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通过“文文选衣”的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探索有序搭配的策略。学生经历摆学具、画图连线、符号表达等活动,从直观操作抽象为乘法原理,掌握“分类思考、数量相乘”的方法,体会数形结合与符号化思想。课程设计分层练习与拓展挑战,兼顾基础巩固与思维提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逻辑性与实用性,增强有序思考能力及创新意识,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知识技能:
• 理解“搭配”问题的本质是组合问题,掌握用乘法原理计算搭配总数的方法。
• 能用符号、图形或算式清晰表达搭配过程,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过程方法:
• 通过动手操作(连线、画图)和小组合作,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体会有序思考的价值。
• 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符号化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情感态度:
•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 重点:通过分类、画图、列式等方法有序解决搭配问题,理解“每类数量相乘”的算理。
• 难点:用符号或算式简洁表达搭配过程,区分“固定上装搭配下装”与“固定下装搭配上装”两种思路。
• 教具:课件(服装图片动态搭配)、磁性贴图(上装、下装卡片)。
• 学具:学习单(搭配记录表)、彩笔、方格纸。
生活问题激趣:
• 师:“文文要去参加生日会,她的衣柜里有2件上装(T恤、衬衫)和3件下装(短裤、长裤、裙子)。如果每天穿1件上装和1件下装,她能有多少种不同的穿法?”
• 板书问题:“2件上装和3件下装,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初步猜想:
• 学生自由发言猜测答案,教师板书猜想结果(如4种、5种、6种),暂不评价正误。
1. 动手操作,直观感知(8分钟)
• 活动1:学具摆一摆
• 小组合作:用学具卡片(2件上装、3件下装)摆出所有搭配方式,记录在学习单上。
•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是否有序操作。
• 汇报展示:
◦ 预设方法1:固定上装,依次搭配每件下装(如T恤+短裤、T恤+长裤…)。
◦ 预设方法2:固定下装,依次搭配每件上装(如短裤+T恤、短裤+衬衫…)。
◦ 教师用磁性贴图动态演示两种思路,板书关键词“固定上装”“固定下装”。
• 活动2:画图连线
• 学生在方格纸上用○表示上装、□表示下装,通过连线表示搭配关系。
• 对比展示有序连线(分两类)与无序连线的区别,强调“不重复不遗漏”。
2. 抽象建模,符号化表达(7分钟)
• 方法提炼:
• 师:“怎样用算式快速计算搭配总数?”
• 结合学生操作,引导发现:
◦ 固定上装:每件上装配3件下装 → 2×3=6(种)。
◦ 固定下装:每件下装配2件上装 → 3×2=6(种)。
• 总结规律:搭配总数=上装数量×下装数量。
• 符号化表达:
• 用字母A1、A2表示上装,B1、B2、B3表示下装,列举所有组合:A1-B1, A1-B2, A1-B3 A2-B1, A2-B2, A2-B3
• 对比“文字描述”与“符号列举”,体会符号的简洁性。
3. 对比优化,深化算理(5分钟)
• 问题:如果有4件上装和5件下装,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 学生尝试用算式直接计算(4×5=20种),验证规律普适性。
• 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而不是加法?
• 结合课件动态演示:每增加1件上装,搭配总数增加“下装数量”,渗透乘法原理。
1. 基础练习:教材P95“做一做”
• 题目:早餐搭配(2种饮料、4种点心),求共有几种选择方式。
• 要求:
• 独立完成,用符号或算式表达过程。
• 指名板书:2×4=8(种),并解释“2”和“4”的含义。
2. 变式练习:教材P97第5题
• 题目:从2位男生、3位女生中各选1人组队,共有几种组队方式?
• 分层指导:
• 学困生:用姓名首字母列举(如M1-G1, M1-G2…)。
• 学优生:直接列式2×3=6(种),并说明与服装搭配问题的共性。
3. 拓展挑战(选做)
• 问题:若文文还有2顶帽子,每次穿戴需包含上装、下装、帽子,共有几种搭配方式?
• 引导迁移:2×3×2=12(种),渗透三维组合思想。
• 知识梳理:
• 搭配问题:分类有序思考 → 每类数量相乘。
• 核心公式:搭配总数 = 第一类数量 × 第二类数量。
• 方法总结:
• 操作验证 → 符号表达 → 算式概括,体现数学的简洁美。
必做:
• 《学练优》P72基础题:完成3道搭配问题,用算式和文字说明过程。
选做:
• 设计“周末出游穿搭方案”:从3件上装、4件下装中搭配2套不同服装,计算可能性。
搭配(2) ——有序思考,符号表达 问题:2件上装 + 3件下装 → ?种搭配 方法1:固定上装 ○(A1)——□(B1、B2、B3) → 3种 ○(A2)——□(B1、B2、B3) → 3种 总数:3+3=6 → 2×3=6 方法2:固定下装 □(B1)——○(A1、A2) → 2种 □(B2)——○(A1、A2) → 2种 □(B3)——○(A1、A2) → 2种 总数:2+2+2=6 → 3×2=6 规律:总数 = 上装数 × 下装数
亮点:
• 通过学具操作与符号表达的双重体验,学生从直观到抽象理解乘法原理。
• 分层练习兼顾基础巩固与思维拓展,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不足:
• 部分学生在符号列举时仍存在重复或遗漏,需加强有序思维的专项训练。
• 拓展题中三维组合的迁移效果不佳,可增加实物演示(如搭配帽子)。
改进:
• 下节课增设“搭配闯关”游戏,用趣味活动强化有序思考习惯。
注册成功
资料篮
在线客服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对1服务
官方微信
关注“教习网”公众号
打开微信就能找资料
赛课定制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对1定制服务
职称咨询
添加在线客服
获取1V1专业指导服务
免费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