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將本發明的實施例依據添付圖面說明。
<第I實施例>
第1圖,是藉由將EFEM1的側面的壁去除使內部可看見的側面圖。如第1圖所示,EFEM1,是由:在規定的收授位置間進行晶圓W的搬運的晶圓搬運裝置2、及將此晶圓搬運裝置2包圍地設置的箱型的框體3、及與框體3的前面側的壁的外側連接的裝載埠4、及控制手段5所構成。在此,在本案中將從框體3所見連接有裝載埠4側的方向定義為前方,將從框體3所見連接有裝載埠4側的相反側的方向定義為後方。
藉由控制手段5控制晶圓搬運裝置2的動作,成為可進行:將被收容在被載置於裝載埠4的FOUP(容器)7的晶圓(收容物)W朝框體3內部的搬運空間9搬運、及各處理被進行之後再度將晶圓W朝FOUP7內搬運。
裝載埠4是具備門部51(第2圖參照),此門部51是藉由與設在FOUP7的蓋體32連結並移動,使FOUP7成為對於搬運空間9開放。在FOUP7內載置部被上下方向多數設置,藉此可以收容多數的晶圓W。且,在FOUP7內通常被充填氮,並且藉由控制手段5的控制而透過裝載埠4將FOUP7內的氣氛置換成為氮也可以。
控制手段5,是作為設在框體3的上部空間的控制器單元而構成。且控制手段5,是進行:晶圓搬運裝置2的驅動控制、由裝載埠4所產生的FOUP7的氮置換控制、門部51的開閉控制、及框體3內的氮循環控制等。控制手段5,是藉由具備CPU、記憶體及介面的通常的微處理器等構成者,在記憶體中預先存儲進行處理所必要的程式,CPU是逐次將必要的程式取出並實行,與周邊硬資源協動來實現所期的功能。又,對於氮循環控制是如後述。
框體3的內部空間,是藉由分隔構件8被分隔成:晶圓搬運裝置2驅動的空間也就是搬運空間9、及氣體歸還路10。搬運空間9及氣體歸還路10,是只在搬運空間9的上部朝寬度方向延伸設置的氣體送出口11及在搬運空間9的下部朝寬度方向延伸被設置的氣體吸引口12中連通。且,氣體送出口11及氣體吸引口12是藉由在搬運空間9內產生下降氣流,在氣體歸還路10內產生上昇氣流,使惰性氣體循環。又,在本實施例中,惰性氣體雖是使用氮,但是使循環的氣體不限定於此,使用其他的氣體也可以。
在歸還路10的背面側上部中連接有朝框體3內將氮導入的氣體供給手段16。氣體供給手段16,是成為可依據來自控制手段5的命令控制氮的供給及供給的停止。因此,氮的一部分是朝框體3的外部流出的情況時,氣體供給手段16是藉由供給流出分的氮,而可以將框體3內的氮氣氛一定地保持。且,在背面側下部中連接有將框體3內的氮氣體排出的氣體排出手段17。氣體排出手段17,是依據來自控制手段5的命令動作,藉由將無圖示的擋板開放而成為可將框體3的內部及設在外部的氮氣體排出處連通。且,藉由與由上述的氣體供給手段16所產生的氮的供給併用,成為可將框體3內置換成氮氣氛或控制框體3內的壓力。又,在本實施例中,使循環的氣體因為是氮,所以氣體供給手段16是供給氮,但是使其他的氣體循環的情況時,氣體供給手段16是供給使循環的氣體。
且在氣體送出口11中設有由作為第1送風手段的風扇13a及過濾器13b所構成的風扇過濾器單元13(FFU13)。風扇過濾器單元13,是將在框體3內循環的被包含於氮氣體內的灰塵除去,並且藉由朝搬運空間9內朝向下方送風而在搬運空間9內產生下降氣流。又,FFU13,是藉由與分隔構件8連結並朝水平方向延伸的支撐構件18而被支撐。
且框體3內的氮氣體是藉由上述的FFU13的風扇13a及風扇15,而在搬運空間9內下降,且在氣體歸還路10內上昇地循環。因為氣體送出口11是朝向下方開口,所以氮氣體是藉由FFU13而朝向下方被送出。因為氣體吸引口12是朝向上方開口,所以可以不會擾亂藉由FFU13產生的下降的氣流朝向直接朝下方吸引氮氣體,藉由這些可以作出圓滑的氮氣體的流動。又,藉由在搬運空間9內產生下降氣流,將附著在晶圓W上部的灰塵和從處理完成的晶圓暫時地被放出的放出氣體除去,並且藉由移動搬運空間9內的晶圓搬運裝置2等的裝置,來防止那些的放出氣體和灰塵浮遊。
