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CN116251208B - 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251208B
CN116251208BCN202310446884.2ACN202310446884ACN116251208BCN 116251208 BCN116251208 BCN 116251208BCN 202310446884 ACN202310446884 ACN 202310446884ACN 116251208 BCN116251208 BCN 1162512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rilized
connector
interface
hydrogen peroxide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4468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6251208A (zh
Inventor
杨云
孙金虎
李祚云
黄勤
鲁登波
常相辉
刘霞
伍永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ok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ok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ok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filedCriticalLaoken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446884.2ApriorityCriticalpatent/CN1162512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6251208ApublicationCriticalpatent/CN1162512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granted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6251208BpublicationCriticalpatent/CN116251208B/zh
Activelegal-statusCritical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legal-status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Landscape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用于放置待灭菌软管内镜并对待灭菌软管内镜进行消毒灭菌,待灭菌软管内镜至少包括一需灭菌管腔和一无需灭菌管腔,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可拆卸盖设于盒体上,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外功能接口,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内功能接头,每一外功能接口对应连通有一内功能接头,至少一内功能接头与一需灭菌管腔连通,另一内功能接头与一无需灭菌管腔连通。本申请通过利用外功能接口和内功能接头将需灭菌管腔连通,能有效改善需灭菌管腔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医疗消毒灭菌器械,尤其涉及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尤为重要,当今最具优势且最普及的医疗器械消毒灭菌方式为采用过氧化氢进行消毒灭菌,为提高灭菌效果、缩短灭菌时间、降低灭菌成本,通常都需要采用加热或电离的方式将过氧化氢液体进行汽化或等离子化后,再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灭菌,目前,过氧化氢汽化或等离子化的消毒灭菌设备已经成为了医疗器械消毒灭菌的首选装置。现有过氧化氢汽化灭菌设备的优点是成本低、售价便宜、灭菌效果好;然而在使用过氧化氢灭菌器的过程中,至少会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灭菌器在对具有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内壁进行灭菌时,主要是通过过氧化氢汽化充满整个灭菌舱或者用于盛装医疗器械的器械盒内,然后依靠汽化后的过氧化氢自身流动进入至管道内壁,对于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如软管内镜,采用上述方式,会存在灭菌效率低,效果不佳,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以实现在现有采用器械盒,并将软管内镜置于器械盒内,进行消毒的基础上,在器械盒侧壁设置彼此连通的外功能接口和内功能接头,利用外功能接口与外部灭菌设备连接,内功能接头分别与需灭菌管腔和无需灭菌管腔连通,对管腔内部实现充分灭菌,改善当前灭菌器对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存在的灭菌效率低,效果不佳,灭菌不彻底的问题。
