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CN216200230U -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00230U
CN216200230UCN202122749552.0UCN202122749552UCN216200230UCN 216200230 UCN216200230 UCN 216200230UCN 202122749552 UCN202122749552 UCN 202122749552UCN 216200230 UCN216200230 UCN 2162002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disc
friction
pressurizing
friction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4955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晓康
崔光彩
朱业凯
张向飞
乐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filedCriticalZhengzhou Meidong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49552.0UpriorityCriticalpatent/CN2162002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granted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00230UpublicationCriticalpatent/CN216200230U/zh
Activelegal-statusCritical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legal-status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Abstract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位于输出轴右侧,输入轴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之间在输入轴前、后侧分别传动设有一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锁紧螺母和第二锁紧螺母分别对第一加压盘和第三加压盘进行限位,将摩擦盘与滚轮之间的正压力封闭在输入轴上,输入轴两端轴承不承受该正压力,使该无级变速装置适用于高速转动;反转机构使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的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使两个摩擦盘同时驱动滚轮,传递扭矩大、传动效率高、变速性能好。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变速传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无级变速箱(无级变速箱)用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中间套上传动带来传动。其无级变速原理是将传动带两端绕在一个锥形带轮上,带轮的外径大小靠油压大小进行无级的变化。也具有把两个可改变直径的传动轮改为两个不同心的摩擦盘的无级变速箱。这两种变速装置在工作时传动轮、摩擦盘均固定到变速箱箱体上,变速箱箱体受力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传递效率高、在工作时变速箱箱体不受力的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输入轴和输出轴,输入轴位于输出轴右侧,输入轴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之间在输入轴前、后侧分别传动设有一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输出轴传动连接。
左自动加压机构包括自右向左依次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一锁紧螺母、第一加压盘、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第二加压盘、推力球保持器和第一摩擦盘,第一加压盘内圆与输入轴外圆花键连接,第一锁紧螺母与输入轴外圆螺纹连接,第一锁紧螺母左侧与第一加压盘右侧紧固压接,第一摩擦盘左侧面为摩擦面,第二加压盘左侧面和第一摩擦盘右侧面均设有与推力球保持器内的推力球压接且滚动配合的环形槽,推力球保持器外侧与变速装置的壳体固定连接,第一加压盘左侧面通过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与第二加压盘右侧面传动压接。
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包括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一滚珠保持器,第一滚珠保持器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第一加压盘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右V型槽,所有的第一右V型槽沿输入轴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第一右V型槽的中心线沿输入轴的径向方向,第二加压盘右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右V型槽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一左V型槽,第一滚珠设置在第一右V型槽和第一左V型槽形成的菱形空间内部。
右自动加压机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二锁紧螺母、第三加压盘、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和第二摩擦盘,第三加压盘内圆与输入轴外圆花键连接,第二锁紧螺母与输入轴外圆螺纹连接,第二锁紧螺母右侧与第三加压盘左侧紧固压接,第三加压盘右侧面通过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与第二摩擦盘左侧面传动压接,第二摩擦盘右侧面为摩擦面。
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包括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二滚珠保持器,第二滚珠保持器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二滚珠,第三加压盘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左V型槽,所有的第二左V型槽沿输入轴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第二左V型槽的中心线沿输入轴的径向方向,第二摩擦盘左侧面开设有与第二左V型槽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右V型槽,第二滚珠设置在第二左V型槽和第二右V型槽形成的菱形空间内部。
