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請案主張以下各者之優先權:2012年2月5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1/595,114號;2013年1月25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750,572號;及2013年1月25日申請之美國專利申請案第13/750,586號。此等申請案中之每一者的揭示內容被以引用的方式全部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之某些實施例係關於瀏覽可在多個標籤中開啟之內容項目(包括(但不限於)網頁)。(如本文中所使用,項目可「開啟」,例如,若其之表示被載入至相關應用程式之記憶體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除可類似於現有標籤式瀏覽器的全畫面模式之外,瀏覽器亦可支援「陣列模式」,其中在不同標籤中開啟之各種內容項目係以陣列(例如,單一條帶)排列,該陣列之至少一部分在瀏覽器之頁面顯示區域中為可見的。使用者可捲動此陣列以檢視並選擇開啟之內容項目中之任一者從而變為作用中標籤。當一內容項目經選擇以變為開啟標籤時,瀏覽器可切換至全畫面模式以將選定內容項目顯示為作用中項目。可提供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的流暢動畫般轉變,且此等轉變可幫助使用者理解該等模式之間的關係。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基於示意動作之使用者介面控制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之間的轉變(例如,回應於由使用者在觸敏表面上做出之示意動作)。
圖1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電腦系統100。可將電腦系統100實施為各種計算器件中之任一者,該等計算器件包括(例如)桌上型或膝上型電腦、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個人資料助理(PDA)或任何其他類型之計算器件,其並不限於任何特定外觀尺寸。電腦系統100可包括處理單元105、儲存子系統110、輸入器件120、顯示器125、網路介面135及匯流排140。
處理單元105可包括單一處理器(其可具有一或多個核心)或多個處理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5可包括一通用主處理器以及一或多個專用共處理器,諸如,圖形處理器、數位信號處理器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使用定製電路來實施一些或所有處理單元105,諸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SIC)或場可程式化閘陣列(FPGA)。在一些實施例中,此等積體電路執行儲存於電路自身上之指令。在其他實施例中,處理單元105可執行儲存於儲存子系統110中之指令。
儲存子系統110可包括各種記憶體單元,諸如系統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及永久性儲存器件。ROM可儲存由處理單元105及電子器件100之其他模組需要的靜態資料及指令。永久性儲存器件可為讀-寫記憶體器件。此永久性儲存器件可為即使當電腦系統100斷電時仍儲存指令及資料的非揮發性記憶體單元。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可將大容量儲存器件(諸如,磁碟或光碟或快閃記憶體)用作永久性儲存器件。其他實施例可將抽取式儲存器件(例如,軟碟、快閃驅動器)用作永久性儲存器件。系統記憶體可為讀-寫記憶體器件或揮發性讀-寫記憶體,諸如,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系統記憶體可儲存處理器在執行時間需要的指令及資料中之一些或全部。
儲存子系統110可包括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之任何組合,該等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包括各種類型之半導體記憶體晶片(DRAM、SRAM、SDRAM、快閃記憶體、可程式化之唯讀記憶體)等等。亦可使用磁碟及/或光碟。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子系統110可包括可為可讀取型及/或可寫入型之抽取式儲存媒體;此等媒體之實例包括緊密光碟(CD)、唯讀數位多功能光碟(例如,DVD-ROM、雙層DVD-ROM)、唯讀及可記錄之Blue-Ray®光碟、超密度光碟、快閃記憶卡(例如,SD卡、迷你SD卡、微SD卡等)、磁性「軟性」磁碟等等。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不包括以無線之方式或經由有線連接傳遞之載波及暫時性電子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儲存子系統110可儲存待由處理單元105執行之一或多個軟體程式,諸如,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軟體」大體指代指令之序列,該等指令當由處理單元105執行時使電腦系統100實行各種操作,因此定義執行及實行軟體程式之操作的一或多個特定機器實施。可將該等指令儲存為可被讀入記憶體中以用於由處理器處理的駐留於唯讀記憶體中之韌體及/或儲存於磁性儲存器中之應用程式。可將軟體實施為單一程式或按需要互動的單獨之程式或程式模組之集合。可將程式及/或資料儲存於非揮發性儲存器中且在程式執行期間全部或部分地複製至揮發性工作記憶體。處理單元105可自儲存子系統110擷取程式指令以執行及擷取資料以處理,以便執行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操作。
可由一或多個使用者輸入器件120、顯示器件125及/或一或多個其他使用者輸出器件(未圖示)來提供使用者介面。輸入器件120可包括使用者可經由其將信號提供至計算系統100的任何器件;計算系統100可將該等信號解譯為指示特定使用者請求或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輸入器件120可包括鍵盤觸控板、觸控螢幕、滑鼠或其他指標器件、滾輪、點選輪、撥盤、按鈕、開關、小鍵盤、麥克風等等中之任一者或全部。
顯示器125可顯示由電子器件100產生之影像且可包括各種影像產生技術,例如,陰極射線管(CRT)、液晶顯示器(LCD)、發光二極體(LED)(包括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投影系統或類似者,連同支援電子裝置(例如,數位至類比或類比至數位轉換器、信號處理器或類似者)。一些實施例可包括諸如充當輸入器件與輸出器件兩者之觸控螢幕的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除顯示器125之外,亦可提供其他使用者輸出器件,或提供其他使用者輸出器件,替代顯示器125。實例包括指示燈、揚聲器、觸覺「顯示」器件、印表機等等。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可提供圖形使用者介面,其中在顯示器125之某些區域中的可見影像元件被定義為使用者使用使用者輸入器件120來選擇的作用中元件或控制元件。舉例而言,使用者可操縱使用者輸入器件以將螢幕上游標或指標定位於控制元件上方,接著點選按鈕以指示該選擇。或者,使用者可在觸控螢幕器件上觸控該控制元件(例如,用手指或尖筆)。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說出與控制元件相關聯的一或多個字(例如,該字可為元件上的標記或與元件相關聯的函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觸敏器件上之使用者示意動作辨識或解譯為輸入命令;此等示意動作可(但並不需要)與顯示器125中之任何特定陣列相關聯。亦可實施其他使用者介面。
網路介面135可提供用於電子器件100之語音及/或資料通信能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網路介面135可包括:射頻(RF)收發器組件,其用於存取無線語音及/或資料網路(例如,使用蜂巢式電話技術、先進資料網路技術,諸如,3G、4G或EDGE、WiFi(IEEE 802.11族標準),或其他行動通信技術,或其任何組合);GPS接收器組件;及/或其他組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除無線介面之外,網路介面135亦可提供有線網路連接性(例如,乙太網路),或網路介面135可提供有線網路連接性(例如,乙太網路),替代無線介面。可使用硬體組件(例如,天線、調變器/解調變器、編碼器/解碼器及其他類比及/或數位信號處理電路)與軟體組件之組合來實施網路介面135。
