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1)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半導體製程的方法,且特別是有 關於一種金屬層之改質方法。 【先前技術】 金屬導線層在半導體技術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而精 確無誤地將各層金屬導線層整合於一晶片中也是一項極為 重要的技術。目前金屬導線層的發展需要盡可能提高其可 靠度、縮小其尺寸大小並且增加其製程容許度。 然而,金屬導線層之製作技術中有幾項困難點,必須 加以改善。由於金屬導線層的反射率相當高,在後續微影 (photol i thography)製程中高強度的反射率會導致曝光對 準發生困難。因此,金屬導線層的表面通常會形成一抗反 射層(anti-reflective coating),例如氮化鈦,以降低 微影曝光時的反射光強度,可提高微影製程容許度。 另外’目前常使用的金屬導線材質多為銅鋁合金(Cu/ A1 alloy)或銅紹石夕合金(Cu/Al/Si alloy),卻往往容易 在製程中务生銅紹(CuA12)析出(precipitate)的問題。銅 紹的析出會在後續姓刻金屬導電層時導致有毒殘留物的產 生’殘留物會導致位於金屬層下方的阻障層發生斷線,而 形成短路。 並且’金屬導線層沉積過程中所殘留的應力(s ^ r e s s) 以及表面不平整而易造成光阻崩塌的問題,皆是目前急需 改善的方向。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第5頁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2) 有鑑於此 提供一種金屬 (conductive \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 以避免金屬層 (precipitate: 本發明之 以降低金屬層 的施行。 本發明之 快速冷卻,改 層。另外,這 形成金屬層之 成第二金屬阻 為獲致上 法,此方法的 首先’提 障層於上述基 屬阻障層表面 層表面。最後
的改質方 出 短路的問 法 ,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主 層的改質方法,可適用於半導 要目的在於 Π r i n g)的製造。 、金屬導線 目的之一在於提供一種金屬層 不均勻,以避免銅鋁(CuA12)杆 〉的問題發生,發生金屬導電層 目的之二在於提供一種金屬層的改質方法, 反射率及反射率之差異,有利後續微影製成 主要特徵在於1 ·以熱處理方式,包括烘烤= 質金屬層。2.以含氮氣體處理方式改免金 些改質方式可施行於1·形成金屬層之A ’ 2·; 後,3 ·形成第二金屬阻障層之欽之後 4 · 障層之氮化鈦之後。 述之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金屬層的改貝方 步驟主要係包括: 供一半導體基底。接著,形成_第一金屬阻 底表面。接著,形成一金屬層於上述第〆^ 。然後,形成一第二金屬阻障層於上述金屬 ,貫施一熱處理程序。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3) 如前所述,上述第一金屬阻障層與上述第二金屬阻障 層分別係由堆疊之欽(T丨)/氮化鈦(T i N)所構成,而上述金 屬層係銅鋁合金(Cu/Al al l〇y)或鋼鋁矽合金(Cu/Al/Si alloy) 0 根據本發明’上述熱處理程序可以急速冷卻方式進行 或以烘烤方式進行。 根據本發明’上述熱處理程序可施行於形成上述金屬 層之後或施行於形成上述第二金屬阻障層之氮化鈦(T i N) 之後。 根據本發明’上述熱處理程序之溫度約為2 0 0〜4 0 0 °C。 根據本發明,上述急速冷卻的溫度變化係由室溫約2 3 。(:,於約5〜1 〇秒内,將溫度上升至約3 5 0 °C,接著,保持 約5 0〜7 0秒,最後在約3 0〜1 〇 〇秒内將溫度降至室溫約2 3 〇C。 又,為獲上述目的,本發明又提出一種金屬層的改質 方法,此方法的步驟主要係包括: 首先’知1七、半^"體基底。接著,形成一第一金屬阻 障層於上述基底表面。然後,形成一金屬層於上述第一金 屬阻障層表面。接著,形成一第二金屬阻障層於上述金屬 層表面。最後,實施一含氮氣體處理程序。 根據本發明,上述含氮氣體處理程序可施行於形成上 述金屬層之後’或是施行於形成上述第二金屬阻障層之氮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4) 化鈦(T i N )之後。 根據本發明 氣(N2)。
