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原话 | |
|---|---|
| 发音 | [tʰai˦˥ye˩˩xua˦˥] | 
| 母语国家和地区 | 山西省太原市 | 
| 母语使用人数 | 200多万 | 
| 語系 | |
| 官方地位 | |
| 作为官方语言 | 無 | 
| 管理机构 | 無 | 
| 語言代碼 | |
| ISO 639-3 | – | 
太原话属于晋语并州片的一种。一般意义上来讲,是指现今在中国山西省太原市区(主要是迎泽区、杏花岭区,以及小店区、尖草坪区、万柏林区的部分地区)的城市居民所通用的方言。
相较并州片其他地区,太原话与普通话的差异要小许多,外地人容易听懂。广义上的太原话也可包括市区城中村、郊区以及远郊的晋源区、古交市、阳曲县、清徐县等地的方言,下辖的娄烦县方言一般来说不算作太原话的范围[1]。太原话有逐步被普通话完全取代的趋势。
目前太原话有声母21个(包含零声母)。
太原话有基本韵母36个。
太原话与并州片其他地区方言一样,有平声11,上声53,去声45,阴入2以及阳入54等5个单字声调,古上声全浊今归为去声,古上声全清及次浊仍读上声,古入声全清及次浊今归为阴入,古入声全浊归为阳入。
近年来阳入调有并入阴入调的趋势,且入声字有按照普通话归派入其他声调的趋势。
太原话在连续变调时产生一个新的声调:阴阳入45。
| 阴平 | 阳平 | 阴上 | 阳上 | 阴去 | 阳去 | 阴入 | 阳入 | |
|---|---|---|---|---|---|---|---|---|
| 声调 | 11 | 53 | 45 | 2 | 54 | |||
| 例字 | 工 | 人 | 走 | 是 | 告 | 具 | 七 | 十 | 
太原話有較複雜的連讀變調規律:
例:星星→星姓,箱箱→箱象
例:歌詞
例:嬸嬸→嬸申,小小→小消
例:表演→標演,有瘾→優瘾
例:老實→勞實 小學→消學
例:妹妹→妹每 舅舅→舅九
例:放肆→房肆 唱戲→常戲
例:八條→拔條 一斤→葉斤
例:八筒 七兩
例:叔叔
例:出國
例:七十 黑白
例:十五
例:盒盒→盒黑
例:學習
由於歷史行政區劃及現代居民的影響,太原市區內各處方言的差異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