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搜索

合肥话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合肥话
母语国家和地区 中国
区域合肥市辖区、肥东县肥西县以及长丰县的部分乡镇
語系
語言代碼
ISO 639-1zh
ISO 639-2chi (B)
zho (T)
ISO 639-3cmn

合肥话江淮官话淮语洪巢片中的一种方言,主要使用于合肥市辖区、肥东县肥西县以及长丰县南部的三十头、双墩、岗集等乡镇。

历史

[编辑]

合肥历史上战乱频繁,人口流动极大,在五胡乱华衣冠南渡之后语音不断变化。[1]但由于合肥历来处于分裂时代的拉锯战场,数度毁于兵燹,今日土著亦多属明代及其後各地移民构成,[2] 因此明代以前的“合肥方言”面貌不可与今日合肥方言同日而语。随着六朝金陵雅音演化而来的南京话在明朝被确立为国家官话标准语(即南京官话),合肥话的淮语性质逐渐确定。合肥虽处军事要地,却时常苦于兵乱,故合肥话的影响力一直不大。但清朝后期,合肥出身的重臣李鸿章积极主导洋务运动,在沿海各地新办新式工厂以及招商局,把合肥话带到部分沿海地区[3];随后李鸿章又创建了淮军,随后又建立了北洋水师,期间大批曾在合肥操练的士兵北上。李鸿章在其间滥用老乡,故有“只要会说合肥话,马上就把长枪挎;只要认识李鸿章,长枪马上换短枪”的说法。[4]
合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只有10万城市人口,安徽省省会迁至合肥后外来人口激增,很多都是从安徽省外和安徽省各地迁来。但是安徽省内方言类别众多,南北语音差异大,合肥话虽然属官话,但是方言词汇难以理解,语音系统也难以短时间内精通;加上改革开放以后的推广普通话运动,使得合肥话的使用者渐渐减少。虽然电视媒体中已有使用“合肥话”配音的电视节目,但由于其发音多使用夸张化、脸谱化却并不标准的合肥话,所以对挽救合肥话在市区的式微之势效果不容乐观。年龄别的合肥话使用情况调查显示“合肥话正走在消亡的路上”。[5]

语音

[编辑]

声母

[编辑]
p步帮pʰ普彷(b未白读白读买卖)[a]m门母f飞奉
t得之白读tʰ特透l内那(ȵ两)[b]
ts资诌窄摘tsʰ次拆初楚s斯事z利女以疑[c]
tʂ之文读tʂʰ持赤ʂ是书ʐ让输白读裳爱老派[d]
tɕ金津tɕʰ琴亲ɕ新欣
k个合白读kʰ可敲之白读x何合文读
Ø有外

a^ [b]为[m]之去鼻音化变体,如将“未”(白读,“尚未”)读作[me53]或[be53]、将“无”(白读,“没有”)读作[mɤɯ213]或[bɤɯ213]、将“买”/“卖”分别读作[mᴇ213]/[mᴇ53]或[bᴇ213]/[bᴇ53]皆可;
b^ [l]、[n]二母相混,大部分皆读作[l],细音前可读作[ȵ],如将“两”读作[ȵiɑ̃213]或[liɑ̃213]皆可。但“泥”[mzɿ45]为例外,声母为[m](或去鼻音化为[b]);
c^ [z]乃受细音[i]、[y]高化为[ɿ]、[ʮ]影响而发展出的声母,由零声母[Ø]及[l]演变而来。如“以”/“里”[zɿ213],“于”[zʮ45]、“吕”/“女”[zʮ213],“米”[mzɿ213]等(但“你”为例外,仍读[li213]);
d^ 影母零声母在洪音前变体为[ʐ],为老派读法,如“爱”[ʐᴇ53]、“欧”[ʐɤɯ21]、“额”[ʐɐʔ5],新派分别读作[ᴇ53]、[ɤɯ21]、[ɐʔ5]。

