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Wayback Machine
4 captures
29 Jul 2022 - 12 Jan 2023
JunJULJan
Previous capture29Next capture
202120222023
success
fail
COLLECTED BY
TIMESTAMPS
loading
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220729192024/https://mp.weixin.qq.com/s/6Bwj45CSaPw91B0njX-r1g

铭记历史!看祥云县人民医院73年沧桑变迁(一)

原创 文明办 祥云县人民医院发表于
收录于合集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可以订阅哦!

祥云县人民医院在前进的道路上,见证着祥云医疗卫生事业的荣辱兴替,见证着祥云经济社会发展的艰苦探索。


历经73年的沧桑变迁,医院几经更名移址,经过11任院领导和全院职工的共同努力,从破旧的庙宇、祠堂到宽敞明亮的框架大厦;医务人员从建院时的几人发展到现在千余人;医疗设备从简单的显微镜、X光机发展到螺旋CT、核磁共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从不具备专业学历,经短期培训、中专发展到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财务从手工记帐收费到电脑记帐收费;医疗业务技术从简单的内科常见疾病、腹部小手术治疗发展到现在的颅脑手术、微创腔镜技术、脊柱手术、心脏起搏器植入等高精尖技术,实现了祥医巨变,一所现代化综合医院初具规模。


铭记历史,传承文化!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医院历史,小编收集整理了医院发展史上的大事记,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记录着医院发展的脉络,也是鼓舞祥医人继续奋勇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华民国时期
民国31年(1942年)
10月2日,祥城东街黉学(文庙)成立私人合资创办的祥云县卫生院,是祥云县人民医院(下面简称县人民医院)发源地,当时常隆任院长,有医护人员3名,设置病床4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
12月,医院以董齐元院长为首与省、地防疫人员及驻祥人民解放军118团卫生队团结奋斗,成立了卫生防疫领导机构,开展防治鼠疫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的健康。
医院旧址北后街荷花池
1950年
3月,祥云县人民政府接管民国祥云县政府遗留的位于祥城东街黉学的祥云县卫生院,留用医务人员8人,病床12张。

12月,医院院部和住院部迁至祥城镇北后街荷花池旁两院连建瓦木结构的民房内,门诊部仍在祥城镇东街黉学内。

1952年
祥云县人民政府卫生院购置首台1500倍显微镜后,开展血、尿常规检查检查工作。

1953年
医院在大理州人民医院张德兴的帮助和指导下,增设外科手术室,设置简易病床10张,开展了一般普通外科小手术,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1955年
3月,医院设立中医诊断室和中药调剂室,首家开展中医门诊业务。

1956年
9月,医院整体迁至祥城西街18号。
10月,祥云县人民政府卫生院改称为祥云县人民医院。

1958年
10月,在昆明医学院教授的帮助指导下,县人民医院住院部分为内科、外科,内科包括儿科、传染科,外科包括妇产科、五官科。医院开始开展阑尾切除、氙气修补、子宫腹壁悬吊术、膀胱切开取石术、剖宫产术,填补了祥云县外科手术的空白。
1959年
医院购置首台15毫安X光机1台,首家开展X线诊断业务。

1963年
医院被省卫生厅定为重点医院,上级给医院配置200毫安X光机1台、救护车1辆,陆续分配给医院12名医学院校大学生,进一步充实医院医疗业务技术力量。

1966年
5月,“文革”开始后,医院规章制度遭到破坏,医院党组织处于瘫痪状态。

1968年
医院开展首例子宫切除和在肾盂区大结石及肾切除术。

10月,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三家合并,成立祥云县卫生防治院革命委员会。

1970年
医院首次开展颅脑手术获得成功。

1971年
大理州卫生局委托县卫生局主办、县人民医院协办第一期护士培训班,学员30名,学制2年。

11月,县人民医院、县防疫站、县妇幼保健站三家分开独立。县人民医院恢复祥云县人民医院原称。

1973年
9月,由县卫生局主办,县人民医院协办第二期护士班,学制2年,学员23名。

1974年
12月30日,医院被两派群众组织中的一派占领,医院停止业务工作,直至1975年4月恢复工作。

1977年
9月,医院妇产科从外科中分出,成立妇产科住院部。

1978年
医院开展心电图、超声波、胆囊造影检查诊断等新业务技术。

1979年
1月,县直党发(79)1号《关于成立祥云县第一人民医院的通知》,经县委党委1979年1月7日会议决定,成立第一人民医院,县人民医院改称为第一人民医院。

1980年
医院购进A超,首次开展相关业务。


医院在“文革”后首次开展科室工作评比活动,制定评比条件。


1982年
6月,县委党委决定,医院恢复祥云县人民医院原称。

1983年
7月,县人民医院从祥城西街18号整体新建搬迁至新大街84号(现龙翔路38号),建筑面积为6287.56平方米。

1984年
开设家庭病科,便民利民。

1985年
12月13日,被云南省卫生厅授予省级“文明医院”称号。

1987年
医院首次购置绵羊厂生产的黑白B超1台,开始开展B超诊断业务。

1988年
医院首次发放超劳奖。

1992年
7月,医院启动创建“二级乙等医院”达标工作。

1994年
5月1日,医院五官科住院部成立开业收治病人,设置病床15张。

1995年
医院第1台电脑在财务科投入使用。

1996年
2月16日,医院外科住院部分为外一科和外二科两个病区,外一科专业分科为普通外科、烧伤科;外二科专业分科为骨外科、创伤外科,神经外科。

5月1日,医院中心药房成立,财务科开始对住院患者实行住院记帐管理,规范医院收费管理工作。

6月,医院开展实施病人选择医生工作。
    
8月6日至7日,医院被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共同命名为“爱婴医院”。

1997年
 1月2日,医院“二级乙等医院”正式挂牌。


2月,《医院简讯》第一期月刊开刊。


4月,医院实施住院记帐、结算制度管理办法。


10月4日,医院理疗室归并中医科,设置针炙推拿理疗室。


1998年
1月22日至23日,医院眼科为首批白内障患者共16人进行了现代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3月4日,内三科简易病房新病区竣工投入使用。

5月6日,在大理州县级医院中首家引进美国GE公司LOGI--500DM高档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正式投入使用。

7月31日,医院首家购进价值为58万元的日本702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投入使用。

1999年
2月12日,祥云县“120”急救中心成立,“120”急救中心设在县人民医院,使医院集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为一体,开通了全县危急重病人的“绿色救治通道”。

2000年
1月,医院成立外三科,专业为肝胆外科。

1月23日,医院在大理州内首家购进美国GE公司生产的1800I全身CT机举行投入使用。

3月5日,医院在财务、病案室、药库、住院药房、门诊药房、收费室实施了微机管理系统,开始使用一日清单制。

6月1日,医院成立方便门诊。

2001年
1月1日,医院被确定为职工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

9月16日,县卫生局按照“积极稳妥、先行试点、取得经验、逐步推开”的原则,首先在我院进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11月5日,医院投资100万元的远程可视医疗会诊中心正式开展工作。

2002年
3月,医院被中华全国管理协会、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人文科学研究院,中管人文科学字[2002]第07号文件,命名为“全国首批管理创新示范单位”。



2003年,医院启动新址搬迁工作。搬迁后的祥云县人民医院团结进取、奋力前行,开启了发展历程中的又一个崭新篇章......


敬请期待《铭记历史!看祥云县人民医院73年沧桑变迁(二)》~~~

(注:内容摘自《祥云县卫生志》、祥云县人民医院历史大事记)


觉得不错
给个zan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收录于合集#
 
上一篇下一篇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
使用小程序
取消允许
取消允许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