本申请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用于放置待灭菌软管内镜并对所述待灭菌软管内镜进行消毒灭菌,所述待灭菌软管内镜至少包括一需灭菌管腔和一无需灭菌管腔,所述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包括盒体和盒盖,所述盒盖可拆卸盖设于所述盒体上,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外功能接口,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内内功能接头,每一所述外功能接口对应连通有一所述内功能接头,至少一所述内功能接头与一所述需灭菌管腔连通,一所述内功能接头与一所述无需灭菌管腔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外功能接口包括送水气接口、活检接口以及侧漏接口,所述若干内功能接头包括送水气接头、活检接头以及侧漏接头,所述送水气接头与所述送水气接口连通,所述活检接头与所述活检接口连通,所述侧漏接头与所述侧漏接口连通,所述需灭菌管腔与所述送水气接头背离所述送水气接口的一端连通或者与所述活检接头背离所述活检接口的一端连通,所述无需灭菌管腔与所述侧漏接头背离所述侧漏接口的一端连通。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若干外功能接口处均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与所述外功能接口可拆卸地密封配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包括堵塞头、软性连接带以及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与所述堵塞头之间通过所述软性连接带连接,所述固定座固定于所述盒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堵塞头与所述外功能接口可拆卸地密封配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功能接口包括:
第一流通件,所述第一流通件内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且所述第一流通件的一端端头呈锥形;
第二流通件,所述第二流通件内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通通道连通的容置腔以及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流通件呈锥形的所述端头与所述第二流通通道插接配合,所述第一流通件背离所述端头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流通件背离所述第二流通通道的一端螺纹配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外功能接口包括:
第一接口,所述第一接口与外部设备连接;
流通量调节件,所述流通量调节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口连通,用于调节过氧化氢气体的流通量;
第二接口,所述第二接口的一端与所述流通量调节件背离所述第一接口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盒体内与所述内功能接头连通;
固定件,套设于所述第二接口上并与所述第二接口螺纹连接,且所述固定件与所述盒体的侧壁抵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流通量调节件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连通;
隔板,所述隔板设于所述筒体内且所述隔板的正表面垂直于所述筒体的轴向方向,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通孔;
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隔板的中心,用于调整所述若干通孔沿所述轴向方向被覆盖的数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转轴,具有始端和尾端,所述尾端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
若干活动片,所述若干活动片转动套设于所述转轴上并沿所述轴向方向重叠设置,所述若干活动片位于所述始端与所述隔板之间,并受到所述始端与所述隔板之间的挤压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设有若干弹性卡位,所述弹性卡位与所述待灭菌软管卡接适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盒体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架和透视窗,所述限位架与所述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且所述限位架朝向所述盒盖的方向呈开口状,所述间隙内设有隔菌组件,所述隔菌组件覆盖于所述透视窗处。