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显示屏与壳体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在满足电子设备高防水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屏占比增大,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显示屏、壳体以及支撑件。
所述显示屏包括盖板和显示模组,所述盖板具有向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外侧伸出的不透光区域。
所述壳体向内延伸出用于承载所述不透光区域的凸台。
所述支撑件位于所述不透光区域与所述凸台之间,所述支撑件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支撑结构,通过所述支撑结构可将所述凸台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面之间撑开出第一间隙,以及可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不透光区域的相对面之间撑开出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以使得所述不透光区域密封安装在所述凸台上。
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通过在支撑件的两侧表面设置支撑结构,从而将凸台与支撑件之间撑开出第一间隙、支撑件与不透光区域之间撑开出第二间隙,由于可以在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内填充满足防水要求的密封胶,因此相比较相关技术,可以将容胶空间设计的略小,从而有利于在不透光区域上减小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甚至可以将容胶空间直接省去,进而可以在不透光区域上取消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只需要保留支撑件的预留宽度即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将不透光区域上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设计略小甚至是取消,从而可以减小不透光区域在盖板上的占位宽度,使得透光区域在盖板上的占位宽度增大,进而使电子设备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同时,具有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优点,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感和装饰效果。
可选地,支撑件的一侧可以形成容胶空间,进而能够填充少量的密封胶。
可选地,支撑件的一侧可以不形成容胶空间,此时支撑件的左侧不具有容胶空间。
可选地,盖板的材质可以是玻璃、亚克力、水晶或者石英石等。
可选地,不透光区域可以通过丝印工艺在透明玻璃上成型。
可选地,支撑件可以是分段的拼接结构,通过多段支撑件拼接为一体后,密封在凸台与不透光区域之间。
可选地,支撑结构设置在支撑件的表面,可通过粘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相连。
可选地,支撑件的材质可以包括树脂、橡胶、弹性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或者,还可以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的混合物。
可选地,填充胶可以光固化胶或者热固化胶。
可选地,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手机、耳机、个人数字助理电脑、平板型电脑、膝上型电脑、车载电脑、智能眼镜、计步器、对讲机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且需要进行防水和窄边框设计的电子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的两侧周壁分别与所述壳体和所述显示模组相抵接。
可选地,显示模组整体在凸台的侧方,支撑件的两侧周壁分别与壳体和显示模组相抵接,此种情况下,可以增加一部分点胶宽度,从而能够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可选地,显示模组位于凸台的上方,此时支撑件与壳体和显示模组相抵接后,可以将安全距离省去,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不透光区域的预留宽度,使得电子设备的边框更窄。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支撑件抬升且伸入至所述凸台的正投影范围内。
可选地,为了避免显示模组在纵向撞击到凸台,也可以考虑设置显示模组与凸台在纵向的安全距离。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具有向所述显示模组方向延伸且延伸至位于所述显示模组的正投影范围内的防护隔垫,所述防护隔垫位于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凸台之间。
通过在支撑件上增加防护隔垫结构,确保在安装阶段能够防止显示模组与凸台误碰而损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在使用阶段遇到意外跌落而震动时,能够防止显示模组与凸台撞击而损坏,从而提高显示模组的使用寿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隔垫与所述凸台的相对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所述防护隔垫与所述显示模组的相对面之间具有第四间隙,所述第三间隙和所述第四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通过防护隔垫与凸台和显示模组形成一部分点胶宽度,并且由于防护隔垫处于显示模组的下方,因此在成型不透光区域时不用预留点胶宽度,从而在不增加不透光区域宽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加显示屏与凸台之间整体的点胶宽度。
可选地,可以通过防护隔垫自身的挺度而被悬空放置在凸台和显示模组之间;或者,防护隔垫底部的一侧表面,也可以设置类似支撑件的支撑结构。
可选地,防护隔垫的边缘可以与凸台的边缘平齐,进而能够充分利用凸台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隔垫延伸至伸出所述凸台的边缘。