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输入轴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均包括垂直于输入轴的中心花键轴,中心花键轴上同轴线安装有滚轮和第一锥齿轮,滚轮滑动连接在中心花键轴上,滚轮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二摩擦盘右侧面和第一摩擦盘左侧面滚动压接;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第一锥齿轮同时与第二锥齿轮啮合。
第一滚珠保持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碟簧,左侧的第一碟簧与第二加压盘右侧面压接,右侧的第一碟簧与第一加压盘左侧面压接。
第二滚珠保持器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碟簧,左侧的第二碟簧与第三加压盘右侧面压接,右侧的第二碟簧与第二摩擦盘左侧面压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的各部件均设置在变速箱的箱体内,输入轴右端和输出轴左端分别伸出箱体左侧和右侧。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锁紧螺母用于定位锁紧第一加压盘,第二锁紧螺母用于定位锁紧第三加压盘,两个滚轮分别与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转动配合,即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将两个滚轮的摩擦力封锁到输入轴的轴向方向上,变速箱的箱体不再受力,从而使结构紧凑、变速性能更好,传递效率更高。本实用新型中的推力球保持器与变速装置的壳体固定,推力球保持器用于保持推力球位置,使得第二加压盘、推力球、推力球保持器和第一摩擦盘形成一套反转机构,使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的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使两个摩擦盘同时驱动两个滚轮,传递扭矩大、传动效率高、变速性能好。
第一碟簧和第二碟簧均起到确保两个滚轮左右两侧一直保持第二摩擦盘和第一摩擦盘的压力,确保摩擦传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无级调速原理是:在输入轴转速一定的情况下,第一摩擦盘和第二摩擦盘的摩擦面在径向方向各点上的线速度不同,通过改变滚轮与摩擦盘的摩擦面接触位置,来达到改变转速的目的。两个对称布置的滚轮沿中心花键轴对称同步滑动,即可改变滚轮与摩擦盘摩擦面上的接触点位置,实现无级变速。滚轮沿中心花键轴的滑移驱动机构为现有常规技术,具体构造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包括均沿左右方向设置的输入轴1和输出轴2,输入轴1位于输出轴2右侧,输入轴1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左自动加压机构和右自动加压机构之间在输入轴1前、后侧分别传动设有一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动力输出端与输出轴2传动连接。
左自动加压机构包括自右向左依次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1上的第一锁紧螺母3、第一加压盘4、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第二加压盘22、推力球保持器25和第一摩擦盘6,第一加压盘4内圆与输入轴1外圆花键连接,第一锁紧螺母3与输入轴1外圆螺纹连接,第一锁紧螺母3左侧与第一加压盘4右侧紧固压接,第一摩擦盘6左侧面为摩擦面,第二加压盘22左侧面和第一摩擦盘6右侧面均设有与推力球保持器25内的推力球5压接且滚动配合的环形槽,推力球保持器25外侧与变速装置的壳体26固定连接,第一加压盘4左侧面通过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与第二加压盘22右侧面传动压接。
第一滚动扭矩传递器包括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一滚珠保持器7,第一滚珠保持器7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8,第一加压盘4左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右V型槽18,所有的第一右V型槽18沿输入轴1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第一右V型槽18的中心线沿输入轴1的径向方向,第二加压盘22右侧面开设有与第一右V型槽18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一左V型槽19,第一滚珠8设置在第一右V型槽18和第一左V型槽19形成的菱形空间内部。
右自动加压机构包括自左向右依次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1上的第二锁紧螺母9、第三加压盘10、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和第二摩擦盘11,第三加压盘10内圆与输入轴1外圆花键连接,第二锁紧螺母9与输入轴1外圆螺纹连接,第二锁紧螺母9右侧与第三加压盘10左侧紧固压接,第三加压盘10右侧面通过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与第二摩擦盘11左侧面传动压接,第二摩擦盘11右侧面为摩擦面。
第二滚动扭矩传递器包括同轴线安装在输入轴上的第二滚珠保持器12,第二滚珠保持器12沿圆周方向设有若干个第二滚珠13,第三加压盘10右侧面开设有若干个第二左V型槽20,所有的第二左V型槽20沿输入轴1中心线圆周阵列布置,第二左V型槽20的中心线沿输入轴1的径向方向,第二摩擦盘11左侧面开设有与第二左V型槽20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的第二右V型槽21,第二滚珠13设置在第二左V型槽20和第二右V型槽21形成的菱形空间内部。
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结构相同且关于输入轴1中心线对称布置,每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均包括垂直于输入轴1的中心花键轴14,中心花键轴14上同轴线安装有滚轮15和第一锥齿轮16,滚轮15滑动连接在中心花键轴14上,滚轮15左侧和右侧分别与第二摩擦盘11右侧面和第一摩擦盘6左侧面滚动压接;输出轴2上安装有第二锥齿轮17,两个滚轮位置径向滑移输出机构的第一锥齿轮16同时与第二锥齿轮17啮合。