韵母

[编辑]
a巴耳二儿[e]ia雅家ua挂夸
ɔ奥敲白读iɔ要小
ɤɯ欧漏iɤɯ有休
u多何ʉ胡庐[f]
ᴇ爱赖[g]iᴇ鞋街uᴇ外乖
e杯推嘴尿写使白读[h]ue魁追ye茄i借斜夜
ɿ资次丝批地ʅ之文读池是ʮ举去女于
ɑ̃昂方iɑ̃养囥又读uɑ̃黄王
æ̃安岸uæ̃关掼横白读
ʊ̃官碗端钻
iĩ言眼yĩ元鲜永老派老派
ən本伦in因英un顺春yn云肫
əŋ翁风iəŋ用勇
ɐʔ八踏蜡刹iɐʔ甲瞎鸭uɐʔ刷滑挖
ɤʔ百特舌iɤʔ结歇业uɤʔ活夺握作yɤʔ绝却学月
əʔ直赤湿日iəʔ密力亦即uəʔ读秃竹yəʔ菊曲旭育

e^ [a]的实际发音介于[a]与[ɑ]之间。
f^ [ʉ]音摩擦化接近[v̩],其前通常有介音[ə]。如“路”[ləʉ53]、“土”[tʰəʉ213]、“五”[əʉ213]。
g^ [ᴇ]、[ɿ]、[ʅ]、[ʮ]四音标未被最新版国际音标所接受,在Unicode标准中应分别被标记为[ɛ]、[z̩]、[ʐ̩]、[z̩ʷ]。其中[ᴇ]为介乎[ɛ]与[e]之间的元音。
h^ [e]、[ue]、[ye]发音接近[i]、[ui]、[yi]。

声调

[编辑]

单字调

[编辑]
調類調值發聲說明
陰平21低降調
陽平45高升調
上声213低升調
去声53高降調
入声5高促調

连续变调

[编辑]
  • 就非叠字词的二字组合而言,合肥话中至少有4种明显的连续变调方式。变调时倾向于由后字主导,仅改变前字调值,而后字调值不变。具体如下表:
组合变化方式
阴平+阴平前字调值由21变为212,后字调值不变
上声+阴平/上声前字调值由213变为212,后字调值不变
上声+阳平/去声/入声前字调值由213变为21,后字调值不变
入声+阳平/上声/入声前字调值由5变为调值21,后字调值不变


轻声

[编辑]

合肥话有一些轻声现象,有时候可以区别词义。如:
男人,读作[læ̃45 ʐən45]时表“男性”,读[læ̃45 ʐən0]时表“丈夫”;
老汉,读作[lɔ213-21 xæ̃53]时表“老年男性”,读[lɔ213-21 xæ̃0]时表“小儿子”。

  • 就叠字词二字组合而言,前字调值不变,第二字變輕聲,輕聲調值根據前字而不同。這和普通話一樣,如“奶奶”“媽媽”的第二字都是輕聲,但調值不同。具体如下表:
组合变化方式
阴平+阴平后字调值由21变为11,前字调值不变。如:星星,腉腉奶奶
阴平+阴平后字调值变212,前字调值不变。如:哥哥,爹爹爷爷
阳平+阳平后字调值由45变为54,前字调值不变
上声+上声后字调值由213变为212,前字调值不变
去声+去声后字调值由53变为21,前字调值不变
入声+入声前字调值由5变为21,后字调值不变。如:伯伯爸爸
入声+入声前后字调值均保持不变。如:六六家中排行老六的小孩
  • 超过两字的词组及句子中的变调依据词句结构拆分为小单元,再依据上述规律变调。

文白异读

[编辑]

合肥话中部分字存在文白异读现象,显示了不同时代层次的读音。如:

漢字白讀文讀
[ka53](不搭~,表“没有关联”)[ʨiᴇ53](世~)
[kɐʔ5](马~)[ʨiɐʔ5](~天下)
[kɤʔ5](“触角、凸起”;“货币单位”,~子;场所,哪~)[ʨyɤʔ5](~色)
[kʰɔ21](“敲打”、“欺骗”二义)[ʨʰiɔ21](~锣打鼓)
[xa213](~个,疑问代词“谁”)[xu45](如~)
[xæ̃45](~菜)[ɕiĩ45](~鸭子)
[kɤʔ5](~意;~人缘)[xɤʔ5](~作;~肥)
[xɐʔ5](~扯)[ɕiɐʔ5](~子)
[ʐʉ21](~赢,表“失败”)[ʂʉ21](~入,表“传递”)
使[se213](~,表“使用”;小~子,表“佣人”)[sɿ213](行~)
[me53]或[be53](单用,表“尚未”)[ue53](~来)
[mɤɯ213]或[bɤɯ213](常写作“冇”,表“没有”)[ʉ45]或[vʉ45](~缘~故)
[ti53](~个,近指,“这”)[tʂʅ21](~乎者也)

語法

[编辑]

詞法

[编辑]

“~子”尾

[编辑]