将防护隔垫延伸至伸出凸台的边缘,可以扩大防护隔垫对于显示模组的防护范围,提高显示模组在安装时的安全性。并且,可以再增加出防护隔垫与显示模组之间的一段点胶宽度,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防水性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板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显示模组的安装槽,部分所述显示模组位于所述安装槽外,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安装槽槽壁的相对面之间、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再通过由安装槽的槽壁等部件所围设形成第五间隙,且第五间隙内填充密封胶,从而又增加了一部分点胶宽度,进一步提升了电子设备的防水密封效果。并且,由于第五间隙的存在,使得显示模组与支撑件天然具有安全距离,因此无需对支撑件进行特殊选材,使得生产难度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板开设有用于嵌入所述显示模组的安装槽,所述不透光区域朝向所述支撑件的表面与所述显示模组朝向所述防护隔垫的表面平齐,所述支撑件与所述防护隔垫的表面平齐,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安装槽槽壁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第五间隙,所述第五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支撑件与防护隔垫的表面平齐,在加工时能够一次成型且加工难度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显示屏还包括第一电路板以及将所述显示模组和所述第一电路板相连的第二电路板,所述支撑件开设有用于避让所述第二电路板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的槽壁与所述第二电路板之间具有容胶间隙,且所述容胶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可以是电子设备的主板,第二电路板可以是主板与显示模组相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件为一体成型的环圈状结构,在所述凸台上环绕一圈而设。
一体成型的支撑件,相比较分段式拼接结构,不需要考虑段间的密封性,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密封安装时的难度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防护隔垫为环圈状结构,且与所述支撑件一体成型。
相比较分段式拼接结构,不需要考虑段间的密封性,同时也不用单独与支撑件相连接固定,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密封安装时的难度较低。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凸点、围坝结构、V形块、W形块、波纹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支撑结构为所述凸点,所述凸点的形状包括半球形、圆柱、圆台、棱柱、棱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点在所述支撑件的表面上以环圈状成排分布,且相邻两排的所述凸点交错设置。
多个凸点在支撑件上形成环圈状的两排,可以将支撑结构的支撑强度与密封胶的填充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既使得支撑件与凸台和不透光区域形成的间隙结构稳定,又占位少而确保密封胶的填充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凸台与所述支撑件的相对面、所述支撑件与所述不透光区域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抓胶纹路。
抓胶纹路能够提高点胶区与密封胶的粘接力,进而能提高密封胶的粘接稳定性。
可选地,支撑件上的爪胶纹路可通过模具浇注成型。
可选地,盖板上不透光区域的爪胶纹路,可通过研磨、切削、钻削、车削、铣削等工艺而加工抓胶纹路。
可选地,若壳体为金属壳体,也可通过研磨、切削、钻削、车削、铣削等工艺而加工抓胶纹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板的面型包括曲面、平面或者曲面和平面的组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壳体包括中框和底盖,所述凸台位于所述中框上,所述盖板、所述中框以及所述底盖围设形成所述电子设备的内腔,所述显示模组置于所述内腔中。
可选地,中框和底盖可以通过注塑、压塑、挤塑、锻造、压铸、电脑数控机床加工等工艺一体成型的固定相连。
可选地,中框和底盖是分体结构,通过胶粘方式密封相连。
可选地,壳体可以是为金属壳体,例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壳体。还可以是塑胶壳体、玻璃壳体、陶瓷壳体等。
可选地,中框与底盖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盖板还包括透光区域,所述显示模组通过所述透光区域进行显示。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密封结构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盖板的不透光区域的点胶区、显示模组与安装槽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内分别点胶;
步骤二,支撑件与盖板的不透光区域对位贴合,经保压后,加热或者光照使密封胶固化,使得支撑件密封安装在显示屏上;
步骤三,在壳体的凸台的点胶区点胶;
步骤四,将显示屏与支撑件所组成的整体与凸台对位贴合,经保压后,加热或者光照使密封胶固化,使得显示屏与支撑件所组成的整体密封安装在壳体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示例性介绍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相关内容。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侧”、“内”、“外”、“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安装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还需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部件,对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同的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smart watch)等穿戴类电子产品迅速普及,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计时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通常还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根据面向用户人群的不同,智能手表可以被分为成人智能手表、老人智能手表以及儿童智能手表等几大类。
对于成人智能手表,通常包括以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多种:可蓝牙同步手机打电话、收发短信、监测睡眠、监测心率、久坐提醒、跑步记步、远程拍照、音乐播放、录像、指南针等功能。
近年来,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成人智能手表还可以被进一步细分为男性成人智能手表和女性成人智能手表。进一步地,女性成人智能手表还可以分为针对孕妇的智能手表或者针对备孕阶段女性的智能手表。
对于老人智能手表,通常包括以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多种:超精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定位、亲情通话、紧急呼救、心率监测、久坐提醒、吃药提醒等多项专为老年人定制的功能。