第2圖,是顯示裝載埠4的立體圖。以下,說明裝載埠4的構成。
裝載埠4,是從被安裝了小腳輪及設置腳的腳部25的後方將基座21垂直地立起,從此基座21的約60%程度的高度位置朝向前方設有水平基部23。進一步,在此水平基部23的上部,設有將FOUP7載置用的載置台24。
FOUP7,是如第3圖意示,由:具備收容晶圓W(第1圖參照)用的內部空間Sf的本體31、及將成為晶圓W的搬出入口且設在本體31的一面的開口31a開閉的蓋體32所構成。FOUP7,是被正確載置在載置台24的情況時,蓋體32是與基座21相面對。
返回至第2圖,在載置台24上,設有進行FOUP7的定位用的定位銷24a,並且設有對於載置台24進行FOUP7的固定用的鎖定爪24b。鎖定爪24b,是FOUP7被適切地定位在載置台24上之後,藉由進行鎖定動作就可以將FOUP7固定,藉由進行解開動作就可以成為將FOUP7從載置台24分離的狀態。又,在載置台24載置FOUP7的狀態下,藉由載置台驅動部(無圖示)成為可朝前後方向移動。
FOUP7是否被定位在適切的位置,是藉由被配設在定位銷24a的附近的定位感測器60被檢出。此定位感測器60,是各別配置在各定位銷24a的附近較佳。在此,被適切地定位,是指對於載置台24的FOUP7的底面的高度,從載置台24的上面的規定範圍內的意思。
且在載置台24中,朝FOUP7內供給氮氣體的氣體注入部70、及從FOUP7內將氮氣體排出的氣體排氣部71是各別被設在2處。氣體注入部70及氣體排氣部71,通常是位於比被適切地定位的狀態中的FOUP7的底面更下方,使用時朝上方進出各別與FOUP7所具備的氣體供給閥33(第3圖參照)及氣體排出閥34連結。
在使用時,氣體注入部70的上端是與FOUP7的氣體供給閥33接觸,同樣地,氣體排氣部71的上端是與FOUP7的氣體排出閥34接觸。且,成為可透過氣體供給閥33從氣體注入部70朝FOUP7的內部空間Sf供給乾燥氮氣體等的氣體,且透過氣體排出閥34從氣體排氣部71將內部空間Sf的氮氣體排出。且,藉由將氮氣體供給量比氮氣體排出量更多,而成為對於外部和框體3的搬運空間9的壓力提高內部空間Sf的壓力的正壓設定也可以。
構成裝載埠4的基座21,是構成將搬運空間9從外部空間隔離的前面壁的一部分。如第2圖所示基座21,是由:在兩側方立起的支柱21a、21a、及藉此被支撐的基座本體21b、及在此基座本體21b被安裝於呈近似矩形狀被開放的窗部21c的窗單元40所構成。在此,本案的近似矩形,是指一邊將具備四邊的長方形作為基本形狀,一邊將四隅藉由圓弧平滑地連接的形狀。
窗單元40,是被設在與上述的FOUP7的蓋體32(第3圖參照)相面對的位置。窗單元40,因為設有如後詳述近似矩形狀的開口部42(第4圖參照),所以可以透過此開口部42將框體3的搬運空間9開放。
窗單元40,是由:窗框部41、及被安裝於此的彈性材的第1O形環(第1密封構件)43、第2O形環(第2密封構件)44、及透過第1O形環43將FOUP7對於窗框部41密合用的拉入手段的挾具單元45所構成。
窗框部41,是形成在內側形成有近似矩形狀的開口部42的框形狀。窗框部41,因為是作為窗單元40的構成要素而構成上述的基座21(第2圖參照)的一部分,所以開口部42可以將框體3的前面壁開放。
在窗框部41的前面,繞開口部42的周緣附近一圈的方式配設有第1O形環43。在窗框部41的後面,繞開口部42的周緣附近一圈的方式配設有第2O形環44。
第5圖,是顯示朝與第1O形環43的長度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將第1O形環43切斷的剖面圖,第6圖,是朝與第2O形環44的長度方向垂直交叉的方向將第2O形環44切斷的剖面圖。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的剖面形狀,是凸狀。圖中,箭頭是顯示窗單元40的前後方向,即FOUP9及門部51的後述的進退方向。尺寸L1,是顯示門部51的進退方向中的第1O形環43的高度尺寸。尺寸L2,是顯示門部51的進退方向中的第2O形環44的高度尺寸。即在本實施例中,第2O形環44的尺寸L2是比第1O形環43的尺寸L1更大。