匯流排140可包括通信地連接電子器件100之眾多內部器件的各種系統、周邊及晶片集匯流排。舉例而言,匯流排140可將處理單元105與儲存子系統110通信地耦接。匯流排140亦連接至輸入器件120及顯示器125。匯流排140亦經由網路介面135而將電子器件100耦接至網路。以此方式,電子器件100可為多個電腦系統之網路(例如,區域網路(LAN)、廣域網路(WAN)、企業內部網路的一部分),或為網路(諸如,網際網路)中之一網路。可結合本發明使用電子器件100中之任何或所有組件。
一些實施例包括電子組件,諸如,微處理器、將電腦程式指令儲存於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中之儲存器及記憶體。可將此說明書中所描述之許多特徵實施為被指定為在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編碼之一組程式指令的程序。當由一或多個處理單元執行此等程式指令時,其使該(等)處理單元實行程式指令中所指示之各種操作。程式指令或電腦碼之實例包括機器碼(諸如,由編譯器產生)及檔案(包括由電腦、電子組件或微處理器使用解譯器來執行之較高階碼)。
經由合適之程式化,處理單元105可提供電子器件100之各種功能性。舉例而言,處理單元105可執行瀏覽器應用程式145。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提供各種功能性,諸如,自本地源或遠端源擷取及顯示內容項目(例如,使用HTTP或其他資料轉移協定來擷取及顯示網頁)的能力;及接收並解譯係關於內容項目之使用者輸入的能力,諸如,選擇檢視之項目、由使用者回應於一特定內容項目的資料之提交(例如,填寫在互動之網頁上的表格),等等。在一些實施例中,瀏覽器應用程式145支援「標籤式」瀏覽,其大體指代使不同內容項目及/或瀏覽歷史與被考慮為開啟之不同「標籤」相關聯的能力。表示每一開啟標籤之圖示(常常但未必呈標籤之形狀,諸如,可在manila檔案夾上找到的圖示)可由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呈現並由使用者選擇。
應瞭解,電腦系統100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電腦系統100可具有此處未特定描述之其他能力(例如,行動電話、全球定位系統(GPS)、功率管理、一或多個相機、用於連接外部器件或附件之各種連接埠,等)。另外,雖然參考特定區塊來描述電腦系統100,但應理解,此等區塊係為了方便描述而定義且並不意欲暗示組件部分之特定實體排列。另外,區塊不需要對應於實體上相異之組件。區塊可經組態以(例如)藉由程式化處理器或提供適當控制電路來實行各種操作,且視獲得初始組態之方式而定,各種區塊可或可不為可重組態的。本發明之實施例可以各種各樣之裝置來實現,該等裝置包括使用電路與軟體之任一組合實施的電子器件。
圖2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全畫面模式中的瀏覽器之瀏覽器螢幕200。可(例如)在執行圖1之瀏覽器應用程式145的電腦系統100中產生瀏覽器螢幕200及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瀏覽器螢幕。在一些實施例中,瀏覽器螢幕200可在視窗內再現為一較大再現之工作空間的一部分(例如,在膝上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上),呈現為顯示器件125上之影像。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全螢幕模式來再現瀏覽器螢幕200,在該全螢幕模式中,顯示器件125之整個影像區域填充有瀏覽器螢幕200。一些實施例可提供使用者可操作式控制元件(例如,元件202)以在全螢幕再現與視窗再現之間切換。(如下文將變得清晰,瀏覽器螢幕200係以全螢幕或是以視窗再現與瀏覽器是否在全畫面模式中無關。)
瀏覽器螢幕200包括使用者介面區域204(有時亦稱作「組件區塊(chrome)」及頁面顯示區域204)。在全畫面模式中,頁面顯示區域204由作用中內容項目填充。在此實例及本文中之其他實例中,內容項目可為網頁;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瀏覽器可用以巡覽及檢視其他類型之內容項目,且本發明並不限於網頁。
組件區塊202可包括一標籤顯示區域205,該標籤顯示區域205顯示對應於當前開啟標籤的標籤指示符(或簡稱為標籤)206a-206d。在此實例中,標籤206a為作用中標籤,其意謂與所顯示之頁面(在此狀況下為頁面204)相關聯之標籤。作用中標籤206a被再現為視覺上位於鄰近標籤206b、206c前面(或頂部)。諸如陰影及加亮之各種效應可用以視覺上區分作用中標籤206a與其他開啟標籤206b-206d。可提供一「+」按鈕207以允許使用者開啟新標籤。可(例如)藉由點選標籤中之「關閉」圖示(圖2中未展示)來關閉開啟標籤。
在此實例中,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使任何數目個標籤在給定時間開啟,但對於每一開啟標籤而言,可不再現可見之標籤指示符,例如,歸因於對標籤顯示區域中之可利用空間的限制及每一標籤指示符之所要的最小大小。將無可見指示符之標籤稱作「隱藏的」,且諸如「>形箭號」208之視覺指示符可用以用信號表示隱藏的標籤之存在。「>形箭號」208可為使用者可選擇以檢視隱藏的標籤之清單的使用者可操作式控制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隱藏的標籤亦可向標籤206d之左邊開啟。「>形箭號」(未圖示)可用以指示任何此等標籤之清單的存在及檢視任何此等標籤之清單。
組件區塊202亦可包括其他使用者可操作式控制元件。藉由說明,彼等元件可包括後退及向前按鈕210,使用者可操作該等按鈕210以返回至在當前標籤中之先前檢視之頁面或自先前檢視之頁面前進至相同標籤中之隨後檢視之頁面。網址列(URL)212可顯示作用中頁面204之URL且亦可經操作以鍵入URL且指導瀏覽器應用程式145擷取及顯示當前作用中之標籤中的對應頁面。搜尋列214可用以鍵入用於搜尋引擎之文字查詢,其中搜尋結果被呈現為當前作用中之標籤中的新頁面。可提供其他控制元件(諸如,列16中之控制件),其可(例如)允許使用者存取喜愛的或新近檢視的頁面。此等控制元件在性質上可大體為習知的且省略詳細描述。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件區塊202包括「檢視方塊」(perspective)按鈕220,使用者可操作該「檢視方塊」按鈕220以在全畫面模式(展示於圖2中)與陣列模式之間雙態觸發。陣列模式向使用者提供關於開啟標籤之不同檢視方塊及快速地瀏覽所有開啟標籤之當前頁面(例如,以便找到特定頁面)的增強之能力。
圖3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陣列模式中之瀏覽器螢幕300。與在圖2中所說明之全畫面模式中相似,在陣列模式中之瀏覽器螢幕300具有組件區塊302及頁面顯示區域304。在此實施例中,組件區塊302與組件區塊202的不同之處在於,未繪製標籤顯示區域205。(如下文所展示,在陣列模式中可將標籤顯示區域205看作「隱藏」於組件區塊302後面)。
在陣列模式中之頁面顯示區域304可不顯示僅單一頁面。取而代之,其可顯示頁面306之陣列305的一部分,包括頁面306a(完全可見)及頁面306b與306c(每一者部分地可見)。陣列305包括針對瀏覽器螢幕200中之每一開啟標籤的一個頁面306,但並非所有頁面或標籤為可見的。在一些實施例中,陣列305係高為一個頁面且寬為N個頁面的條帶,其中N為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中之開啟標籤的數目。陣列305中之每一頁面306係以相對於其全畫面模式再現而被減小之大小來再現的,使得一次可看見(或部分地看見)一個以上頁面。陣列305中的頁面306之次序可對應於標籤206(圖2)之次序,此係因為其緊接在進入陣列模式之前以全畫面模式呈現;如下文所描述,此對應性可幫助使用者理解該兩種模式之間的關係。
在此實施例中,陣列305中之每一頁面306具有在頂部附接至其之標籤310。與圖2之全畫面視圖中的標籤206相似,每一標籤310可包括對應之頁面的標題。標籤310可保持與圖2之標籤206(包括任何隱藏的標籤(雖然在圖3中較少之標籤可見,此係因為該等標籤隔開地較遠))的一對一對應性。陣列305可回應於使用者輸入而捲動至左邊或右邊,使得在捲動該陣列時不同頁面306進入視圖或離開視圖。
圖4說明在向左捲動大致一個頁面306之後的陣列305。頁面306c現位於中心附近,其中頁面306a在右邊部分地可見,且當頁面306d已移出視圖時一不同頁面(頁面306e)在左邊進入視圖。因此,如所示,可將所有開啟標籤視作在陣列模式中存在,即使一些標籤在任何給定時間可能不可見。當捲動陣列305時,每一頁面306及其對應之標籤310作為一個單元而一起移動。(當新的頁面變得可見時,其可自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之快取區被載入或自其原始源被動態地重新載入)。