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申请主要是通过在盒体侧壁上设置若干外功能接口和内功能接头,每一外功能接口对应连通一内功能接头,再利用至少一内功能接头与需灭菌管腔连通和另一内功能接头与一无需灭菌管腔连通,外部设备连接外功能接口,输送用于灭菌的过氧化氢气体至需灭菌管腔中以及输送干净空气至无需灭菌管腔中,以使过氧化氢气体能够充分经过需灭菌管腔中,对需灭菌管腔内部充分灭菌,并通过管腔自身结构将过氧化氢气体排出至盒体内,对盒体以及待灭菌软管内镜的表面实现灭菌;以及朝向无需灭菌管腔内输送干净空气,以使无需灭菌管腔不会因为管腔内气压与盒体内气压相差过大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灭菌器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灭菌器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外功能接口和内功能接头连接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外功能接口的剖面A-A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灭菌器械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外功能接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中所提供的外功能接口的剖面B-B和剖面C-C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过氧化氢灭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灭菌器械盒;11、盒体;111、硅胶垫;12、盒盖;13、外功能接口;131、第一流通件;1311、第一流通通道;132、第二流通件;1321、容置腔;1322、第二流通通道;133、第一接口;134、流通量调节件;1341、筒体;1342、隔板;13421、通孔;1343、调节组件;13431、转轴;13432、活动片;135、第二接口;136、固定件;14、内功能接头;15、密封件;151、堵塞头;152、软性连接带;153、固定座;16、固定架;17、限位架;18、透视窗;19、隔菌组件;191、隔菌材料;192、固定片;2、待灭菌软管内镜;3、灭菌舱;31、置物架;32、电极网;33、第一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4、提纯装置;5、加液装置;6、真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词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方案,在此对附图中标号所使用的样条曲线以及箭头进行说明:对于不带箭头的样条曲线所指示的部件为实体部件,即具有实体结构的部件;对于带有箭头的样条曲线所指示的部件为虚体部件,即没有实体结构的部件。
请参见图1至图12,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1,该灭菌器械盒1主要是辅助灭菌舱3对一些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进行灭菌,所谓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如软管内镜等。以及,该灭菌器械盒1除了辅助灭菌舱3灭菌以外,在灭菌舱3灭菌结束后,该灭菌器械盒1还能对已经灭菌后的医疗器械起到存储和运输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外界的细菌以及其他污染物对医疗器械造成二次污染。本申请中所介绍的灭菌器械盒1主要是针对软管内镜的灭菌所设置的结构,当然,其同样也可适用其他细长孔的医疗器械的管道,不做具体限定。为便于理解该灭菌器械盒1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下面对其详细介绍:
对于该灭菌器械盒1,其主要用于放置待灭菌软管内镜2并对该待灭菌软管内镜2消毒灭菌,该待灭菌软管内镜2至少包括一需灭菌管腔和一无需灭菌管腔,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1包括盒体11和盒盖12,盒盖12可拆卸盖设于盒体11上,盒体11的外侧壁上设有若干外功能接口13,盒体11的内侧壁上设有若干内功能接头14,每一外功能接口13对应连通有一内功能接头14,至少一内功能接头14与一需灭菌管腔连通,一内功能接头14与一无需灭菌管腔连通。
本申请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通过在盒体11侧壁上设置若干外功能接口13和若干内功能接头14,每一外功能接口13与一对应的内功能接头14穿过盒体11的侧壁连通。外功能接口13与灭菌器中所对应的连接管道连通,通过连接管道,将经过汽化后的过氧化氢灭菌气体输送至外功能接口13处,继而输送至与外功能接口13连通的内功能接头14。这里若内功能接头14不连接对应的待灭菌软管内镜2,汽化后的过氧化氢灭菌气体便直接通入至灭菌器械盒1内,对灭菌器械盒1内部以及放置于灭菌器械盒1内的器械表面进行灭菌。在本实施例中,若干内功能接头14可根据内功能接头14的功能进行分类,如若干内功能接头14可包括灭菌内功能接头和平衡内功能接头,灭菌内功能接头主要用于接收过氧化氢并将过氧化氢气体排至需要灭菌的管腔内,而平衡内功能接头主要用于将空气通入至无需灭菌管腔内,平衡无需灭菌管腔内的气压与盒体内的气压,避免无需灭菌管腔因气压不平衡而损坏。