開口部42是比FOUP7的蓋體32的外周稍大,蓋體32是成為可通過此開口部42移動。且,在將FOUP7載置在載置台24的狀態,如第7圖所示形成蓋體32的周圍的本體31的前面是作為抵接面31b,透過第1O形環43與窗框部41(基座21)的前面抵接。由此,FOUP7被安裝於窗單元40時,第1O形環43是將開口部42(基座21)的周緣及FOUP7之間密封(關閉)。在此密封(關閉)的狀態下,如第7圖所示,抵接面31b,是位置在蓋體32的門部51側的蓋外面朝外周延伸的平面及蓋體32的FOUP 7側的蓋背面朝外周延伸的平面之間。
且在窗框部41的後面,上述的門部51是透過第2O形環44抵接。由此,第2O形環44是將開口部42的周緣及門部51之間密封。
挾具單元45,是在窗框部41的兩側部被設置在朝上下方向分離配置的合計4處。各挾具單元45,大致是由卡合片46及將此動作的壓缸47所構成,FOUP7是在被安裝於窗單元40的狀態下,將FOUP7朝基座21側推壓。
且卡合片46是朝前方躥出的情況時其先端是朝向上方向,成為朝後方被拉入的狀態的情況時先端是成為朝向內側的FOUP7的方向。藉由挾具操作,卡合片46是藉由使先端朝向內側,成為可與從FOUP7朝側方伸出的鍔部卡合。
且裝載埠4,是具備將構成可安裝FOUP7的窗單元40開閉用的開閉機構50。
如第3圖所示開閉機構50,是具備:將開口部42開閉用的門部51、及將此支撐用的支撐框架52、及使此支撐框架52透過滑動支撐手段53可朝前後方向移動地被支撐的可動塊體54、及將此可動塊體54對於基座本體21b朝上下方向可移動地支撐的滑動軌道55。
門部51,是具備:將FOUP7的蓋體32吸附的吸附部56(第4圖參照)、及將FOUP7的蓋體32開閉用的卡鎖操作、和進行蓋體32的保持用的連結手段57。門部51是進行蓋體32的固定及固定的解除,成為可從FOUP7將蓋體32取下及安裝。在連結手段57中,藉由進行蓋體32的解卡鎖動作而成為可將蓋體32開放的狀態,並且成為可將蓋體32與門部51連結一體化的狀態。與此相反,在連結手段57中,藉由進行蓋體32的卡鎖動作而將蓋體32及門部51的連結解除,並且將蓋體,32安裝在本體31而成為關閉狀態也可以。
如第3圖所示在門部51中,設有:FOUP7被安裝於窗單元40時,在FOUP7及門部51之間注入氮氣體的氣體注入噴嘴73、及將FOUP7及門部51之間的氮氣體排出的氣體排出噴嘴74。氣體注入噴嘴73的上端是直到門部51的外表面為止延伸,下端是與氣體供給裝置(無圖示)連接。同樣地,氣體排出噴嘴74的上端是直到門部51的外表面為止延伸,下端是與氣體排出裝置(無圖示)連接。在將FOUP7及門部51藉由挾具單元45成為一體的狀態下,氣體注入噴嘴73是與密閉空間Sd(第7圖參照)連通地供給氮,氣體排出噴嘴74是藉由與密閉空間Sd連通將氮排出,就可以將密閉空間Sd置換及充填成氮。
進一步,將門部51的朝前後方向的移動及朝上下方向的移動用的致動器(無圖示),是設在各方向,藉由朝這些給與來自控制部Cp的驅動指令,就可以將門部51朝前後方向及上下方向移動。如此裝載埠4是藉由控制部Cp,朝各部給與驅動指令而動作。
如第8圖所示,控制部Cp的輸入側,是與定位感測器60及門位置檢出感測器81及載置台檢出感測器82及氣氛感測器83連接。定位感測器60,是檢出FOUP7是否被定位在載置台24的適切的位置。門位置檢出感測器81,是檢出門部51的進退的位置。載置台檢出感測器82,是檢出載置台24的進退方向的位置。氣氛感測器83,是檢出密閉空間Sd內的濕度和氧濃度,檢出密閉空間Sd是否被置換成氮。
