局前沿领域研究、产业技术研发、高端人才引进、重大成果转化、关键产业投资,构建创新创业生态圈。

    中国科学院大学怀柔科学城产业研究院

    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学、信息网络、环境保护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领域,充分发挥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中科院科研院所的科教资源优势,实现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人才资源与怀柔产业发展需求的有效对接与有机融合,打造集科技创新、企业孵化、产业培育、人才培养、智库咨询的综合创新创业平台。

    中科怀柔脑智创新产业研究院

    怀柔区和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建设中科怀柔脑智创新产业研究院,将打造脑智研究核心仪器设施平台、脑智研究共性技术开放平台、脑智产业孵化集聚平台,吸引国内外高端科技人才,孵化和集聚一批人工智能创新企业,建设新兴脑智科技产业示范园区。

  • 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

    有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怀柔园区占地240亩,总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主要承担有色金属新材料产品和技术研发等职能。有研集团和怀柔区共建有色金属新材料科创园,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一平台五中心”(科技创新和产业培育平台、科技园区服务中心、科技金融中心、人才培养与服务中心、开放共享实验室服务中心、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

    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

    2020年11月22日,怀柔区政府和北京清华工业开发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清华工研院雁栖湖创新中心,重点聚焦高端科学仪器、传感器、新材料三大产业方向,围绕高端仪器设备的研发、制造和应用场景,重点建设中试研发平台、技术创新中心、转移转化基地,聚焦“两平台、两中心”(智能微系统平台、光电子芯片平台、探测与成像转移转化中心、生物仪器转移转化中心),打造硬科技孵化器和创新企业加速器,形成怀柔科学城辐射带动城市更新的示范区。

    创业黑马科创加速总部基地

    创业黑马集团聚焦硬科技孵化转化,全力打造一流的双仓利服务平台,培育了一大批上市公司和独角兽企业。2020年5月,创业黑马科创加速总部基地在怀柔科学城揭牌成立,发现和推荐符合功能定位、带动上下游资源集聚、受到投资界青睐、具有较好发展潜力未来2年至5年时间内快速束成长的企业,引导高端创新要素聚集怀柔,构建科技与产业融合的创新服务新生态。

    中关村信息谷雨林空间国际孵化器

    中关村发展集团旗下中关村信息谷公司打造的专业化孵化空间,2019年在怀柔科学城创新小镇落户。集创新发展成果展示、创新资源组织、科技成果转化于一体,链接政府、高校院所、企业、用户、科技服务机构,获得更多信息、导入更多资源。借助信息谷总部优势,链接信息谷全国项目,吸引高精尖企业和项目入驻。加强与行业协会、联盟等合作伙伴的联系,引入优质项目。60余家初创型企业和成果转化团队入驻,“雁栖汇”活动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在怀柔科学城构建协同高效的科技创新生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长城海纳加速器

    怀柔区根据创业孵化和成果转化需求,利用现有腾退厂房,建设长城海纳加速器,占地面积39.6亩,改造后的建筑面积约2.4万平方米,设置四大功能分区,即研发办公楼、共享实验室、展示活动中心和科技花园。

    机械科学研究总院怀柔科技创新基地

    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与装备创新中心,围绕航空航天、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重大需求,汇聚轻量化材料成形领域创新资源,开展高性能轻质合金材料、轻量化材料先进成形技术、数字化智能制造装备/成线应用等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产业孵化、标准检测、高端人才培养,解决关键材料、成形核心技术与重大装备问题。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还将集中自身优势资源,在怀柔科学城建设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先进制造工艺及关键零部件)、高端机床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项目,目标是打造成为集科技创新、中试验证、公共检测、标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基地。

  • 科技服务业态

    怀柔科学城充分利用科学设施平台集群优势,正在培育研发设计、分析检测认证、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等科技服务业态。

  • 1
    吸引国际科技组织落地
    2
    开展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3
    营造国际化发展环境

    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

    北京市人民政府和中国科学院联合主办,邀清来自全球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国家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科学城、科学园区的代表和科学家,围绕综合性科学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研讨。

    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

    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是由世界各地的科学中心、国家实验室和科学城组成的联盟,这是一个非政府、非机密、非营利的国际科技合作联盟,联盟只为和平目的而开展活动。2019年10月18日,第三届国际综合性科学中心研讨会期间,联盟正式成立。2021年9月25日,国家科学中心国际合作联盟2021年会举行。