若将待灭菌软管内镜2的需灭菌管腔与对应的灭菌内功能接头连通,将无需灭菌管腔与对应的平衡内功能接头连通,经汽化后的灭菌气体便能够直接通入至需灭菌管腔内,对需灭菌管腔内壁以及内部整个管腔实现灭菌,使需灭菌管腔达到较好的灭菌效果,并且相较于现有技术,对需灭菌管腔的灭菌速度也会有明显提高。随后,汽化后的灭菌气体通过需灭菌管腔流出至盒体11内,并逐渐充满盒体11,对盒体11内部环境进行灭菌以及对待灭菌软管内镜2的表面形成灭菌。采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向盒体11内通入过氧化氢,首先对盒体11以及盒体11内的器械实现表面杀菌,之后再等待过氧化氢自己飘散进入至需灭菌管腔中的方式,本技术方案对管腔内部灭菌更加彻底充分且灭菌速度更快,无需等待过氧化氢气体扩散,以及也能确保对盒体11内部以及软管内镜表面的灭菌。对于平衡内功能接头与一无需灭菌管腔连通,并向该无需灭菌管腔中通入干净气体,主要是因为该无需灭菌管腔背离平衡内功能接头的一端为封闭状态,为确保无需灭菌管腔内的气压与外部气压平衡,避免无需灭菌管腔损坏。
还需要说明的是,盒盖12的内壁设置有第一密封环,盒盖12扣合在盒体11上时,盒盖12的侧壁和盒体11的侧壁能够共同挤压第一密封环,从而对盒盖12和盒体1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的,在盒盖12相对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锁扣,盒体11上设置有与锁扣相适配的锁座,锁扣和锁座配合能够将盒盖12固定在盒体11上。锁扣和锁座的组合为现有的锁具,此处不再详细描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盒盖12相对侧壁上间隔设置有两个锁扣,能够使盒盖12更严密的盖合在盒体11上。
更进一步地,在盒体11内铺设有硅胶垫111,待灭菌软管内镜2放置于硅胶垫111上,以避免待灭菌软管内镜2直接与盒体11接触。
具体地,若干外功能接口13包括送水气接口、活检接口以及侧漏接口,若干内功能接头14包括送水气接头、活检接头以及侧漏接头。其中,送水气接头与送水气接口连通,活检接头与活检接口连通,侧漏接头与侧漏接口连通,需灭菌管腔与送水气接头背离送水气接口的一端连通或者与活检接头背离活检接口的一端连通,无需灭菌管腔与侧漏接头背离侧漏接口的一端连通。这里的送水气接口和活检接口均连通外部输送过氧化氢的设备,送水气接头和活检接头各连通一需灭菌管腔,对需灭菌管腔进行灭菌。侧漏接头与无需灭菌管腔连通主要是为了朝无需灭菌管腔内通入空气,保持无需灭菌管腔内外压平衡。对于需灭菌管腔主要是指需要进行灭菌的管腔,如需要伸入至人体内部的管腔;无需灭菌管腔主要是指无需进行灭菌的管腔,如无需伸入至人体内部的管腔,具体是何种管腔在本申请中不做限定,根据不同的软管内镜自行选择。
进一步地,对于盒体11的侧壁上,还可以设置若干预留接头以及与预留接头对应连通的预留接口,方便适应多种不同型号,拥有不同数量的软管的器械,扩大器械盒适用的范围。以及,若干预留接头和预留接口均靠近前述的若干功能接头和功能接口设置,方便待灭菌器械的连通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至图3所示,若干外功能接口13处均设有密封件15。该密封件15与外功能接口13可拆卸地密封配合,主要是用于堵塞外功能接口13。如在灭菌器械盒1未放置在灭菌舱3内或者无需连接外部设备时,便需要用该密封件15将外功能接口13堵塞密封,避免外界空气或者细菌等微生物通过该接口进入至盒体11内,对盒体11以及盒体11内存放的医疗器械造成污染。
具体地,对于该密封件15,包括堵塞头151、软性连接带152以及固定座153。固定座153、堵塞头151以及软性连接带152均采用软性橡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弹性变形特性,能够适应更多的接口口径以及外功能接口13自身不同长度的尺寸。固定座153与堵塞头151之间通过软性连接带152连接,固定座153固定于盒体11的外侧壁上,对于具体位置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是将该固定座153套设于外功能接口13的外周边缘且固定在盒体11的侧壁上,使密封件15位于外功能接口13附近,更加方便且有效缩短软性连接带152的长度。堵塞头151与外功能接口13可拆卸地密封配合,具体是直接将堵塞头151插入至外功能接口13并依靠堵塞头151的弹性特性与外功能接口13的内壁紧密贴合,达到堵塞密封的效果。
由于盒体11内可能会装载不同类型、不同型号的待灭菌软管内镜2亦或者是其他具有细长型管腔的医疗器械,为避免软管损坏、软管内通入过氧化氢气体过快,灭菌不彻底、亦或者是软管内通入气体过少,灭菌不彻底等情况的出现,不同的软管需要适应不同的气体流速以及流量,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外功能接口13除具有连通外部设备以及内功能接头14的作用外,还具有调节流通量,以适应不同软管类型的功能。为便于理解外功能接口13具有调节流通量功能的具体结构,下面对其做详细地介绍:
请参见图3至图6,外功能接口13包括:
第一流通件131,该第一流通件131内开设有第一流通通道1311,且第一流通件131的一端端头呈锥形,第一流通通道1311延伸至靠近端头位置但与端头不连通。在靠近端头的位置处,第一流通件131沿圆周方向开设有若干小孔,该小孔与第一流通通道1311连通,以使通入至第一流通通道1311内的气体能够通过小孔流出第一流通通道1311。