控制部Cp的輸出側,是與載置台驅動部85及門驅動部86及挾具單元驅動部87及氣體供給裝置88及氣體排出裝置89連接。氣體供給裝置88,是與氣體注入噴嘴73連接,朝密閉空間Sd供給氮。氣體排出裝置89,是與氣體排出噴嘴74連接,從密閉空間Sd將氮排出。
以下,說明使用本第1實施例的裝載埠4的情況的FOUP7及門部51的動作。
首先在第9圖所示的步驟S1,無圖示的高架行走型無人搬運機是在載置台24的容器收授位置載置FOUP7。容器收授位置是指載置台24的移動範圍之中,可以將FOUP7載置在載置台24的位置。
此時,如第10圖所示,門部51是被配置於門關閉位置。門關閉位置,是指門部51與第2密封構件44抵接,且門部51的FOUP7側的端面51a是位於比門部51及第2密封構件44的抵接面更靠FOUP7側的初期位置。門部51的端面51a,具體而言是位於比裝載埠4的基座21更靠FOUP7側,且第1O形環43的前後方向尺寸的範圍內。
在步驟S2,定位感測器60是檢出FOUP7是否被定位在載置台24的適切的位置。FOUP7沒有被適切地定位的話,反覆朝上位控制器將錯誤發訊。
FOUP7被適切地定位的話朝步驟S3前進,門驅動部86,是從門關閉位置至門退避位置為止朝與FOUP7相反方向將門部51退避(第11圖參照)。門退避位置,是指從門關閉位置(初期位置),朝與FOUP7相反方向將門部51退避,且門部51與第2密封構件44抵接的位置。門部51是從裝載埠4的後方朝向前方前進,從裝載埠4的前方朝向後方退避。這些前進及退避方向,是水平方向。藉由使門部51退避,第2O形環44是與第10圖相比更伸長。門部51是否退避至門退避位置為止,是由門位置檢出感測器81檢出。
在步驟S4中,載置台驅動部85,是從容器收授位置至門開閉位置將載置台24及FOUP7前進(第11圖參照)。此門開閉位置,是指門部51的移動範圍之中,藉由連結手段57對於FOUP7的蓋體32的固定或是固定的解除、及進行蓋體32的裝卸的位置。從容器收授位置至門開閉位置為止的FOUP7的移動量是71mm。載置台24是否朝門開閉位置移動,是由載置台檢出感測器82檢出。藉由載置台檢出感測器82而檢出載置台24是位於門開閉位置中的話,藉由來自挾具單元驅動部87的訊號,使挾具單元45作動。由此,將FOUP7朝裝載埠4側挪近,將FOUP7及基座21及第1O形環43的密封性提高。又,FOUP7是從裝載埠4的前方朝向後方前進,從裝載埠4的後方朝向前方退避(後退)。這些前進及退避方向,是水平方向。
門部51是位於門退避位置,且FOUP7在門開閉位置透過第1O形環43與裝載埠4的窗框部41抵接時,形成密閉空間Sd。此密閉空間Sd,是藉由基座21、第1密封構件43、第2密封構件44、蓋體32、FOUP7及門部51而形成。且在步驟S5,密閉空間Sd是藉由氣體注入噴嘴73及氣體排出噴嘴74從大氣被置換成氮氣體。密閉空間Sd是否被置換成氮氣體,是由氣氛感測器83檢出。
此後,在步驟S6中,門驅動部86是從門退避位置至門開閉位置(門前進位置)為止朝向FOUP7將門部51前進(第12圖參照)。門部51是位於門開閉位置時,門部51及蓋體32接觸,連結手段57是解除蓋體32對於FOUP7的固定,將蓋體32保持。且,門退避位置及門開閉位置的距離是設定成3mm。
在步驟S7,門驅動部86是從門開閉位置至門開放位置為止將被保持於門部51及門部51的蓋體32移動,將裝載埠4的開口部42開放(第13圖參照)。門開放位置,是指開口部42被開放,晶圓搬運裝置2可朝FOUP7內進出的位置。在此狀態下,晶圓搬運裝置2是進行FOUP7內的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
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終了的話,在步驟S8,門驅動部86是從門開放位置至門開閉位置為止將門部51移動。此時,連結手段57,是將蓋體32安裝及固定於FOUP7。且,解除由挾具單元45所產生的FOUP7及裝載埠4的固定,在步驟S9,載置台驅動部85是將載置台24及FOUP7後退至容器收授位置為止。
