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使日薄西山——浅谈枯野瑛和他的《末日时在做什么? 有没有空? 可以来拯救吗?》
本期关键词:动画研究,《末日时在做什么? 有没有空? 可以来拯救吗?》,枯野瑛,轻小说,世界系,斯卡布罗集市,奇幻,致郁,虐恋
UP主的前言导视: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对我而言有着特殊意义作品的文章。如果有朋友是从两位数粉丝时期关注我的话,可能会记得我在2017年所发布的第一篇专栏,讲述的是当年一部被爱奇艺买下版权的冷门动画——《末日时在做什么? 有没有空? 可以来拯救吗?》
虽然以现在的目光回看,那篇文章几乎可以算作我的黑历史了。不过在当时却意外的被B站专栏区所推荐了,成为我最早阅读量过万的文章,也见到了很多珂学家的留言与支持,并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粉丝破百的喜悦。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也正是因为这篇专栏的成功,才使得我在音游区之外,也能尝试拓展业务,成为一名专栏区UP主,并逐渐成长为了现在的自己。
或许正是由于“末日三问”这部作品对我的意义非凡吧,所以在看到2DM上有关于本作的杂谈文章时才会异常激动,并迫切地想要将文章分享给大家。为此,我也专门上知乎联系本文原作者“浅色回忆”大佬并获取了他的转载授权。
所以本期专栏将并非以电子扫描图片的形式,而是以文字专栏的形式来呈现给大家,我也会在文中进行部分图片的添加及注释补充。全文内容很长,共计9087字,但是干货也很足——既交代了作者枯野瑛的作家生涯,也详细谈及了动画化的各种设定与安排,并在最后对整部作品进行了思考与升华。希望各位可以耐心看完,相信一定收获满满!
以下是原文内容——
几年之前,当我因为朋友的推荐第一次拿到本作时,内心是拒绝的。因为按照经验,这种标题长到能在封面上拉出五列的小说,大抵都是不值一提的废萌作品。
后来,在某个实在陷入书荒的下午,坐在公交车赶往遥远目的地的我别无选择地翻开了本书。伴随着车辆的轻轻摇晃,竟一路心无旁骛地读了下去。仿佛自己已不在文明社会,而是来到悬浮大陆群,正坐在慢悠悠的摆渡船上前往六十八号悬浮岛。
哐——,载具彻底停下,司机在前面喊着“终点站到了”。我捧着书走下车茫然四顾,天边残阳如血,身边尽是不认识的景色,嬉笑吵闹的萝莉们从我腿边追跑而过,看起来像是姐姐的人在一旁让她们注意安全。
还好,我没有穿越,只是坐过了站......
坏魔女被打倒,大家从此幸福地生活……
——所有故事,从这一页拉开序幕
——《银月之书》
枯野瑛,8月31日生人,出生年不详,籍贯不详,猫舌头(怕烫),有花粉过敏。
这位低调而神秘的作者出道于2002年,撰写了GALGAME《Wind:A Breath of Heart》的小说版。要说这《Wind: A Breath of Heart》也算是传奇作品,不仅是minori社的成名作,OP还是现在如日中天的新海诚所制。
不过GALGAME的市场天然的小,刚有名气的minori没把《Wind: A Breath of Heart》做成爆款,作为游戏附庸的小说自然也没法让枯野瑛获得minori般的名气。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又写了《魔法使的条件》的小说版和其他几部作品的改编,算是在行业里站住了脚。