无儿化及“~儿"尾,“~子”尾丰富([tsɿ213]常弱读为[tsə0]或[tsəʔ0])。具体可分为三种情况:

  • 与普通话中的“~子”尾一致,毋庸赘述,如:儿子、嫂子、老子、腰子、瞎子…,等等;
  • 与普通话中的“~儿”尾相当,如:小辫子、裤头子、菜叶子、梨子、跳绳子…,等等;
  • 方言特有的“~子”尾,如:麻鹧子[ma45 tʂəʔ5 tsɿ](麻雀)、信壳子[ɕin53 kʰɐʔ5 tsɿ](信封)、信瓤子[ɕin53 ʐɑ̃5 tsɿ](信纸)、双子[ʂuɑ̃21 tsɿ]/双胞子[ʂuɑ̃213 pɔ21 tsɿ](双胞胎)…,等等。

程度副词

[编辑]

用于形容词之前加强语气,如:

  • 好[hɔ213],非常,如:之伢个条好长(之,[ti53],这个;伢[ia45],孩子;这个孩子个子真高);
  • 多[tu21],很,如:嘴张多大的(嘴巴张得很大);
  • 也表多[i213-45 piɔ213 tu21]/一表多[iəʔ5-21 piɔ213 tu21],“也不晓得多”之合音,程度比“多”更甚,如:之橘子一表多甜(这橘子甜得不得了);
  • 不要太[pəʔ5 iɔ53 tᴇ53],或合音为[piɔ53 tᴇ53],源于吴语上海话“勿要忒”,与“一表多”类似。

人称代词

[编辑]

与普通话大体无异,使用“我”[u213]、“你”[li213]、“他”[tʰa21]及“我们”[u213 mən45]、“你们”[li213 mən45]、“他们”[tʰa21 mən45]。
但无“咱们”或“咱俩”之说法,表达包括受话者的第一人称复数时,使用“我两”[u213-45 liã213]或“我两个”[u213-45 liã213 kə0]。

指示代词

[编辑]
  • 近指:之[ti53](这)、之个[ti53 kə0](这个)、之儿子[tiɔ213 tsɿ]或[tʂɔ213 tsɿ](这里);
  • 远指:那[lᴇ53]、那个[lᴇ53 kə0](这个)、那儿子[liɔ213 tsɿ](那里)、那傍角[lᴇ53 pɑ̃21 kɤʔ5](那里)。

疑问代词

[编辑]
  • 人称:何[ha213]、何个[ha213 ku53] ;
  • 地点:哪塊[la213 kʰuᴇ53]/哪角[la213 kɤʔ5](哪裡);
  • 事物:哄[xəŋ53](或为“何东”之合音)、哄东[xəŋ53 təŋ21]、哄个[xəŋ53 kə0]、是东[ʂʅ53 təŋ21]/实东[ʂəʔ5 təŋ21]/哄东[xəŋ53 təŋ21](泛指任何事物)。

注意:“哄个”中的“哄”有53、21两种音调(可省略“个”单用),两者区别在于:一、前者语气较强且有责问口吻;二、后者不能做定语,往往直接做宾语,而前者则既可做定语,亦可做宾语。

时态助词

[编辑]

表达完成时的“了”与表达持续体的“着”相混,说成“着”[tʂəʔ5]或“之”[tʂʅ21],如:
毙([pʰsɿ])代之(死掉了)
哥哥走之以后,弟弟哭着。(哥哥走了以后,弟弟哭了。)

句法

[编辑]

疑问句

[编辑]

合肥方言中的疑问句极具江淮方言特色,如“曷”问句与“好”问句两种特色形式:

  • “曷”问句

普通話中的反復問句“~不~”在合肥話中用“曷~”表達,其中疑問詞“曷”讀作[kəʔ5]或[kʰəʔ5](“彼苍者天,曷其有极”,韩愈,《祭十二郎文》),常訛寫作“可”、“克”、“格”。另外,淮語其他方言、北部吳語、西南官話亦使用本疑問詞。如南京、蕪湖(淮語)的[xaʔ5],上海、蘇州(吳語)的“阿”[ʔɐʔ2],昆明(西南官话)的[kə5]。例句:
曷着?(好不好)(“着”常訛寫作“照”,读作[tʂɔ53]时表示“可以、行、好”。闽南语有相同词汇表示“好、可以、应当”,音[tioʔ4])
媽姨曷在家?(媽媽在不在家)
飯曷好吃?(飯好不好吃)
作業曷寫完著啊?(作業有沒有寫完啊)
牛肉乾曷咬動?(牛肉乾咬不咬得動)