[本實施例的裝載埠的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具有以下的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FOUP7被載置在載置台24之後,門部51是與第2密封構件44抵接,且從門部51的FOUP7側的端面51a是位於比門部51及第2密封構件44的抵接面更靠FOUP7側的初期位置,朝與FOUP7相反方向將門部51退避。由此,與第1密封構件43抵接為止將FOUP7朝向門部51移動時,可防止FOUP7及門部51接觸。因此,即使假設藉由接觸使FOUP7或是門部51被推出,或是傾斜,仍可以防止基座21、及FOUP7或是門部51之間的密封件被解除。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在將門部51退避的門退避位置,門部51是與第2密封構件44抵接。由此,將FOUP7朝向門部51移動,FOUP7與第1密封構件43抵接時,至少可以藉由基座、第1密封構件43、第2密封構件44、蓋體32、及門部51形成密閉空間Sd。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密閉空間Sd是由氮氣體被充填之後,從退避位置朝向FOUP7將門部51前進。由此,將FOUP7及門部51接近,將蓋體32對於FOUP7的固定的解除由門部51的連結手段57進行,成為可從FOUP7將蓋體32取下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在將門部51前進的門前進位置,門部51是與蓋體32接觸。由此,將對於FOUP7的蓋體32的固定的解除可由門部51的連結手段57確實地進行,可以從FOUP7將蓋體32取下。且門部51是藉由與蓋體32接觸,即使假設門部51傾斜而使門部51及第2密封構件44之間的密封被解除,因為密閉空間Sd是由氮氣體被充填所以大氣不會侵入搬運空間9。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門部51進退的方向中的第2密封構件44的尺寸,是比門部51進退的方向中的第1密封構件43的尺寸更大。由此,在門部51及第2密封構件44抵接並密封的狀態下,可以大大地確保門部51的進退(移動)距離。
<第2實施例>
第2實施例,例如裝載埠4等的各構成因為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所以省略說明。但是,在第1實施例中第2O形環44的尺寸L2是比第1O形環43的尺寸L1更大。但是如第14圖及第15圖所示在第2實施例中,第1O形環43的尺寸L1比第2O形環44的尺寸L2更大的點是與第1實施例相異。
以下,說明使用第2實施例的裝載埠4的情況的FOUP7及門部51的動作。又,FOUP7的例如容器收授位置及門部51的例如門關閉位置等的各位置的定義因為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首先在第16圖所示的步驟S1,無圖示的高架行走型無人搬運機是在載置台24的容器收授位置載置FOUP7。
此時,如第17圖所示,門部51是被配置於門關閉位置,由門推出機構90所產生的門挾持是作動。此門推出機構90,是在基座21的搬運空間9側的壁面,沿著開口部42的開口周緣被複數配置。此門推出機構90,是以:壓缸91、及可從此壓缸91突沒的桿92、及可旋轉地設在桿92的先端部的滾子93為主要構成要素。壓缸91,是將滾子93適切抵接於門部51,使可以從基座21傾斜地配置的方式被安裝於台座94。藉由將滾子93適切地抵接在門部51,就可以提高由基座21、門部51及第2O形環44所產生的密封性。
在步驟S2,定位感測器60是檢出FOUP7是否被定位在載置台24的適切的位置。FOUP7沒有被適切地定位的話,反覆。