日本的轻小说界竞争激烈,枯野瑛这种非比赛出道的作者,一般很难得到编辑部的青睐和资源倾斜。故而,他和几位出道年份差不多的作者组成了一个名为A-TEAM的写作团体,互通有无,共同进步。这个团体里除他之外,在天朝有一定名气有《最后大魔王》的作者舞城王太郎和写了《ROOM NO.1301》的新井辉。这段时间,枯野瑛参与了一些短篇集的撰写。比如TM的官方短篇小说集:《月姫アンソロジーノベル》。他在其中负责弓冢五月的短篇:《路地裏の落陽》,选择了五月吸血鬼化的同时不断插叙回忆的手法。又比如TCG“妖精伝承”的小说本《妖精使いになる方法》。他那篇《篝火は気侭に揺れる》被评价很好的体现了角色的“少女心”。
尽管在这些指定内容的工作里,枯野瑛已经展现了浓厚的个人风格——纤细的少女心和现实与回忆交融的写作手法。但一个作者成功与否,还是要自己的小说的成绩。2004年,枯野瑛终于在富士见文库(A-TEAM的大部分作品都是富士见文库的)发表了处女作《てくてくとぼく 旅立ちの歌》。曾经繁荣的人类迎来末日,在高高的铁之塔下苟延残喘。身为工匠的少年偶然间发现了地下遗迹中被称为“罪人”的少女,两人开始了只属于了他们的旅途。从内容来看,《てくてくとぼく 旅立ちの歌》作为末世题材的作品相当清新脱俗。充满幻想感的背景设定和对现状淡然处之的男女主角已经有了《末日时在做什么?》的雏形。枯野瑛文辞优美,气氛营造到位的特点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可惜,文艺小清新的风格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派,本作没有取得其对标的作品《奇诺之旅》那样的成功,只出了一卷就没了下文。
同年,枯野瑛还创作了《echo夜、踊る羊たち》(看这标题就文艺过头了)。讲述了男主角泽渡直树在事故中失去了家人,一边在录像带出租店打工一边过着忧郁寂寞的生活。然后,某天醒来时,枕边就出现了一个银发红瞳的少女,直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妹妹,一同生活的同时也开始调查少女背后的真相。这部作品是枯野瑛向推理方向的尝试,从同样一卷终的成绩来看并不成功。
不甘心就这样失败的枯野瑛试着改变过于文艺的风格,终于在2006年得以出版第一部长篇作品《银月之书》。比起前两部作品,《银月之书》务实了许多,作品以菲鲁兹邦学术院的一场戏剧排练为发端,展开了一个关于魔女和诅咒的故事。在作品的第一卷里,枯野瑛铺设了三个截然不同的场景——戏剧社排练的,关于公主、魔女和骑士的故事;当下发生的,男主角流卡的日常奇遇;以及200年前魔女故事的真相。随着剧情推进,读者会发现三个场景是相互呼应的,A场景埋设的伏笔需要在B场景找到答案,B场景中人物的行为逻辑又和C场景的过往息息相关。除此之外,枯野瑛设计的剧情逆转也颇有水平:在戏剧社排练的戏剧里,大公主因为爱情和王位被小公主抢去,因妒生恨成为魔女诅咒了这片土地,最终被骑士们打倒。传说背后隐藏的真相则是,大公主的确获得了非凡的魔法,却未曾想诅咒任何人,而是躲在荒僻的边境,通过书写魔法书的办法把魔法封印起来。堕落的骑士们打算以“消灭魔女”的名义杀死大公主,不知轻重地烧毁了魔法书,反倒解开了封印。参与的三十七名骑士因此成了魔法的载体,化身为诅咒游荡的大地上。两位公主也成了不死的存在,200年来一直为清理这些诅咒奋战着。
按枯野瑛自己的说法,本书的立意是:“被时间所抛弃,不得不保持着同样的身姿和心度过漫长时间的少女,在得知至今自己所做的事是错误的时候,会受到怎样的伤害?又如何才能拯救她?”显然,即使作品主题是传统的“特殊能力战斗”,枯野瑛骨子里依旧不虐人不舒服。在他的规划中,拥有三十七名诅咒骑士当反派的《银月之书》本应搞成大长篇。由得能正太郎执笔的插画在同期也是一流(毕竟是后来画出《NEW GAME!》的男人啊)!但现实是残酷的,《银月之书》与同期近似题材的作品相比(《灼眼的夏娜》等),并无突出和过人之处。五卷长度便被腰斩,枯野瑛也随之沉寂了下去,并且关闭了自己的个人博客。
然后,度过了稍稍漫长一点的时间......