对于儿童智能手表,通常包括以下功能的一种或者多种:多重定位,双向通话,SOS求救,远程监听,智能防丢,历史轨迹,电子围栏,计步器,爱心奖励等多种功能。类似地,该儿童智能手表也可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作进一步的产品细分。
近年来,用户对智能手表的使用需求不断提升,不仅要求智能手表具有完美的使用体验,同时也要求智能手表具有精美的外观质感,由此给智能手表的设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一方面,用户期望智能手表在各种环境中都可以进行佩戴使用,例如日常的洗手、洗澡、游泳,以及进行冲浪、潜水活动等场景,由此对智能手表的防水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智能手表具有很强的装饰属性,所以用户对智能手表的颜值要求也很高,要求智能手表的屏幕黑边框做的更加窄,使得屏占比做到极致。
而如何将智能手表的屏幕形成窄边框,又满足高等级防水需求,成为了结构设计的一大挑战。
图1是相关技术中智能手表内密封安装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智能手表通常具有显示模组52和盖板51组成的显示屏,为了避免用户看到光晕以及方便安装,盖板51的透光区域53的外周通常设有不透光区域54,显示模组52通过透光区域53进行显示,不透光区域54与电子设备的壳体50进行胶粘密封以实现电子设备的防水功能。
继续参见图1,为了满足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要求,壳体50与盖板51的不透光区域54之间通过点胶方式进行密封,并且需要确保壳体50与盖板51的不透光区域54之间有一定的点胶宽度L1,同时为了将壳体50与盖板51的不透光区域54之间支撑出用于容纳胶水55的容胶空间,还需要将具有一定宽度L2的支撑块56放置在壳体50与盖板51的不透光区域54之间。因此在加工成型盖板51时,在不透光区域54上至少要预留出点胶宽度L1和支撑块宽度L2,这使得不透光区域54在盖板51上的占位较宽,进而导致显示屏的边框过宽且屏占比较低。
可见,上述的盖板51与壳体50的防水密封设计方案,虽然满足了智能手表的高等级的防水要求,但是却对窄边框的智能手表设计造成了阻碍,不能适应智能手表窄边框、高屏占比的发展趋势。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通过对显示屏与壳体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在满足电子设备高防水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屏占比增大,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感。
本申请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也可以被称为移动设备、终端设备、移动终端或者终端。该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持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表(smartwatch)、智能手环(smart wristband)、智能手机(smart phone)、耳机(earphone)、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电脑、平板型电脑、膝上型电脑(laptopcomputer)、车载电脑、智能眼镜(smart glasses)、计步器(pedometer)、对讲机(two wayradio)以及其他具有显示屏且需要进行防水和窄边框设计的电子设备。
为了更加方便的阐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作为示例而非限定,下文将以电子设备是智能手表为例来详细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的示意图。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可以是上述的成人智能手表(例如男性成人智能手表、女性成人智能手表、针对孕妇的智能手表以及针对备孕阶段女性的智能手表)、老人智能手表以及儿童智能手表等中的任意一种。此外,智能手表100还可以是供潜水员使用的潜水表,供运动员进行游泳、冲浪、跳水等运动信息监控的运动型智能手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具备较高的防水能力,除了满足用户在普通场景下的佩戴需求以外,用户在日常的洗手、洗澡、游泳,以及进行冲浪、跳水、潜水活动等场景下也可以佩戴使用。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包括表盘和表带。其中,表盘也可以被称为表头,是手表的主体部分。表带通常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连接于表盘相对的两侧,该两个部分配合使用,以将智能手表100佩戴于用户的手腕之上。
智能手表100还可以包括设于表盘侧部的表冠(图中未示出),该表冠连接表盘的内部,能够用来调节时间、开关机、调节扬声器108播放音量、调节显示屏10亮度等。表冠能够被旋转或者按压,以实现上述功能。当表冠能够被按压时,表冠也可以被称为按键或者按钮等。
如图2所示,表盘包括壳体20和显示屏10,显示屏10用于提供用户与智能手表100的人机交互,例如向用户展示信息(例如时间、新闻、天气等信息)或者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例如接收用户的控制指令)。
可选地,显示屏10可以是触摸屏,例如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显示屏等,但不限于此。
显示屏10固定安装于壳体20之上,以形成密闭的容纳腔体(即手表内腔),该容纳腔体能够用于容纳扬声器108、主板、摄像头、麦克风105、传感器、电池104等电子元件。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的控制原理图。如图3所示,手表内腔内还设置有处理器101、存储器102、无线通信模块103、电池104、麦克风105、传感器模块106、振动马达107以及扬声器108等,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用于与智能手表100的其他电子元件电连接。
其中,存储器102可以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如用于为智能手表100进行充电,智能手表100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进行无线配对连接,或智能手表100与其他电子设备进行无线通信的程序代码等。
处理器10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应用程序代码,调用相关模块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的各个功能。例如,实现智能手表100的充电功能,无线通信功能和音频数据播放功能等。处理器1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01中。处理器101具体可以是集成的控制芯片,也可以由包括各种有源和/或无源部件的电路组成,且该电路被配置为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属于处理器101的功能。