第二流通件132,该第二流通件132内开设有与第一流通通道1311连通的容置腔1321以及与容置腔1321连通的第二流通通道1322。第一流通件131的一部分位于第二流通件132的容置腔1321内,且连通第一流通通道1311的小孔位于容置腔1321中,通过小孔,将第一流通通道1311内的气体流入至容置腔1321中,再通过容置腔1321与第二流通通道1322连通,流入至第二流通通道1322内。
其中,第一流通件131呈锥形的端头与第二流通通道1322插接配合,第一流通件131背离锥形端头的一端与第二流通件132背离第二流通通道1322的一端螺纹配合。通过第一流通件131与第二流通件132螺纹配合,旋转第一流通件131,便可控制第一流通件131相对第二流通件132在第一流通通道1311的轴向方向上的移动,从而控制锥形的端头插入第二流通通道1322内或者远离第二流通通道1322内。该锥形的端头主要是指其外边缘部分呈倾斜状,沿第一流通件131朝向第二流通件132的方向,端头的直径逐渐减小,即端头呈渐缩状,至于该端头的锥形呈圆锥形还是圆台形不做限定,只要直径逐渐减小即可。通过锥形的端头与直径不会变化的第二流通通道1322配合,当端头朝向第二流通通道1322移动时,端头与第二流通通道132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减小,从容置腔1321内流入第二流通通道1322的流通面积逐渐减小,从而达到降低单位时间内,流入至第二流通通道1322内的气体的量;相反,若锥形的端头朝向背离第二流通通道1322的方向移动时,锥形的端头与第二流通通道1322的内壁之间的间隙逐渐增大,气体的流通量也就增加。通过上述结构设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旋转第一流通件131,即可实现气体流通量的变化,方便控制流通量适应不同待灭菌软管内镜2中的软管。该外功能接口13的调节流通量的结构,至少还具有一有益效果:该外功能接口13调节流通量可以随时进行,无论是外部设备连接于外功能接口13时,还是外部设备未连接于外功能接口13时,均可实现对流通量的调节,能够实时控制流通量。但需要说明的是,若该灭菌器械盒1放入灭菌舱3内,则无法进行实时调节。
除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调节流速的结构以外,在另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7至图11,该外功能接口13包括:
第一接口133,该第一接口133与外部设备连接,如用于输送过氧化氢气体或者其他纯净气体的管道,不做限定。
流通量调节件134,该流通量调节件134主要用于调节单位时间内流过外功能接口13的气体的流量。该流通量调节件134的一端与第一接口133连通,用于调节过氧化氢气体或者是其他气体进入至流通量调节件134的流量。
第二接口135,该第二接口135的一端与流通量调节件134背离第一接口133的一端连通,另一端伸入至盒体11内与内功能接头14连通,以此通过流通量调节件134将第一接口133和第二接口135彼此连通,使第一接口133接收到来自外部设备的输入气体,能够通过流通量调节件134流入至第二接口135,继而通过第二接口135流入至管腔以及盒体11内。并且,通过利用流通量调节件134,对气体流通量的调节,能够根据不同管腔的管径、结构等需求,调节至最佳的流通量流入至对应管腔内。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拆装,第一接口133和第二接口135与流通量调节件134之间的连接均采用螺纹连接的连接方式。
固定件136,套设于第二接口135上并与第二接口135螺纹连接,固定件136能够通过螺纹沿第二接口135的轴向方向移动,当该固定件136移动至一定位置时,固定件136与盒体11的内侧壁抵接,而第二接口135的一侧会与盒体11的外侧壁抵接,以此实现该外功能接口13固定在盒体11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清楚的理解流通量调节的方式和原理,下面对流通量调节件134的具体结构做详细介绍:
该流通量调节件134包括:
筒体1341,该筒体134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接口133和第二接口135连通,连通方式为螺纹连接,筒体1341的两端均设有为外螺纹,第一接口133和第二接口135分别与筒体1341连接处均设有内螺纹,以此螺纹配合,方便拆装清洗更换等;
隔板1342,该隔板1342设于筒体1341内且隔板1342的正表面垂直于筒体1341的轴向方向,即隔板1342的放置方向与气体流通的方向呈垂直状态,对气体的流通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以及该隔板1342与筒体1341之间的固定关系,可以是采用卡接、内嵌式以及一体成型等多种固定方式,不做具体限定。并且,为使气体能够流通过隔板1342,在隔板1342上开设有若干通孔13421。这里隔板1342的形状与筒体1341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均为圆形。
调节组件1343,该调节组件1343螺纹连接于隔板1342的中心,用于调整若干通孔13421沿轴向方向被覆盖的数量,以此达到调节气体流通量的目的。
更进一步地,该调节组件1343又包括:
转轴13431,具有始端和尾端,该尾端与隔板1342固定连接,可以是过盈配合或者是螺纹连接,本实施例中采用螺纹连接;