  • “好”问句

普通话中的程度问句在合肥话中用“好”好句表达,“好”[hɔ213]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多”、“多么”,赣語、粤语中的“几”,闽南语中的“若何”。例句:
之鱼好些钱一斤?(这鱼多少钱一斤)
你家伢好大啦?(你们家孩子多大了)
合肥到南京距离好远?(合肥到南京距离有多远)

“把”字句

[编辑]

合肥话中的“把”字句有两种:

  • 一种与普通话意义相同,其中“把”可用“摕”([tᴇ53])替换。如:我摕你嘴扫歪(我把你的嘴巴打歪);
  • 一种与普通话意义不同,其中“把”([pa213])表示“给予”,本字为“畀”。如:姊姊畀我一件裳([ʐɑ̃21])(姐姐给我一件衣服)。

补语中“得”的省略

[编辑]
  • 合肥话习惯省略普通话“可能补语”中的“得”,其肯定式直接用“动词+补语”表示,否定式则用“曷+动词+补语”表示。例句:

我听懂,他听不懂。(我听得懂,他听不懂)
你曷做好?曷要找人帮下子?(你做不做得好?要不要找人帮一帮?)

  • 此外,普通话中用“~得很”做程度补语的语句,在合肥话中也习惯省略“得”来表达。例句:

之花香很!(这花香得很)
之伢㜺很!(这孩子有趣的很)(注:“㜺”字音[tsæ̃45],有“有趣”、“美好”二义,吴语、闽语中皆有此字)

辭彙

[编辑]

列举部分合肥话特有常用词汇,参考《合肥市志》卷三十三第二章第二节,斜体为同音代替字。[6]

代词

[编辑]

人称

[编辑]
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单数213//li24//tʰɐʔ4//tʰᴀ212/

指示

[编辑]
近指远指
肯定/ti53//lᴇ53/
否定/ti212//lᴇ212/

名词

[编辑]
名词

天文地理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热头/ʐɐ21tʰɯ·/太阳
好天/xɔ24tʰiə̃212/晴天
雾勒雨/u53·y24/毛毛雨
溜点/liɯ53tiə̃24/小雨
冰冻球/pin21221təŋ53tɕʰiɯ55/冰雹
盐豆子/iə̃5553tsə·/雪霰
/in53/日晕、月晕
/tɕiɑ̃53/彩虹
扫帚星/sɔ53tʂu·ɕin212/彗星

时间节令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将将/tɕiɑ̃12tɕiɑ̃212/刚刚
将将/tɕiɑ̃12tɕiɑ̃21tsʰᴇ55/刚才
/tʂᴀ212tsə·/时候
往常子/uɑ̃24tʂɑ̃·tsə/以前、从前
/tɕiᴇ21·/今天
明个/min55·/明天
麻个/mᴀ55·/
麻天/mᴀ55tʰiə̃212/
后个/xɯ53·/后天
昨个/tsʰʊ55·//tsuɐʔ4·/昨天
前个/tɕʰiᴇ55·//tɕʰiᴀ55·/前天
大前个/ta55tɕʰiᴇ55·//ta55tɕʰᴀ55·/大前天
麻麻亮/mᴀ55mᴀ55liɑ̃53/拂晓
中晌/tsəŋ21ʐɑ̃·/中午
晚末西/uɐʔæ̃24mɐʔ4sɿ212/傍晚
天擦黑/tʰiə̃21tsʰɐʔ4xɐʔ4/黄昏
日里头/ʐə21ɿ24tʰɯ·/白天
夜里头/i53ɿ24tʰɯ·/夜晚
一刹功子/iə21ʂɐʔ4kəŋ21tsə·/一小会
月头/yɐ21tʰɯ55/月初
月尾/yɐ2124/月末
年头/liə̃55tʰɯ55/年初数日
年尾/liə̃5524/年末数日
年根上/liə̃55kən21ʂɑ̃·//liə̃55kən21ʐɑ̃·/年底
皇历/xuɑ̃55liəʔ4/农历
三十晚/sæ̃21ʂəʔ4uɐʔæ̃24/除夕夜
端阳节/tʊ̃21iɑ̃·tɕiɐʔ4/端午节
五月节/u2421tɕiɐʔ4/
粽子节/tsəŋ53tsə·tɕiɐʔ4/
八月节/pɐ2121tɕiɐʔ4/中秋节


