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装置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标签的光纤连接器和具有这种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光纤通信中,需要使用光纤连接器和光纤适配器实现不同光纤之间的接续、分配、转接等,这些待连接的光纤也称做跳纤,每条光纤连接至对应的光纤连接器。传统的跳纤布线系统对用于不同跳纤的光纤连接器的区分依赖于每个光纤连接器上附带的序列编号标签或印刷标识,同时对连接端口的辨别也依赖于端口的编号标签或印刷标识。在实际安装光纤连接器时,操作人员大多需要完成三个步骤:首先查看光纤连接器的安装列表,再对光纤连接器的编号进行视觉识别,最后找到相应安装端口把光纤连接器插入;每个步骤都需要工作人员细心辨认文字,中心机房工作人员每天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就是连接记录的准确性,易引起视觉疲劳;而编号标签或印刷标识往往存在字迹模糊和/或缺损及无法经受恶劣环境等因素的问题,甚至安装现场的灯光效果这些都会影响操作人员的辨认及判断等。同时,现场操作人员若发生错误安装也无法及时发现,而且对光纤连接器和/或光纤进行后期维护及跳纤互连变更等情况也同样会遇到如上所述的不便。因此,能够快速和准确地对光纤网络进行识别、连接、重新配置以及故障检修变得越来越重要。 
射频识别(RFID)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可利用专门的识别系统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电学或光学的物理接触。无线电信号对目标的识别是通过读取器发射的无线电频率电磁场与物品上的射频标签 相互作用,从而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射频标签获取并且通过相关链路传送到目标器件,达成自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的物理位置的目的。射频识别标签包含了电子存储的信息,识别距离可达数米。与条形码不同的是,射频标签可以设置在被追踪/识别物体表面,也可以嵌入被追踪/识别物体内部。 
在传统的基于RFID技术的光纤分配网络智能管理系统中,给每个光纤连接器上安装一个具有唯一识别码(ID)的RFID电子标签;在配线箱内增加RFID识别器和电子门锁;配合后台管理软件及移动终端,当任何一个光纤连接器的连接情况需要变更时,由后台管理软件发送指令到操作人员的移动终端中去;移动终端引导操作人员找到相应的光纤连接器所在位置;并在RFID识别器和LED灯指引下完成操作,任何误操作都会被及时发觉。采用该技术方案,使得成千上万的分散在野外或者分配箱中的各种光缆和尾纤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被及时查找出来,并保证对这些光纤的所有操作和变更都是准确无误的。 
图1示出一种现有技术中的LC型光纤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该光纤连接器200包括: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外壳201、安装在外壳201中用于连接外部光缆(未示出)的尾管202、安装在外壳201中用于保持光缆的光纤的保持管203、伸出外壳201的光纤插芯204、以及设置在保持管203上的弹簧205。光纤插芯204的对接端必须进行研磨处理,保持管203还可用于在光纤连接器的装配过程中引导被注入的固定用胶水。一般地,当将RFID标签安装在外壳上的情况下,由于例如LC类型的光纤连接器的内部空间狭小,由金属材料制成弹簧205和尾管202几乎在纵向方向上贯穿光纤连接器200,如果射频标签放置在金属制造的保持管203的四周位置,弹簧205和弯管202将降低对RFID标签的读取性能。进一步地,射频信号对金属十分敏感,无源的射频标签无法在具有金属表面的物体上正常工作,因为这会造成实际读取距离比预期距离短很多,使读取率降低,可能会发生误读或甚至完全无法读取射频标签中的信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装置,通过在金属保持管和射频标签之间设置电磁抑制部件,能够消除光纤连接器中的金属材料对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取性能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外壳;尾管,从所述外壳的第一端部分地插入所述外壳,用于固定一个光缆的端部;标签容纳部,在所述尾管的径向方向上的外部形成在所述外壳的一个侧壁上,所述射频识别标签设置在所述标签容纳部中;以及电磁抑制部件,设置在所述标签容纳部和所述尾管之间,以抑制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管对射频识别标签的电磁影响。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电磁抑制部件设置在所述容纳部中。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电磁抑制部件覆盖在所述尾管外部的至少一部分上。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所述电磁抑制部件为铁氧体片。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标签容纳部为在所述侧壁内延伸的大致正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所述标签容纳部具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光纤连接器外部连通的开口,以通过所述开口将所述射频识别标签放置在所述标签容纳部中。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在所述标签容纳部的靠近所述光纤连接器外部的一个侧壁上的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的一个开口处形成一弹性舌形部,所述舌形部上形成一阻挡突起。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开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尘盖板以密封所述开口。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所述标签容纳部内填充有密封材料以保护所述射频识别标签。 
上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括: 
光纤插芯,从所述外壳的与所述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伸出; 
