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由社区从英文翻译而来。了解更多并加入 MDN Web Docs 社区。
TE
Baseline Widely available
This feature is well established and works across many devices and browser versions. It’s been available across browsers since 2015年7月.
TE
请求型头部用来指定用户代理希望使用的传输编码类型。(可以将其非正式称为Accept-Transfer-Encoding
,这个名称显得更直观一些)。
可以参考Transfer-Encoding
来获取更多关于传输编码的细节信息。值得注意的是,支持 HTTP/1.1 协议的接收方一定可以处理chunked
传输编码请求,所以没有必要一定在TE
首部指定“chunked”关键字。然而,如果客户端将要接收编码在 chunked 包体里面的"trailer"信息的时候,主动指定该头部将会非常有用。
Header type | Request header |
---|---|
Forbidden header name | yes |
In this article
语法
TE: compressTE: deflateTE: gzipTE: trailers// 多个指令,使用quality value 语法来表示优先级:TE: trailers, deflate;q=0.5
指令
compress
这个名称代表采用了Lempel-Ziv-Welch (LZW) 压缩算法的传输编码格式。
deflate
这个名称代表采用了zlib 结构的传输编码格式。
gzip
这个名称代表采用了Lempel-Ziv coding (LZ77) 压缩算法,以及 32 位 CRC 校验的传输编码格式。
- trailers
表示客户端期望在采用分块传输编码的响应中接收挂载字段。
- q
当多种形式的传输编码格式都可以接受的时候,这个采用了质量价值语法的参数可以用来对不同的编码形式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
规范
Specification |
---|
HTTP Semantics> # field.te> |
浏览器兼容性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