FOUP7被適切地定位的話朝步驟S3前進。在步驟S3中,載置台24及FOUP7,是從容器收授位置至容器退避位置為止朝向門部51前進(第17圖參照)。容器退避位置,是指FOUP7與第1O形環43抵接,且與第2O形環44抵接的門部51的FOUP7側的端面及FOUP7是隔有規定的間隔的位置。且容器退避位置,是位於後述的容器開閉位置及容器收授位置之間。
此時,因為形成密閉空間Sd,所以在步驟S4,密閉空間Sd是藉由氣體注入噴嘴73及氣體排出噴嘴74而從大氣被置換成氮氣體地被充填。
在步驟S5,載置台驅動部85,是從容器退避位置至容器開閉位置(容器前進位置)為止朝向門部51將載置台24及FOUP7前進(第18圖參照)。容器開閉位置,是指載置台24的移動範圍之中,透過開口部42使晶圓搬運裝置2可以將FOUP7內的晶圓W取出的位置。FOUP7是位於容器開閉位置時,門部51及蓋體32接觸,連結手段57是解除蓋體32對於FOUP7的固定,將蓋體32保持。從容器退避位置至容器開閉位置為止的FOUP7的移動量是設定成8mm。
此後,解除門挾持,在步驟S6,從門開閉位置朝門開放位置將門部51及蓋體32移動。在此狀態下,晶圓搬運裝置2是進行FOUP7內的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
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完成的話,朝步驟S7前進。在步驟S7,門驅動部86是從門開放位置至門開閉位置為止將門部51移動。此時,連結手段57是將蓋體32安裝於FOUP7,並且進行門挾持的作動。
且解除由挾具單元45所產生的FOUP7及裝載埠4的固定,在步驟S8,載置台驅動部85是將載置台24及FOUP7後退至容器收授位置為止。
[本實施例的裝載埠的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具有以下的特徵。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FOUP7是被載置在將FOUP7載置的載置台24之後,FOUP7是從載置位置與第1O形環43抵接,且與第2O形環44抵接的門部51的FOUP7側的端面及FOUP7是隔有規定的間隔的容器退避位置為止,將FOUP7朝向門部51前進。由此,與第1O形環43抵接為止將FOUP7朝向門部51移動時,可防止FOUP7及門部51接觸。因此,即使假設藉由接觸使FOUP7或是門部51傾斜,仍可以防止基座21、及FOUP7或是門部51之間的密封被解除。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密閉空間Sd是由氮氣體被充填之後,從容器退避位置將FOUP7朝向門部51前進。由此,將FOUP7及門部51接近,將對於FOUP7的蓋體32的固定的解除由門部51的吸附部56進行,就成為可從ROUP7將蓋體32取下的狀態。
在本實施例的裝載埠4中,在將FOUP7前進的容器前進位置,蓋體32是與門部51接觸。由此,將對於FOUP7的蓋體32的固定的解除可由門部51的吸附部56確實地進行,可以從FOUP7將蓋體32取下。且門部51是藉由與蓋體32接觸,即使假設門部51傾斜使門部51及第2O形環44之間的密封被解除,因為密閉空間Sd是由氮氣體被充填所以大氣不會侵入搬運空間9。
<第3實施例>
第3實施例,例如裝載埠4等的各構成因為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所以省略說明。但是,在第1實施例中第2O形環44的尺寸L2是比第1O形環43的尺寸L1更大。但是在第19圖及第20圖所示的第3實施例中,第1O形環43的尺寸L1及第2O形環44的尺寸L2大致等同的點是與第1實施例相異。