自然物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泥巴/mɿ55pᴀ·/泥土
色气/sɐʔ4tsʰɿ53/颜色
味道/uə53·/1.气味;2.口味;3.指人的模样和表情(贬)

动物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盐老鼠/iə̃5524tʂʰuəʔ4/蝙蝠
牯牛/ku24liɯ55/公牛
㸺牛/ʂᴀ21liɯ55/母牛
叫驴/tɕiɔ53y55/公驴
草驴/tsʰɔ24y55/母驴
伢猪/iᴀ55tʂu212/雄性猪
犍猪/tɕiə̃53tʂu212/公猪
𤞴猪/tɕyɐʔ4tʂu212/阉猪
伢狗/iᴀ5524/公狗
草狗/tsʰɔ2424/母狗
/mɿ24212/母猫
/ɕyə̃53tsɿ212/阉鸡
老鸹子/lɔ24kuɐʔ4tsə·/乌鸦
麻䨂子/mᴀ55tɕʰiɯ21tsə·/麻雀
麻雀子/mᴀ55tɕʰyɐʔ4tsə·/
爬蟹/pʰᴀ55ɕiᴇ24/螃蟹
歪歪/uᴇ21uᴇ·tsə·/
蛤蟆咕嘟/xᴀ55mᴀ·ku21tu·/蝌蚪
蛐蟮/tɕʰyɐʔ4ʂə̃53/蚯蚓
遮溜/tʂə21liɯ212/
灶马/tsɔ53mᴀ·/蟑螂
牯牛/tɕiɑ̃21ku24liɯ55/天牛
叫叫油/tɕiɔ53tɕiɔ5355/蝈蝈

植物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tʂʰɑ̃55xuᴀ212/向日葵
朝花/tʂʰɔ55xuᴀ212/
秫秫/ʂuəʔ4ʂuəʔ/高粱
六谷/luə21kuəʔ4//lə21kuəʔ4/玉米
蔌菜/suəʔ4tsʰᴇ53/蔬菜
蒲球/pʰu55tɕʰiɯ·/荸荠
芋头/y53tʰɯ·/山芋
毛芋/mɔ55y53/芋艿
腊菜/lɐʔ4tsʰᴇ53/芥菜

饮食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盈汤/in55tʰɑ̃212/米汤
饺子/tɕiɔ24tsə·/馄饨、米饺
水饺/ʂuə24tɕiɔ24/饺子
盐茶蛋/iə̃55tsʰᴀ55tæ̃53/茶叶蛋
/tʂᴀ12ʐɯ53/米粉肉

亲属

[编辑]
合肥话用词国际音标普通话
阿爷/ᴀ21i55/父亲
伯伯/pɐ21pɐʔ4/
/tᴀ212/
妈姨/mᴀ21ɿ55/母亲
妈爷/mᴀ21i55/
/mᴀ212/
爹爹/tə21·/祖父
奶奶/lᴇ21lᴇ·/祖母
外爹爹5321·/外公
家爹/tɕiᴀ21212/
外奶奶53lᴇ21lᴇ·/外婆
家奶/tɕiᴀ21lᴇ212/
伯伯/pɐʔ4pɐʔ·/伯父
大大/tᴀ53tᴀ·/伯母
姥姥/lɔ3324/姑姑
太太/tʰᴇ53tʰᴇ·/曾祖父、曾祖母
灰灰/xuə21xuə21tsə·/玄孙代
蹦蹦子/pəŋ55pəŋ·tsə·/来孙代
你老人家/liɑ̃24tɕiᴀ·//liɑ̃24tɕiɐ·/对年长者的尊称

方言文艺

[编辑]
主条目:廬劇

廬劇是一種仍沿用傳統上合肥及其附近(古廬州府轄地)方音演繹的戲劇形式,其戲劇唱腔及念白中保存了較為地道的廬州方音。

注解

[编辑]
  1. ^合肥地名之由来.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网站. 2008-01-24 [2010-03-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21). 
  2. ^从瓦屑坝走出来的合肥名人家族. 2010-08-25 [2010-1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7). 
  3. ^闲说合肥话. 新安晚报网. 2010-02-05 [2010-03-05]. [永久失效連結]
  4. ^李鸿章滥用老乡谈起. 孙吴纪检监察网. 2007-05-17 [2010-03-05]. [永久失效連結]
  5. ^孙垚. 合肥话将走向何方. 安徽文学. 2009,. 2009 (4)(中文). 
  6. ^合肥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第二章第二节 分类词汇.合肥市志卷三十三. 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9. [失效連結]

