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 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十九世纪德国史(第一卷)

十九世纪德国史(第一卷)
作者:(德) 海因里希·冯·特赖奇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副标题: 帝国的覆灭
译者:李娟
出版年: 2021-1-1
页数: 576
装帧: 精装
丛书: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
ISBN: 9787542668837
豆瓣评分
5星
50.0%
4星
35.0%
3星
5.0%
2星
10.0%
1星
0.0%
评价:

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系“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中的一种,西方史学名著。也是一部巨著,共5卷,运用大量一手史料乃至亲历的历史,以独特的史识,雄奇的笔法,撰写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到1848年革命近半个世纪的德意志史。本书是五卷本巨著中的第一卷,记述了帝国的覆灭及其影响。

这是一部独特的德国史,因为作者是其撰写的这段历史的亲历者。由于19世纪德意志帝国覆灭后处于分裂状态,因而作者作为爱国者在这部历史中始终呈现民族主义的立场,这也是其饱受诟病之处。但作为一部历史著作,其在历史学中的地位仍然不可动摇,因而直至今天其学术价值依然存在。译者是西方史专业学者,虽从英译本译出,但译文流畅准确,仍可谓一个好译本。

作者简介  · · · · · ·

特赖奇克,德国19世纪历史学家,普鲁士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政治学》《普鲁士主义的起源》《十九世纪德国史》。

目录  · · · · · ·

英译本导言(1913)1
致马克斯·东克尔1
第五版序言1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的德意志
第二章 大革命与外国统治
第三章 普鲁士的崛起
· · · · · · (更多)
英译本导言(1913)1
致马克斯·东克尔1
第五版序言1
第一章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签订后的德意志
第二章 大革命与外国统治
第三章 普鲁士的崛起
第四章 解放战争
第五章 战争结束
译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上海三联人文经典书库(共144册),这套丛书还有《十二世纪文艺复兴》《刘松龄》《自我与历史的戏剧》《启蒙与绝望》《考古学导论》等。
我来说两句

短评  · · · · · · (全部 5 条 )

  • 12有用长日将尽2021-05-16 13:31:18

    普鲁士自干五的鸿篇巨著,这段历史通过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以及商务印书馆的《德意志史》第三卷和《奥地利史》不难获知。此种图书毫无翻译出版价值

  • 1有用Mr陈2021-06-16 00:54:37

    这其中包裹着民族主义史学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真正秘密—明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共鸣。本人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学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也是历史学逐渐自我设置藩篱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所谓科学历史学越来越忽视传统史学的一大功能——价值传递。但忽视不代表不存在,科学历史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材料考订、文本撰写中本身就包含作者本身的价值立场,这就造成它一方面宣称科学客观,一方面又无法取消主观性的困境。此外,不再探讨...这其中包裹着民族主义史学之所以长盛不衰的真正秘密—明确的价值观与情感共鸣。本人认为,近代以来历史学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过程,也是历史学逐渐自我设置藩篱的过程,最终的结果是所谓科学历史学越来越忽视传统史学的一大功能——价值传递。但忽视不代表不存在,科学历史学在选择研究对象、材料考订、文本撰写中本身就包含作者本身的价值立场,这就造成它一方面宣称科学客观,一方面又无法取消主观性的困境。此外,不再探讨历史人物的情感:不再将人物的情感视为历史的一种因素,更不再考虑读者的情感,也是科学历史学的一大弊病。因为情感催动是促使人们研究历史、将历史理性化、接受历史叙事的核心因素之一。(展开)

  • 1有用白厅玫瑰2024-01-19 23:05:51安徽

    非常热血,读完之后热血沸腾,非常期待第二局,超想看后续

  • 1有用无明2023-11-01 20:55:03上海

    太过激情了,没看下去,倒是理解为何同为德意志人,德奥分开了,德地区新教与世俗政权的结合,而奥天主教,同时奥皇室又统治匈等地区,

我要写书评

十九世纪德国史(第一卷)的书评 · · · · · ·(全部 3 条 )

哲夫成城2019-12-12 23:19:53

【转】李娟:历史中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特赖奇克的史学思想

与兰克一样,这位后半生始终为普鲁士——德意志帝国利益呐喊、并在生前、生后获得了普鲁士朝野推崇的历史学大师,并不是普鲁士人。相反,海因里希·哥特哈德·冯·特赖奇克(Heinrich Gotthard von Treitschk)出身于萨克森王国一个显赫的军人世家,他的父、祖皆在萨克森军队中...  (展开)
自家城堡2021-01-20 15:22:02

译后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译后记 对广大中国读者而言,近代普鲁士及其领导下的德意志绝对称得上是“最熟悉的陌生人”。说熟悉,是因为近代以来的中国总是跟它有着各种联系,尤其在军事和政治领域,时至今日,“铁血宰相俾斯麦”和马克思恐怕仍然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近代德国人,更不要说早就跑进中学课堂里...  (展开)
金石入画2022-05-16 20:03:15

德意志古典文学和哲学

在19世纪,德意志的年轻人热情地谈论德语的深奥、德意志唯心主义和普世精神。虽然无可避免的夹带着文学时代出现的弊病,崇尚空谈、党同伐异、敏感、自我欺骗等等。然而对于他们来说,狂飙激进式的天才最引人向往,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的真实存在。 威廉·洪堡“无耻”地赞扬罗马教...  (展开)

> 更多书评 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非贾罗
非贾罗
昨天 想读


中雍
中雍
4月5日 想读


作手阿白
作手阿白
4月2日 读过


Σειρῆνες
Σειρῆνες
4月2日 想读


>13人在读

>25人读过

>415人想读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十九世纪德国史(第一卷)的评论:
feed: rss 2.0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图书馆合作 ·移动应用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