保护管,安装在所述尾管中,所述光缆的光纤被保持在所述保护管中;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第一端与所述光纤插芯连接,所述固定管的第 二端与所述保护管连接;以及 
弹性部件,所述弹性部件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固定管和外壳的内壁之间。 
上述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安装在所述尾管上的应力释放部,所述光缆穿过所述应力释放部固定到所述尾管上。 
在上述光纤连接器中,所述外壳由用于与光缆连接的第一外壳和用于安装光纤插芯的第二外壳组成,并且第一外壳和第二外壳采用卡扣结合的方式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所述标签容纳部形成在所述第二外壳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包括: 
如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光纤连接器; 
适配器,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入到所述适配器中,以与插入在所述适配器中的一个配对连接器结合; 
支撑框架,所述适配器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以及 
射频读写天线,安装在所述支撑框架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通过在金属保持管和射频标签之间设置电磁抑制部件,能够消除光纤连接器中的金属材料对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取性能的影响。基本上不需要改变光纤连接器的尺寸,能与用于容纳光纤连接器的标准连接器适配器配合。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参照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光纤连接器的纵向剖视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沿A-A线剖开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中情况下的纵向剖视图;以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中情况下的纵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虽然将参照含有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实用新型,同时获得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3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例如LC光纤连接器。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中情况下的纵向剖视图。光纤连接器具有射频识别标签10,用于连接一光缆的光纤(未示出)。该光纤连接器可拆卸地插入到适配器9中,以与同样插入在该适配器9中的配对光纤连接器(未示出)耦合,从而将连接至光纤连接器的光缆的光纤与连接至配对光纤连接器的光纤进行光连接。为实现光纤连接器100与配对工作连接器的正确、快速的连接,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包括射频识别标签,并包括:由例如塑料之类的绝缘材料制成的外壳1。尾管4、标签容纳部5和电磁抑制部件15和16。尾管4从外壳1的第一端(图4中的右端)部分地插入所述外壳,用于固定一个光缆20的端部;标签容纳部5在尾管4的径向方向上的外部形成在外壳1的一个侧壁上,射频识别标签10设置在标签容纳部5中;电磁抑制部件15和16设置在标签容纳部5和尾管4之间,以抑制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管4对射频识别标签10的电磁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电磁抑制部件15设置在容纳部5中。例如通过粘合的方式固定在容纳部5中,射频识别标签10放置在电磁抑制部件15上。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磁抑制部件15为铁氧体片。进一步地,电磁抑制部件15也可以是其他可以抑制金属对磁场影响的材料制成的薄片,或者是提高穿过射频识别标签或读取天线的磁场强度的材料制成的薄片。电磁抑制部件15的尺寸大小至少要大于射频识别标签10的尺寸大小,从而提高对尾管的电磁抑制作用。 
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壳1由用于与光缆连接的第一外壳13和 用于安装光纤插芯2的第二外壳14组成,并且第一外壳13和第二外壳14采用卡扣结合的方式可拆卸地结合在一起,标签容纳部5形成在第一外壳13中。第二外壳14上设有由于将光纤连接器锁定在适配器(未示出)中的锁定结构141,在第一外壳13上设有用于对锁定机构141解锁的解锁机构131。通过按压解锁机构131可以使锁定机构141朝向外壳1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实施例光纤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光纤插芯2,从外壳1的与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伸出;保护管7,安装在尾管4中,光缆20的光纤被保持在保护管7中;固定管8,所述固定管8的第一端与光纤插芯2连接,所述固定管8的第二端与保护管7连接;以及弹性部件3,所述弹性部件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固定管8和外壳1的内壁之间。 