  • 全面创新改革

    积极融入“两区”“三平台”建设, 为科技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用好市院合作、校地共建、央地协同等机制,充分挖掘科技研院所、设施平台、高校企业资源,积极探索新型科研组织方式,合作共建一批创新中心、创业平台、硬科技孵化器和加速器等科技创新载体。完善激励机制和科技评价机制,落实攻关任务“揭榜挂帅”“赛马”等机制。

  • 科学仪器和传感器

  • 新材料

  • 生命健康

  • 商业航天

  • 科学仪器和传感器

    聚焦科学仪器和智慧城市感知体系两个重点领域,引导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领域创新要素聚集,构建产业生态完善、平台创新活跃的国际尖端科学仪器和传感器产业高地

  • 新材料

    依托大科学装置和科技研发平台,充分利用中科院和北京地区高校院所的创新资源,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壮大提升纳米材料领域,培育发展催化材料、清洁能源材料等关键战略材料,面向下游应用延伸产业链,在医药健康、新能源等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形成产业转化生态链条。

  • 生命健康

    发展细分领域生物医药产业,支持现有企业发展壮大,鼓励企业和高校院所在生物医学成像、干细胞和再生医学、诊断试剂、包装材料、生物制药、中药等领域深耕细作,培育更多医药健康“隐形冠军”企业。

  • 商业航天

    发挥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网(子午工程二期)、空间科学卫星系列及有效载荷研制测试保障平台、太空实验室地面实验基地、空间天文与应用研发实验平台、深部资源探测技术装备研发平台等科学设施平台作用,充分利用科研、人才、成果资源,着力培育地球与空间探测相关业态。

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

2019年12月,《怀柔科学城规划(2018年-2035年)》印发实施。2020年11月,《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完成社会公示,正在报批。科学规划、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城市设计导则,以及综合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城市风貌与景观、防灾减灾与地下空间、海绵城市、水影响、科学田园、国际化公共服务配套等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的成果已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强建筑高度、城市天际线、第五立面、城市色彩、地下空间引导管控。强化城市规划设计,增强公共空间有效联通,形成“小街区、密路网”空间模式,打造更加包容、更具活力的科学城。

  • 交通设施
  • 市政设施
  • 绿色生态
  • 与中心城区和城市副中心连接的三条轨道交通线路

    怀柔科学城致力于构建通达、快速、便捷、绿色为特征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怀柔科学城与中心城区的连接开通轨道交通3条:市郊铁路怀密线2019年12月底接入清河站,2020年9月底接入北京北站,从清河站乘车最快60分钟到达雁栖湖站;市郊铁路通密线(京承线)2020年6月底开通运营;京沈客专(北京—沈阳高速铁路)已于2021年1月开通运营,从始发站北京朝阳站到怀柔南站只需22分钟,怀柔到中心城区、城市副中心的轨道交通变得方便快捷。

    优化怀柔科学城与怀柔城区的公交线网

    • 截至目前,途经怀柔科学城内部道路的公交线路共有7条,每天约150对300班次,另有途经怀柔科学城西侧京加路的公交线路22条。
    • 研究科学城循环公交线路,根据科学城范围内道路建设情况以及雁栖镇陈各庄公交中心站建设进度,适时开通微循环公交线路,重点推进密西路、云西二路一期项目以及城西路、云西四路南延等4条城市道路研究,满足怀柔科学城核心区与科学城东区、怀柔城区公交接驳需求。
    • 延长快速公交线路,快速直达公交线路197(中国科学院大学东区至地铁望京西站),每天8对16班次。
    • 优化调整火车站公交接驳线路,根据火车站站点周边道路建设情况和铁路列车班次调整情况,适时优化调整和新开公交接驳线路及班次,方便科研人员乘坐公交线路换乘轨道交通通勤。
  • 北京市2020年重点工程

    北京市优化综合管廊入廊管线审批流程、探索新程序试点工程。规划为“三横三纵”布局型式,“电力+水信热”双舱结构,管廊全长约7.9公里,随管廊规划有给水、再生水、热力、电力、通信等市政管线及其他附属设施。 2020年5月20日,项目正式取得立项批复,8月14日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管廊建设进入实质性开工阶段。 按照工程计划,2022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届时将为起步区大科学装置、科技研发平台提供安全、稳定、可靠的市政供给。

