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料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
背景技术:
目前,在球化剂冶炼行业,需要将镁锭等多种金属加入到冶炼炉内进行冶炼,由于冶炼是不连续、分批次的,故多采用料斗来运送原料,一般采用起重机将装满原料的料斗吊至炉口上方,之后翻转料斗将料斗倒入炉内;也有采用在料斗下底装有液压闸门,通过液压方式来开/合。由于料斗较重,翻转料斗需要需要额外的动力机构,并且料斗上口大,下倒的准确性不好控制;液压闸门式的料斗则需要加装液压装置,体积大、结构复杂。并且现在炉顶多设置在工作台平面上,即操作人员可在炉顶周围工作,如果能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轻巧,只需少量人力即可完成准确下料的加料斗会方便很多。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轻巧,只需少量人力即可完成准确下料的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
一种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包括:斗体、斗底门、扣锁机构、顶梁、吊环;其中,斗体上、下敞口且上口大、下口小,斗底门铰接在斗体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也铰接在斗体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的铰轴与斗底门的铰轴平行,顶梁固定在斗体上口,吊环固定在顶梁中心;
扣锁机构包括台部、连接部和脚动配重杆,台部为带状平板,台部位于扣锁机构铰轴的下方,台部的一侧壁向上延伸出连接部,连接部的另一侧固定在扣锁机构的铰轴上,台部和连接部形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钩状,脚动配重杆与台部平行且向着与台部向反的方向伸出;台部、连接部及斗底门应满足:当斗底门闭合时台部水平,且斗底门对扣锁机构铰轴施加力的力臂小于2cm,且脚动配重杆对扣锁机构的铰轴的力矩=前述力臂×最大装载重量。
对于底面平整的斗底门,其力臂为斗底门自由端到扣锁机构铰轴的铅垂线的距离,即斗底门自由端到扣锁机构铰轴的铅垂线的长度越小,斗料对扣锁机构铰轴的转动力矩越小,斗底门越不容易打开,平衡该力矩使扣锁机构保持锁定姿态所需要的脚动配重杆越轻或短。当斗体下口对准炉口时,只需用脚勾住脚动配重杆向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斗料即可靠自重驱动扣锁机构继续转动最终完全打开。
优选的,所述力臂小于0.3cm,对于一个最大装载重量为400kg的料斗,脚动配重杆对扣锁机构的铰轴的力矩的力矩=120kg·cm,如果其质量为10kg,则其重心矩扣锁机构铰轴10cm。
优选的,连接部与台部垂直,连接部沿扣锁机构铰轴的径向与铰轴固定,连接部内侧下半部开有槽使当斗底门闭合时斗底门自由端能伸入槽内。
优选的,斗底门自由端的外侧设有一条凸台。
优选的,连接部为向外凸的弧形。
优选的,顶梁为十字形。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靠、合理,使用时只需操作人员脚部简单的提升便可轻巧的打开出料口并实现准确落料。
附图说明:
附图1是实施例一闭合时的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实施例一闭合时的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实施例一打开时的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实施例一打开时的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附图2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6是实施例二闭合时扣锁机构的立体放大示意图。
附图7是实施例二闭合时扣锁机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附图8是实施例三闭合时扣锁机构的侧视放大示意图。
图中:斗体1、斗底门2、扣锁机构3、顶梁4、吊环5、铰轴31、铰轴21、台部32、连接部33、脚动配重杆34、凸台22、槽331、连接部33`。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附图1~5所示,一种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包括:斗体1、斗底门2、扣锁机构3、顶梁4、吊环5;其中,斗体1上、下敞口且上口大、下口小,斗底门2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3也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3的铰轴31与斗底门2的铰轴21平行,顶梁4固定在斗体1上口,顶梁4为十字形,吊环5固定在顶梁4中心;
扣锁机构3包括台部32、连接部33和脚动配重杆34,台部32为带状平板,台部32位于扣锁机构3铰轴31的下方,台部32的一侧壁向上延伸出连接部33,连接部33的另一侧固定在扣锁机构3的铰轴31上,台部32和连接部33形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L型,脚动配重杆34与台部32平行且向着与台部32向反的方向伸出;台部32、连接部33及斗底门2应满足:当斗底门2闭合时台部32水平,且斗底门2对扣锁机构3铰轴31施加力的力臂小于2cm,且脚动配重杆34对扣锁机构3的铰轴31的力矩=前述力臂×最大装载重量。最大装载重量为250kg。
对于底面平整的斗底门2,其力臂为斗底门2自由端到扣锁机构3铰轴31的铅垂线的距离(如图5中双向箭头所示),即斗底门2自由端到扣锁机构3铰轴31的铅垂线的长度越小,斗料对扣锁机构3铰轴31的转动力矩越小,斗底门2越不容易打开,平衡该力矩使扣锁机构3保持锁定姿态所需要的脚动配重杆34越轻或短。当斗体1下口对准炉口时,只需用脚勾住脚动配重杆34向上转动一个小角度,斗料即可靠自重驱动扣锁机构3继续转动最终完全打开。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6、7所示,一种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包括:斗体1、斗底门2、扣锁机构3、顶梁4、吊环5;其中,斗体1上、下敞口且上口大、下口小,斗底门2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斗底门2自由端的外侧设有一条凸台22,扣锁机构3也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3的铰轴31与斗底门2的铰轴21平行,顶梁4固定在斗体1上口,顶梁4为十字形,吊环5固定在顶梁4中心;
扣锁机构3包括台部32、连接部33和脚动配重杆34,台部32为带状平板,台部32位于扣锁机构3铰轴31的下方,台部32的一侧壁向上垂直延伸出连接部33,连接部33的另一侧沿扣锁机构3铰轴31的径向与铰轴31固定,台部32和连接部33形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L型,脚动配重杆34与台部32平行且向着与台部32向反的方向伸出;台部32、连接部33及斗底门2应满足:当斗底门2闭合时台部32水平,且斗底门2对扣锁机构3铰轴31施加力的力臂小于0.3cm,且连接部33内侧下半部开有槽331使当斗底门2闭合时斗底门2自由端能伸入槽331内,且脚动配重杆34对扣锁机构3的铰轴31的力矩=前述力臂×最大装载重量。最大装载重量为400kg,脚动配重杆34对扣锁机构3的铰轴31的力矩的力矩=120kg·cm,如果其质量为10kg,则其重心矩扣锁机构3铰轴10cm。
实施例三:
结合附图8所示,一种球化剂冶炼配料加料斗,包括:斗体1、斗底门2、扣锁机构3、顶梁4、吊环5;其中,斗体1上、下敞口且上口大、下口小,斗底门2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3也铰接在斗体1下端的外壁上,扣锁机构3的铰轴31与斗底门2的铰轴21平行,顶梁4固定在斗体1上口,顶梁4为十字形,吊环5固定在顶梁4中心;
扣锁机构3包括台部32、连接部33和脚动配重杆34,台部32为带状平板,台部32位于扣锁机构3铰轴31的下方,台部32的一侧壁向上延伸出连接部33`,连接部33`为向外凸的弧形,连接部33`的另一侧固定在扣锁机构3的铰轴31上,台部32和连接部33`形成的结构的横截面为钩状,脚动配重杆34与台部32平行且向着与台部32向反的方向伸出;台部32、连接部33`及斗底门2应满足:当斗底门2闭合时台部32水平,且斗底门2对扣锁机构3铰轴31施加力的力臂小于2cm,且脚动配重杆34对扣锁机构3的铰轴31的力矩=前述力臂×最大装载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