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智能设备普及的时代,随着IoT的浪潮,设备间互联的应用场景变得越来越多。从而对设备智能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使用场景的便捷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在一个物联环境中,可能存在多个可连接的智能设备,如何能快速的分辨出目标智能设备并建立连接,现有实现中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当前用户需要先打开蓝牙、无线网络,搜索当前物联环境下的设备列表,在列表中选择目标设备,尝试建立连接,输入连接口令,直到连接建立成功。
这样的实现连接建立的方式,显然不符合智能设备的便捷性要求;
并且针对不自带IO附件,如键盘、触摸屏、鼠标等,不带显示屏,或者显示屏尺寸比较小的设备,无法实现与其他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设备连接建立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对设备进行较少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实现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设备连接建立方法,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上,该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
通过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出第二设备的类型;
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
并获取第二设备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
使用第二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向第二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以建立与第二设备的连接。
一种设备连接建立装置,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上,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元、识别单元、第二获取单元、确定单元、第三获取单元和处理单元;
所述第一获取单元,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
所述识别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第一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出第二设备的类型;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所述识别单元识别的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获取的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
所述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确定单元确定的第二设备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三获取单元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向第二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以建立与第二设备的连接。
由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中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捕捉并识别要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在物联服务器上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来确定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以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该方案能够在对设备进行较少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实现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设备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物联菜单控制第二设备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点击方式发起物联菜单请求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上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
图6为选择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中的静音功能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设备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眼镜作为第一设备实现设备连接建立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显示设备物联状态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未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已连接状态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设备连接建立方法,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上,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捕捉并识别要建立连接的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在物联服务器上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来确定第二设备的相关信息,以与第二设备建立连接。该方案能够在对设备硬件要求不高的情况下自动实现设备之间连接的建立。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几设备,如第一设备、第二设备等并不是特指一类设备,而是指当前物联环境中的任一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设备作为控制建立连接的主体为例,第一设备可以是手机、IPAD、眼镜等;第一设备需要具有摄像功能,即具备摄像头。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实现设备连接建立过程。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以一个设备建立与其它设备建立连接的过程为例。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设备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101,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
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时,显示在屏幕上;即第一设备捕获第二设备的图像时,将捕获的所有内容显示在屏幕上。
当显示的物联网设备的个数大于1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任一物联设备的指令时,将选择的物联物体作为要识别的目标设备。
