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 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十九世纪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

十九世纪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
作者:[日]仓田明子
出版社:凤凰出版社
副标题: 洪仁玕眼中的“洋”场
译者:杨秀云
出版年: 2020-8
页数: 343
定价: 85.00元
装帧: 平装
丛书: 学衡现代知识研究丛书
ISBN: 9787550632011
豆瓣评分
5星
37.5%
4星
54.2%
3星
8.3%
2星
0.0%
1星
0.0%
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十九世纪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洪仁玕眼中的“洋”场》主要研究近代中国开放口岸知识分子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其核心人物是洪仁玕。通过追溯洪仁玕与早期来华传教士的渊源,可以明确中国早期基督教的流布。通过论述洪仁玕在香港、上海这两个开放口岸的活动,为我们展现了当时“开港知识分子”的面相。通过重新认识《资政新篇》,可以重新评价作为“开港知识分子”发声之场的太平天国。

作者简介  · · · · · ·

仓田明子,东京大学大学院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中国近代史研究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开发口岸及思想史,著作有《王韬与中西之道——浅论王韬的大同论》《〈资政新篇〉的西学知识与基督教之影响》等。

译者杨秀云,南京大学博士,现为常熟理工学院讲师。

目录  · · · · · ·

序章开放口岸的诞生——中国社会的“洋”场
第一节西方知识的传播与“开放口岸知识分子”
第二节口岸知识分子——洪仁玕
第三节本书的课题和构成
第一章基督教布教的开始与展开
第一节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布教
· · · · · · (更多)
序章开放口岸的诞生——中国社会的“洋”场
第一节西方知识的传播与“开放口岸知识分子”
第二节口岸知识分子——洪仁玕
第三节本书的课题和构成
第一章基督教布教的开始与展开
第一节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布教
(一) 基督教开始布教的背景
(二) 马礼逊在广州、澳门的布教活动
(三) 新传教士的派遣和向中国内地布教的准备
第二节鸦片战争期间及之后基督教布教的开展
(一) 鸦片战争与传教士
(二) 香港、广州布教
(三) 上海布教的开展
第三节传教士与中国社会
(一) 马礼逊与裨治文的“信徒观”
(二) 麦都思及修订《圣经》的争论
(三) 郭士立与福汉会
第二章洪仁玕与基督教
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与基督教
(一) 洪秀全与《观世良言》
(二) 上帝教与基督教
第二节洪仁玕与巴色会
(一) 洪仁玕的基督教受容
(二) 南京合流的初次尝试
第三节洪仁玕与伦敦会
(一) 作为伦敦会助手贡献卓越
(二) 启程去南京
第三章口岸知识分子的诞生
第一节王韬与墨海书馆
(一) 王韬的基督教受容
(二) 墨海书馆的信徒团体
(三) 王韬与基督教
第二节《遐迩贯珍》与《六合丛谈》
(一) 英华书院、墨海书馆印刷事业的发展
(二) 《遐迩贯珍》与口岸知识分子
(三) 《六合丛谈》与口岸知识分子
第三节墨海书馆对西方知识的传播
(一) 自然科学、医学、地理书籍的出版
(二) 墨海书馆知识分子关系网的扩展
(三) 墨海书馆环境的变化
第四章《资政新篇》与基督教
第一节洪仁玕与《资政新篇》
(一) “干王”的诞生与《资政新篇》
(二) 《资政新篇》的另一种存在
第二节《资政新篇》的修正与改变
(一) 抄本《资政新篇》的修正
(二) 《资政新篇》发行之际的改变
第三节洪仁玕上海、香港经历的体现
(一) “用人察失类”
(二) “风风类”
(三) “法法类”
(四) “刑刑类”
第五章洪仁玕与太平天国
第一节太平天国后期的对外关系与洪仁玕
(一) 外交改革与局限
(二) 欧美社会对太平天国的批判
(三) 洪仁玕形象在欧美社会的变迁
第二节太平天国后期传教士的活动与洪仁玕
(一) 罗孝全迁居南京
(二) 伦敦会传教士的往来
(三) 罗孝全逃离南京
第三节洪仁玕的宗教改革
(一) 洪仁玕在南京的改革
(二) 《资政新篇》之后宗教改革的尝试
(三) 洪仁玕与上帝教
第六章口岸知识分子的崛起
第一节一八六〇年代前期社会变容与口岸知识分子
(一) 王韬与太平天国
(二) 曾国藩的幕僚们
(三) 中国人教会在香港的发展
第二节新知识在开放口岸的传播
(一) 江南制造总局的翻译事业与格致书院
(二) 香港华文报纸的发行
(三) 知识分子信徒与《教会新报》《万国公报》
第三节香港基督徒精英的崛起
(一) 香港官立学校改革与教会学校
(二) 非官职华人议员的诞生
(三) 孙文与香港的基督徒共同体
终章开放口岸与近代——通往中国的入口、通往西方的窗口
第一节基督教布教与基督教受容
第二节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
第三节关于洪仁玕及太平天国的评价
参考文献
开放口岸人物关系图
附表
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学衡现代知识研究丛书(共4册),这套丛书还有《晚清的新式传播媒体与知识分子》《晚清士人的西学阅读史(一八三三~一八九八)》《严复与科学》。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全部 13 条 )

