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 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创造现代世界

创造现代世界
作者:[英] 罗伊·波特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副标题: 英国启蒙运动钩沉
原作名: The Creation of Modern World: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ritish Enlightenment
译者:李源 /张恒杰 /李上 /刘北成
出版年: 2022-2-28
页数: 810
定价: 228
装帧: 精装
丛书: 英国史前沿译丛
ISBN: 9787100204873
豆瓣评分
5星
57.4%
4星
32.8%
3星
9.8%
2星
0.0%
1星
0.0%
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长久以来,启蒙运动一直与法国、德意志甚或英国的苏格兰联系在一起,然而,著名历史学家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却想告诉人们:作为整体的英国启蒙运动是存在的;不列颠,才是“现代性”的诞生地。

在书中,罗伊·波特带领读者领略了17—19世纪初的英国思想世界。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人如何理解人性、理性、自然、心灵、性别、幸福、财富追求、改善、进步等问题,该书对英国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巡礼,展现了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如何爆发出巨大力量,带动社会各领域急速发展,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该书凭借新颖的观点、翔实的资料、隽永的文笔,揭示了英国在启蒙运动中长期被忽视的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荣获著名的沃尔夫森历史奖。

【编辑推荐】

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独辟蹊径,考察了英国启蒙运动这一鲜被触碰的话题,阐明了源自英国的诸多思想如何使现代世界首先在这里扎根。它还...

(展开全部)

长久以来,启蒙运动一直与法国、德意志甚或英国的苏格兰联系在一起,然而,著名历史学家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却想告诉人们:作为整体的英国启蒙运动是存在的;不列颠,才是“现代性”的诞生地。

在书中,罗伊·波特带领读者领略了17—19世纪初的英国思想世界。通过考察那时的英国人如何理解人性、理性、自然、心灵、性别、幸福、财富追求、改善、进步等问题,该书对英国启蒙运动进行了一场全面的巡礼,展现了思想与观念的变革如何爆发出巨大力量,带动社会各领域急速发展,并最终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世界。

该书凭借新颖的观点、翔实的资料、隽永的文笔,揭示了英国在启蒙运动中长期被忽视的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并因此荣获著名的沃尔夫森历史奖。

【编辑推荐】

罗伊·波特这部引人入胜的著作独辟蹊径,考察了英国启蒙运动这一鲜被触碰的话题,阐明了源自英国的诸多思想如何使现代世界首先在这里扎根。它还是一部18、19世纪英国重要思想人物的名人录,评述了牛顿、洛克、亚当·斯密、大卫·休谟、蒲柏、曼德维尔、伊拉斯谟斯·达尔文、普利斯特利、边沁、威廉·葛德文、约瑟夫·艾迪生、斯蒂尔、迪福以及斯特恩等数十位英国思想家的观念。该书出版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对于了解英国在启蒙运动的文化和观念的产生和传播中被长期忽视的角色具有重要意义。

创造现代世界的创作者  · · · · · ·

作者简介  · · · · · ·

罗伊·波特(Roy Porter,1946—2002),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近代思想史、医学史、身体史等,曾在剑桥大学任教,后在伦敦大学学院惠康医学史研究所任社会史教授及所长。罗伊·波特著作等身,撰写与主编书籍百余部,除本书外,其代表作还有《18世纪的英国社会》《疯癫简史》《理性时代的肉体》《启蒙运动》等,主编有《剑桥科学史》(第四卷)和《剑桥医学史》等。

目录  · · · · · ·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一个盲点?
第二章 一种意识形态的诞生
第三章 清理垃圾
第四章 印刷文化
· · · · · · (更多)
致谢
导论
第一章 一个盲点?
第二章 一种意识形态的诞生
第三章 清理垃圾
第四章 印刷文化
第五章 宗教的理性化
第六章 科学文化
第七章 剖析人性
第八章 政治科学
第九章 世俗化
第十章 走向现代
第十一章 幸福
第十二章 从理智到情感
第十三章 自然
第十四章 心灵有性别之分吗?
第十五章 教育:万能药?
第士六章 平民
第十七章 追逐财富
第十八章 改革
第十九章 进步
第二十章 革命时代:“现代哲学”
第二十一章 持久的光明?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英国史前沿译丛(共8册),这套丛书还有《没有民主的政治,1815-1914年(第二版)》《人间烟火》《英格兰景观的形成》《1660~1832年的英国社会》《英国人》等。

喜欢读"创造现代世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全部 20 条 )

  • 3有用三千院若璃2022-11-21 22:59:21北京

    敘述很全面,材料很豐富扎實,但敘而不論,一開始提到英國啟蒙主義被忽視有其自身特性云云只成為了一個引子,之後沒有就英國在整體啟蒙運動當中的位置以及和其他地方的相互關係展開進一步論說,也沒有放在學術史的視野去展開,有點到喉不到肺