再次參看圖3,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位置指示符316以視覺地暗示陣列305之哪一部分為可見的。在一些實施例中,位置指示符316包括一列點,其中一個點對應於一個開啟標籤。識別當前最接近頁面顯示區域304之中心的頁面306,且加亮對應於陣列305中之頁面306的位置的點。因此,例如,參看圖2,標籤206a為自左端的第三標籤206。若標籤206a在圖3中所示之陣列模式中對應於標籤310a,則自左邊之第三點將被加亮,此係因為附接至標籤310a之頁面306a最接近頁面顯示區域304之中心。當陣列305向左或向右捲動時,不同頁面306變得最接近中心且可加亮位置指示符316中之不同點。因此,例如,在圖4中,自左邊之第二點被加亮,在該情況下,頁面306c最接近中心。
在其他實施例中,位置指示符316可包括固定數目或任意數目個點,且加亮之點可指示陣列內之大致位置而非為一確切定位符。舉例而言,若30個標籤為開啟的且在指示符316中使用十個點,則加亮指示符316中之位於左邊的第一點將指示自左邊之最初三個頁面中的一者最接近中心,加亮指示符316中之自左邊的第二點將指示自左邊之接下來的三個頁面中的一者最接近中心,等等。亦可使用當前為可見之陣列305之大致或確切部分的其他表示。舉例而言,當向左或向右捲動陣列時,表示頁面顯示區域304之半透明框(未圖示)可跨越指示符之點而「滑動」至左邊或右邊。
在一些實施例中,位置指示符316可作為控制元件操作。使用者可選擇(例如,用游標來觸控接觸點)位置指示符316中之點以使陣列「跳躍」至選定位置(或大致位置);可將跳躍再現為(例如)至選定位置之非常快速捲動或再現為突然移位。
在圖3及圖4之實施例中,在陣列模式中之內容項目可為「作用中的」而非靜態表示。舉例而言,若頁面306a為作用中頁面且當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切換至陣列模式時正播放視訊,則該視訊可在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處於陣列模式時繼續播放。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陣列模式中與可見頁面互動,(例如)以開始或停止視訊播放或選擇當前可見頁面(例如,圖3中之頁面306a)中之超連結,且藉此改變彼標籤之當前頁面。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連結使瀏覽器螢幕200退出陣列模式且返回至全畫面模式。其中連結被選擇的標籤變為作用中標籤,且連結至之頁面變為作用中標籤之當前頁面。在其他實施例中,選擇連結使瀏覽器螢幕200改變其中連結被選擇之標籤的當前頁面,而不退出陣列模式。
在當處於陣列模式時的任何時間,使用者可選擇返回至全畫面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選擇任何可見頁面306(例如,藉由點選或輕擊頁面或其標籤)使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返回至全畫面模式(例如,如圖2中所示),其中選定標籤/頁面變為作用中標籤/頁面。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使用「檢視方塊」按鈕220在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雙態觸發。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在處於陣列模式時選擇「檢視方塊」按鈕220,則當前最接近頁面顯示區域304之中心的頁面306/標籤310變為作用中頁面/標籤。在其他實施例中,選擇「檢視方塊」按鈕220以退出陣列模式導致在進入陣列模式之前作用中的最後頁面/標籤再次變為作用中的,其中在此狀況下之雙態觸發有效地起作用以「消除」標籤之間的巡覽。
在一些實施例中,陣列模式可用以快速地定位及巡覽至一特定標籤,而不管有多少標籤為開啟的。圖5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可用於巡覽內容瀏覽器中之標籤(諸如,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之過程500之流程圖。
在區塊502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在全畫面模式(例如,如圖2中所示)下顯示當前內容項目(例如,網頁)。在區塊504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接收請求至陣列模式之切換的使用者輸入。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雙態觸發「檢視方塊」按鈕220或做出示意動作(諸如,下文所描述之開合手勢示意動作)或操作與模式切換相關聯之另一控制件。在區塊506處,回應於使用者輸入,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將頁面顯示區域自全畫面模式轉變至陣列模式(例如,如圖3中所示),其中內容項目係以陣列顯示。如下文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轉變可包括促進使用者理解在全畫面模式中之標籤與在陣列模式中之標籤式內容項目之間的關係之流暢動畫。
在區塊508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接收操縱內容項目之陣列的額外使用者輸入。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將陣列捲動至不同位置,與陣列中之內容項目互動,或類似者。
在區塊510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接收選擇內容項目中之一者用於在全畫面模式中檢視的使用者輸入。回應地,在區塊512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將頁面顯示區域自陣列模式轉變回至全畫面模式,其中選定內容項目變為當前內容項目。如同區塊506處之至陣列模式的轉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區塊512處之轉變可包括促進使用者理解在陣列模式中之標籤式內容項目與在全畫面模式中之標籤之間的關係之流暢動畫。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巡覽過程及顯示模式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可並行地執行被順序描述之步驟,可變化步驟之次序,且可修改、組合、添加或省略步驟。
舉例而言,與內容項目之互動並不限於捲動及選擇項目。如上文所提到,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保持處於陣列模式時播放媒體內容或遵循內容項目中之超連結。另外,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處於陣列模式時操縱標籤。舉例而言,使用者可重新排列陣列中之頁面的次序,例如,藉由點選頁面及將頁面拖曳(例如,用游標或觸控輸入)至陣列中之新位置。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處於陣列模式時關閉標籤。舉例而言,圖3中之每一標籤310可具有位於一個角落中之「關閉」按鈕(例如,X),且選擇標籤之關閉按鈕關閉彼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關閉按鈕僅在使用者將螢幕上指標懸停於標籤上方時才變得可見;在其他實施例中,關閉按鈕可始終為可見的。在再其他實施例中,只要清楚在選擇該按鈕的情況下哪一標籤將被關閉,關閉按鈕可按需要緊靠標籤或位於頁面下面或其他處。當標籤被關閉時,陣列中之其他頁面可經移位以填充間隙。
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在處於陣列模式時開啟標籤。舉例而言,可將「開啟標籤」控制元件(例如,「+」按鈕)再現於圖3之頁面顯示區域304的未用部分中(例如,緊靠位置指示符316或位於位置指示符316下面)。可藉由將頁面插入至陣列中來展示新標籤(例如,在圖3中之頁面306c與306a之間);現有頁面可經移位以創造用於新頁面之空間。新頁面可一開始為空白的,或可使用預設頁面。
一些實施例亦可提供用以增強捲動經驗的特徵。舉例而言,若在使用者進入陣列模式時音訊正在全畫面模式中在當前頁面中播放,則音訊可在瀏覽器轉變至陣列模式時繼續播放;在一些實施例中,音量可減小以表明頁面移開得較遠(因為再現之頁面變得較小)。當捲動陣列時,音訊輸出可隨頁面而向左或向右移位,且可在頁面變得離陣列之可見部分更遠或更接近陣列之可見部分時使音量漸弱或漸強。
在圖2至圖4中所示之實例中,全畫面模式及陣列模式在視覺上藉由內容項目之外觀(全畫面大小對減小之大小)、藉由在組件區塊下面可見之標籤區域的存在或不存在及藉由瀏覽器視窗中之標題來區分。如圖2中所示,在全畫面模式中,標題列230中之視窗標題可匹配或包括用於當前作用中標籤之標題或其他識別符。如圖3中所示,在陣列模式中,標題列330中之視窗標題可改變至通用標題(例如,指示開啟標籤之數目N)。應理解,可使用視覺標誌之任何組合來區分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實例包括色彩方案(例如,組件區塊或其之一部分可改變色彩)、字型、組件區塊中之各種控制元件或標記的存在或不存在或類似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諸如處於減小之大小之頁面的可讀取性之考慮來調整在陣列模式中之內容項目的大小及排列。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用陰影或其他視覺效果來再現在陣列模式中之頁面,使得其顯得浮動於頁面顯示區域304之背景的上面。為增加對浮動之幻想,可將背景再現為靜態圖案,其中當捲動陣列時頁面相對於靜態圖案而移動。