2014年初,一直给《召唤之夜》系列写剧本的枯野瑛再次尝试轻小说,这次他转投角川Sneaker文库,当年11月,人气和新人无异的枯野瑛配上比他更低调,网上根本搜不到任何信息的插画师ue。本文的主角《末日时在做什么?》就这样不动声色的出现在了各大书店的店头。
恐怕,五年前经历屡屡失败的枯野瑛,并没有对自己的复出抱有太多的期望。他不再像《银月之书》般,在作品里加入大众要素与市场妥协,而是痛痛快快写一个又虐又文艺的故事,从剧情展开到角色塑造都十分随性。唯一听从编辑的地方就是标题,在“希望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要求下。枯野瑛搞出了这个超长的,一看就像废萌作的标题。但这种市场上随处可见的长标题和ue一流的插画都没帮上什么忙。两卷之后,《末日时在做什么?》就因为凄惨的销量即将被腰斩。
幸好,作品出人意料的绝佳口碑起到了作用。在没有被大众读者接受的同时,《末日时在做什么?》在资深读者的群体中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自发传教的读者逐渐提升了小说销量。荣获了2014年下半期轻小说爱好者Twitter评选第3名,让作品摆脱了被腰斩的命运。紧接着,量变带来了质变,2015年进入高潮部分的《末日时在做什么?》更是拿下了轻小说爱好者Twitter评选上半期和下半期的双料冠军和《这本轻小说真厉害!2016》作品部门第5名,新作部门第2名。销量也有卷均6万多本,在文艺向轻小说中算是不错的成绩。不仅成功出版了第二部,完成了枯野瑛长篇连载的心愿,还在今年四月实现了动画化。
在《末日时在做什么?》的后记里,枯野瑛曾如此说道:
如果世间真有时光机的话,想乘上它去见十二年前的自己。
那时候的我,每天就像待在深夜家庭餐馆的饮料间不断尝试着调制最美味的鸡尾酒般,追求着伟大的作品。一旦调试出自己满意的味道,便回到自己的座位,打开笔记本,认真地玩起了扫雷。玩腻了的话,就换成蜘蛛纸牌。总是在不知不觉间就玩到了天亮,这就是当时我的标准的作家生活。
如果能去拜访年轻时代的枯野瑛的话,想对他说以下的话。
喂,我是十二年后的你哦,想给你提个建议。 你刚刚丢在硬盘深处的幻想世界的企划,千万不能扔下不管了哦。这本书将来可是会成大气候的,即使你将会无数次得想要放弃,甚至我可以告诉你,未来将尽是挫折。但是,未来你还是能很好得完成它的。在那本企划书里所写着的那个饥饿的似乎要择人而噬的女主角,只要稍作修改,也是能再次登场的。
这篇后记字里行间充盈的庆幸感并非是故作姿态。作为一位从写游戏、漫画的小说版(某种意义上,这种小说版完全是没营养纯凑数的存在)入行的作者,枯野瑛不可能不清楚市场的残酷。也许是不愿妥协,也许是妥协了也无法成功。总而言之,他坚持住了自己的风格。然后,在许多年后的某一天,过去的企划终于被市场认可。这种在看不到希望的长路上狂奔最终获得GOOD END的故事的确需要一点运气。不过,对枯野瑛来说,美好的结果固然重要,美好的过程才是更应该追求的,正如《末日时在做什么?》这部作品所表达的那样。
你要去斯卡布罗集市吗?
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
代我向那里的一位女孩问好,
她曾经是我的真爱。
——《斯卡布罗集市》
使用名曲作配乐,在ACG作品中十分常见。
比如绝大多数80后玩家都玩过的著名FC游戏《绿色兵团》,就拿法国国歌《马赛曲》与美国国歌《星条旗》作为关卡音乐。又比如绝大多数玩游戏的人都接触过的《俄罗斯方块》,如果有幸玩过Gameboy版,我们会发现里面有一堆俄罗斯民歌。
不过,作品也得至少有名作的水准,才能在借用名曲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效果,否则反而会被名曲的光辉弄得自惭形秽。在这点上,笔者还是很佩服《末日时在做什么?》的监督和田纯一的。动画开篇,他就给威廉与珂朵莉相遇的章节配上了《斯卡布罗集市》这首曲子,一改原著里略显沉闷的氛围,把忧伤度直接提高了几倍(笑)。如果说《马赛曲》配《绿色兵团》是题材上合适,俄罗斯民歌配《俄罗斯方块》是气氛上合适(游戏的作者是俄罗斯人)。那么《斯卡布罗集市》对于《末日时在做什么?》就是全方位的合适。
