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Wayback Machine
144 captures
11 Jan 2011 - 04 Dec 2024
JulAUGSep
03
201620172018
success
fail
COLLECTED BY
Organization:Alexa Crawls
Starting in 1996,Alexa Internet has been donating their crawl data to the Internet Archive. Flowing in every day, these data are added to theWayback Machine after an embargo period.
Collection:Alexa Crawls
Starting in 1996,Alexa Internet has been donating their crawl data to the Internet Archive. Flowing in every day, these data are added to theWayback Machine after an embargo period.
TIMESTAMPS
loading
The Wayback Machine -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803193521/http://www.abazhou.gov.cn:80/abgk/jbzq/
 中央政府门户   四川省政府门户网站无障碍
本站搜索:  视频中心
政务邮箱
基本州情自然条件
优势资源阿坝年鉴
机构设置干部任免
应急管理公文中心
主题服务个人办事
企业办事重点服务
领导信箱建议提案
民意征集网上调查
大美阿坝精彩活动
旅游攻略门票预订
当前位置:首页  >  阿坝概况  >  基本州情

阿坝州情

  政区位置 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紧邻成都平原,北部与青海、甘肃省相邻,东南西三面分别与成都、绵阳、德阳、雅安、甘孜等市州接壤。是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中距省会城市最近的地方,具有相对较好的区位优势。

  政区沿革 战国时,公元前316年秦置湔氐道(今松潘),阿坝州始有建制。西汉置汶山郡。晋、隋袭旧制有所拓展。唐代建置时有兴废,演变频繁。宋置茂州通化郡、威州维川郡。元为土司制度之始,明置于茂州、威州、松潘卫,分辖各土司及千户所。清设茂州、理番厅、松潘厅、懋功厅。民国之初改厅州为县,继后设松理懋茂汶屯殖督办公署,后改为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辖松潘、茂县、汶川、理县、懋功(今小金)、靖化(今金川)6县及草地65部、20个土司、11个屯守备。1935年至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在州境内转战停留达16个月之久,创建了各级苏维埃政府和少数民族革命政权,阿坝州是红军长征途中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最多的地区。长征途中,党中央先后在阿坝州召开了两河口、卓克基、芦花、沙窝、毛儿盖、巴西等10次政治局会议(含扩大会议、常委会议、非正式会议),这些会议确定了红军北上抗日等关系中国革命命运的重大战略方针。全州13个县被四川省政府认定为革命老区县。1950年1月,建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县专区专员公署,1953年撤茂县专区建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区,1955年更名为阿坝藏族自治州,1987年更名为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政区划分 辖马尔康、金川、小金、阿坝、若尔盖、红原、壤塘、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九寨沟、黑水等13县、市,219个乡镇(镇51个,乡168个),1354个行政村。

  政区面积人口  幅员8.42万平方公里。2015年末户籍总人口914106人,其中:农业人口710565人、非农业人口203541人。总人口中,藏族占58.1%,羌族占18.6%,回族占3.2%,汉族占20.6%,其他民族占0.2%。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区和我国羌族的主要聚居区。

  政区自然特征  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横断山脉北端与川西北高山峡谷的结合部,地貌以高原和高山峡谷为主。东南部为高山峡谷区,中部为山原区,西北部为高原区。长江上游主要支流岷江、大渡河纵贯全境,是黄河流经四川惟一的地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水源地。

  气温 自东南向西北并随海拔由低到高而相应降低。西北部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漫长,夏季凉寒湿润,年平均气温0.8℃~4.3℃。山原地带夏季温凉,冬春寒冷,干湿季明显,年平均气温5.6℃~ 8.9℃。高山峡谷地带,随着海拔高度变化,气候从亚热带到温带、寒温带、寒带,呈明显的垂直性差异。

  政区资源特点 旅游、水能、生物和矿产资源优势明显。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及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等世界级旅游景区闻名遐迩。有马尔康卓克基土司官寨、松岗直波碉楼(含羌寨碉群)、松潘古城墙、壤塘棒托寺、错尔机寺、营盘山和姜维城遗址、日斯满巴碉房、阿坝州红军长征遗迹等8处(22个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黑水卡斯达温、九寨沟舞、羌笛演奏及制作技艺、羌族瓦尔俄足节等12 项民族文化遗产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独特的藏、羌民族风情、神秘的藏传佛教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水能理论蕴藏量1933万千瓦,可开发量1400万千瓦,河流落差大,距离负荷中心近,年发电小时长,造价低。立体气候明显,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良好的种植区。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的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2015年末,牛存栏176.5万头、羊存栏103.6万只、猪存栏33.7万头。野生中药材1900余种,年生长量8.5万吨,贝母、红豆杉、黄芪、红景天、党参等地道名贵药材和羌活、秦艽、大黄等大宗药材十分丰富,素有“天然药库”之称。矿产资源极其丰富。迄今为止,已发现矿种54个,大型矿床12处,中型矿床10处,小型矿床36处。优势矿种有金、锂、花岗石、大理石、水泥用石灰石、泥炭、矿泉水、石榴子石、泥炭、温泉等。