另外,雖然本文中所說明之陣列模式以1×N條帶來排列內容項目(該條帶自然地與在全畫面模式中之標籤區域中之標籤的排列對準),但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不同陣列尺寸,(例如)以允許更多頁面在任何給定時間係至少部分地可見。(下文描述使用柵格之一實施例)。在一些實施例中,可由使用者可選擇之設定參數來控制陣列尺寸。
一些實施例可提供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的流暢動畫般轉變。此等轉變可經設計以幫助使用者理解該兩種模式之間的關係。圖6至圖9提供一連串螢幕影像,其說明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來實施的自全畫面模式至陣列模式之轉變,且圖9至圖14提供一連串螢幕影像,其說明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來實施的自陣列模式至全畫面模式之對應的轉變。
為轉變為陣列模式,轉變之開始點可為如圖2中所示之在全畫面模式中的瀏覽器螢幕,且結束點可為如圖3中所示之在陣列模式中的瀏覽器螢幕。
圖6說明在轉變中之早期階段期間的瀏覽器螢幕600。先前在全畫面模式中顯示之頁面602開始縮減使得背景區604變得在瀏覽器螢幕600之頁面顯示區域的邊緣附近可見。同時,標籤608與組件區塊606分開,顛倒(使得較寬端位於底部,而非如圖2中之頂部)且附接至頁面602之頂部。當在全畫面視圖中時,初始附接可位於標籤608相對於頁面602而出現的同一點處。因此,使用者可看到標籤608與標籤列610之其餘部分分離且附接至其頁面。
圖7說明在轉變中之隨後階段期間的瀏覽器螢幕700。頁面602進一步縮減,且鄰近頁面702、704之邊緣變得可見。標籤608朝向頁面602之上死點水平地滑動。同時,標籤列610之其餘部分開始自視圖消失。在此實例中,動畫為使得標籤陣列610顯得在組件區塊606後向上滑動。
圖8說明在轉變繼續時的瀏覽器螢幕800,其中頁面602繼續縮減。頁面702及704亦相應地縮減,且頁面702、704之較大部分變得可見。標籤608繼續朝向上死點對準部滑動,且標籤陣列610進一步在組件區塊708後面滑動。轉變可在如圖3中所示之陣列模式瀏覽器螢幕300中達到高潮。此等轉變效應之積聚向使用者指示其現在在新的瀏覽模型中。
現將描述在相反方向上之自陣列模式至全螢幕模式的轉變。圖9說明就在轉變至全畫面模式之前的在陣列模式中之瀏覽器螢幕900。展示將變為作用中頁面之頁面902位於頁面顯示區域904之中心附近。標籤906顯示於頁面902之上死點。鄰近頁面908及910(具有其對應之標籤912、914)部分地可見。
圖10說明在轉變中之早期階段期間的瀏覽器螢幕1000。頁面902擴展,且標籤906朝向其最終目的地位置(亦即,其將顯得被插入至如下文所描述之標籤列中的點)滑離中心。頁面908及910亦擴展,但每一頁面之較小部分歸因於頁面902之擴展而現在為可見的。標籤列1002開始出現。在此實例中,動畫為使得標籤列1002顯得自組件區塊1004後面而向下滑動,從而顛倒圖6至圖8中所見之效應。
圖11說明在轉變中之隨後階段期間的瀏覽器螢幕1100。頁面902繼續擴展,且標籤906繼續朝其最終目的地位置滑動。頁面908及910亦擴展,但此等頁面之較小部分歸因於頁面902之繼續擴展而為可見的。標籤陣列1002繼續向下滑動。
圖12說明當轉變繼續時的瀏覽器螢幕1200。頁面902已擴展得足夠其他頁面不可見,且標籤906幾乎已到達其目的地位置。標籤列1002繼續向下滑動且非作用中標籤1202、1204、1206消失在適當位置中。
圖13說明在接近轉變結束之階段時的瀏覽器螢幕1300。頁面902已幾乎達到實際大小,且標籤906在大致其在轉變結束時將佔據的位置處上覆標籤列1002之其餘部分。
圖14說明在轉變結束時的瀏覽器螢幕1400。頁面902經在全畫面模式中顯示,且標籤906與頁面902分開,顛倒(使得較寬端位於頂部,而非如圖13中之底部),且在標籤陣列1002之上附接至組件區塊1004。因此,標籤906已到達其目的地位置。
在此實施例中,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的轉變保持標籤列中之標籤的次序。亦即,當轉變至陣列模式時,陣列之標籤式頁面在轉變時以在全畫面模式中之標籤的次序排列。同樣地,當轉變至全畫面模式時,在全畫面模式中之標籤在轉變時以陣列之標籤式頁面的次序排列。(此並不排除當處於如上文所描述之陣列模式時重新排列標籤;經重新排列之次序在轉變回至全畫面模式中得以保持。)
本文中所描述之轉變序列提供視覺提示以幫助使用者理解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之間的關係。作用中標籤與顯示器之其餘部分的分開(例如,在圖6中)向使用者提供使用者介面正自第一檢視模式(例如,全畫面模式)轉變至第二檢視模式(例如,陣列模式)的初始視覺指示。與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視覺指示(例如,標籤之水平移動、網頁之大小的減小等)組合的此視覺指示向使用者提供正發生轉變的進一步指示,且亦在視覺上說明陣列內之作用中內容項目的位置。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僅自看見其便理解轉變,而無需寫入之指令或教導或類似者。此允許使用者在無外部指導(諸如,使用者手冊或教導視訊)的情況下發現及探索陣列模式。
應瞭解,上文所描述之轉變序列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轉變可以所要的任何速率發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基於使用者偏愛來調諧轉變之速率。雖然流暢轉變可幫助使用者理解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之間的關係,但應理解,流暢轉變係不需要的。視覺提示(諸如,明亮閃光)可供自一模式至另一模式之突然跳躍使用,或可簡單地在新模式中重新再現瀏覽器(例如,在顯示器之單一圖框再新循環內)。
如上文所描述,可回應於使用者輸入來進行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之間的切換。可使用瀏覽器之控制元件(諸如,圖2之「檢視方塊」按鈕220)及/或藉由在陣列模式中選擇內容項目或標籤以在全畫面模式中檢視選定項目來提供該輸入。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他使用者輸入可用以觸發模式切換。
在一些實施例中,電腦系統(諸如,圖1之電腦系統100)支援基於示意動作之使用者介面。舉例而言,其上呈現有各種瀏覽器螢幕之顯示器可具有觸敏表面,且可偵測表面上的使用者之示意動作(通常為手指及/或手運動)並將其解譯為用於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之控制信號。作為另一實例,可將觸敏表面(其可能夠但無需能夠顯示資訊)作為使用者輸入器件提供,且可再次偵測使用者之示意動作並將其解譯為用於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之控制信號。
在示意動作輸入可用的情況下,可偵測某些特定示意動作並藉由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將其解譯為用信號表示瀏覽器應用程式145應在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轉變。可將其他示意動作解譯為控制在一特定模式內之瀏覽器應用程式145的操作,且可取決於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處於全畫面模式或是陣列模式而不同地解譯一些示意動作。現將描述用於瀏覽器應用程式145的基於示意動作之控制件之實例。
在基於示意動作之介面中,有可能使用「開合手勢」示意動作來控制區域上之放大及縮小。圖15及圖16中說明開合手勢示意動作。圖15說明在觸敏表面上用於向內收合手勢之接觸點區域。一開始在觸敏表面1500上偵測兩個接觸點區域1502及1504。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將兩個手指置放於表面1500上。接著當接觸點區域1502及1504如由箭頭所指示大體朝彼此移動(例如)至區域1502'及1504'時偵測該等接觸點區域1502及1504。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其可類似於將物體緊捏於指尖之間)可與減小正檢視之項目之大小(縮小)相關聯。
