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压检测电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
背景技术
在各种家用电器中,常常会用到各种各样的复位电路,有采用集成电路芯片的复位电路,也有使用分立元件的复位电路,考虑到成本等各方面的因素,现在最常用的是采用分立元件的复位电路。
参考图1,是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复位电路,其中,电源+3.3_STB上电时由于电容C1两端的电压不能突变,因此三极管Q1的基极B通过电阻R2取样的电压为低,而其射极E电压为高,此时射极E与集电极C导通,从而使集电极C为高,这时输出的芯片重启信号MCURESET为高电平,芯片MCU复位有效。随后,电源+3.3_STB通过电阻R1向电容C1充电,当三极管Q1的基极B电位为(3.3-0.7-0.6)=2V时,三极管Q1截止,芯片重启信号MCURESET信号为低电平,芯片MCU复位撤除。
当电源+3.3_STB掉电时,电容C1的电荷通过二极管器件D1的1脚和3脚之间的二极管放电,随着+3.3_STB电位的降低迅速降低,则三极管Q1的基极B电位变低,而由于蓄能电容C2的原因使三极管Q1导通,芯片重启信号MCURESET变为高,直到电荷通过电阻R4完全泻放掉。稳压二极管D2的作用是稳定芯片重启信号MCURESET的电位,防止+3.3_STB电压有过冲时损坏芯片的复位引脚MCU RESET PIN,电阻R3和电容C3起限流抗干扰作用。
上述复位电路的优点在于成本较低,还有可以通过调节各器件的参数来达到调节复位信号参数的目的,使用灵活。但是,家用电器采用的电源通常提供两路或更多路不同的电压,以满足开机和待机时不同的功耗要求,由此常常出现各路不同的电压上电和掉电顺序不一样的情况,这就可能造成不同种类的系统故障。
例如,在某一款电视机中电源组件供到机芯板一路12V电压和一路+3.3_STB电压,其中+3.3_STB电压是作为电视机该机芯主板电源管理模块的供电电压,并作为图1中的电源+3.3_STB供电,在全电视机机芯中仅消耗电流10毫安左右,当电视机开机时,+3.3_STB电压比12V电压上电要快几十毫秒,关掉电视机220V交流电源时,由于+3.3_STB电流负载轻,掉电比12V电压慢3秒以上,这时采用图1所示的复位电路就会出现问题。
通常机芯中各外围器件用到的5V电压或3.3V电压都是通过12V电压这一路用不同的电压转换器件转过来的,因此当12V掉电到0的时候,上述的电压都变为0,如果在此时+3.3_STB还没有掉电,则系统不会复位,这时再将12V电供给机芯,由于各器件相当于没有复位,而运行程序的核心和各需要正常工作的寄存器没有被初始化到需要的值,就会导致机芯不会继续工作,处于“死机”状态。
这种故障的产生原因通常如下:1、用户在3秒内快速的关机再开机,使电视机处于死机状态;2、电网突然掉电再迅速上电,电视机无法再正常工作。这两种情况在家庭中时有出现,特别在夏天第2种现象经常出现,夏天电网负荷大,有时过大会进行自动保护,用户在家中看电视时突然电灯黑一下然后又亮了,电视则直接关机,不再开机,用遥控器也无法唤醒,只有手动将电视交流关机,等过5秒以上再开机,才可恢复正常。
在人们对电器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为增强电器可靠性,提高电器的市场竞争力,上述故障情况是很有必要解决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以增加现有复位电路的可靠性,避免由于系统电压与待机电压的掉电时间差导致复位失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一电子开关和一稳压二极管,所述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一系统电源,阳极通过一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一极并通过一第二电阻接地,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二极通过一第三电阻连接一待机电源,所述电子开关的第三极连接一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作为输出端输出一芯片复位信号。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电子开关为PNP型三极管,其第一、第二和第三极分别为基极、射极和集电极。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还通过一第五电阻接地。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通过一电容接地。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还包括一肖特基二极管,所述肖特基二极管的阳极连接第四电阻的另一端,阴极连接一芯片的通用输入输出脚获取一控制信号。
所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其中,所述待机电源单独工作时控制信号为低电平。