可选地,处理器101可以是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processor,ISP),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等。处理器101可以被设于主板上,该主板可以为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等,但不限于此。
无线通信模块103用于实现智能手表100与其他通信设备(例如手机或者基站)的无线通信。例如,智能手表100与其他电子设备通信的方式可以是蓝牙(bluetooth,BT),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但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无线通信模块103可以为蓝牙芯片。智能手表100可以通过该蓝牙芯片与其他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蓝牙芯片之间进行配对并建立无线连接,以通过该无线连接实现智能手表100和其他电子设备之间的无线通信。
电池104用于存储从外部充入的电能,并且向其他用电模块进行供电,以驱动其进行工作(例如,驱动显示屏10显示)。电池104可以是镍镉电池、锂电池等中的任意一种,但不限于此。
麦克风105通常也可以被称为拾音器、传声器、话筒、微音器、咪头、咪芯等,是一种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与扬声器108功能正好相反的器件(扬声器108用于将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
根据麦克风105换能原理的不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麦克风105可以是电动式(动圈式、铝带式)麦克风、电容式麦克风、压电式(晶体式、陶瓷式)麦克风、电磁式麦克风、半导体式麦克风等,还可以是心型麦克风、锐心型麦克风、超心型麦克风、双向(8字型)麦克风、无指向(全向型)麦克风、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MEMS)麦克风等中的任一种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还包括传感器模块106。该传感器模块106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传感器。
例如,传感器模块106还包括用于确定智能手表100是否被用户佩戴的距离传感器或接近光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的触摸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指纹以识别用户身份的指纹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心率的心率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体温的体温传感器、用于检测用户运动状态的加速度传感器或者陀螺仪等,但不限于此。
振动马达107可以产生振动提示。振动马达107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0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振动马达107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可选地,振动马达107可以为转子马达或线性马达。
扬声器108又被称为喇叭或者音频单元,是一种常用的电声换能器件。扬声器108的主要工作原理为利用通电元件带动振膜产生机械振动,并推动周围的空气,使空气介质产生波动从而实现“电-力-声”的转换。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扬声器108可以是动圈式扬声器(或称电动式扬声器)、动铁式扬声器、圈铁混合式扬声器、电磁式扬声器、电感式扬声器、静电式扬声器、平面式扬声器、丝带式扬声器、平磁式扬声器以及MEMS扬声器等中的任一种类型。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智能手表100的硬件功能组件可以根据用户需要进行更改,可以理解的是,上文所介绍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他可以实现本申请方案的方式同样是本申请所要保护的范围,在此不做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主要涉及对显示屏10与壳体20的密封结构进行改进,并提供了一种新的密封防水设计方案,在满足智能手表100高防水要求的前提下,能够实现智能手表100的显示屏10的边框较窄、屏占比较高,使得智能手表100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感和装饰效果。
现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
图4是图2中A-A的一例的剖视图,同时也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的密封结构的示意图。图5是图4中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时的示意图。图6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如图2、图4-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包括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
显示屏10包括盖板11和显示模组12,盖板11包括透光区域113以及在透光区域113外周的不透光区域114,不透光区域114向显示模组12的边缘外侧伸出,显示模组12通过透光区域113进行显示。
其中,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可以防止显示模组12的边缘漏光,还可以覆盖显示模组12边缘的诸多走线,此外还用于与后述的凸台211进行密封安装从而实现智能手表100的防水功能。由于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会形成智能手表100的目视边框,因此如何减小不透光区域114在整个盖板11上的占位宽度,是实现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关键点。
壳体20向内延伸出用于承载不透光区域114的凸台211。
支撑件30位于不透光区域114与凸台211之间,支撑件30的两侧表面设置有支撑结构31,如图4所示,通过支撑结构31可将凸台211与支撑件30的相对面之间撑开出第一间隙41,以及可将支撑件30与不透光区域114的相对面之间撑开出第二间隙42,如图5所示,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内填充有密封胶40,以使得不透光区域114密封安装在凸台211上。
可选地,与图1中相关技术相类似的,支撑件30的一侧可以形成容胶空间,也就是说,如图4和图5所示,支撑件30的宽度(即图4-图6中在y轴方向的支撑件30长度)略小于凸台211的宽度,使得支撑件30的左侧具有容胶空间,进而能够填充少量的密封胶40。