  经济发展简况  改革开放30年来,阿坝州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工业经济不断壮大,城乡市场蓬勃发展,交通通讯网络日臻完善,社会事业欣欣向荣,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30年间,全州经济总量翻了五番,到2007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105.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7.5倍,年均增长7.2%。人均GDP由1978年的523元增加到2007年的11725元,增长5.9倍,年均增长6.3%。产业结构全面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0.4:48.1:11.5演变为2007年的18.6:42.3:39.7,2007年全州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8.78亿元,较1978年增收8.52亿元,是1978年的33.6倍,年均增长13%。

  2015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5.04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40.84亿元,比上年增长4.2%;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0.02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4.18亿元,比上年增长9.4%。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9%、50.3%和41.8%。

  人民生活  2015年末,全州住户存款余额达186.6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11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3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66%以内。全州13县启动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农牧民达18.2万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实现州级统筹,养老保险人月均待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2.18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发放低保金1.99亿元,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财政金融  强化税收征管,培植后续税源,积极争取上级补助,多渠道增强财力;全面实行“零基”预算,严格控制“三公”经费,重点支出保障有力。在政策性减税、企业利税下降和非税收入减少的情况下,完成地方公共财政收入24.5亿元,其中税收收入14.1亿元;公共财政支出175.9亿元;实现了财政收入总规模不减、支出规模持续壮大。引入民间资金2.7亿元,新增小额贷款公司4家。社会融资规模突破40亿元。拓宽政策性农业保险范围,保险、证券业稳步发展。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35.3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1.63亿元;新增贷款15.96亿元,再创新高。

  招商引资  2015年,全年招商引资协议合作项目66个,协议资金400亿元,履约执行项目89个(含续约项目),国内省外实际到位资金55.4亿元。新批准外资项目2个,批准外资增资项目1个,实际利用外资670万美元。在第十五届西博会上,签订合作项目36个,协议资金329亿元。全年共完成进出口总值3600万美元,比上年下降24.4%。其中,出口总值265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进口总值94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4%。

  交通通信 公路:到2013年末,行政区划面积内公路总里程达13134公里,比上年末增加270公里。机场:开通京、沪、杭直飞九寨黄龙机场航线。通信:实现了全州1353个行政村通信实现全覆盖,全州221个乡镇宽带网络实现全覆盖率,同时,有效解决了937个行政村的宽带通信,覆盖率达70%。2015年末,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4.51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77万户,互联网用户15.64万户。全州共有邮路26条,总长度2303公里。

  生态农牧业 阿坝州是著名的“生物基因宝库”,是名、特、优、稀水果和反季节蔬菜的优良种植区,同时,又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有优质天然草场422万公顷,绿色食品资源开发前景广阔。初步形成了酿酒葡萄、优质蔬菜、特色果业、特色马铃薯、优质高原中低温食用菌和道地中药材产业六大种植业特色产业。2015年,全州特色农产品达126万吨、粮食总产量达16.69万吨、肉产量8.32万吨、奶产量11.88万吨。

  工业  阿坝州拥有两大省级经济开发区,一是四川阿坝工业园区,二是成都—阿坝工业园区,两大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正在成为四川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的增长极。形成了水电、铝、锂、硅、晶体新材料、电子磁材和盐化工等七大产业优势,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框架基本形成。2015年末,全州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6户、资产549.29亿元,全州发电量211.86亿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

  旅游业 形成了“北看九寨黄龙水、南观卧龙四姑娘山、中游村寨大草原、重走红军长征路、再尝民族人文景观”的旅游大格局,旅游业成为阿坝州的主导产业。2015年,全州接待海内外游客3230.5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85.09亿元。

  生态建设 全州365.4万公顷天然林实施了有效管护,森林覆盖率由1998年的21.6%提高到2009年的24.2%。全州已建立包括森林类型、湿地类型、野生动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24处(其中,国家级4处),面积达205.51万公顷,占全州幅员面积的24.4%。已建立九寨沟、夹金山、雅克夏等3处国家森林公园。若尔盖高原湿地被列为国际重要湿地。大熊猫、金丝猴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得到了有效保护。

  教育文化卫生  2015年末,全州有大专院校1所,有专任教师410人,在校生6765人,当年招生2728人,当年毕业2312人;有中等职业学校4所,专任教师359人,在校生3247人;电大1所,在校生2458人;有小学校264所,专任教师6304人,在校生63073人;初级中学57所(含九年一贯制12所),专任教师3940人(含完全中学初中部分),在校生44687人;高中19所,专任教师1281人,在校生16039人;幼儿园322所,在园幼儿27876人。小学、初中阶段入学率分别为99.8%和101%。就读“9+3”藏区免费教育的学生7170人,全部免除学费,同时享受每学年3000元的生活补助。

  2015年末,全州有国有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馆14个,文化站219个,公共图书馆14个。

  2015年末,全州有广播电视台14座,调频转播发射台22座,电视转播发射台20座,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92.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8.1%。

  2015年末,全州有卫生机构1649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58个,妇幼保健站14个,采供血机构1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4个,卫生监督所14个,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及在职培训机构各1个。卫生机构拥有床位4435张,卫生技术人员5518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1986人,注册护士1603人。

主  办:中共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委员会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
承  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规划维护: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办公室
网络实名:阿坝州政府、中国阿坝州、中国九寨沟  |   中文域名:阿坝州.政务 阿坝州.政务.cn 阿坝州.中国 阿坝州.cn
联系电话:0837-2822976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