在捕获目标图像时,可能由于多个物联设备比较接近,同时捕获多个,如果移动第一设备,或者用户移动,都会存在一些不变,或者不能准确捕获到第二设备,本申请针对这种情况发生时,用户可以通过触控的方式手动选择目标设备,即第二设备,使第一设备获知后续将要识别的是哪个设备;如果是第一设备是眼镜时,也可以通过一些虚拟手势,或肢体动作进行指令的输入。
步骤102,该第一设备通过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出第二设备的类型。
执行本步骤之后,第一设备通过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如果获取到,执行步骤103;若通过物联服务器未获取到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则通知物联服务器建立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并添加第二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设备通知第二设备增加设备列表以及特征信息,可以通过第一设备连接物联网服务器实现,也可以通知物联网服务器使物联网服务器侧通过手动添加等实现,本申请对在物联网服务器上增加一个设备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制。
如识别第二设备的类型为冰箱,且不存在冰箱对应的设备列表,则在物联网服务器增加冰箱的设备列表,在增加冰箱设备列表时,可以按照现有实现,增加必要的信息,如为第二设备分配唯一识别码,并存储其设备的品牌、设备当前的状态(开机、待机、正在播放的内容等)、设备的名称、设备的型号、设备的周边环境等。增加设备的特征信息时,可以手动或语音输入添加,也可以通过对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获取特征信息来添加。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的示意图。图2中第一设备以手机为例,第二设备以电视为例。在具体实现时,第一设备也可以使用带有摄像头的眼镜实现。
图2中通过第一设备的摄像头捕获第二设备的图像,并在后台识别出第二设备的设备类型,进而在对应的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
在图2中,当确定第二设备后,在捕获的图像上以预设方式(在第二设备的轮廓边界上以虚线框的方式)显示已识别出第二设备,在可以不显示,直接在后台确定第二设备即可。
步骤103,该第一设备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
本步骤中获取的设备列表中可能存在多个设备的相关信息,也可能存在一个设备的相关信息,无论存在几个设备的相关信息都需要使用识别的设备的特征信息来匹配确定第二设备。
本步骤执行之前根据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预先设置识别以及本地的一些预先配置来确定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本申请对识别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制,按照现有实现即可;然后在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具体实现如下:
使用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在设备列表中的各唯一识别码对应的特征信息中进行匹配;即针对每个唯一识别码对应的特征信息分别进行匹配,当存在与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时,将匹配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唯一识别码所标识的设备确定为第二设备。
针对不同类型的设备可以预先设置匹配规则,来确定特征信息是否匹配,可以按照如下规则但不限于如下规则:
针对一个设备的每个特征信息分别进行匹配,将匹配数目达到预设值个特征信息对应的设备作为特征信息匹配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如电视针对电视的品牌、电视的名称、电视的信号、电视的开机状态、设备周边的环境(如电视柜颜色、电视周围的物体等)等分别进行匹配,若预设值设置为3,则达到3个及以上的特征信息匹配的设备,将作为目标设备,即要确定的第二设备。
当存在多个匹配数目达到预设值个特征信息的对应的设备时,选择匹配数据最多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或者预设哪个特性信息匹配的设备作为目标设备。
当不存在与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时,即设备列表中的设备虽然与第二设备是相同类型的设备,但均不是第二设备,冰箱列表中多个冰箱均不是第二设备所指示的冰箱。
这时,第一设备通知物联服务器为第二设备在该设备列表中分配唯一识别码,并增加对应的特征信息。
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第一设备将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发送给物联服务器,由物联服务器将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增加到第二设备对应的设备列表中,并分配唯一识别码;
也可以是仅通知物联服务器有新设备未在设备列表中,由物联服务器侧手动添加相关信息即可。
步骤104,该第一设备获取第二设备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
第一设备能够在本地获取自身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
步骤105,该第一设备使用第二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向第二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以建立与第二设备的连接。
第一设备和第二设备在建立连接过程中,协商并选择两个设备均支持的物联协议,并交互实现连接建立,本申请具体实现时,一个设备一旦确定目标设备的相关信息后,进行协商建立连接的过程同现有实现,这里不再一一描述。
通过该实施例能够实现带有摄像头的设备自动实现与目标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并不需要手动搜索当前环境中的所有物联设备,再手动选择目标并建立连接。并且搜索当前环境中可用设备时,得到的列表中的设备大多以设备名呈现,不能直观反映出目标设备,不方便用户去选择。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中以两个设备已经建立连接后,通过一个设备控制另外一个设备的过程。
参见图3,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设备通过物联菜单控制第二设备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301,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
获取物联菜单的请求发送方式可以是预先配置相关操作实现菜单请求的触发,如在第一设备的屏幕上通过点击或滑动的方式触控第二设备的画面,则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输入的物联菜单的请求。
参见图4,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点击方式发起物联菜单请求的示意图。图4中用户通过手指点击第二设备的图像,则第二设备确定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
这里的物联菜单可以为第二设备的功能菜单。
在具体实现时,如果第一设备有语音输入功能,也可以通过语音输入该请求。
第二设备接收到第一设备发送的物联请求的菜单时,将物联菜单相关的数据响应给第一设备。
步骤302,该第一设备接收到第二设备响应的物联菜单时,以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该物联菜单。
参见图5,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设备上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