  • 全长约12.5公里,以“生态、生活、文化”为主题

    打造“一廊润多林”的景观结构,由滨河绿带与雁栖河河道共同形成的蓝绿生态廊道,将雁栖河周边的多个零散地块串联起来,呈现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为科研人员提供休闲交流、游憩观光、体育健身等活动场所。

  • 住房
  • 教育
  • 医疗
    • 综述
    • 商品房
    • 共有产权房
    • 租赁型住房
    • 综述

      怀柔科学城及其周边有顶秀美泉、栖美园、金枫儒苑等成熟型住宅小区21个。经初步梳理,今后五年怀柔科学城及其周边可以提供各类住房2.66万套(见右下表)。合理统筹使用上述房源,满足科研人员及其家属的住房需求。

      “十四五”时期以及年度怀柔科学城及其周边可以提供的各类型住房数量

      住房类型商品房共有产权房租赁型住房剩余安置房合计
      套数1484423397993144626622
      年份2021年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合计
      套数7794495533092000856426622
    • 商品房

      水岸雁栖: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府前龙樾: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翡翠华府: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山水首府: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 共有产权房

      科荟雅园(陈各庄共有产权房):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首创·悦欣汇: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 租赁型住房

      雁西国际人才社区: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凯利特公寓: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栖美园公寓: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华远达公寓:项目占地面积约180亩,建筑面积2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商业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小区共计42栋楼,共有1171套房源。
  • 怀柔科学城及其周边的学校

    一体化办学的中学、小学和幼儿园

  • 怀柔科学城及其周边的学校

    服务怀柔科学城的医疗机构主要有北京怀柔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怀柔区妇幼保健院、怀柔安佳医院,以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辖30个社区村卫生服务站,现有床位1409张。怀柔医院建立精准联系服务机制,为在科学城工作和生活的专家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定期开展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满足科学城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启动了怀柔医院二期和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该区域总床位数达到1968张,其中怀柔医院二期增加床位339张,怀柔妇幼保健院迁建增加床位220张。 2021年上半年,怀柔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城市客厅
  • 创新小镇
  • 雁栖小镇
  • 城市客厅A地块城市客厅B地块城市客厅C地块

    城市客厅

    服务怀柔科学城的医疗机构主要有北京怀柔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怀柔区妇幼保健院、怀柔安佳医院,以及4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下辖30个社区村卫生服务站,现有床位1409张。怀柔医院建立精准联系服务机制,为在科学城工作和生活的专家开通就诊绿色通道,定期开展体检并建立健康档案。为满足科学城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启动了怀柔医院二期和妇幼保健院迁建项目。两个项目建成后,该区域总床位数达到1968张,其中怀柔医院二期增加床位339张,怀柔妇幼保健院迁建增加床位220张。 2021年上半年,怀柔医院晋升为三级综合医院;怀柔区中医医院晋升为三级甲等中医医院。

  • 创新小镇

    位于怀柔科学城起步区,目标定位是国内外科学家的国际化公共服务中心、怀柔科学城的对外展示样板、科学研究与科技产业的活力中心。分为A、B、C三个地块,总占地面积约443亩,其中建设用地296亩,总建筑面积约63.3万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37.7万平米,地下建筑面积25.6万平米。城市客厅A地块,占地207亩,总建筑面积19.9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研究型学院、酒店及酒店式公寓、公共服务、文化设施、配套商业、城市公园。城市客厅B地块,占地面积193亩,总建筑面积约35.3万平方米,主要功能是:科技服务、成果转化、企业办公、酒店、商业配套、人才公寓。城市客厅C地块,占地面积43亩,总建筑面积约8.2万平方米

  • 雁栖小镇

    全长约12.5公里,以“生态、生活、文化”为主题,打造“一廊润多林”的景观结构,由滨河绿带与雁栖河河道共同形成的蓝绿生态廊道,将雁栖河周边的多个零散地块串联起来,呈现不同主题的园林景观,为科研人员提供休闲交流、游憩观光、体育健身等活动场所。

发展规划和空间规划

基础设施

公共服务

综合配套

主办:北京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办公室

承办: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

政府网站标识码:1100000251京公网安备11040202500067号京ICP备05060936号-2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