圖16說明在觸敏表面上用於向外拉開手勢之之接觸點區域。一開始在觸敏表面1600上偵測兩個接觸點區域1602及1604。舉例而言,使用者可將兩個手指置放於表面1600上。接著當接觸點區域1602及1604如由箭頭所指示大體遠離彼此移動(例如)至區域1602'及1604'時偵測該等接觸點區域1602及1604。向外拉開手勢示意動作(其可與向內收合手勢相反)可與增大正檢視之項目之大小(放大)相關聯。
在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及向外拉開手勢示意動作兩者中,任一接觸點區域或兩個接觸點區域可移動;可基於兩個接觸點區域之存在或其間之距離的增大或減小來辨識示意動作。在一些情況下,速度約束可用以區分故意開合手勢與無意開合手勢(例如,在使用者做出不同示意動作(諸如,兩指猛擊示意動作)時無意中變化了手指之間的間距之情況下)。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開合手勢縮放介面範例可充分用以提供在陣列模式與全畫面模式之間切換瀏覽器應用程式145的直觀方式。舉例而言,由於向內收合手勢與減小項目之大小相關聯,因此在處於全畫面模式時的向內收合手勢可解譯為切換至陣列模式(其中內容項目係以減小之大小再現)之使用者請求,且可觸發至陣列模式之轉變。類似地,由於向外拉開手勢與增大項目之大小相關聯,因此在處於陣列模式時的向外拉開手勢可解譯為切換至全畫面模式之使用者請求(其中當前作用中之內容項目係以實際大小再現)。在一些實施例中,回應於向外拉開手勢,在陣列模式中碰巧最接近頁面顯示區域之中心的內容項目一進入全畫面模式即變為作用中項目。在其他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使向外拉開手勢與陣列中之特定內容項目相關聯(例如,藉由在觸控螢幕顯示器之由觸控螢幕顯示器中之彼項目佔據的部分內做出向外拉開手勢示意動作),且與向外拉開手勢相關聯之項目可變為作用中項目。
另外,示意動作可用以控制在處於陣列模式時的操作。舉例而言,可藉由拖曳示意動作(例如,其中一個手指或兩個手指滑動跨越觸敏表面)來捲動陣列:向左(右)之拖曳示意動作可將陣列之可見部分移至左邊(右邊)。所移動之距離可取決於拖曳之長度及/或速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對開合手勢示意動作為控制全畫面模式與陣列模式之間的切換之解譯與對開合手勢示意動作為在處於全畫面模式中時控制縮放(放大或減小)的解譯整合。現將描述可用於示意動作解譯的過程之實例。
圖17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用於解譯向外拉開手勢示意動作之過程1700之流程圖。過程1700可(例如)在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中執行。
在區塊1702處,過程1700可偵測向外拉開手勢。舉例而言,電腦系統之作業系統可將指示偵測到向外拉開手勢的信號發送至瀏覽器。或者,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自觸控表面接收資料並直接解譯該資料。
在區塊1704處,過程1700判定瀏覽器應用程式145是否處於全畫面模式中。若是,則將向外拉開手勢解譯為放大作用中內容項目之請求,且在區塊1706處,以較大之大小來重新再現作用中內容項目。(項目被放大的程度可取決於開合手勢之大小及/或速度。)
若在區塊1704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不處於全畫面模式中,則在陣列模式之情境中解譯向外拉開手勢,在該情境中向外拉開手勢被解譯為轉變至全畫面模式的請求。因此,在區塊1708處,過程1700可判定哪一內容項目應變為作用中項目。舉例而言,若向外拉開手勢不與任何特定內容項目相關聯,則可選擇最接近頁面顯示區域中之中心的項目。或,若向外拉開手勢與一特定內容項目相關聯,則可選擇彼項目。在區塊1710處,過程1700可將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轉變至全畫面模式,其中作用中項目如在區塊1708處所判定。
圖18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用於解譯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的過程1800之流程圖。過程1800可(例如)在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中執行。
在區塊1802處,過程1800可偵測向內收合手勢。舉例而言,電腦系統之作業系統可將指示偵測到向內收合手勢之信號發送至瀏覽器。或者,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自觸控表面接收資料並直接解譯該資料。
在區塊1804處,過程1800判定瀏覽器應用程式145是否處於全畫面模式中。若是,則過程1800判定作用中內容項目當前是否係以最小縮放比例再現。(舉例而言,可將縮放比例限制至始終為至少1.0,使得在全畫面模式中之項目總是以實際大小之100%或更大來再現。亦可使用其他最小值(例如,0.5),以允許減小至實際大小之50%)。若縮放比例大於最小值,則將向內收合手勢解譯為縮小的請求。因此,在區塊1808處,過程1800可以較小之縮放比例來重新再現作用中頁面。(縮放比例被減小的程度可取決於開合手勢的大小及/或速度,且可由最小值來約束新的縮放比例。)
若在區塊1806處項目當前係以最小縮放比例再現,則將向內收合手勢解譯為進入陣列模式之請求,且在區塊1810處過程1800可起始至陣列模式之轉變。
在此實例中,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在陣列模式中不具有所定義之意義。因此,若在區塊1804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處於陣列模式中,則過程1800可不進行任何操作(區塊1812)。在一些實施例中,過程1800可執行視覺效應以向使用者指示該示意動作被接收但不具有效應。舉例而言,橡皮圈型視覺效應可用以展示陣列中之內容項目短暫地縮減,接著快速回跳至標準大小。在其他實施例中,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在陣列模式中可具有所定義之意義(例如,使每一內容項目之大小縮減以允許更多項目同時可見),且區塊1812可包括與實施所定義之意義相關聯的任何動作。
應瞭解,此等示意動作解譯過程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可並行地執行被順序描述之步驟,可變化步驟之次序,且可修改、組合、添加或省略步驟。另外,雖然如所描述之過程假定瀏覽器僅具有個相關模式(全畫面模式及陣列模式),但一些瀏覽器可提供影響對開合手勢示意動作之解譯的額外模式;可修改圖17及圖18之過程以支援額外依情境而定的解譯。
圖19至圖21為說明圖17及圖18之示意動作解譯過程之效應之螢幕影像。圖19說明在全畫面模式中之瀏覽器螢幕1900,其具有以放大之格式(縮放比例大於1.0)再現之頁面1902。此時,偵測向內收合手勢示意動作。向內收合手勢使頁面1902縮減至新的縮放比例。在一實施例中,新的縮放比例被限於不小於1.0,且若輸入及當前縮放比例為使得開合手勢示意動作請求至小於1.0之縮放比例的減小,則瀏覽器可簡單地將新的縮放比例設定至1.0。當此發生時,視覺提示可用以對使用者用信號表示已達到縮放極限。舉例而言,如圖20中所說明,可將頁面1902展示為縮減以佔據不到完整之頁面顯示區域2002。(此可表明至陣列模式之轉變,但在此實例中模式並未改變)。接著,頁面1902可以縮放比例1.0迅速返回至全畫面模式,如圖21中所示。此一連串事件可向使用者提供頁面現在處於其最小縮放比例且進一步之向內收合手勢將導致進入陣列模式的視覺提示。
因此,若作用中頁面被放大,則使用者可藉由兩次向內收合手勢而進入陣列模式:一次開合手勢用以以縮放比例1.0返回至全畫面模式且第二開合手勢用以切換模式。