若干活动片13432,均转动套设于转轴13431上并沿轴向方向重叠设置,每一活动片13432均可独立绕转轴13431转动或者是一片活动片13432能够带动相邻的活动片13432绕转轴13431转动,具体采用哪种方式不做限定。在本实施例中采用每一活动片13432均可独立绕转轴13431转动,可以有效减少相邻活动片13432之间的连接结构,结构更加简单。若干活动片13432位于筒体1341的始端和隔板1342之间,并受到始端与隔板1342之间的挤压力,从而使活动片13432与隔板1342之间产生摩擦力,以及相邻活动片13432之间产生摩擦力,以此避免若干活动片13432在转动至一定位置后,受到重力影响而无法保持该位置静止,影响流通量的调节。
还需要说明的是,对于隔板1342上开设的若干通孔13421,在一些实施例中,若干通孔13421沿隔板1342的中心呈旋转对称设置,若干通孔13421一共有六个,六个通孔13421沿中心呈旋转对称设置,以此对流通量调节的程度划分为六个等级,即一个通孔13421代表一个等级,一级代表气体可流通,且流通量最小,六级代表气体可流通,且流通量最大,二至五级则为流通量逐级递增。对应地,若干活动片13432的数量与通孔13421的数量对应设置,每一活动片13432可用于遮挡一通孔13421,达到可视化的流通量调节,更加便于工作人员对对应医疗器械进行流通量调节的选择。
下面是整个流通量调节的工作过程: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确定好需要灭菌的医疗器械后,根据实验阶段对各类医疗器械进行灭菌所需的最佳的气体流通量数据,选择本次医疗器械所对应的流通量等级,如,本次需要三级流通量,那么工作人员便可将其中三个活动片13432依次沿转轴13431周向方向转动,将三个活动片13432分别拨动至三个通孔13421处,对三个通孔13421实现对应遮挡,限制气体从这三个通孔13421顺畅流出。在整个拨动活动片13432的过程中,可以是直接将手指伸入至筒体1341内,并对活动片13432拨动(活动片13432的主表面上设有凸起,辅助手指拨动活动片13432),也可以是采用拨动杆插入至活动片13432的拨孔内,进行拨动,可自行选择,不做限定。对于活动片13432的拨孔,其设于活动片13432的主表面,并位于靠近活动片13432边缘的位置,当然,在拨动活动片13432之前,需要先从流通量调节件134上旋下第一接口133,使与第一接口133连接的筒体1341的端口敞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在盒体11内设有若干固定架16,固定架16上设有若干弹性卡位,弹性卡位与待灭菌软管卡接适配,以固定需要进行灭菌的医疗器械,如软管内镜。
在一些实施例中,盒体11的侧壁上设有限位架17和透视窗18,限位架17与侧壁之间形成间隙,且限位架17朝向盒盖12的方向呈开口状,间隙内设有隔菌组件19,隔菌组件19覆盖于透视窗18处。其中透视窗18和限位架17数量一致,在一些实施例中,透视窗18设有多个,另一些实施例中,透视窗18仅设有一个。透视窗18的周壁上设置有第二密封环,第二密封环的横截面呈U型结构,第二密封环安装在透视窗18上时,第二密封环包裹着透视窗18的部分周壁。隔菌组件19设于间隙中并能从限位架17的开口处抽出。隔菌组件19包括隔菌材料191和固定片192,固定片192上设有与透视窗18大小相适配的开孔,固定片192安装到位时,透视窗18能够与开孔重合。隔菌材料191设于开孔处,并与形成开孔的内侧壁粘接或者卡接。隔菌材料191为一次性耗材,例如特卫强等能够透气且能够形成生物屏障,隔离细菌的材料。在灭菌过程中,过氧化氢气体和空气均能够通过隔菌材料191从灭菌盒内流动到灭菌舱3内,再通过真空装置6抽出。医疗器械,如内镜在灭菌设备内消毒灭菌后,需要进行无菌储存,如果直接将内镜拿出灭菌舱3,转移到储存装置内,在转移过程中,内镜暴露在空气中,会造成二次污染。所以,在本申请中,将灭菌盒作为内镜的储存装置,避免了内镜受到二次污染。
为便于工作人员理解该灭菌器械盒1如何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下面对灭菌器械盒1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工作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见图12,一种过氧化氢灭菌设备,包括主体,主体上设置有灭菌舱3、提纯装置4、加液装置5和真空装置6,提纯装置4、加液装置5和真空装置6均与灭菌舱3连接。灭菌舱3内设置有置物架31和电极网32,灭菌舱3内还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33的一端贯穿灭菌舱3的侧壁与提纯装置4的输出端连接,第一连接件33的另一端与盒体11的部分外功能接口13连通。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贯穿灭菌舱3的侧壁,且设置有输气组件,输气组件能够开闭第二连接件并能够向第二连接件内输入洁净气体。第二连接件的另一端贯穿灭菌舱3的侧壁,且与真空装置6连接,第二连接件的周壁上设置有与部分外功能接口13连接的第一连接头。将待灭菌软管内镜2放置于灭菌器械盒1内,灭菌器械盒1外部与第一连接件33和第二连接件连接以及其内部与待灭菌软管内镜2的对应管腔连接完成后,关闭灭菌舱3的舱门,使灭菌舱3内部为密封环境。然后通过真空装置6同步抽取灭菌舱3、内镜无需灭菌管腔、盒体11以及需灭菌管腔(需灭菌管腔与盒体11连通,抽取盒体11内的空气便可同步抽取需灭菌管腔内的空气)内的空气,使其内部均处于真空状态。待抽真空工作完成后,同时打开提纯装置4和输气组件,提纯装置4内的过氧化氢气体依次通过第一连接件33、外功能接口13、内功能接头14以及需灭菌管腔进入到灭菌舱3内,从而使过氧化氢气体能够遍布需灭菌管腔的每个部分,保证了对需灭菌管腔的内外壁消毒灭菌的效果;外界空气通过输气组件的过滤后进入通过第二连接件、外功能接口13、内功能接头14进入到无需灭菌管腔内,从而使无需灭菌管腔内的气压和灭菌舱3内的气压保持一致,避免无需灭菌管腔的管壁破裂。此外,通过第二连接件对接内镜无需灭菌管腔,使得灭菌舱3内的过氧化氢气体无法进入到内镜无需灭菌管腔内,避免其内部残留过氧化氢气体。
