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方法、结构及终端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堆叠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方法、结构及终端。
背景技术
在如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手机大屏的趋势,屏幕占比对手机整体形态及消费者审美标准上具有关键作用,现有的指纹模组与触摸屏的组装全部为后装方式:即指纹模组为单独一件,触摸显示屏模组为单独一件,两模组通过螺钉固定的方式从触摸显示屏模组的背面进行固定。显示屏与触摸屏为倒置贴合,使显示屏的芯片区域与指纹模组错开,减少了指纹模组对外观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案的缺点在于:显示屏倒置后,显示屏的芯片区域位于整机的头部区域,使指纹模组与显示屏模组组合后的长度尺寸过长,导致了头部所占的空间较大,影响了整机的尺寸协调性及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省空间的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方法、结构及终端。
本发明提供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方法,包括
S101将触摸屏与指纹模组或显示屏中的一种元件进行点胶固定;
S102对上述S101固定后的所述触摸板及所述元件进行检测;
S103将上述S101中未固定的另一元件以点胶方式与触摸板固定,与S101的已固定元件分别位于所述触摸板两侧。
优选地,所述S102中检测结果若为正常,则执行S103;若异常,则重新执行S101。
优选地,所述S101中将所述指纹模组从触摸屏正面装入指纹模组工位,并以点胶方式固定;所述S103中,将显示屏从触摸屏背面以点胶方式与触摸屏及所述指纹模组固定。
优选地,所述S101中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触摸板底部背面点胶固定;所述S103将所述指纹模组从触摸屏底部正面装入指纹模组工位,并以点胶方式固定。
优选地,所述指纹模组工位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为一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厚度大于所述指纹模组厚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结构,包括指纹模组、显示屏及触摸屏,所述指纹模组、触摸屏及显示屏为同一位置纵向堆叠固定结构。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下方有一通孔状的指纹模组工位,对应所述指纹模组的外形。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厚度大于所述指纹模组厚度。
优选地,所述显示屏同时与所述触摸屏及所述指纹模组固定。
优选地,所述指纹模组、触摸屏及显示屏的固定方式为点胶固定。
优选地,所述触摸屏及显示屏布线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纹模组与所述触摸屏及显示屏布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上述任一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结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指纹模组、触摸屏及显示屏纵向堆叠于同一位置,节省了布线距离及所述终端的头部空间,使得屏幕占比可以进一步扩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堆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堆叠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堆叠结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
S101~S103步骤;
指纹模组1、触摸屏2、显示器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中所说的纵向为移动终端前壳到后壳的深度方向。本发明中所说的正面为触摸屏及显示屏显示图像的那一面,或者说是终端使用时正对用户的那一面。
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堆叠方法流程示意图,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方法,包括S101将触摸屏与指纹模组或显示屏中的一种元件进行点胶固定;S102对上述S101固定后的所述触摸板及所述元件进行检测;S103将上述S101中未固定的另一元件以点胶方式与触摸板固定,与S101的已固定元件分别位于所述触摸板两侧。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本发明包含三种元件,触摸屏、指纹模组及显示屏,其固定方式为点胶固定,固定结构为同一位置纵向固定结构。在本发明进一步优选例中,所述S102中检测结果若为正常,则执行S103;若异常,则重新执行S101。
本发明流程方法中包含两种实施例,一种为先进行指纹模组与触摸屏的固定然后再进行显示屏的固定,另一种是显示屏与触摸屏的固定,然后再进行指纹模组的固定。无论何种固定方式,所述指纹模组的固定方式均是从触摸屏正面装入触摸屏。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将所述S101中将所述指纹模组从触摸屏正面装入指纹模组工位,并以点胶方式固定;然后执行S102,将固定后的指纹模组与触摸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执行所述S103,将显示屏从触摸屏背面以点胶方式与触摸屏及所述指纹模组固定。若S102检测结果异常,则重新进行S101,排查相关问题。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指纹模组工位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为一通孔结构,且所述触摸屏厚度大于所述指纹模组厚度。这样使得所述指纹模组微微内嵌入所述触摸屏,提升触感。同时,所述显示屏优选与触摸屏及指纹模组均点胶固定。
实施例二
将所述S101中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触摸板底部背面点胶固定;此处在固定时,尽量靠近指纹模组工位,便于后续与指纹模组点胶固定。而后执行S102,将固定后的指纹模组与触摸屏进行检测,如果检测结果正常,则执行所述S103,将所述指纹模组从触摸屏底部正面装入指纹模组工位,并以点胶方式固定。若S102检测结果异常,则重新进行S101,排查相关问题。
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中,述指纹模组工位位于所述触摸屏下方,为一通孔结构,且所述触摸屏厚度大于所述指纹模组厚度。这样使得所述指纹模组微微内嵌入所述触摸屏,提升触感。同时,所述显示屏优选与触摸屏及指纹模组均点胶固定。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还保护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结构,包括指纹模组1、显示屏3及触摸屏2,所述指纹模组1、触摸屏2及显示屏3为同一位置纵向堆叠固定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触摸屏2下方有一通孔状的指纹模组工位,对应所述指纹模组1的外形。所述通孔略大于所述指纹模组的外形尺寸,便于指纹模组1放入及固定,同时,所述触摸2屏厚度大于所述指纹模组1厚度。使所述指纹模组1微微内嵌,提升触感。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例中,所述显示屏3同时与所述触摸屏2及所述指纹模组1点胶固定。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有的固定方式均为点胶固定。另外,对于所述触摸屏2及显示屏3或者所述指纹模组1与所述触摸屏2及显示屏3之间的电连接或者信号连接是通过布线方式连接。
此外,本发明还保护一种终端,包含了上述任一一种指纹模组和显示屏的堆叠结构的终端,这样的终端通过将指纹模组、触摸屏及显示屏纵向堆叠于同一位置,节省了布线距离及所述终端的头部空间,使得屏幕占比可以进一步扩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