有時,使用者可無需瀏覽所有開啟標籤,而可僅想要切換至鄰近標籤。瀏覽器應用程式145可支援在處於全畫面模式時經由諸如選擇瀏覽器螢幕200(圖2)中之不同標籤206的機制來切換標籤。然而,取決於特定使用者介面,選擇標籤可為棘手的。因此,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提供一示意動作,其可被解譯為切換至鄰近標籤,從而充分利用陣列模式及上文所描述之相關聯之示意動作。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如圖22中所說明來定義「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此示意動作可以兩個階段發生,如由有編號箭頭所指示。階段1可非常類似於圖15之向內收合手勢:在觸敏表面2200上在初始位置處偵測兩個接觸點區域2202及2204,接著偵測到該兩個接觸點區域2202及2204朝向彼此移動(例如)至如所示之位置2202'及2204'時。(如同向內收合手勢,該等接觸點區域中之任一者或兩者可移動,只要淨移動使該等接觸點區域之間的距離減小)。在階段2中,該等接觸點區域中之至少一者線性地移動;在此實例中,在2202'處之接觸點區域移動至2202"。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接觸點區域(區域2204')在階段2期間是否保持接觸無關緊要,只要該兩個區域中之至少一者在示意動作之整個持續時間中保持接觸。任一區域可為在階段2期間移動的區域,或兩個區域可保持接觸且在粗略相同之方向上移動。在階段2期間的移動可在任何方向上,且對示意動作之解譯可部分地取決於彼移動之方向。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可在單一連續移動中執行;使用者在階段1與階段2之間無需暫停,只要可偵測開合手勢及平移或方向性移動兩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22中所說明之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可用以提供用於在瀏覽器中之鄰近標籤之間切換的快速介面。圖23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可用以解譯向內收合手勢及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之過程2300之流程圖。過程2300類似於過程1800,且可類似於上文所描述之區塊1802-1812來實施區塊2302-2312。在區塊2314處,在於區塊2310處切換至陣列模式後,過程2300判定是否已偵測到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之階段2(移動)。若未偵測到,則過程2300可結束,從而使瀏覽器應用程式145保持處於陣列模式中。
若已偵測到開合手勢-快速滑移階段2移動,則在區塊2316處,過程2300可判定階段2移動之方向。在區塊2318處,過程2300可至少部分地基於移動之方向來選擇新的作用中標籤。舉例而言,假設在區塊2304處,瀏覽器應用程式145處於如圖2中所示之全畫面模式中,其中標籤206a為作用中標籤。標籤206b在右邊鄰近於標籤206a,且標籤206c在左邊鄰近於標籤206a。若區塊2316處之移動為向右,則可選擇標籤206b(鄰近於最近作用中標籤206a之右邊的標籤);若移動為向左,則可選擇標籤206c(鄰近於最近作用中標籤206a之左邊的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在所指示之方向上不存在鄰近於最近作用中標籤的開啟標籤,則最近作用中標籤可仍然為作用中標籤。在其他實施例中,若在所指示之方向上不存在鄰近於最近作用中標籤的開啟標籤,則可將示意動作解譯為請求開啟新的標籤,且該新標籤(其可一開始顯示如所要之空頁面或預設頁面)變為作用中標籤。
再次參看圖23,在區塊2320處,在已選擇新的作用中標籤之後,瀏覽器螢幕200可轉變至全畫面模式,從而顯示新的作用中標籤。該轉變可為動畫般的;例如,可將圖3之陣列300展示為在轉變至全畫面模式之前滑動至新位置中(其中新的作用中標籤大致地在頁面顯示區域居中)。
應瞭解,過程2300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可並行地執行被順序描述之步驟,可變化步驟之次序,且可修改、組合、添加或省略步驟。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快速地執行整個過程,基本上與使用者做出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同時(在人感知之極限內)使得使用者回應於單一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而感知自一個標籤至一鄰近標籤的快速切換。取決於瀏覽器應用程式之使用者介面的其他態樣,此標籤切換技術可比直接選擇新標籤有效率。
在一些實施例中,自全畫面模式至陣列模式且返回至全畫面模式之轉變可用以使一個作用中標籤與另一作用中標籤之間的任何轉變為動畫般的,而與觸發該轉變之特定使用者輸入無關。舉例而言,當使用者選擇在圖2中之瀏覽器螢幕200之標籤區域205中的標籤時,轉變至選定標籤可如同轉變至陣列模式、捲動陣列至新位置及轉變回至全畫面模式(其中選定標籤係作為作用中標籤)為動畫般的。因此,使用者輸入無需包括進入陣列模式或返回至全畫面模式之明確使用者請求;可將模式轉變併入至瀏覽器對瀏覽器所接收之任何標籤切換輸入的回應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瀏覽器應用程式之陣列模式可用以促進使用者存取在使用者之其他器件上之內容瀏覽器應用程式中可為開啟的標籤。舉例而言,使用者可訂用基於雲端之資料管理服務,該基於雲端之資料管理服務使在屬於彼使用者的多個器件間之資訊自動地同步。圖2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用於使用者之雲端計算設置2400。在此實例中,使用者具有桌上型電腦2402、膝上型電腦2404、平板電腦2406及智慧型手機2408。(應理解,一給定使用者可具有任何數目個此等及/或其他器件及此等及/或其他器件之組合)。器件2402-2408各自向雲端服務2410註冊,該雲端服務2410提供資料儲存及同步能力。器件2402-2408可(例如)經由網際網路、蜂巢式資料網路或其他通信頻道與雲端服務2410通信。通信可有效地為連續的(例如,用於器件之即時同步)或為偶發性的(例如,經排程之同步操作或離散資料存取操作)。
器件2402中之任何者或所有器件2402可執行支援標籤式瀏覽之瀏覽器應用程式(例如,網頁瀏覽器)。在此實例中,桌上型電腦2402可執行標籤式瀏覽器2412,而平板電腦2406可執行標籤式瀏覽器2414。可使用相同軟體或不同軟體來實施瀏覽器2412及2414。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使用瀏覽器2412來檢視在瀏覽器2414中開啟之標籤以及在瀏覽器2412中在本地開啟之標籤,及/或反之亦然。如本文中所使用,「本地標籤」(或「本地內容項目」)指代在使用者當前正使用之瀏覽器應用程式中開啟的標籤(或其他內容項目),而「遠端標籤」(或「遠端內容項目」)指代在位於使用者之其他器件中之一者上的瀏覽器應用程式中開啟的標籤(或其他內容項目)。因此,例如,若使用者在平板電腦2406上正使用瀏覽器2414,則使用者已用瀏覽器2414開啟的標籤為「本地的」,而在瀏覽器2412中可為開啟的任何標籤為「遠端的」。若取而代之,使用者正使用瀏覽器2414,則命名法將顛倒,其中瀏覽器2414中之標籤為「本地的」且瀏覽器2412中之標籤為「遠端的」。
在一些實施例中,即使瀏覽器應用程式當前未正在其主機器件上執行,仍可將標籤考慮為在瀏覽器中為開啟的。舉例而言,當瀏覽器程式退出時,一些瀏覽器可保存當前開啟之一組標籤;此行為可為自動的抑或由使用者輸入控制。在一退出標籤即被保存的情況下,即使遠端器件當前未正執行其瀏覽器應用程式,仍可存取所保存的一組遠端標籤。出於實施遠端標籤瀏覽之目的,雲端服務2410能夠自使用者之器件中的第一者獲得關於何標籤當前在彼器件上係開啟的資訊且將彼資訊提供至使用者之其他器件中之一者(例如,應要求)係足夠的。
圖25至圖27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遠端標籤瀏覽的使用者經驗。出於描述此等圖之目的,將假定使用者正使用在圖24之平板電腦2406上的瀏覽器2414且想要存取在位於桌上型電腦2402上之瀏覽器2412中開啟的遠端標籤。
圖25說明在陣列模式中之瀏覽器應用程式(例如,平板電腦2406上之瀏覽器應用程式2414)之瀏覽器螢幕2500。本地標籤經展示為標籤式頁面2502之陣列;該陣列可類似於上文所描述之陣列佈局。在頁面顯示區域2504之頂部,雲端2506部分地可見。在一些實施例中,僅若對使用者之遠端器件上之資料的存取當前可用(例如,若平板電腦器件2406(瀏覽器2414正在其上執行)當前正連接至雲端服務、若使用者具有向雲端服務註冊之多個器件及若使用者之其他器件中的任一者具有任何開啟標籤),才展示雲端2506。因此,雲端2506的存在可向使用者指示雲端服務2410能夠存取位於使用者之其他器件中之一或多者上的遠端標籤。
使用者可以上文所描述之方式與瀏覽器螢幕2500互動以檢視及選擇任何本地標籤。另外,使用者可選擇存取遠端標籤。舉例而言,除將陣列自一側捲動至另一側之外,使用者亦可向上(或向下)捲動陣列。
圖26說明若使用者在圖25之瀏覽器螢幕2500中向上捲動則可顯示之瀏覽器螢幕2600。本地標籤(頁面2502)捲動至底部,雲端2506變得完全可見,且對應於使用者之其他器件的圖示展示於雲端2506上面。舉例而言,圖示2602可對應於智慧型手機2408(圖24),圖示2604可對應於膝上型電腦2404,且圖示2606可對應於桌上型電腦2402。每一圖示可包括識別器件(例如,按使用者指派之名稱)的標記。使用者可選擇圖示2602、2604、2606中之一者以檢視距彼器件遠端之標籤。
圖27說明若使用者選擇在圖26之瀏覽器螢幕2600中之圖示2602則可顯示之瀏覽器螢幕2700。頁面顯示區域之下部部分保持為與先前一樣,且添加圖示2702以識別選定器件(在此實例中為桌上型電腦2402)。標籤式頁面2704提供對應於選定器件之遠端標籤的頁面陣列;在此實例中,選定器件為桌上型電腦2402且遠端標籤為碰巧在瀏覽器2412中開啟的標籤。遠端標籤陣列可為1×M條帶,其中M為在選定器件上之開啟標籤的數目。標籤式頁面2704可以與瀏覽器2412中之標籤相同的次序排列,且陣列可經定位使得最接近瀏覽器螢幕2700中之中心的標籤式頁面2704a對應於瀏覽器2412中之當前(或最近)作用中頁面。使用者可以與上文所描述之標籤式頁面陣列相同的方式與標籤式頁面2704互動,包括將頁面2704中之任一者擴展為全畫面模式。使用者亦可選擇雲端2506以返回至螢幕2600且選擇一不同遠端器件,或向下捲動以存取本地標籤(頁面2502)。