可选地,支撑件30的一侧可以不形成容胶空间,也就是说,如图6所示,支撑件30的宽度等于凸台211的宽度,使得支撑件30抵接在壳体20边沿,此时支撑件30的左侧不具有容胶空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通过在支撑件30的两侧表面设置支撑结构31,从而将凸台211与支撑件30之间撑开出第一间隙41、支撑件30与不透光区域114之间撑开出第二间隙42,由于可以在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内填充满足防水要求的密封胶40,因此可以如图4、图5所示的将容胶空间设计的略小,从而有利于在不透光区域114上减小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甚至可以如图6所示的将容胶空间直接省去,进而可以在不透光区域114上取消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只需要保留支撑件30的预留宽度即可。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可以将不透光区域114上对容胶空间的预留宽度设计略小甚至是取消,从而可以减小不透光区域114在盖板11上的占位宽度,使得透光区域113在盖板11上的占位宽度增大,进而使智能手表100在满足防水要求的同时,具有窄边框和高屏占比的优点,使得智能手表100具有较佳的用户体验感和装饰效果。
可选地,盖板11可以粘接于显示模组12之上。例如,如图4所示,可以在显示模组12的外表面设置胶体,胶体可以呈层状,盖板11通过胶体连接于显示模组12之上。
具体地,胶体可以为光学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光学胶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具有无色透明、高透光性(全光穿透率>99%)、高黏着力、耐高温、抗紫外线等特点,且具有受控制的厚度,能提供均匀的间距,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问题。
可选地,为了使显示模组12所显示的内容能透过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3进行显示,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可以向外伸出于显示模组12的边缘,从而使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不遮挡或者较少地遮挡显示模组12所显示的内容。
具体的,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可以部分伸出于显示模组12的边缘,未伸出于显示模组12边缘的不透光区域114可以覆盖显示模组12而更好地防止电子设备漏光而出现光晕。或者,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也可以全部伸出于显示模组12的边缘,盖板11的透光区域113覆盖显示模组12,这种情况下,也可以有效防止显示模组12漏光而出现光晕。
可选地,盖板11的材质可以是玻璃、亚克力(也叫有机玻璃)、水晶或者石英石等,也可以是其他任意透明的硬质材质。
可选地,盖板11的面型包括曲面或者平面,或者是曲面和平面的组合,也就是2.5D盖板11。
可选地,不透光区域114可以通过丝印工艺在透明玻璃上成型。
可选地,支撑件30可以是分段的拼接结构,通过多段支撑件30拼接为一体后,密封在凸台211与不透光区域114之间;或者,支撑件3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环圈状结构,详细描述可参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支撑结构31可以是凸点、围坝结构、V形块、W形块、波纹块等结构,详细描述可参见后述实施例。
可选地,支撑结构31设置在支撑件30的表面,可通过粘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相连;或者,支撑结构31与支撑件30通过注塑、压塑、挤塑等工艺一体成型的固定相连接。
可选地,支撑件30的材质可以包括树脂、橡胶、弹性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
例如,支撑件30的材质可以为环氧树脂。由于环氧树脂为热固性材料,当环氧树脂形成支撑件30之后,支撑件30也不会由于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形,从而可以使得支撑件30可以较好的对盖板11起到支撑作用。需要说明的是,热固性材料指的是第一次加热时可以软化流动,加热到一定温度产生化学反应而固化变硬,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此后再次加热时不会再变软流动。
可选地,支撑件30的材质还可以是有机高分子材料与无机材料的混合物。
例如,支撑件30包括聚酰胺树脂(Polyamide,PA)与玻璃纤维(Glass Fiber,GF),即聚酰胺树脂中加入玻璃纤维,可以使得聚酰胺树脂的机械性和尺寸稳定性得以提高,从而使得聚酰胺树脂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冲击强度,进而使得支撑件30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较高的冲击强度,使得支撑件30可以较好的对盖板11起到支撑作用。
可选地,填充胶可以光固化胶,例如是紫外线(Ultraviolet,UV)固化胶,该UV固化胶又称无影胶或者光敏胶,它是指必须通过紫外线光照射才能固化的一类胶粘剂,它可以作为粘接剂使用,也可作为油漆、涂料、油墨等的胶料使用。
具体地,UV固化胶的固化原理是,UV固化胶中的光引发剂(或光敏剂)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吸收紫外光后产生活性自由基或阳离子,引发单体聚合、交联和接支化学反应,使粘合剂在数秒钟内由液态转化为固态。
具体地,固化时用于照射的固化灯可以是UVLED光源,无热辐射,可发射出365/385/395/405nm单波段紫外光。例如,UV胶固化可以使用能够发出365nm波长的UVLED光源。
可选地,填充胶还可以是热固化胶,例如是聚氨酯胶粘剂,其是靠热源固化的密封胶40,具有稳定性好,固化后没有副产物产生,粘接强度和密封性较好。
具体地,聚氨酯胶粘剂的固化原理是,经过加热后温度达到了聚氨酯胶粘剂的凝结点,然后从膏状变成了凝结状态。
图7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8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如图7、图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件30的两侧周壁分别与壳体20和显示模组12相抵接。
其中,本实施例有两种设计方式:
一种设计方式是显示模组12位于凸台211的侧方时支撑件30与壳体20和显示模组12相抵接。
例如,如图7所示的,显示模组12整体在凸台211的右侧,支撑件30的两侧周壁分别与壳体20和显示模组12相抵接,此种情况下,可以增加一部分点胶宽度,从而能够提高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能。