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可以解决现有的复位电路在待机电源掉电比系统电源慢很多时所造成的故障,电路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电压检测电位,可移植性高,且采用了分立元件,可调节性能好,成本低,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电路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应用于现有复位电路后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2,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复位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包括一个PNP型三极管Q2和一个稳压二极管D3,所述稳压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电源+12V_ALL,阳极通过电阻R5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B,所述稳压管D3的阳极还通过电阻R6接地,所述三极管Q2的射极E通过电阻R7连接电源+3.3_STB,作为该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来源,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C通过电阻R8接地,并通过电阻R9输出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为防止电源极短掉电的干扰,在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输出端通过一个电容C4接地。
所述三极管Q2作为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电压开关,作为其它实施方式,也可采用其它电子开关进行替换。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稳压二极管D3选用5.6V的稳压管,因此,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在电源+12V_ALL掉电到5.6+3.3-0.6=8.3V时,三极管Q2的射极E和集电极C导通,此时,因为电源+3.3_STB掉电比电源+12V_ALL慢,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为高电平,芯片复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压检测电路作为复位电路的辅助部分,在电器正常工作进入待机情况下要求停止工作,因此,还需增设一个肖特基二极管D4,所述肖特基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到芯片的一个通用输入输出脚MCU GPIO上获取一控制信号SAR1,阳极连接到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的输出端,用以控制复位信号MCURESET的有效时间,上述芯片由+3.3_STB供电,只要+3.3_STB没有掉电,就可以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连到肖特基二极管D4阴极的控制信号SAR1,其从芯片的一个通用输入输出脚MCU GPIO获得,当电源+12V_ALL上电后,芯片运行正常时控制信号SAR1为高电平,当将整机进入待机状态后,控制信号SAR1为低点平。
参考图3是增加了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后的复位电路,原有复位电路在背景技术中有描述到,当电源+3.3_STB比电源+12V_ALL掉电慢很多时,电源+12V_ALL快速掉电再上电会导致系统错乱,无法复位而造成无法开机的故障,这时通过上述的电压检测电路就能够解决这个故障。
增加了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后的复位电路工作原理如下:当电源+12V_ALL和+3.3_STB都正常时,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配合原有复位电路,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为低电平。当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交流关机后,电源+12V_ALL掉电到5.6+3.3-0.6=8.3V时,三极管Q2的射极E和集电极C导通,这时电源+3.3_STB如果还在,则控制信号SAR1为高,三极管Q2的集电极C输出高电平,则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变为高,芯片进入复位状态,然后电源+3.3_STB还没有掉电的情况下电源+12V_ALL又上电,则当上电上到8.3V后,三极管Q2截止,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重新变为低电平,复位解除,则芯片重新启动进入正常状态。
当要求芯片进入待机状态时,所述控制信号SAR1为低电平,这时电源+12V_ALL为低电平,虽然三极管Q2的射极E和集电极C导通,但是由于控制信号SAR1为低,芯片复位信号MCURESET被肖特基二极管D4的钳位到0.3V的电平,对于芯片复位来说这是低电平,则芯片不会复位,这时即使快速开关机,只要电源+3.3_STB没有变为低电平,都由于上述钳位作用,不会进入复位,仍然处于待机状态。待机状态进入开机状态,则又将控制信号SAR1拉高,进入电压检测电路运作的状态。
通过电容C4降低电压检测电路的敏感度,可防止意外的电源+12V_ALL掉电尖刺,本来芯片可以正常工作,而由于该电压检测电路的原因导致复位的问题。
上述电压检测电路,可以解决现有的复位电路在待机电源掉电比系统电源慢很多时所造成的故障,电路简单,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调节电压检测电位,可移植性高,且采用了分立元件,可调节性能好,成本低,可靠性高。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根据上述说明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