上文已对基本概念做了描述,显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上述详细披露仅仅作为示例,而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虽然此处并没有明确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会对本申请进行各种修改、改进和修正。该类修改、改进和修正在本申请中被建议,所以该类修改、改进、修正仍属于本申请示范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
同时,本申请使用了特定词语来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如“一个实施例”、“一实施例”、和/或“一些实施例”意指与本申请至少一个实施例相关的某一特征、结构或特点。因此,应强调并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在不同位置两次或多次提及的“一实施例”或“一个实施例”或“一个替代性实施例”并不一定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本申请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的某些特征、结构或特点可以进行适当的组合。
同理,应当注意的是,为了简化本申请披露的表述,从而帮助对一个或多个申请实施例的理解,前文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有时会将多种特征归并至一个实施例、附图或对其的描述中。但是,这种披露方法并不意味着本申请对象所需要的特征比权利要求中提及的特征多。实际上,实施例的特征要少于上述披露的单个实施例的全部特征。
针对本申请引用的每个专利、专利申请、专利申请公开物和其他材料,如文章、书籍、说明书、出版物、文档等,特此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申请作为参考,但与本申请内容不一致或产生冲突的申请历史文件除外,对本申请权利要求最广范围有限制的文件(当前或之后附加于本申请中的)也除外。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本申请附属材料中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与本申请内容有不一致或冲突的地方,以本申请的描述、定义和/或术语的使用为准。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CN202310446884.2A2023-04-242023-04-24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ActiveCN1162512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Filing DateTitle
CN202310446884.2ACN116251208B (zh)2023-04-242023-04-24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Filing DateTitle
CN202310446884.2ACN116251208B (zh)2023-04-242023-04-24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Publication Date
CN116251208A CN116251208A (zh)2023-06-13
CN116251208Btrue CN116251208B (zh)2024-11-05

Family

ID=86682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TitlePriority DateFiling Date
CN202310446884.2AActiveCN116251208B (zh)2023-04-242023-04-24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Link
CN (1)CN11625120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CN117968343B (zh)*2024-03-282024-06-2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内镜干燥存储盒及存储柜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CN208959019U (zh)*2018-02-282019-06-11邹梦飞便于调节药雾压力的雾化杯
CN115814131A (zh)*2022-11-292023-03-21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软式内镜灭菌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GB1510472A (en)*1976-01-291978-05-10Rhodes & Son Ltd BRotary fluid flowmeter