上述含氮氣體包括_ 氧化二氮(N2〇)或氡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_ 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 下: x 點能更明顯易懂 ,作詳細說明如 【實施方式】 實施例1 以下請配合參考第1圖至第4圖之制立 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 之-程剖面圖,說明根 …Ϊ先請參照第1圖’提供—半導體基底100,其材質 例如為矽(Si),其上方可以形成任何所 貝 例如M0S電晶豸、電阻、邏輯元件等,不過此處為"了簡化 圖式,僅以平整的基板100表示 <。在本發明的敘述中,” 基底”一詞係包括半導體晶圓上已形成的元件與覆蓋在晶 圓上的各種塗層,’’基底表面"一詞係包括半導體晶圓的所 露出的最上層’例如矽晶圓表面、絕緣層、金屬導線等。 接著,請芩照第2圖,形成一第一金屬阻障層丨〇 4於基 底100表面。第一金屬阻障層104可由堆疊之鈦(Ti) /氮化 鈦(T i N )所構成’利用物理氣相沉積法(p乜y s i c a 1 v a ρ 〇 r deposition; PVD)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hemicai vap〇r deposi tion ; CVD),而形成。製程溫度約90〜;i 10 〇c,先以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第8頁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5) -—- 金屬鈦為靶材,形成鈦1041之厚度約13〇〜17〇 A,然後再 於金屬鈦靶材之下通入氮氣而形成氮化鈦1〇42 180〜220 A 。 接著,請參照第3圖,形成一金屬層1〇6於第一全屬阻 障層1〇4表面。金屬層106可包括銅鋁合金(Cu/ai aii〇y) 或銅銘矽合金(Cu/A1/Sl aU〇y),其成份例如為原子百分 比A199. 5%、CuO. 5%,原子百分比A198· 5%、Cu〇. 5% 與^1% ,可利用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形 成。製程溫度約2 70〜3 3 0。(:,金屬層1〇6之厚度約 2500〜4000 A 。 此日守,於形成金屬層1 Q 6之後,可施行本發明之主要 改質步驟,實施一熱處理程序S1〇〇。熱處理程序si〇〇可以 烘烤方式進行或以急速冷卻方式進行,溫度約為2〇〇〜4〇〇 °C。並且,該熱處理程序31⑽可於含氮氣氛環境下施行, 例如氧化一氮(h 0 )或氮氣()。該熱處理程序g 1 Q Q可以 =止銅鋁(CuAl2)析出(precipi tate)。銅鋁的析出會在後 續餘刻金屬導電層時導致有毒殘留物的產生,殘留物會導 致位於金屬層下方的阻障層發生斷線,而形成短路。二熱 處理程序S1 00,亦可以改善金屬層均勻度,避免發生金屬 導電層短路的問題,又可以有效控制金屬層反射率的均勻 度,有利後續微影製成的施行。 隶後,明參R?、第4圖,形成一第二金屬阻障層1 q 8於金 屬層106表面。第二金屬阻障層ι〇8可由堆疊之鈦(Ti) /氮 化鈦(TiN)所構成,利用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化學氣相沉
Μ
Η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第9頁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6) 積法(CVD)形成。製程溫度約90〜110 °C,先以金屬鈦為靶 材,形成鈦1081之厚度約90〜110 A,然後可以同時進行一 電衆處理與一氣體處理(例如含氮氣體),以使鈦1 〇 8 1氮 化。然後,再於金屬鈦靶材之下通入氮氣而形成氮化鈦 1082之厚度約650〜750A。並且,氮化鈦1〇82可同時作為 抗反射層(anti-reflection coating)。 根據本發明,本實施例之改質方法係步驟31〇〇之熱處 理紅序,而熱處理程序S 1 〇 〇可施行於形成金屬層1 〇 β之後 ,抑或是施行於形成第二金屬阻障層之氮化鈦1〇82之後。 並且,根據本發明,本實施例之改質方法係步驟81⑽ 之熱處理程序,還可以配合一電漿處理或一氣體處理(例 如含氮氣體)同時進行,且施行順序係在形成第二金屬阻 障層之氮化鈦1 0 8 2之後。 根據本奄明之急速冷卻的溫度變化係由室溫約U ,於約5]◦秒内,將溫度上升至約35〇t,接著,保持約 50〜70秒,最後在約30 4 00秒内將溫度降至室溫約。 實施例2 同樣地,卩下請配合參考第1圖至第4圖之製程剖面 圖’說明根據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 表枉d面 首先,請參照第1圖,提供一半I ,T f / 卞等體基底100,其材晳 例如為矽(s i),其上方可以形成任 才貝 , unQ ^ n ^ 取任何所需的半導體元件, 例如Μ 0 S笔晶體、電阻、邏輯元件望 < 在本發明的敘述中,” 回斗、^ 件專’不過此處為了簡化 圖式,僅以平整的基板100表示之。