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Abstract:

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两个答案”,机制互补、辩证相成。二者在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的良性互动中,共同实现党长盛不衰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最终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两个答案”在功能上形成优势互补,在实践基础上赓续统一,在价值取向上趋于一致,具有鲜明的内在统一性。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构建协同运转、动力转化、党群互动、监督保障等机制,坚持党对协同推进工作的全面领导、一体推进“三不腐”助力“两个答案”、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纳入自我革命范畴、推动党内监督和其他监督贯通协同等路径,确保“两个答案”协同推进。

  • TRIPS框架下的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制度研究——兼议中国的独特贡献与超越路径

    陈学宇,卢静,薛杨

    2025(3):7-14, DOI:

    摘要:(65)HTML(0)PDF(23.19 MKB)()

    Abstract:

    TRIPS框架下的疫苗研发和分配面临严重困境,反映了国际社会在知识产权保护和疫苗可及性保障之间存在的深层次矛盾,不足以应对当下和未来的公共健康危机。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提升发展中国家应对公共健康危机的能力,WTO整合印度和南非方案与欧盟方案,最终创设形成了TRIPS框架下的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制度。回顾疫苗知识产权豁免制度的创设历程,虽然中国在其中发挥了独特且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国提出的疫苗知识产权方案仍未能与TRIPS框架进行有效衔接。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未来中国可以借鉴印度和南非的经验,将中国倡议与TRIPS框架衔接,并从加强疫苗的科研合作、保障疫苗的公平分配和促进疫苗的技术转让等议题出发,参与乃至引领国际疫苗知识产权领域的新规则制定。

  • 追踪老龄化进程中社交与健康的因果复杂性——基于CHARLS的实证探究

    彭玲,王心亭,凌丽,丁宏

    2025(3):15-22, DOI:

    摘要:(50)HTML(0)PDF(18.41 MKB)()

    Abstract:

    基于CHARLS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20年的5轮调查数据,运用潜增长模型探索了老年人社交参与与其健康感知的个体异质性及其随时间推移的变动轨迹,并通过交叉滞后效应模型,进一步从动态交互的视角考察老年人的社交多样性与其健康感知之间的因果复杂性。研究发现:老年人社交参与和健康感知水平均随时间推移呈现出倒U型关系,且在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方面均存在个体异质性特征;老年人健康感知与社交参与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相互影响关系。社交参与和老年人健康感知与社交参与之间存在迭代影响路径,即“丰富的社交参与—积极的健康感知—丰富的社交参与”。由此可见,为老年人提供社交参与支持有助于构建积极的健康感知,并进一步促进其社交参与,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其社交参与和积极健康感知的双向协同促进。

  • 福州市大学生对网售处方药认知与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杨丽珍,徐尧,唐琳珊,黄景楠,高雪娟

    2025(3):23-28, DOI:

    摘要:(68)HTML(0)PDF(13.01 MKB)()

    Abstract:

    调研福州市大学生对网购处方药的认知及使用情况,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分类随机抽取福州市医学院校与非医学院校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对网售处方药的认知、使用情况及态度4方面。结果显示,发放问卷306份,回收有效问卷293份,有效回收率95%;认知情况上,是否有医药领域教育背景的大学生对处方药的知晓及区分程度上有差异;使用情况上,57%的大学生表示有网购处方药的经历,并更倾向于高知名度的第三方电商平台,自建O2O购药平台则使用较少;态度上,大学生对网购处方药的使用意愿较高,网售处方药的安全性是其关注的重点。因此,需普及药品知识、强化风险意识;规范平台展示、优化药学服务;完善审核机制、保障用药安全;明确监管职责、强化监管力度。

  • 增设暴力伤医罪之否定论

    陈俊秀,苏景瑶

    2025(3):29-34, DOI:

    摘要:(49)HTML(0)PDF(15.96 MKB)()

    Abstract: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引发社会公众关于增设暴力伤医罪的广泛讨论。肯定论者认为刑事立法不完备是暴力伤医现象频发的主要原因,普通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罪名难以涵盖医疗秩序法益。然而,增设暴力伤医罪不符合新罪增设的必要性和类型性原则。在刑法外部体系上,现行法律能有效规制暴力伤医行为,增设暴力伤医罪对于缓解暴力伤医现象收效甚微,缺乏必要性;在刑法内部体系上,暴力伤医行为与普通伤害行为并非不同事实类型,缺乏增设新罪之可行性。在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寻衅滋事罪等罪名足以实现对暴力伤医行为的合理规制,增设暴力伤医罪将导致刑法罪名叠床架屋、逻辑不周延。

  •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的耦合协调及障碍度分析

    施婷,张筱荣,叶安钰,陈志超,沈逸歌

    2025(3):35-44, DOI:

    摘要:(48)HTML(0)PDF(25.05 MKB)()

    Abstract:

    采用TOPSIS熵值法、耦合协调度、相对发展度和障碍度模型分析2015—2022年中部六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综合评价得分、协调发展水平以及识别阻碍其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2015—2022年中部六省两系统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和耦合协调度均呈增长态势,但六省间存在较大发展差异。医疗卫生服务与新质生产力发展并非一直处于有机协调状态,总体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落后于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卫生技术人员数、诊疗人次数、卫生机构数、绿色生产力和数字生产力正成为限制中部六省两系统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根据所得出的不同结果提出相对应的建议,为促进医疗卫生体系与新质生产力协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 家庭仪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影响:家庭亲密度的中介作用

    陈桂琪,蔡籽煜,张汉唐,洪聪雅,黄荣超,兰泽波

    2025(3):45-50, DOI:

    摘要:(63)HTML(0)PDF(13.86 MKB)()

    Abstract:

    采用方便取样法,以家庭仪式问卷、儿童青少年社会适应问卷和家庭亲密度问卷对1 059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研究,以探讨家庭仪式、家庭亲密度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家庭仪式、社会适应、家庭亲密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家庭仪式正向预测家庭亲密度和社会适应,且家庭亲密度在家庭仪式与社会适应关系之间起中介作用。综上所述,家庭仪式通过提高家庭亲密度,进而促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这一发现揭示了家庭仪式对青少年社会适应的促进机制,提示相关教育部门及家长可以通过加强家庭仪式宣传教育,增强家庭仪式重要性的意识,组织开展稳定丰富的家庭仪式,发挥家庭仪式的教育作用,促进青少年的社会适应发展。

  • 学业压力对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影响机制

    林梦婷,江琴

    2025(3):51-57, DOI:

    摘要:(68)HTML(0)PDF(16.32 MKB)()

    Abstract:

    探讨学业压力与医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NSSI)之间的关系,以及抑郁情绪的中介作用和自尊的调节作用。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某医学高校403名在读本科生发放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问卷(CSMHSS)、非自杀性自伤行为问卷(NSSIQ)、自尊量表(SE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共回收有效问卷312份。结果显示,学业压力与抑郁、NSSI均呈正相关,与自尊呈负相关;抑郁在学业压力与NSSI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72.22%;自尊正向调节中介模型的前半路径,负向调节模型的后半路径。结果提示,学业压力通过抑郁情绪间接影响医学生自伤行为,高自尊可以缓冲学业压力、抑郁情绪的消极影响。

  • 新医科背景下病理学研究生“四化四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

    黄爱民,张文敏,陈丽红,陶武成,徐岚

    2025(3):58-62, DOI:

    摘要:(77)HTML(0)PDF(13.40 MKB)()

    Abstract:

    新医科建设的核心是以学科交叉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通过剖析新医科背景下病理学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以福建医科大学为例,详细阐述“四化四融”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通过人才培养目标“同频异质化”、教学体系“立体化”、科教平台“多维化”和导师队伍“多元化”,达到专业、课程、技术和资源的相互融通,并对改革过程进行反思,提出不足之处及推广价值。该模式在病理高层次人才培养、课程科研平台建设、导师队伍发展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可为其他院校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借鉴,助力提升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质量。

  • 基于PMC指数模型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评价分析

    王天然,万建成,吕慧慧

    2025(3):63-70, DOI:

    摘要:(50)HTML(0)PDF(17.98 MKB)()

    Abstract:

    高校是科技成果产出的重要载体,科技成果转化需要充分且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有效的政策体系支持可以促进成果转化。通过对转化政策的量化评价,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优化提供借鉴。运用文本挖掘法、内容分析法,构建PMC指数模型,遴选我国转化效果排名前10的高校作为样本,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文本进行量化分析,发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质量较高,协同性较好,但政策时效、政策内容、政策保障手段以及生产试验过程维度还需优化。提出完善协同有效的高校创新生态制度体系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保障机制,重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短中期规划与长期规划相结合以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的生产试验及商业化的过程政策的建议。

  • 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

    华翊,陈颖,高汉忠

    2025(3):71-75, DOI:

    摘要:(49)HTML(0)PDF(14.17 MKB)()

    Abstract:

    基于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阐释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以及中国式现代化对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客观现实,在此基础上,提出图书馆文化建设应紧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从组织体系改革、强化学科服务效能、推进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加强数字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新生态等方面探索图书馆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以期为培育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需求的人才提供借鉴。

  • 期刊信息
    主  管:福建省教育厅
    主  办:福建医科大学
    编辑出版: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编辑部
    地  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行政楼C座426
    电  话:0591-22862884
    标准刊号:ISSN 1009-4784 CN 35-1241/C
    用户中心
    期刊检索
    提交
    元数据检索
    访问量统计
    通讯地址:福建省福州市大学新区学府北路1号福建医科大学行政楼C座426邮政编码:350122电话:0591-22862884
    网址:http://fjmuxbskb.fjmu.edu.cn/fjykdxsk/homeE-mail:fmuxb@mail.fjmu.edu.cn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科版 ® 2025 版权所有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