来自光纤连接连接器内部金属部件的影响,可能是金属尾管4,可能是金属弹簧之类的弹性部件,也可能是固定光缆的凯夫拉的金属卡环,或者其他用途的金属部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标签容纳部5为在位于第二外壳14的底部的侧壁内延伸的大致正方体形的容纳空间,标签容纳部5具有至少一个与光纤连接器的外部连通的开口,以通过其中一个开口将射频识别标签10放置在标签容纳部5中。标签容纳部5可以在光纤连接器100的横向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两个开口,也可以在横向方向的一侧只设置一个开口,而另一侧是关闭的,这样更容易将视频识别标签10保持在标签容纳部5中。进一步地,如图2和3所示,在其中一个开口处,标签容纳部5的靠近光纤连接器的外部的一个侧壁(例如图3中的下壁)上形成一具有弹性的舌形部51,舌形部51上形成一阻挡突起52。阻挡突起52的外侧具有弧形或者倾斜表面,当将射频识别标签10插入标签容纳部5中时,射频识别标签10通过阻挡突起52的弧形或者倾斜表面驱动舌形部51向外偏置;另一方面,当需要将放置在标签容纳部5中的射频识别标签10取出时,可以用手指或者其它例如螺丝刀之类的工具向下按压舌形部51,使舌形部51向外偏置,阻挡突起52不再阻挡射频识别标签10,从而可以将射频识别标签10取出。因此,通过操作舌形部51可以将射频识别标签10放置到标签容纳部中或者从标签容纳部取出射频识别标签, 便于对射频识别标签的更换和维护。进一步地,可以在开口处涂以密封材料和/或在标签容纳部5内填充有密封材料,或者在开口上可拆卸地安装有防尘盖板以密封所述开口,从而保护RFID标签10,确保RFID标签免于环境的影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有射频识别标签的光纤连接器,参见图2,外壳1的第二端安装有防尘帽6,以对外壳1的内部进行密封并对光纤插芯2进行保护。光缆20的光纤穿过保护管7并被保持在保护管1中,例如弹簧之类的弹性部件3环绕保护管7设置。管状的固定管8的第一端与光纤插芯2连接,固定管8的第二端与保护管连接。光纤插芯2固定在固定管8的一端(图4的左端),光纤穿过保护管7和固定管8连接至光纤插芯2。弹性部件3的两端分别抵靠在固定管8和第一外壳13的内侧。当将光纤连接器100插入适配器中并与安装在适配器9中的配对光纤连接器结合时,光纤插芯2受到压迫,并通过固定管8进一步的挤压弹性部件3收缩,从而使光纤连接器100和配对光纤连接器的光纤插芯紧密结合。 
光纤连接器100进一步包括安装在尾管4上的应力释放部12,光缆穿过应力释放部12固定到尾管4的伸出外壳1的伸出部分41上。更具体地,光缆穿过应力释放部12和尾管4之后,剥去光缆(单芯光缆)最外部的保护套露出光纤内部套管和加强用腈纶层,进而剥去内部套管露出光纤,使光纤分别穿过保持管7和固定管8到达光纤插芯,之后将加强用腈纶层均匀设置在辅助管11上,将金属材料的尾管压接在辅助管11和光缆外部保护套上,从而将光缆/光纤连接到光纤连接器100中。 
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100中,如图4所示,外壳1、光纤插芯2、固定管8、保护管7、辅助管11和尾管4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插入适配器中情况下的纵向剖视图。该第二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与第一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不同之处在于,电磁抑制部件16覆盖(例如贴附)在尾管4外部的至少一部分上,并处于尾管4的与射频识别标签面对的外壁上。这样,也能够消除光纤连接器中的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管4对射频识别标签 10的读取性能的影响。对于第二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与第一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的其它相同或者相应的部件,仍然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不再赘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方面的实施例,参见图4和5,提供一种光纤连接装置,包括如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光纤连接器;适配器9,所述光纤连接器插入到适配器9中,以与插入在适配器9中的一个配对连接器(未示出)结合,从而将连接至该光纤连接器中的光缆20的光纤与连接至配对光纤连接器中的光缆的光纤进行光连接;支撑框架11,适配器9安装在支撑框架11上;以及安装在支撑框架11上的射频读写天线30。RFID读取天线30位于光纤连接器的下方,正对着射频设备标签10的位置。 
可以理解,除上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磁抑制部件的设置方式之外,电磁抑制部件可以放置RFID标签10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管4之间的任何位置。例如,电磁抑制部件可以夹持的外壳1中。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装置,通过在RFID标签10和金属材料制成的尾管4之间增加磁力抑制部件。磁力抑制部件对金属制成的尾管4的磁性具有高度的收敛作用,减小了尾管4对射频识别标签10的电磁影响,有效提高了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取距离,从而能够利用RFID读写天线30有效且可靠的读取射频识别标签10的内容。 
虽然上面以LC光纤连接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进行了描述,但是可以理解光纤连接器也可以是其他类型光纤连接器。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磁抑制部件除应用到光纤连接器之外,还特别适用于具有高密度布线需求或狭小空间限制情况下,有金属材料对要识别的产品产生影响的场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相对于增大金属件与射频识别标签之间距离而减小金属对射频识别标签读取影响的方式来讲,基本上不需要改变光纤连接器的厚度尺寸。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光纤连接器消除了金属材料对射频识别标签的读写性能的影响,同时能够满足对小型光纤连接器轴向和侧向拉力的机械性能测试要求,保持了整个光纤连接器外部尺寸的小 型化,便于实现光纤连接器的高密度排布。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从而在解决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更多种光纤连接器和光纤连接装置。 
在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后,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清楚的了解,在不脱离随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与精神下可进行各种变化与改变,且本实用新型亦不受限于说明书中所举示例性实施例的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