  • 7有用鼠王呦西2022-04-28 00:59:19

    与许多其他英国史书不同,作者不过分关注非英格兰思想史,不是因为故意忽略其他不列颠民族,而是尽力把所有民族当做一个整体来讲述。为集中主线,没有讲述更多欧洲大陆对英国的影响,也没有让政治、文学和艺术占用过多篇幅,而是更多的展现观念和社会的互动。即便如此,对英国启蒙运动这一庞大主题的描述也有诸多不如意。作者本计划在下一本书中更加详细的讨论,但是在写完本书的第二年去世了。

  • 0有用无明2024-07-19 17:14:52上海

    算不算啊。

  • 0有用Camille2022-08-18 13:04:37

    一部启蒙思想的整体史,相当于作者写的导论的无限扩充版,创见的展示了作为一群人,一个话语体系,一种社会风貌,一个漫长世纪的启蒙运动,并把握了内在的多元复杂以及对17世纪的继承关系与为后期浪漫主义转向提供的智识基础。另一方面,这也是为启蒙辩护的作品,作者以(过于)鲜明的个人感情捍卫启蒙运动的美好灿烂(作者毫不讳言对启蒙人快活天性的倾慕,全文不乏溢美回护之词和向后现代批判的挑战),这反而是要减分的地方,...一部启蒙思想的整体史,相当于作者写的导论的无限扩充版,创见的展示了作为一群人,一个话语体系,一种社会风貌,一个漫长世纪的启蒙运动,并把握了内在的多元复杂以及对17世纪的继承关系与为后期浪漫主义转向提供的智识基础。另一方面,这也是为启蒙辩护的作品,作者以(过于)鲜明的个人感情捍卫启蒙运动的美好灿烂(作者毫不讳言对启蒙人快活天性的倾慕,全文不乏溢美回护之词和向后现代批判的挑战),这反而是要减分的地方,比导论小册子少了一些审慎和反思。(展开)

我要写书评

创造现代世界的书评 · · · · · ·(全部 5 条 )

鼠王呦西2022-04-28 01:00:35

一切都要怪项狄的母亲总想着给钟上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项狄的父亲循规蹈矩,办事一丝不苟,每月第一个星期天夜里固定给钟上发条。恰巧项狄就是这样的周日夜晚被制造的,当时他的母亲一想到上弦,脑中就冒出了各种想法。这就是斯特恩推崇的“睿智的洛克”提出的“观念的那种奇怪结合引发出的乖谬行为比其他各种偏见引发出的还要多。...  (展开)
星尘2022-07-20 10:01:27

《创造现代世界》中提到或提出的精彩论点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怀疑,这是历史研究者的必备品质。(塞缪尔·约翰逊,p4) 2. “尘世里有些东西,我们注定求而不得。”简而言之,人“并非为幸福而生”。(塞缪尔·约翰逊,p174) 3. 这个时代正在被各种新鲜事物弄得疯狂。(塞缪尔·约翰逊,p174) 4. 要恰当地理解真正的道德,它应该关涉...  (展开)
星尘2022-07-20 12:48:41

被轻视的英国思想家们,如何创造现代世界?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启蒙一词并非是历史学家的发明,早在启蒙运动的18世纪,生活在当时的杰出人们就已经相信,他们正处于一个启蒙的年代。 当然,彼时的启蒙,和我们当下熟知的启蒙运动,显然并不能完全等同起来。这二者的一个显著差别在于,18世纪的思想家们认为,启蒙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过程...  (展开)
理一分殊2022-07-12 11:26:00

李宏图评《创造现代世界》︱从“启蒙理性”到“人的科学”

由于教学与研究的需要,我经常会将罗伊·波特的Enlightenment: Britain and the Creation of the Modern World(The Penguin Press,2000年)拿出来阅读参考,在上海疫情期间,得知此书已被刘北成教授主持翻译为中文出版,书名为《创造现代世界:英国启蒙运动钩沉》,欣喜之余...  (展开)
碎金书坊2022-04-28 15:08:56

洛克、休谟和斯密为代表的英国启蒙运动,是持久的光明吗?

书籍对理解总是有神秘的影响力。 ——塞缪尔·约翰逊 那些通过自己的著作或者行为对人类思想有着永久改变的人在人类历史上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在 一个王国中发起革命的政治家或者征服者。 ——托马斯·戴 在人类既往的所有历史中,18世纪对于人性而言是最为体面的。知识和美德得...  (展开)

> 更多书评 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全部5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带芽的树桩
带芽的树桩
昨天 想读


果冻
果冻
4月6日 想读


炼狱与涅槃
炼狱与涅槃
4月6日 想读


有何不可
有何不可
4月6日 想读


>40人在读

>90人读过

>2424人想读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创造现代世界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图书馆合作 ·移动应用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