具体原理为,一般情况下,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之间在横向(即图7中y轴方向)具有一定的安全距离d,该安全距离d确保在安装阶段能够防止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误碰而损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在使用阶段遇到意外跌落而震动时,能够防止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撞击而损坏,从而提高显示模组12的使用寿命。由于该安全距离d的存在,使得支撑件30与显示模组12相抵接之后,在第一间隙41和第二间隙42所形成的点胶宽度L3的基础上,还能够在支撑件30与不透光区域114之间增加出一段点胶宽度L4,进而能够提高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能。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支撑件30的材质可以为树脂、橡胶、弹性体等有机高分子材料,其选型范围较大,可以选择硬度相比较显示模组12的硬度低的材质,使得支撑件30即使与显示模组12相抵接也可以避免损坏显示模组12。
另一种设计方式,如图8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2通过支撑件30抬升且伸入至凸台211的正投影范围内,也可以理解为显示模组12位于凸台211的上方。
此时支撑件30与壳体20和显示模组12相抵接后,可以不用设置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在横向的安全距离d,因此可以将该安全距离d省去,从而可以将支撑件30的宽度减小,显示模组12更加靠近壳体20边缘,进而能够进一步减小不透光区域114的预留宽度,使得智能手表100的边框更窄。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由于显示模组12位于凸台211的上方,因此可以不用设置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在横向的安全距离d,当然,若为了避免显示模组12在纵向(即图8中z轴方向)撞击到凸台211,也可以考虑设置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在纵向的安全距离s。
可选地,还可以在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之间设置衬垫或者隔垫等防护件,从而避免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相撞,更为详细描述可参见后述实施例。
图9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如前所述,为了避免在安装阶段和使用阶段显示模组12因意外而撞击到凸台211上,可以在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之间设置衬垫或者隔垫等防护件,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支撑件30具有向显示模组12方向延伸且延伸至位于显示模组12的正投影范围内的防护隔垫32,防护隔垫32位于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之间。
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支撑件30上增加防护隔垫32结构,并且防护隔垫32位于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之间,使得显示模组12能够被防护隔垫32很好地防护,该防护隔垫32确保在安装阶段能够防止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误碰而损坏,从而提高产品的良品率,同时在使用阶段遇到意外跌落而震动时,能够防止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撞击而损坏,从而提高显示模组12的使用寿命。
可选地,支撑件30与防护隔垫32可以通过粘接、插接、卡接等方式固定在一起;或者,支撑件30与防护隔垫32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相连。
可选地,防护隔垫32可以是分段的拼接结构,沿着支撑件30的周向间隔设置;或者,防护隔垫32也可以是与支撑件30形状相应的环圈状结构。
图10是图9中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时的示意图。
前述实施例中,防护隔垫32只是起到了最基本的隔垫作用,从而防止显示模组12与凸台211接触,倘若在防护隔垫32与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之间也能够填充密封胶40,进而在不增加不透光区域114宽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加点胶宽度,这会进一步提高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能,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防护隔垫32与凸台211的相对面之间具有第三间隙43,防护隔垫32与显示模组12的相对面之间具有第四间隙44,如图10所示,第三间隙43和第四间隙44内填充有密封胶40。
本实施例中,在原有支撑件30与凸台211和不透光区域114所形成的点胶宽度L3的基础上,再通过防护隔垫32与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形成一部分点胶宽度L4,由于防护隔垫32处于显示模组12的下方,因此在成型不透光区域114时不用预留点胶宽度L4,从而在不增加不透光区域114宽度的基础上,还能够增加显示屏10与凸台211之间整体的点胶宽度,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手表100的防水密封效果。
可选地,防护隔垫32与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在分别形成间隙时,可以通过防护隔垫32自身的挺度(抗弯曲能力)而被悬空放置在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之间;或者,防护隔垫32底部的一侧表面,也就是朝向凸台211的表面,也可以设置类似支撑件30的支撑结构31,进而使防护隔垫32被支撑悬空在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之间,并与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分别形成间隙。
可选地,防护隔垫32的边缘可以与凸台211的边缘平齐,进而能够充分利用凸台211的宽度;或者,在凸台211的宽度受限时,无法为防护隔垫32提供出足够的放置空间时,也可以将防护隔垫32延伸出凸台211的边缘。
图11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如前所述,防护隔垫32可以延伸出凸台211的边缘,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防护隔垫32延伸至伸出凸台211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将防护隔垫32延伸至伸出凸台211的边缘,可以扩大防护隔垫32对于显示模组12的防护范围,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显示模组12在安装时的安全性,提升良品率。并且,可以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形成的点胶宽度L3和点胶宽度L4的基础上,再增加出防护隔垫32与显示模组12之间的一段点胶宽度L5,从而进一步提高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能。