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7) 基底π —詞係包括半導體晶圓上已形成的元件與覆蓋在晶 圓上的各種塗層;”基底表面π —詞係包括半導體晶圓的所 露出的最上層,例如石夕晶圓表面、絕緣層、金屬導線等。 接著,請參照第2圖,形成一第一金屬阻障層1 〇 4於基 底100表面。第一金屬阻障層104可由堆疊之鈦(Ti) /氮化 鈦(TiN)所構成,利用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化學氣相沉積 法(CVD)而形成。製程溫度約90〜11 0 °C,先以金屬鈦為革巴 材,形成鈦1 041之厚度約130〜170 A,然後再於金屬鈦革巴 材之下通入氮氣而形成氮化鈦1042之厚度約180〜220A。 接著,請參照第3圖,形成一金屬層1 〇 6於第一金屬阻 障層104表面。金屬層106可包括銅鋁合金(Cu/Al alloy) 或銅鋁矽合金(Cu/Al/Si alloy),其成份例如為原子百分 比八199.5%、(:11〇.5%,原子百分比八198_5%、(:11〇.5%與8110/〇 ,可利用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化學氣相沉積法(CVD)而形 成。製程溫度約200〜400 °C,金屬層106之厚度約 2500〜4000 A ° 最後’請參照第4圖,形成一第二金屬阻障層1 〇 8於金 屬層106表面。苐一金屬阻障層可由堆疊之鈦(Ti) /氮 化数(TiN)所構成,利用物理氣相沉積(pVD)或化學氣相沉 積法(CVD)而形成,製程溫度約9〇〜U(rc,先以金屬鈦為 革巴材’形成鈦1081之厚度約9〇〜丨1〇 a,然後再於金屬鈦靶 材之下通入氮氣而形成氮化鈦1〇82之厚度約65〇〜75〇A。 亚且’ II化欽1 0 82可同時作為抗反射層(anti_reflecti〇n coating) 〇
第11頁 ’然各種改質可單獨 200428532 五、發明說明(8) 根據本發明,本實施例之改質方法係步驟S丨〇 2之 氣體處理程序’而含氮氣體處理程序S 1 Q 2可施行於形 屬層106之前,或是形成金屬層1〇6之後,或是施行於 第一金屬阻障層之鈦1 0 8 1之後,抑或是施行於形成第 屬阻障層之氮化鈦1 0 8 2之後。 根據本發明,本實施例之改質方法係步驟3丨〇 2之 氣體處理程序,而含氮氣體處理程序81〇2可以配合一 理程序同時進行,可施行於形成金屬層1〇6之前(形成 金屬阻障層之氣化欽1042之後),或是形成金屬層1〇6 ,或是施行於形成第二金屬阻障層之鈦丨〇 8丨之後,抑 施行於形成第二金屬阻障層之氮化鈦1〇82之後。 根據本發明,本實施例之改質方法係步驟31〇2之 氣體處理程序’而含氮氣體處理程序川2可以配合— 理程序同時進行,可施行於形成金屬層⑽之前( 金屬阻障層之氮化鈦1042之後),或是施行於形成第 屬阻障層之鈦1 0 8 1之後,抑式θ A > 丨或疋施行於形成第二金Μ 層之氮化鈦1 0 82之後。 珩至^ 本發明之改質程序包括1 # 士 •以熱處理方式,句括 急速冷卻,改質金屬層。2 ·以人^ # 匕括Μ — $氮氣體處理方式改w 層。其貫施例以分別說明於文前 貝 實施,亦可以合併使用實施。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 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蓺者 含氮 成金 形成 二金 含氡 熱處 第— 之後 或是 含氮 電槳 第〜 二金 F且障 烤或 金屬 使用 然其並非用以限定 在不脫離本發明之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200428532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第13頁 200428532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至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之金屬層改質方法之 一較佳實施利之製程剖面圖。 【符號說明】 100〜半導體基底; 1 0 4〜第一金屬阻障層; 1 0 4 1〜鈦; 1 0 4 2〜氮化鈦; 1 0 6〜金屬層; S10Q〜熱處理程序; S102〜含氮氣體處理程序; 108〜第二金屬阻障層; 1 0 8卜鈦; 1 0 8 2〜氮化鈦。
0702-9528TWf(Nl) ; 91P74 ; Felicia.ptd 第1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