JP2003175003A (ja)*2001-12-102003-06-24Olympus Optical Co Ltd内視鏡用消毒滅菌ケース
EP2327382B1 (en)*2009-11-262012-07-18Hans I. WallstenSterilisation device
CN102350004B (zh)*2011-10-282013-10-02成都老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与过氧化氢低温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JP6249792B2 (ja)*2014-01-242017-12-20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流路接続装置
CN107461513B (zh)*2017-08-302019-02-26宁波景珍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疗专用气量控制装置
CN215231173U (zh)*2021-02-182021-12-21杨祥正一种中医儿科雾化装置
CN216454926U (zh)*2021-06-302022-05-10英姿医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一种宫腔内窥镜和内窥镜治疗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Priority datePublication dateAssigneeTitle
CN208959019U (zh)*2018-02-282019-06-11邹梦飞便于调节药雾压力的雾化杯
CN115814131A (zh)*2022-11-292023-03-21老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软式内镜灭菌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Publication date
CN116251208A (zh)2023-06-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Publication DateTitle
CA2523488C (en)Respiratory apparatus having an instrument introduction section and manifold
US6534002B1 (en)Flow of fluid through a lumen device from smaller-caliber end to larger-caliber end
ES2569069T5 (es)Unidad de manguera de drenaje
CN101513341B (zh)清洗管以及内窥镜清洗消毒装置
CA2102903C (en)Device and system for sterilizing objects
CN116251208B (zh)一种与过氧化氢灭菌设备配套使用的灭菌器械盒
MXPA05011325A (es)Aparato respiratorio que tiene una seccion de introduccion configurada para sujetar liberablemente con un instrumento respiratorio.
JP5064020B2 (ja)キャビネット型内視鏡プロセッサ
JP2007181688A (ja)内視鏡処理キャビネット
CN110548715A (zh)一种管腔类医疗器械的清洗干燥装置
US5813402A (en)Valve for pulmonary catheter
CN109985261A (zh)消毒托盘
CN115814131A (zh)一种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软式内镜灭菌器
CN210044518U (zh)一种重症监护室用消毒装置
JP6975824B2 (ja)内視鏡の流体供給装置
CN212307787U (zh)用于内窥镜的灌流系统
WO2005009228A1 (ja)内視鏡
CN205626606U (zh)可视三通道灌肠设备
JP2005013511A (ja)医療用チューブ洗浄装置
JP6145050B2 (ja)内視鏡保管庫
CN221356800U (zh)一种内镜的密封转接组件
US20050201889A1 (en)Autoclave sterilization treatment method and autoclave sterilization apparatus using this treatment method
TW201927345A (zh)流量限制器
CN111419151B (zh)用于内窥镜的灌流系统
CN214713325U (zh)一种牙科椅废水收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CodeTitleDescription
PB01Publication
PB01Publication
SE01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Patent grant
GR01Patent grant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