可选地,防护隔垫32延伸出凸台211的边缘,其末端可能会因为挺度下降而耷拉下来,进而导致第四间隙44的结构不稳定,因此可以在防护隔垫32的底部表面设置类似支撑件30的支撑结构31。
如前所述,盖板11的面型包括曲面和平面的组合,也就是说盖板11的边缘(不透光区域114)为曲面,显示区域(透光区域113)为平面。此种盖板11在确保盖板11边缘有足够曲率的情况下,可通过在盖板11的内表面开设有用于嵌入显示模组12的安装槽112,使得显示模组12能够全部或者部分嵌入盖板11内,从而可以将显示屏10整体做薄。
由于存在无法克服的加工公差和装配公差,因此为了避免将显示模组12安装至盖板11上时出现碰撞,通常会将安装槽112的整体尺寸设计的略大于显示模组12,这使得显示模组12在嵌入安装槽112后会与安装槽112的槽壁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考虑将该部分间隙加以利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图12是智能手表100中的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的分解示意图。图13是图12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14是智能手表100中的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的组装示意图。图15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16是图15中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时的示意图。
如图12-图1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11开设有用于嵌入显示模组12的安装槽112,部分显示模组12位于安装槽112外,显示模组12与安装槽112槽壁的相对面之间、显示模组12与支撑件30的相对面之间共同形成第五间隙45,第五间隙45内填充有密封胶40。
如图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原有的支撑件30与凸台211和不透光区域114所形成的点胶宽度L3,以及通过防护隔垫32与凸台211和显示模组12所形成的点胶宽度L4这两部分的基础上,再通过由安装槽112的槽壁等部件所围设形成第五间隙45,且第五间隙45内填充密封胶40,从而又增加了一部分点胶宽度L6,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手表100的防水密封效果。
并且,相比较前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2与支撑件30相抵接的方案,需要采用特殊材质的支撑件30以避免支撑件30损坏显示模组12,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五间隙45的存在,使得显示模组12与支撑件30天然具有安全距离,因此无需对支撑件30进行特殊选材,本实施例对于支撑件30的材质选型范围较广,使得生产难度较低。
图17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如图1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防护隔垫32延伸至伸出凸台211的边缘。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前述实施例中已经形成的点胶宽度L3、点胶宽度L4、点胶宽度L6的基础上,再增加出防护隔垫32与显示模组12之间的一段点胶宽度L5,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智能手表100的防水密封效果。
图18是智能手表100中的显示屏10以及支撑件30的分解示意图。图19是图2中A-A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20是图19中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时的示意图。
上述实施例中,显示模组12能够部分嵌入盖板11内,而在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将显示模组12完全嵌入盖板11内,具体为,如图18-图20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11开设有用于嵌入显示模组12的安装槽112,不透光区域114朝向支撑件30的表面与显示模组12朝向防护隔垫32的表面平齐,支撑件30与防护隔垫32的表面平齐,显示模组12与安装槽112槽壁的相对面之间形成第五间隙45,第五间隙45内填充有密封胶40。
本实施例中,支撑件30与防护隔垫32的表面平齐,也就是说支撑件30与防护隔垫32具有相同厚度,在加工时能够一次成型且加工难度较低。
如图13、图1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显示屏10还包括第一电路板13以及将显示模组12和第一电路板13相连的第二电路板14,支撑件30开设有用于避让第二电路板14的避让槽33;避让槽33的槽壁与第二电路板14之间具有容胶间隙,且容胶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
可选地,第一电路板13可以是智能手表100的主板,第二电路板14可以是主板与显示模组12相连接的柔性电路板。
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这部分连接处的防水密封性,支撑件30开设有用于避让柔性电路板的避让槽33,避让槽33的槽壁与柔性电路板之间具有容胶间隙,且容胶间隙内填充有密封胶40。
如前所述,支撑件30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环圈状结构,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图18所示,支撑件30为一体成型的环圈状结构,在凸台211上环绕一圈而设。
本实施例中,一体成型的支撑件30,相比较分段式拼接结构,不需要考虑段间的密封性,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密封安装时的难度较低。
如前所述,防护隔垫32也可以是环圈状结构,并且与支撑件30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在一起,也就是如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2、图13、图18所示,防护隔垫32为环圈状结构,且与支撑件30一体成型。
本实施例中,防护隔垫32呈环圈状,且与支撑件30一体成型,相比较分段式拼接结构,不需要考虑段间的密封性,同时也不用单独与支撑件30相连接固定,实施起来比较简单,密封安装时的难度较低。
图2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的一例的剖视图。图2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2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的另一例的剖视图。图2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的另一例的剖视图。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1包括凸点、围坝结构、V形块、W形块、波纹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图21所示,支撑结构31为多个凸点。