斯卡布罗这个地方是真实存在的,也真的有过著名的集市。从12世纪到17世纪,来自英格兰、丹麦、挪威、波罗的海各国以及拜占庭的商贩在每年的8月15号聚集在这个英格兰的沿海小镇上,举行一场长达45天的集市。在原始的民歌版本中,歌曲的内容借集市之名,描写了歌唱者让听者去斯卡布罗集市捎个话,男方要求女方给他做一件不用针线和没有接缝的亚麻衬衫,还要在没有水的井里洗过,在寸草不生的土地上找个荆棘晾干。女方要求男方在海水和沙子之间买一亩土地,并且用羊角犁地,用胡椒播种。如果这些不可能的要求都能满足,分手的两人就能圆重归于好。表面上看,这似乎是两个傲娇在互相刁难,不过“欧芹,鼠尾草,迷迭香和百里香”这句歌词却颇为让人疑惑。在这首民歌诞生的时代,这几种植物都有明确的属性——欧芹:消除痛苦、鼠尾草:力量、迷迭香:忠诚而持久、百里香:勇气。如果仅仅是两个傲娇对唱的话,似乎也谈不上什么消除痛苦、忠诚持久,似乎也不应该用以“黯淡、忧郁、失落”为特点的多利亚调式唱出来。因此,民歌还有另一种解释——歌唱者和伴侣阴阳相隔,其中的一方甚至是双方早已死去,因此才提出种种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表达心中的悲伤和把不可能的任务作为人生寄托。
说到这,相信读过小说和追完动画的读者已经明白《斯卡布罗集市》与《末日时在做什么?》的契合了。枯野瑛在这部作品里可谓文艺风全开,主角威廉有着极为普通的名字(威廉这个名字的烂大街程度大概相当于中国的李梅、王军)和极为不普通的人生。500年前,人类与各种亚人种生活在大地上,双方为了争夺生存空间不断战斗着。威廉作为一名没有才能的战士,努力到极致也只成为了准勇者。然而,他这位准勇者拥有正牌勇者不具备的特殊技能——调试圣剑。因此也有了和巨大的敌人“星神”战斗的力量。在一场和星神的战斗后,名为“黒烛公”的星神被击败,威廉也中了石化诅咒,被埋藏在不为人知的地方。500年后,他被人挖出解开了石化咒语,却发现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类被横行地面的“十七兽”灭绝,残存的各种亚人种跑到悬浮大陆群上苟延残喘,还要时刻防备着“十七兽”的袭击。
若是传统式的异世界奇幻小说。作为穿越者,又身负调试圣剑技能的威廉。必定会活用他的技术带领悬浮大陆的亚人种们反攻大陆,夺回生存空间。枯野瑛却为了防备这种可能性的出现,特意给威廉追加了“身体已经破破烂烂,战斗过猛就会晕厥”的设定。在故事里,这位准勇者似乎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血性和勇气。只是缩在六十八号悬浮岛的奥尔兰多商会第四仓库里,无微不至的照顾着身为兵器的“黄金妖精”们。
“黄金妖精”是在久远的过去死去的,还未形成自主意识的孩童灵魂的凝结体。她们会以孩童的样貌出现在森林中,随着成长逐渐想起前世的记忆,这些记忆会与现世的人格冲突,控制不好就会身体崩溃。因为拥有人类的外貌,故可以勉强操控人类遗留下的圣剑。悬浮大陆群便是依靠这些操控圣剑的少女抵御来袭的“十三兽”。无能为力的男主角,身为消耗品的女主角。颇有世界系风格的设定似乎注定BAD END。但枯野瑛却不满足写一出三幕式的标准古典悲剧,而是在短短的五卷之中花样喂药,力求推陈出新,写出谁也没见过的悲惨命运。
第一卷中,威廉与黄金妖精们相遇,并且和蓝发少女珂朵莉互生情愫,煽情点主要是“安稳的日常生活”与“成为兵器随时可能上战场的少女”的矛盾。
到了第二卷,珂朵莉走上战场,威廉的心境转为担忧。故事转入《星之声》般的相思段落。枯野瑛使用大量的侧面描写来描绘两人不安的心境(主要是威廉的)。剧情一波三折,先是接到战败消息以为珂朵莉牺牲,继而发现珂朵莉安全归来,然后珂朵莉因为魔法使用过度生命垂危,最后再让思念战胜病痛,珂朵莉奇迹般的苏醒。在折腾读者这个目的上,枯野瑛可谓绞尽脑汁。
事不过三,当虐心的花样用尽,大家都觉得枯野瑛要无计可施的时候。珂朵莉在第三卷中却毫无征兆的战死,并且直到故事结束也没有再出场。看着后两卷中不断放出的新设定,我们才明白,这个看起来是威廉和珂朵莉的故事,究其根本还是人与自然的故事。