圖28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用於遠端標籤瀏覽之過程2800之流程圖。過程2800可在區塊2802處以瀏覽器(例如,圖24之瀏覽器2414)在全畫面模式中顯示內容項目開始。在區塊2804處,過程2800可接收請求至陣列模式之轉變的使用者輸入。在區塊2806處,過程2800可轉變至陣列模式,(例如)如上文所描述。在一些實施例中,陣列模式可包括雲端指示符2506(圖25)或遠端標籤可用的另一視覺指示符。
在區塊2808處,過程2800可接收請求存取來自使用者之遠端器件之標籤的使用者輸入。舉例而言,在圖25中,使用者可選擇雲端2506或向上捲動。
在區塊2810處,過程2800可識別使用者之遠端器件。舉例而言,過程2800可與雲端服務2410(圖24)通信以判定使用者具有何器件且彼等器件是否具有開啟標籤。在區塊2812處,過程2800可顯示針對使用者之遠端器件的圖示,例如,如圖26中所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僅在一特定器件向雲端服務2410註冊且具有開啟標籤的情況下才展示針對該器件之圖示。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器件經註冊但不具有雲端服務2410可存取之開啟標籤,則可以灰暗、褪色或另外視覺上相異之格式繪製圖示以指示無標籤可用。
在區塊2816處,過程2800可擷取選定器件之遠端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過程2800可與雲端服務2410通信以獲得關於何標籤對於選定器件為開啟的及每一標籤含有何頁面的當前資料。雲端服務2410又可回應於來自過程2800之請求抑或藉由在先前同步操作期間自快取區或自選定器件獲得的資料之其他儲存區擷取資料而獲得來自選定器件之資料。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區塊2816處擷取的資料可僅包括與每一標籤相關聯之當前頁面;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提供每一標籤之完整或部分瀏覽歷史。資料可包括頁面之識別符(例如,URL)及/或頁面在其最近出現於遠端器件上時的再現。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區塊2816處之資料擷取可以安全性量測為條件。舉例而言,在擷取與遠端器件有關的資料之前,雲端服務2410可需要存取憑證。該憑證可為(例如)與使用者在雲端服務2410上之帳戶或與特定遠端器件(其資料正被擷取)相關聯的使用者名稱及/或密碼(或驗證碼)。區塊2816可包括使用者獲得適當憑證資訊之額外提示及/或與雲端服務2410之額外通信以提供憑證。
在區塊2818處,過程2800可基於所擷取之資料來顯示對應於且表示遠端標籤的內容項目。在一些實施例中,過程2800可使用所擷取之URL來獲得及再現每一標籤之當前內容項目。在其他實施例中,遠端標籤之陣列模式再現可僅包括相關聯之內容項目的URL、標題、縮略圖或其他識別符;項目僅在使用者選擇其的情況下才被存取。(此可加速遠端標籤之陣列模式顯示的再現,此係因為將期望遠端標籤之內容項目中無一者當前將位於本地瀏覽器之快取區中。)
在區塊2820處,過程2800可接收選擇遠端標籤中之一者的使用者輸入。此可類似於如上文所描述之在處於陣列模式時選擇本地標籤。雖然圖28中未展示其他使用者輸入選項,但應理解,使用者輸入可請求一不同操作(例如,選擇一不同遠端器件或使顯示器返回至本地標籤或類似者),且過程2800可藉由適當地修改瀏覽器螢幕來回應此輸入。
在區塊2822處,若使用者選擇遠端標籤,則過程2800可將瀏覽器轉變至顯示選定項目之全畫面模式。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可包括擷取選定項目。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使用者選擇遠端標籤以在全畫面模式中檢視時,一新的本地標籤被開啟,且全畫面視圖變為本地標籤之視圖,其中該新的本地標籤係作為作用中標籤。在此點上,新的本地標籤與遠端標籤之間的連結可被切斷(該連結源自該遠端標籤),且對新的本地標籤之隨後操作根本無需影響遠端標籤集。
在其他實施例中,當使用者選擇遠端標籤以在全畫面模式中檢視時,全畫面模式可併有除本地標籤之外或替代本地標籤亦有的遠端標籤。舉例而言,本地標籤、遠端標籤或兩者可出現於瀏覽器螢幕之標籤區域中。遠端標籤可以不同色彩及/或用其他區分標示再現使得使用者可認識到此等為遠端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在遠端標籤中進行的任何改變(例如,巡覽至新頁面、開啟或關閉標籤)經由雲端服務2410而同步回至遠端器件。
在一些情況下,遠端瀏覽器及本地瀏覽器可存取相同項目之不同型式。舉例而言,一些網頁提供經針對具有大顯示器之器件(諸如,桌上型電腦或膝上型電腦)最佳化的「標準」型式及針對具有小顯示器之器件(諸如,智慧型手機)最佳化的「行動」型式兩者。在遠端標籤與一種類別之器件(例如,圖24之桌上型電腦2402)相關聯而本地標籤與一不同類別(例如,智慧型手機2408或平板電腦2406)相關聯的狀況下,可基於設計考慮及/或使用者偏愛來作出關於使用頁面之哪一型式的決定。舉例而言,在一些狀況下,可能需要儘可能密切地反映使用者在遠端器件上將具有的瀏覽經歷,在該狀況下,遠端器件之類別可用以判定型式。在一些狀況下,可基於本地器件之類別來權衡與頻寬及/或顯示區域有關的考慮以利再現遠端標籤頁面。在一些實施例中,若與遠端標籤相關聯之頁面的不同型式為可用的,則可提示使用者指示其想要檢視何型式。
應瞭解,本文中所描述之遠端瀏覽實施例為說明性的,且變化及修改係可能的。不同格式、色彩方案等可用以在陣列模式中區分本地標籤與遠端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者可能能夠將任何本地標籤標示為「不共用」,在該狀況下,所討論之標籤不包括於被傳達至其他器件的遠端標籤集中;使用者亦可具有全域地啟用或停用在任何瀏覽器上對本地標籤之標籤共用的選項。亦應理解,不需要遠端標籤瀏覽能力,且一些瀏覽器可僅支援本地標籤。
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提供在內容瀏覽器中之標籤之間的增強之巡覽。藉由使使用者能夠預覽與特定標籤相關聯之內容項目及快速地在與不同標籤相關聯之內容項目間移動,使用者選擇其實際上想要檢視之標籤的能力得到增強。此在許多情形中可為有幫助的,諸如,在使用者使大量標籤開啟之情況下及/或在多個標籤在全畫面視圖中顯示類似或相同的標記之情況下。
可如所要變化在陣列模式中的顯示元件之特定組態。藉由實例,圖29至圖33為說明使用「標籤堆」隱喻巡覽在陣列模式中之標籤之螢幕截圖,該「標籤堆」隱喻適用於存在許多開啟標籤的情況。標籤堆隱喻將一堆標籤安置至當前標籤的左邊且將另一堆標籤安置至當前標籤的右邊。在每一堆內,標籤經定序使得最接近當前標籤之標籤最接近頂部(若使用者正自上部俯視該堆)。作用中標籤位於該兩個堆之上及之間。當作用中標籤改變時,標籤在該等堆之間左右移位。
圖29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實施標籤堆隱喻之瀏覽器螢幕2900。當前頁面2902以全畫面模式展示。對應的標籤2904a出現在臨近標籤2904b、2904c的前面。標籤2904b重疊緊鄰近之標籤2904b。不存在用於在標籤2904c之右邊的額外標籤之足夠空間。因此,如在插圖2910中最佳地看出,標籤堆2912經再現以指示在標籤2904c之右邊存在隱藏的標籤。在一些實施例中,標籤堆2912中之標籤的數目可匹配隱藏的標籤的數目;在其他實施例中,標籤堆2912中之標籤的數目可具有上限,且可簡單地為存在隱藏的標籤之指示符,而不必指示存在多少個此等標籤。
圖30說明對應於圖29之全畫面模式的陣列模式之瀏覽器螢幕3000。如在本文中所描述之其他實施例中,在陣列模式中之頁面3002經以減小之大小再現且並排排列。不同於圖3之實施例,在此實施例中,頁面3002不具有附接之標籤。標籤3004保持位於在組件區塊3008之底部的標籤區域3006中。展示標籤堆3008在標籤區域3006之右端附近以指示隱藏的標籤。
當使用者捲動頁面3002之陣列時,標籤區域3006經修改以反映該陣列之當前位置。舉例而言,圖31說明展示在將若干頁面捲動至右邊之後的頁面3002之陣列之瀏覽器螢幕3100。頁面3002g現最接近中心。標籤區域3006可反映移位。舉例而言,標籤3004g(對應於頁面3002g)現在所有其他標籤之上,其中鄰近標籤3004f、3004e位於左邊。標籤堆3102已出現在標籤區域3006之左端附近以指示左邊存在隱藏的標籤(例如,包括在圖30中可見的標籤3002a-c)。在標籤區域3006之右端附近的標籤堆3008的大小被減小,此因為其標籤中之一些標籤現為可見的。