再例如,如图22所示,支撑结构31为围坝结构。
再例如,如图23所示,支撑结构31为V形块。
再例如,如图24所示,支撑结构31为W形块。
可选地,在支撑件30的表面成型上述支撑结构31时,可通过模具浇注成型。
可选地,如图21所示,在防护隔垫32的底面,也就是朝向凸台211的一侧表面,也可以设置支撑结构31。
可选地,防护隔垫32上的支撑结构31包括凸点、围坝结构、V形块、W形块、波纹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但不限于此。
支撑结构31优选采用凸点结构,这是因为凸点的支撑强度大且占位空间小,从而避免凸点在间隙内将密封胶40的填充空间占据而造成密封胶40的填充量减小。
图2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支撑件30的示意图。
如图25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支撑结构31为凸点,凸点的形状包括半球形、圆柱、圆台、棱柱、棱锥中的一种或者多种,但不限于此。
例如,如图4所示,支撑结构31为半球形的凸点。
再例如,如图21所示,支撑结构31为圆台形的凸点。
其中,支撑结构31为半球形或者圆台形的凸点时,效果更佳,这是因为半球形或者圆台形的根部较大,使得凸点的支撑强度大,进而能够防止凸点变形。
凸点在支撑件30表面的分布过密集,则会导致支撑结构31将密封胶40的填充空间占据,从而造成密封胶40的填充量减小而导致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下降,倘若凸点在支撑件30表面的分布过稀疏,则会导致支撑结构31的支撑强度小,使得支撑件30分别与凸台211和不透光区域114所形成的间隙结构不稳定,容易在密封胶40固化阶段发生形变而挤出密封胶40。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凸点在支撑件30的表面上以环圈状成排分布,且相邻两排的凸点交错设置。
例如,如图25所示,多个凸点在支撑件30上形成环圈状的两排,分别是第一排311和第二排312,第一排311的凸点与第二排312的凸点呈交错设置。如此设计,可以将支撑结构31的支撑强度与密封胶40的填充量之间达到一个平衡,既使得支撑件30与凸台211和不透光区域114形成的间隙结构稳定,又占位少而确保密封胶40的填充量,从而确保智能手表100的防水性。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凸台211与支撑件30的相对面、支撑件30与不透光区域114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抓胶纹路。
在制备壳体20、支撑件30的模具的成型面上设置纹路成型结构,在制备壳体20和支撑件30的过程中,模具成型面上的纹路成型结构能够使得壳体20和支撑件30的点胶区的表面形成抓胶纹路,抓胶纹路能够提高点胶区与密封胶40的粘接力,进而能提高密封胶40的粘接稳定性。
纹路成型结构可以为阵列分布的微凸起,抓胶纹路可以为阵列分布在点胶区的表面上的微孔。上述结构能够增大点胶区的表面的不平整度,进而更有利于密封胶40更稳定地粘接。
在制备盖板11时,则可以在不透光区域114的点胶区通过研磨、切削、钻削、车削、铣削等工艺而加工出阵列分布的微孔、波纹等抓胶纹路的结构。
若壳体20为金属壳体,则也可以在点胶区的表面通过研磨、切削、钻削、车削、铣削等工艺而加工出阵列分布的微孔、波纹等抓胶纹路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抓胶纹路能够提高点胶区的表面粗糙度,进而能够提高密封胶40的附着力,达到抓胶的目的。
可选地,在安装槽112的槽壁点胶区面上,也可以通过研磨、切削、钻削、车削、铣削等工艺而加工出阵列分布的微孔、波纹等抓胶纹路的结构。
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11的面型可以为曲面,也就是3D盖板。
图2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的另一例的局部剖视图。
如图2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11的面型为平面。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盖板11的面型为曲面和平面的组合。
如图4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壳体20包括中框21和底盖22,凸台211位于中框21上,盖板11、中框21以及底盖22围设形成电子设备的内腔,显示模组12置于内腔中。
可选地,中框21和底盖22可以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固定相连。
具体地,中框21和底盖22可以通过注塑、压塑、挤塑、锻造、压铸、电脑数控(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CNC)机床加工等工艺一体成型的固定相连。
可选地,如图4所示,中框21和底盖22是分体结构,通过胶粘方式密封相连,当然所采用的密封胶40可以与前述用来密封盖板11和凸台211的密封胶40材质相同。
可选地,壳体20可以是为金属壳体20,例如镁合金、不锈钢等金属壳体。此外,还可以是塑胶壳体、玻璃壳体、陶瓷壳体等,但不限于此。
可选地,中框21与底盖22的材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底盖22可以为玻璃材质,中框21可以为金属材质;再例如,底盖22可以为塑胶材质,中框21可以为陶瓷材质;再例如,中框21和底盖22可以均为金属材质、陶瓷材质或玻璃材质等。中框21与底盖22的材质不限定。
图2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其中,图27中的(a)是显示屏10与支撑件30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27中的(b)是显示屏10与支撑件30组装后的示意图;图27中的(c)是显示屏10与支撑件30组装后和壳体20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27中的(d)是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组装后的示意图。
如图27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显示屏10、壳体20以及支撑件30的组装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图27中的(a)所示,在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的点胶区、显示模组12与安装槽112的槽壁之间的间隙内分别点胶;
步骤二,如图27中的(b)所示,支撑件30与盖板11的不透光区域114对位贴合,经保压后,加热或者光照使密封胶40固化,使得支撑件30密封安装在显示屏10上;
步骤三,如图27中的(c)所示,在壳体20的凸台211的点胶区点胶;
步骤四,如图27中的(d)所示,将显示屏10与支撑件30所组成的整体与凸台211对位贴合,经保压后,加热或者光照使密封胶40固化,使得显示屏10与支撑件30所组成的整体密封安装在壳体20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