“十七兽”和“星神”这两种人类之敌才是构成人类的根本。很久很久以前,星神抵达了这个世界,一些星神厌倦了旅途,把自己的身体作为壳,以世界里原有的“兽”为灵魂,制造出了人类。岁月流逝,随着人类的不断繁衍,灵魂的份数越来越多,包裹或者说抑制灵魂的“壳”却是源于星神,总量无法增加。于是人类身上的“壳”越来越薄。发现了这一点的人类试图拯救自己,便选拔出了勇者,用“大义”的名义驱使勇者打倒星神,试图取得星神的尸体后制造更多的壳。可惜星神被打倒,人类所持有的技术却不足以或者说来不及实现造壳的计划。随着临界点的到来,兽从人类的身体中溢出,为了把大地恢复成原本的模样吞噬一切。
这个设定颇有环保主义的味道,为了生存扩张的人类最终毁灭于自己的扩张。枯野瑛的设计实际上是在为故事的主题“珍惜平日的每一刻”服务。毕竟在威廉的回忆中,他努力成为准勇者与星神战斗并没有如他所愿般保护爱尔梅莉亚,反而间接导致世界的加速崩溃。既然“人类命运”这些宏观事物不值得奋斗,那么追求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幸福就成为理所当然。在故事中,枯野瑛给读者留下最深印象的地方不是战斗场景。而是间隔了500年的孤儿院和看护机构中吵吵闹闹的日常和都快成为人生寄托的奶油蛋糕。
《末日时在做什么?》的高明之处在于:枯野瑛娴熟地使用插叙手法(毕竟《银月之书》里练得很熟练了),前半程把威廉对500年前的回忆和浮空岛的生活穿插在一起,造就了奇妙又颇具沧桑的时空感,威廉就像一个被世界遗弃的旅人,突兀的存活在500年后不属于自己的世界中。后半程剧本180度转弯,威廉的主舞台回到了500年前的世界后(尽管是模拟的),浮空岛的生活反倒成了怀念的记忆。一正一反合在一起,让人模糊了时间和世界的界限,凸显了“活在当下”的价值。
枯野瑛曾言:“我喜欢在回去从头读起时,可以让人伸手拍在额头上惊叹‘原来这里有那种含意啊!’的故事。”从这个角度说,《末日时在做什么?》是十分成功的,例如圣剑是由各种微小又没有实际意义的能力拼合而成这个细节,不正是日常的美好的一种体现吗?威廉能调试圣剑恐怕也是因为——他是勇者队伍里最能倾听他人言语的一位吧。
可惜SATELIGHT Inc.制作的动画版为了作品效果,从截至发稿时的进度和节奏上看,大概只会做小说的前三卷,没有揭露埋藏着更多秘密的后两卷,细节上的前后关联便无法全部体会了。有机会和兴趣的读者最好还是找来小说读一读,才能更好的了解本作设定与世界的全貌。况且,续作《末日时在做什么?再一次就好,可以再见面吗?》也已经连载了数卷。不读上一读的确是种遗憾。
至少,我也希望自己不用消失,也想让别人记住。我也想留下羁绊啊。
——《末日时在做什么?》
珂朵莉与“兽”战斗后的这句自白让很多人为之动容,为什么十几岁的少女要为世界的命运负责并且献出生命呢?这种极端的比对无疑可以极大的增强故事的悲剧性。在ACG中,像这样以主人公与女主角为中心,并且两人的关系与世界危机紧密相连的作品被称为世界系。
世界系的代表性作品有很多,譬如《最终兵器彼女》、《伊里野的天空、UFO之夏》和《星之声》。不难发现,这些作品都喜欢用战争作为故事的舞台,女主角往往要和各种各样的敌人交战。这是因为世界系从定义上昭显个人与世界的直接联系,实际运用中这种联系却主要体现在个人的渺小和世界的庞大的对比。那么战争这种又野蛮又暴力还不讲道理的行为就十分合适了。当涉及到种族的生死存亡,少女被当成兵器,走上战场至少有逻辑上的合理性。
并且因为世界系的落点最终会放在人的身上,强调的是比起整体的目的,个体的幸福也愿望也不应被忽视。所以作为背景的战争一般不会明确的指出胜败,换言之战争的胜败对于世界系要表达的内核是无关紧要的,反倒是战争残酷一点,更有助于强调和表现个体意愿的重要性。所以,与其说世界系容易出悲剧,倒不如说因为作者们想要写悲剧,所以选择了世界系+战争的舞台(不想写悲剧的话,一般会用天灾做背景)。枯野瑛在《末日时在做什么?》设计的无解局面也是直接告诉读者——当挣扎无用的时候,不如想想对于自己,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有趣的一点是,因为世界系需要在日常的场景中营造悲伤的气氛。故而创作过优秀世界系作品的作者几乎都是以文笔/画风佳为招牌。