在具体显示物联菜单时,可以识别出第二设备在第一设备上显示的图像的轮廓边界,最好将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显示在第二设备的图像的轮廓边界之外,不影响对第二设备的图像的观看。
步骤303,该第一设备接收到用户通过选择所述物联菜单中的任一菜单选项的请求时,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设备使第二设备按照所述请求执行相关操作。
选择任一菜单选项时,同样可以使用语音或触控的方式选择,如果针对第一设备是眼镜的情况,可以通过虚拟手势等方式触控。
参见图6,图6为选择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中的静音功能的示意图。图6中第一设备(手机)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静音”请求时,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设备(电视),第二设备像使用遥控器接收到“静音”功能一样,将电视静音。
基于上述描述,第一设备完全可以对第二设备进行第二设备具有的功能操作,用户可以在房间内的不同地方实现对第二设备的控制,如通过音箱播放音乐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中以一个设备辅助其它设备之间建立连接的过程为例。
参见图7,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设备连接建立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701,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三设备的图像;通过获取的图像识别出第三设备的类型;通过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三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三设备。
步骤702,该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四设备的图像;通过获取的图像识别出第四设备的类型;通过物联网设备获取第四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四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实现时,步骤701和步骤702不区分先后顺序,且具体实现时,可以参考步骤101到步骤103的具体实现过程。
本实施例的第一设备以眼镜为例,参见图8,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眼镜作为第一设备实现设备连接建立的示意图。获取图像的过程同手机的实现,只是通过虚拟屏幕实现图像或菜单的显示。可以通过虚拟手势的方式或语音实现指令的输入。
本实施例中实现在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三设备和第四设备的过程同实施例一种确定第二设备的过程。
步骤703,该第一设备确定是否将第四设备作为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设备,如果是,执行步骤704;否则,执行步骤705。
步骤704,该第一设备获取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四设备,使第四设备向第三设备发起连接建立请求并与第三设备建立连接。结束本流程。
步骤705,该第一设备获取第四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三设备,使第三设备向第四设备发起连接建立请求并与第四设备建立连接。
第一设备获取的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的设备信息可以是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以使主动发起连接建立的设备能够向对端设备发起请求。
第三设备或第四设备获取对端设备的相关信息,连接的过程同现有实现,该实施例不仅不需要用户手动在列表中选择设目标设备,并且针对没有显示屏或者显示屏过小的设备之间建立连接带来很大方便,不需要设备进行硬件改进即可实现连接的建立。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给出查看物联设备的状态的过程。
参见图9,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显示设备物联状态的流程示意图。具体步骤为:
步骤901,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五设备的图像。
步骤902,该第一设备通过获取的图像识别出第五设备的类型。
步骤903,该第一设备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五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五设备。
步骤901到步骤903的实现过程同步骤101到步骤103的实现过程,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步骤904,该第一设备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确定的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
本申请具体实现时,每个设备与其他设备连接后,在物联服务器侧会记录该设备连接的设备,可以记录在设备列表中,也可以单独存储。
步骤905,该第一设备将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通过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
设备的物联状态包括:已连接和未连接状态;本步骤中通过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时,针对未连接状态可以不进行标识,也可以通过文字标识,还可以通过预设的某一形状标识,如矩形框,圆形等。
在显示未连接状态时,可以不进行限制,也可以以不遮挡第五设备图像所在位置的方式显示,即显示在第五设备的图像之外的位置。
参见图10,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未连接状态示意图。图10中针对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以显示在轮廓边界之外的虚线框标识未连接状态。
针对已连接状态可以通过文字标识,可以通过预设的某一形状标识,与未连接状态区分开即可。
在显示已连接状态时,可以不进行限制,也可以限制显示在第五设备的图像之外的位置,即轮廓边界之外的位置,以不遮挡第五设备为目的。
针对已连接状态,则还需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五设备已连接的设备的列表,并以浮动菜单的形式,显示在第五设备的图像所在位置之外的位置。在显示时可以将已连接的设备以名称显示,也可以显示设备的唯一识别码,以用户可以明确连接的设备为目的进行显示。
参见图11,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已连接状态的示意图。图11中针对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以显示在轮廓边界之外的实线方框标识已连接状态,并在第五设备的图像之外显示已连接设备的设备列表,具体包括:S8+、Gear2、Device2、Un-named。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捕捉和识别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其他智能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使第一设备可以迅速的和(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建立连接;或使(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设备之间迅速地建立起连接。并在第一设备的摄像头捕捉画面之上,以增强现实技术显示(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设备的状态和操作菜单。