圖32說明展示在自始至終捲動至右端之後的頁面3002之陣列之瀏覽器螢幕3200。對應於最右標籤3004z之頁面3002z在頁面顯示區域3202之中心附近。右邊的空白空間(其中將期望出現下一頁面)係此為陣列之右端的提示。(捲動可為端限制型以防止無陣列之部分可見的情形)。另外,標籤3004z現被繪製為標籤區域3006中之頂部標籤,且右邊不存在標籤(來自圖31之標籤堆3008已不見了)。同時,左端標籤堆3102較大,其指示左邊的隱藏的標籤之數目之增加。
圖33說明瀏覽器螢幕3300,其類似於螢幕3200,惟在此狀況下頁面3002之陣列自始至終被捲動至左端除外。對應於最左標籤3004k之頁面3002k在頁面顯示區域3302之中心附近。左邊的空白空間(其中將期望出現下一頁面)係此為陣列之左端的提示。(再次,捲動可為端限制型以防止無陣列之部分可見的情形)。另外,標籤3004k現被繪製為標籤區域3006中之頂部標籤,且左邊不存在標籤(來自圖31及圖32之標籤堆3102已不見了)。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捲動到達陣列之末端時(例如,如圖32及圖33中所示),可提供允許調用其他操作之可供性。舉例而言,在位於圖33中之頁面3002k的左邊及/或圖32中之頁面3002z的右邊之空白空間中,可提供可操作以產生新標籤、以起始網頁搜尋或以實行其他操作之圖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提供用於調用不同操作之多個圖示,且一特定圖示可出現在陣列的任一端或兩端。在一些實施例中,不使用圖示,且諸如在陣列之末端的空白空間中點選或輕擊的動作使新標籤被產生。
在圖29至圖33之實施例中,頁面並非總是對準於其標籤的正下方(例如,見圖32及圖33)。因此,提供進一步之頁面識別可為有幫助的。圖34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陣列模式中之瀏覽器螢幕3400,其具有額外頁面識別。頁面3402大致在頁面顯示區域3404中居中,且如在以上圖29至圖33中,對應之標籤3406作為頂部標籤出現。然而,標籤3406在標籤區域3410之右端附近,而頁面3402大致居中。為促進識別陣列中之頁面,在此實施例中,頁面標題區域3408出現在頁面顯示區域3404內之頁面3402的上面。頁面標題區域3408中所顯示的標題可與標籤3406中的標記相同且可幫助使用者將標題與正確的標籤相關聯。在一些實施例中,當捲動陣列時頁面標題可隨頁面3402左右移動,且其他頁面亦可具有隨其捲動之標題。在一些實施例中,惟最接近中心之頁面除外,標題之顯示受到抑制;頁面標題區域3408中之標題文字可簡單地隨著頁面移動經過其時改變;標題之間的轉變可為動畫般的(例如,使用諸如漸弱及漸強、溶解、擦拭或類似者之效應)。
此實施例說明內容項目之許多不同排列中的一者,且可使用用於將標籤與展示為n陣列模式之內容項目相關聯的不同機制。可如所要組合各種實施例之特徵,且可添加其他特徵。
在上文展示之實施例中,在陣列模式中之標籤係以1×N條帶排列,其中N為開啟標籤之數目。如上文所提到,此排列可具有與單列標籤的直觀關係,但此排列不作需要。圖35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的在陣列模式中的瀏覽器螢幕3500,其中頁面3502係以柵格排列。位於柵格之兩個列中的頁面3502a-j完全可見,且第三列(頁面3502k-o)部分可見。柵格可以所要之任何方式(例如,逐列、逐行或任意排列)映射至全畫面模式之標籤。可使用動畫般轉變,(例如)以展示標籤在全畫面模式中自標籤列散開成為陣列模式之柵格排列。亦可將柵格排列用於(例如)可在全畫面模式中顯示多列標籤的瀏覽器中;柵格之該等列可對應於標籤之列。柵格無需為矩形;不同列可具有不同數目個頁面。
儘管已關於特定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認識到眾多修改係可能的。舉例而言,雖然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參考作為內容項目之網頁,但其他類型之內容項目亦可為瀏覽之主體。實例包括文件檔案(其可在本地儲存於使用者之電腦上或遠端儲存)、相片、媒體項目、內容串流(例如,不同TV頻道及/或視訊串流頻道及/或音訊串流頻道,其中陣列模式用以預覽頻道及選擇觀看或收聽的頻道;可在全畫面模式中播放選定頻道)。
瀏覽器可包括允許使用者檢視內容項目且與內容項目互動的任何電腦程式或其他工具。雖然可將瀏覽器實施為在適當硬體上執行的軟體,但其他實施係可能的,且瀏覽器可適宜於特定類型之內容項目(例如,網頁瀏覽器、文件瀏覽器等)。瀏覽器可支援任何數目個開啟標籤,其中每一標籤可與一不同內容項目相關聯,且可改變任一標籤之當前內容項目而不影響其他標籤。瀏覽器可(但無需)維持每一標籤之單獨瀏覽歷史,(例如)以支援基於每一標籤之向前及向後巡覽。一些瀏覽器可限制可在給定時間開啟的標籤之數目(例如,歸因於記憶體或顯示器約束或類似者)。與各種標籤相關聯之標籤指示符可在全畫面模式中為可見的(例如,在頁面顯示區域之底部及/或側部)。不需要所有標籤指示符在全畫面模式抑或陣列模式中始終為可見的,且一些瀏覽器可具有隱藏標籤指示符之全畫面模式。
描述之部分可指特定使用者介面,諸如,觸控螢幕顯示器、其他觸敏表面或即點即選(point-and-click)介面。其他實施例可使用不同介面。舉例而言,使用者介面可為基於語音型,其中使用者將指令對麥克風或其他音訊輸入器件說出,且器件提供除如上文所描述之視覺回應之外亦的或替代如上文所描述之視覺回應的聲訊回應(例如,使用合成語音或預先記錄之音訊片段)。可使用基於語音之元件及視覺介面元件之組合,且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支援多個不同類型之介面,其中使用者具有選擇所要的介面、組合使用多個介面(例如,自螢幕讀取資訊且說出指令)及/或在不同介面之間切換的選項。可支援任何所要形式之使用者與器件的互動。
某些實施例使用如上文所描述之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併入至使用者介面操縱之其他態樣中,而並不限於標籤式瀏覽情境。舉例而言,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第一使用者介面區正以第一縮放比例顯示於顯示器件上時,觸敏表面可偵測多個同時接觸點(例如,與表面接觸之多個手指)。當繼續偵測該等接觸點中之至少一者時,電腦系統可基於在觸敏表面上該等接觸點相對於彼此的移動來偵測第一示意動作(例如,上文所描述之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的階段1)。回應於此,可以低於第一縮放比例之第二縮放比例來顯示第一使用者介面區。當仍繼續偵測該等接觸點中之至少一者時,電腦系統可接著基於在觸敏表面上該等接觸點的移動來偵測第二示意動作(例如,上文所描述之開合手勢-快速滑移示意動作的階段2)。回應於此,可顯示第二使用者介面區(其可為在偵測到第二示意動作之前未顯示的任何區)。可以第二縮放比例顯示第二使用者介面區,直至偵測到所有該等接觸點自表面的釋放,此時,可以第一縮放比例顯示第二使用者介面區域。
在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中,使用者介面區可對應於瀏覽器之不同標籤中的內容項目,但亦可在其他情境中應用示意動作。舉例而言,第一使用者介面區及第二使用者介面區可為:應用程式之多文件介面中的視窗,諸如,在字處理器或影像檢視器中開啟的多個文件;標籤式文件介面中的視窗,例如,如上文所描述之標籤式網頁瀏覽器;或作業系統中之不同應用程式視窗。
在一些實施例中,兩個以上使用者介面區可為可用的,且可基於接觸點在相對於第二示意動作之結束的預定義時間的移動方向來選擇變為第二區的區。該預定義時間可為(例如)當偵測到第二示意動作之結束時、當偵測到接觸點之釋放(例如,起離)時或就在偵測到接觸點之釋放時。在一些實施中,亦可基於速度、加速度等來選擇第二使用者介面區。使用者介面區可出於巡覽目的而具有所定義之空間關係(諸如,上文所描述之標籤的陣列)及介面區之相對位置及/或介面區域相對於做出示意動作之位置的位置,或亦可將做出示意動作的時間用於選擇。
可使用專用組件及/或可程式化處理器及/或其他可程式化器件的任何組合來實現本發明之實施例。本文中所描述之各種過程可實施於同一處理器上或呈任一組合的不同處理器上。在組件被描述為經組態以實行某些操作的情況下,可(例如)藉由設計電子電路以實行操作、藉由程式化可程式化之電子電路(諸如,微處理器)以實行操作或其任何組合來實現此組態。另外,雖然上文所描述之實施例可參考特定硬體及軟體組件,但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亦可使用硬體及/或軟體組件之不同組合,且被描述為以硬體實施之特定操作亦可以軟體來實施,或反之亦然。
併有本發明之各種特徵的電腦程式可經編碼且儲存於各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合適之媒體包括磁碟或磁帶、諸如緊密光碟(CD)或DVD(數位多功能光碟)之光學儲存媒體、快閃記憶體及其他非暫時性媒體。可將藉由程式碼編碼之電腦可讀媒體與相容之電子器件封裝,或可獨立於電子器件來提供程式碼(例如,經由網際網路下載或作為獨立封裝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
因此,儘管已關於特定實施例描述了本發明,但應瞭解,本發明意欲涵蓋在以下申請專利範圍之範疇內的所有修改及等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