《最终兵器彼女》的画风虽不美型,作者高桥真的画面表达力却是业界公认的,他的画面大多时候犹如笼罩了一层薄纱,突出了故事的梦幻感。在关键情节处又往往采用新锐的艺术表达手法(再说就开车了),让人物的行为带给读者实弹般的感触。《伊里野的天空、UFO之夏》的作者秋山瑞人更是靠着这本作品一举成名,对于人物情感细致真实的描摹和弥漫着水色的故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枯野瑛自然也是如此,《末日时在做什么?》的很多段落乍看上去十分啰嗦,明明有更重要的主线不写,偏要去转移话题写什么配角们的日常。实则这种安排是为了让读者和主角的心境合一,但凡枯野瑛使用这种手法。都是某个重要角色的生死未决。可生活还要继续下去,于是其他角色一边带着担心,一边故作正常继续着每一天的日常。例如珂朵莉三人去十六号岛出战时,枯野瑛为读者展示的是威廉带着缇亚忒去检查,一路上有很多细节显示威廉心系珂朵莉,可是在缇亚忒面前也不能表现出担心。读者此时因为不知道战斗的结果,故而也一颗心高高悬起,完美的达成了作品内外的合一,营造出作品特殊的氛围。
那么,绝大多数以虐收尾的世界系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呢?笔者以为——是一种对于上进的绝望和随之而来的安抚。
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曾言:“人类的全部智慧都包含在两个词里面——等待与希望。”想一想我们这一代人生活的年代,天朝是越来越好的。二十年前的我们只能在街边买盗版盘,十年前的我们从网上下载盗版视频和游戏,现在的我们随时点开手机都能收看到正版的新番,收入的增加也让原本69元就觉得贵的要命的游戏,现在200元也能眼都不眨一下便喜+1。二十年前我们大都是骑着自行车,十年前很多家庭都有了私家车,现在呢?私家车上路都已经觉得拥堵,公共交通逐渐通到了家门口。所以,我们对于生活是有一个向上的期望的,是有“明天总是会比今天过得更好的”积极心态的。
但是世界系发端的日本呢?1945年二战结束,日本自一片废墟复兴,到了80年代,汽车、电子产业全面压倒美国。早已做到想买车就买车,想有什么高科技设备就有什么高科技设备。再然后,就是广场协议和经济崩溃。世界系的这帮代表创作者们,大抵都是70、80年代生人。生活对于他们来讲,从小时到成人并没有显著的变化。可以说,生活对于如今的大多数日本年轻人来说,就像我们的国有企业员工。每天一睁眼就能看到自己三十年后未来的模样。阶级上升的难度堪比鲤鱼跳龙门,维持现状也不会很痛苦。反正社会发达,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只要不过分,也能快乐的活一辈子。那么何必还要反抗,不如躺倒享受。在世界系的作品中,战争/天灾对应的便是现实中的社会,无力的男主角对应的便是上升无望的读者群,可爱可怜的女主角则是他们原有的人生希望。换言之,把世界系的恋爱故事替换一下名词,就变成了——希望破灭我无能为力,这个世界实在太残酷。
那么?这样的想法是错的吗?不,这样的想法并没有什么问题!
因为社会发展是有阶段性的,历史告诉我们,在工业革命到来之前,无论是西方还是天朝。社会的总生产力都是有上限的。抵达上限就是马尔萨斯陷阱,必然会出现战争来让整个系统回归平衡。《末日时在做什么?》设计星神的壳有总量上限,未尝不是对历史的一种寓言化。古人云:“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悬浮大陆群上各族的和睦相处,未尝不是上次大灾后有足够的资源供亚人种分配。经过500年的基本和平,枯野瑛也指出各种暗流已经开始在悬浮大陆上涌动。
(PS:此段缺失,详见评论区置顶补充)
况且,努力去爱身边的人本就是世间的真理。活在当下不是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而是每个人都有追求不同幸福的权利。所以,末日时能做什么?
做你真正想做、无愧于心的事情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