本申请在设备的互联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操作干预,智能识别出用户的意图并自动执行(建立连接),提供增强现实的UI操作界面和设备标识信息。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出一种设备连接建立装置,应用于具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上。参见图12,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应用于上述技术的装置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第一获取单1201、识别单元1202、第二获取单元1203、确定单元1204、第三获取单元1205和处理单元1206;
第一获取单元1201,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
识别单元1202,用于通过第一获取单元1201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出第二设备的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1203,用于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识别单元1202识别的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
确定单元1204,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1203获取的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
第三获取单元1205,用于获取确定单元1204确定的第二设备在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唯一识别码;
处理单元1206,用于使用第三获取单元1205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唯一识别码,向第二设备发起连接请求以建立与第二设备的连接。
较佳地,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若第二获取单元1203通过物联服务器未获取到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则通知物联服务器建立第二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并添加第二设备对应的特征信息。
较佳地,
确定单元1204,具体用于在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二设备时,根据获取的第二设备的图像识别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使用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在设备列表中的各唯一识别码对应的特征信息中进行匹配;当存在与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时,将匹配的特征信息对应的唯一识别码所标识的设备确定为第二设备。
较佳地,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当确定单元1204确定不存在与第二设备的特征信息匹配的特征信息时,通知物联服务器为第二设备在该设备列表中分配唯一识别码,并增加对应的特征信息。
较佳地,
第一获取单元1201,进一步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二设备的图像时,显示在屏幕上;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当第一获取单元1201显示的物联网设备的个数大于1时,接收到用户输入的选择任一物联设备的指令时,将选择的物联物体作为要识别的目标设备。
较佳地,
第一获取单元1201,进一步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三设备的图像;通过摄像头获取第四设备的图像;
识别单元1202,进一步用于通过第一获取单元1201获取的图像识别出第三设备的类型;通过获取的图像识别出第四设备的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1203,进一步用于通过物联网服务器获取第三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通过物联网设备获取第四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
确定单元1204,进一步用于第二获取单元1203获取的第三设备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三设备;在获取的第四设备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中确定第四设备;若确定第四设备是否作为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设备;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若确定单元1204确定第四设备作为发起连接建立请求的设备,则获取第三设备的设备信息发送给第四设备,使第四设备向第三设备发起连接建立请求并与第三设备建立连接。
较佳地,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时,向第二设备发送获取第二设备的物联菜单的请求;接收到第二设备响应的物联菜单时,以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该物联菜单;接收到用户选择所述物联菜单中的任一菜单选项的请求时,将该请求发送给第二设备使第二设备按照所述请求执行相关操作。
较佳地,
第一获取单元1201,用于通过摄像头获取第五设备的图像;
识别单元1202,用于通过第一获取单元1201获取的第五设备的图像识别出第五设备的类型;
第二获取单元1203,用于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识别单元1202识别的第五设备的类型对应的设备列表;
确定单元1204,用于在第二获取单元1203获取的该设备列表中确定第五设备;
第三获取单元,进一步用于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确定单元1204确定的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
处理单元1206,进一步用于将第三获取单元1205获取的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通过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
较佳地,
处理单元1206,具体用于通过可视化浮动窗口显示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时,以不遮挡第五设备图像所在位置的方式显示。
较佳地,
第三获取单元1205,进一步用于当确定单元1204确定的第五设备的物联状态为已连接状态时,通过物联服务器获取第五设备已连接的设备的列表,并触发处理单元1206以浮动菜单的形式,显示在第五设备的图像所在位置之外的位置。
上述实施例的单元可以集成于一体,也可以分离部署;可以合并为一个单元,也可以进一步拆分成多个子单元。
综上所述,本申请通过一个带有摄像头的第一设备,通过摄像头捕捉和识别当前物联环境中的其他智能设备(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使第一设备可以迅速的和(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建立连接;或使(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设备之间迅速地建立起连接。并在第一设备的摄像头捕捉画面之上,以增强现实技术显示(第二设备、第三设备、第四设备、第五设备……)设备的状态和操作菜单。
本申请在设备的互联过程中最大程度的减少用户操作干预,智能识别出用户的意图并自动执行(建立连接),提供增强现实的UI操作界面和设备标识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