以下,說明使用第3實施例的裝載埠4的情況的FOUP7及門部51的動作。又,FOUP7的例如容器收授位置及門部51的例如門關閉位置等的各位置的定義因為是與第1實施例同樣所以省略說明。
首先在第21圖所示的步驟S1,無圖示的高架行走型無入搬運機是在載置台24的容器收授位置載置FOUP7。
在步驟S2,定位感測器60是檢出FOUP7是否被定位在載置台24的適切的位置。FOUP7沒有被適切地定位的話,反覆。
FOUP7被適切地定位的話朝步驟S3前進,從門關閉位置朝門退避位置將門部51後退(第22圖參照)。與其同時或是遲延,在步驟S4從容器收授位置至容器退避位置為止將載置台24及FOUP7前進。因此,在門部51是與第2O形環44抵接,且FOUP7是與第1O形環43抵接的狀態下,可確實地防止門部51及蓋體32的接觸。又,門關閉位置及門退避位置的距離是4mm以下較佳。
此時,因為形成密閉空間Sd,所以在步驟S5,密閉空間Sd是藉由氣體注入噴嘴73及氣體排出噴嘴74從大氣被置換成氮氣體地被充填。
接著在步驟S6,將載置台24及FOUP7從容器載置位置接近門部51。換言之,將載置台24及FOUP7朝向門部51前進。與其同時在步驟S7,將門部51從門退避位置接近FOUP7。換言之,將門部51朝向FOUP7前進。
藉由步驟S6及步驟S7,如第23圖所示,蓋體32及門部51接觸。此時,藉由將載置台驅動部85的驅動力、及門驅動部86的門部51的關閉力設定成相等,即使假設蓋體32及門部51接觸,仍可防止蓋體32及門部51的其中任一方傾斜。
在蓋體32及門部51接觸的狀態下,連結手段57是解除蓋體32對於FOUP7的固定,將蓋體32保持。
且在步驟S8,門驅動部86是至門開放位置為止將門部51及蓋體32移動。在步驟S8的動作完成後或是與動作連動,將載置台24朝向門部51前進,朝可以將晶圓W取出的規定位置移動。在此狀態下,晶圓搬運裝置2是進行FOUP7內的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
晶圓W的取出及取入完成的話,朝步驟S9前進。在步驟S7,門驅動部86是從門開放位置至門開閉位置為止將門部51移動。此時,連結手段57,是將蓋體32安裝於FOUP7,進行門挾持的作動。
且解除由挾具單元45所產生的FOUP7及裝載埠4的固定,在步驟S10,載置台驅動部85是將載置台24及FOUP7後退至容器收授位置為止。
以上,對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依據圖面說明,但是具體的構成,不被限定於這些的實施例。本發明的範圍,不是只有上述的實施例的說明而是藉由申請專利範圍顯示,進一步包含與申請專利範圍均等的意思及範圍內的全部的變更。
前述實施例的裝載埠4,是設在EFEM1。但是,不限定於這些,可以適用在:不透過EFEM1就直接適用在處理裝置,或進行將FOUP7內的晶圓W交換、換位的分揀機裝置、或將FOUP7內的晶圓W暫時地保管的貯藏庫裝置。
在前述實施例中,容器雖例示使用FOUP7但不限定於此。例如,將在晶圓搬運被使用的MAC(多用途載具、Multi Application Carrier)和FOSB(前開口裝運箱、Front Opening Shipping Box)作為容器使用也可以。且,晶圓搬運以外,將本發明適用在將欲維持在異於外氣的規定環境的物品搬運的容器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被收納在容器內的收納物雖例示了晶圓W,但是不限定於此。例如,收納:電子零件和平面顯示器所使用的基板、保管細胞用的細胞培養容器等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氣體雖使用氮,但是不限定於此。例如,可以使用乾式氣體和氬氣體等所期的環境氣體。