第一滚珠保持器7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一碟簧23,左侧的第一碟簧23与第二加压盘22右侧面压接,右侧的第一碟簧23与第一加压盘4左侧面压接。
第二滚珠保持器12左右两侧均设有第二碟簧24,左侧的第二碟簧24与第三加压盘10右侧面压接,右侧的第二碟簧24与第二摩擦盘11左侧面压接。
第一碟簧23和第二碟簧24均起到确保两个滚轮15左右两侧一直保持第二摩擦盘11和第一摩擦盘6的压力,确保摩擦传动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工作过程如下:动力由输入轴1向输出轴2传递,输入轴1旋转带动第一加压盘4、第三加压盘10转动,第三加压盘10右侧面通过若干第二滚珠13驱动第二摩擦盘11旋转,第二滚珠保持器12限定第二滚珠13只能转动,不能沿径向移动;与此同时第一加压盘4左侧面通过若干第一滚珠8驱动第二加压盘22旋转,推力球保持器25与变速装置的壳体26固定,因此推力球5的钢珠不能沿第一摩擦盘6右侧面上环形槽转动,这种传动结构使得第二加压盘22、推力球5、推力球保持器25和第一摩擦盘6形成一套反转机构,使第一摩擦盘6与第二摩擦盘11的转向相反,从而能够使第一摩擦盘6、第二摩擦盘11同时带动两个滚轮15转动,滚轮15通过中心花键轴14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两个第一锥齿轮16同时将运动传递给第二锥齿轮17,第二锥齿轮17带动输出轴2将动力输出。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同步改变两个滚轮15与第一摩擦盘6、第二摩擦盘11在径向方向的接触点位置,实现无级变速的操控。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同时描述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向也仅仅是便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理解技术方案,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CN202122749552.0U2021-11-112021-11-11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ActiveCN2162002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Filing DateTitle
CN202122749552.0UCN216200230U (zh)2021-11-112021-11-11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Filing DateTitle
CN202122749552.0UCN216200230U (zh)2021-11-112021-11-11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Publication Date
CN216200230Utrue CN216200230U (zh)2022-04-05

Family

ID=8090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TitlePriority DateFiling Date
CN202122749552.0UActiveCN216200230U (zh)2021-11-112021-11-11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Link
CN (1)CN216200230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CN113819201A (zh)*2021-11-112021-12-21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CN113819201A (zh)*2021-11-112021-12-21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CN113819201B (zh)*2021-11-112025-05-27郑州美东工程科技有限公司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Publication DateTitle
US9933054B2 (en)Continuous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and an infinitely variable transmission variator drive
US3793910A (en)Variable speed friction drive
GB996933A (en)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infinitely variable conical disk transmissions
CN108006177A (zh)行星齿轮跟踪啮合无级变速器
CN105840755A (zh)一种环布双锥台摩擦式无级自动变速装置
CN216200230U (zh)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US2646696A (en)Transmission
CN111692306B (zh)一种滚压式无级变速器
CN112815056B (zh)一种变速装置、变速箱
JPS6131761A (ja)無段変速機
US2936638A (en)Variable speed friction drive
CN113819201A (zh)一种新型无级变速装置
CN111271422B (zh)一种双排传动变速组件和汽车无级变速器
CN207378120U (zh)拖拉机变速箱主变速二挡机构
JP5234015B2 (ja)無段変速装置
CN100383433C (zh)双带或双链传动的同步装置
CN215763109U (zh)一种变速装置、变速箱
CN111396522B (zh)一种钢环式摩擦传动无级变速器
RU2550928C2 (ru)Планетарно лобовой вариатор
CN206770545U (zh)一种无级变速器
CN112377583A (zh)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
CN206770535U (zh)一种无级变速器
CN108533700B (zh)一种无级变速器
CN218440486U (zh)差速无级变矩变速器
JP5418152B2 (ja)摩擦車式の無段変速装置

Legal Events

DateCodeTitleDescription
GR01Patent grant
GR01Patent grant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