  • 0有用虾饺仙2025-03-17 15:16:09中国香港

    寫得有些瑣碎,全書條理不是很清晰。對洪仁玕的研究還是很細緻的,尤其是他與香港上海基督教團體之間的關係,把《資政新篇》與太平天國運動分開處理也很好。關於香港華人基督教團體之間的關係則不太有新意,王煜初何啟伍廷芳與孫文的關係感覺香港史的論述已經有很多。口岸知識分子其實不只是18c50-70s這一批在口岸中獲得西方知識的人,在口岸建立後生長起來的一批(香港較早,上海稍晚)也值得關注。歐風美雨中這樣的讀書...寫得有些瑣碎,全書條理不是很清晰。對洪仁玕的研究還是很細緻的,尤其是他與香港上海基督教團體之間的關係,把《資政新篇》與太平天國運動分開處理也很好。關於香港華人基督教團體之間的關係則不太有新意,王煜初何啟伍廷芳與孫文的關係感覺香港史的論述已經有很多。口岸知識分子其實不只是18c50-70s這一批在口岸中獲得西方知識的人,在口岸建立後生長起來的一批(香港較早,上海稍晚)也值得關注。歐風美雨中這樣的讀書分子選擇新的生路,既可以將傳教士帶來的“外國”產業的中國化(如工業/新聞),也帶來了在“傳統”謀生方式之外的新可能。(展开)

  • 0有用shichalo2023-04-12 14:01:01四川

    很有日本学者的典型风格,注重细节的考证,整体重叙述,但讨论比较少。从我个人观感来看,洪似乎并不能称之为一个代表口岸知识分子的中心人物,只能说比较特殊,因为有太平天国这层关系,但在沟通中西上没有一个可依凭的平台,所以一旦失势便一无所有。本书前面一二三章有点鸡肋,我比较喜欢第四五六章,从书籍史与中西交通史的面向重新评价《资政新篇》给人耳目一新,并且从人物交往关系的视野来叙写口岸知识分子群体何以成为一种...很有日本学者的典型风格,注重细节的考证,整体重叙述,但讨论比较少。从我个人观感来看,洪似乎并不能称之为一个代表口岸知识分子的中心人物,只能说比较特殊,因为有太平天国这层关系,但在沟通中西上没有一个可依凭的平台,所以一旦失势便一无所有。本书前面一二三章有点鸡肋,我比较喜欢第四五六章,从书籍史与中西交通史的面向重新评价《资政新篇》给人耳目一新,并且从人物交往关系的视野来叙写口岸知识分子群体何以成为一种窗口,但还是给人一种缺乏问题意识的印象,叙述到最后感觉并没有回答所谓设定的问题,只是给了一些更详细的背景介绍。此外,翻译略有瑕疵,如洪仁玕(轩),(荣)容闳两处。(展开)

  • 0有用落叶2022-06-13 16:26:11

    对很多小问题进行了考证,‘洋’场中的人物关系很清楚。

  • 0有用陳曉平2020-10-10 00:04:18

    四星半。沪港并重,显功力。

  • 0有用少女蔚2023-11-16 19:48:16上海

    传教士在中国的早期活动,特别是与传教士关联的中国人的沉浮起落蛮有意思的。

我要写书评

十九世纪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的书评 · · · · · ·(全部 1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全部2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乧牖zumio
乧牖zumio
今天凌晨 想读


Marala
Marala
5月1日 在读


都都平丈我
都都平丈我
4月25日 想读


randy
randy
4月4日 想读


>6人在读

>34人读过

>613人想读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十九世纪口岸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化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图书馆合作 ·移动应用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