在前述實施例中,門部51是否退避至門退避位置為止,是由門位置檢出感測器81檢出。但不限定於此,從門驅動部86的驅動狀態檢出也可以,藉由正時器檢出是否經過規定時間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載置台24是否朝基座位置移動,是由載置台檢出感測器82檢出。但不限定於此,藉由載置台驅動部85的訊號檢出也可以,藉由正時器檢出是否經過規定時間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密閉空間Sd是否被置換成氮氣體,是由氣氛感測器83檢出。但不限定於此,藉由正時器檢出是否經過規定時間也可以。
在前述實施例中,FOUP7被載置在載置台24隨後,將載置台24至容器開閉位置或是容器退避位置為止前進期間,從氣體注入部70將氮氣體噴出。但不限定於此,同時從氣體排氣部71將門部51周邊的大氣排氣也可以。
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的材料,無特別限定。密封構件,是氟橡膠和矽橡膠製的O形環和EPDM(乙烯丙烯二烯單體、ethylene propylene diene monomer)等乙烯丙烯橡膠製的海綿等彈性構件較佳。氟橡膠和矽橡膠製的O形環的情況,因為具有彈力所以中空構造也可以。中空構造的情況,朝中空部內供給或是排出氣體的話,可以調整密封性和與其他的構件的接觸位置。
在前述實施例中,採用了剖面為凸狀的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但不限定於此如第24圖所示,具有緩和地彎曲的薄板狀的剖面的密封構件也可以。由此,密閉空間Sd內的氣氛不易侵入搬運空間9內,且可防止外側的大氣從FOUP7朝密閉空間Sd內侵入。
在前述實施例中,採用了別體的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但是如第25圖所示,採用藉由被裝設於基座21的開口緣部,使一端與FOUP7抵接,另一端與門部51抵接,將密閉空間Sd密封的一體型的O形環43也可以。此時,至少藉由將第1O形環及第2O形環成為一體的O形環43、蓋體32、及門部51而形成密閉空間Sd。
在前述實施例中,蓋體32雖是從FOUP7的抵接面31b朝裝載埠4側突出,但是此突出量是設定成例如對於被設計的尺寸±5mm。且朝FOUP7注入氮氣體時蓋體32突出的量是設定成約3mm。
在前述實施例中,對於FOUP7的蓋體32的安裝及取下,是在門部51將蓋體32保持的狀態下,藉由對於FOUP7將門部51移動來進行。但是,不限定於這些,在門部51將蓋體32固定的狀態(第18圖參照),藉由將載置台24及FOUP7至第17圖所示的位置為止移動,對於FOUP7進行蓋體32的安裝及取下也可以。且,將載置台24及門部51的雙方移動,對於FOUP7進行蓋體32的安裝及取下也可以。即,藉由變化FOUP7及蓋體32的相對的距離,進行蓋體32的安裝及取下較佳。
本發明,也可以適用於未設置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的裝載埠。在此裝載埠中,未設置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以外的構成,因為是與前述實施例同樣所以省略說明。即,作為本案的先行文獻例示的如專利文獻1,具有:門是比裝載埠的基座面更朝外部空間側躥出的情況,或是FOUP內的壓力變高使蓋體的一部分或是全部朝裝載埠側躥出或是膨脹的情況時,門及FOUP接觸衝突時,門或是FOUP的其中任一傾斜,而門的卡鎖動作無法適切地進行的問題。但是,適用本發明,藉由將門及FOUP之中至少其中任一朝退避位置移動,就可以將門及FOUP的距離在卡鎖動作前相對地調整。當然在設置第1O形環43、第2O形環44的前述實施例,也會產生此效果。
且本發明,也可以適用在只有設置第1O形環43及第2O形環44之中其中任一方的裝載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