参考资料

[编辑]
  • 孟庆惠等,《安徽省志·方言志》.方志出版社,1997.ISBN:9787801221311
  • 王光汉,《庐州方言考释》.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ISBN:9787811105285


官话
北京官话
現代漢語通用語
標準形式
地方普通话
傳統方言
东北官话
冀魯官話
胶辽官话
中原官话
兰银官话
江淮官话
西南官话
其它
晉语
粤语
方言列表
客家话
方言列表
湘语
贛語
方言列表
吴语
方言列表
闽语
沿山閩語
邵将语
闽北语
闽中语
沿海閩語
閩東語
興化語
闽南语
瓊雷語
徽语
平话和土话
广西平话
湘粤土话
其它
外語混合
非標準劃分
歷史演化
古、近代漢語通用語
演化主綫
歷史方言
書寫類型
语素文字
字形
類型
方言字
文體
文言文
文白相夾
白話文
表音文字
字母
拉丁
注音
其它
文體
半音節文字
其它
音韻(模板)
其它研究
管理机构
對外影響
外語文字
外语汉字
相关文字
外語音韵
日琉語系
朝鮮語系
南亚语系
其它語言
洪巢片
扬淮方言
(淮东话)
揚州小片
潤州小片
建鹽小片
濱阜小片
海州小片
淮安小片
宁庐方言
(淮西话)
南京小片
合肥小片
蕪湖小片
巢湖小片
安慶小片
樅東小片
通泰方言
南通小片
如皋小片
泰州小片
黃孝片
黄冈小片
孝感小片
黃梅小片
方言岛
吉瀋片
哈阜片
黑松片
塔茲語
京承片/幽燕片
京師小片
懷承小片
朝峰片/錦興片
保唐片
淶阜小片
定霸小片
薊遵小片
灤昌小片
撫龍小片
石济片
赵深小片
邢衡小片
聊泰小片
滄惠片
黄乐小片
阳寿小片
章利片
登連片
煙威小片
蓬龍小片
大岫小片
青萊片
青島小片
萊昌小片
莒照小片
青朐小片
營通片
蓋桓小片
通白小片
長集小片
關東
郑开片
洛嵩片
南魯片
漯項片
商阜片
商亳小片
阜沈小片
宿蒙小片
信蚌片
淮霍小片
蚌懷小片
五鳳小片
兗菏片
蔡魯片
舊鄭曹片
舊洛徐片
徐淮片
舊洛徐片
蔡魯片
關隴
汾河片
北/平陽小片
中/絳州小片
南/解州小片
關中片
(東府話)
秦隴片
(西府話)
陇中片
河州片
南疆片
金城片
銀吳片
河西片
北疆片
湖廣片
湖北方言
鄂北小片
鄂中小片
鄂西小片
湘西小片
湘北小片
懷玉小片
黔東小片
黎靖小片
川黔片
成渝小片
黔中小片
陜南小片
参见漢中話
西蜀片
岷赤小片
雅甘小片
江贡小片
其它
历史
书写
相关语言
西康片
康藏小片
涼山小片
雲南片
滇中小片
滇西小片
滇南小片
未分類
桂柳片
湘南小片
桂北小片
黔南小片
洪巢片
扬淮方言
(淮东话)
揚州小片
潤州小片
建鹽小片
濱阜小片
海州小片
淮安小片
宁庐方言
(淮西话)
南京小片
合肥小片
蕪湖小片
巢湖小片
安慶小片
樅東小片
通泰方言
南通小片
如皋小片
泰州小片
黃孝片
黄冈小片
孝感小片
黃梅小片
方言岛
其它
主要根據《中國語言地圖集》第二版(2012)及錢曾怡《漢語官話方言研究》。另根據张世方《北京官話語音研究》,保唐片划归北京官话
参见晋语 ·东北话 ·北京话 ·河北話 ·山西话 ·陕西话 ·山东话 ·河南话 ·江蘇話 ·安徽話 ·四川话 ·湖北話 ·湖南話 ·廣西話 ·貴州話 ·云南话 ·甘肅話 ·新疆話 ·军家话 ·东干语 ·老国音 ·現代標準漢語變體
检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合肥话&oldid=78043904
分类:​
隐藏分类:​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