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vatterモバイル変換


[0]ホーム

URL:


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6.0 全新发布×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Android
豆瓣读书
搜索: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短评

热门
  • 91有用HBT2019-07-13 23:21:29

    传统的进步史观把梅特涅描绘成无可救药的反动派,这是完全不对的。青年时代的梅特涅,深受启蒙氛围的影响,近距离观察过法国革命。在政治理想上,他其实最倾心英国模式。外交上,他本人极力反对瓜分波兰,无论是在道义还是在现实政治层面上。他认为,只要普鲁士和俄国放弃其在波兰的领土,奥地利放弃加利西亚是完全可以的,为此他不惜顶撞俄国沙皇。对于神圣同盟,他个人也是相当反感,认为其给公共舆论以口实。私生活上,尽管较为风流,但总体也是相当地尊重女性。可以说,如果硬要用进步与反动的视角评价梅特涅,那梅特涅比绝大多数现代天朝人要进步。另外,这本书对民族国家持显著的批判态度。考虑到中东欧暴虐的民族主义劣迹,这种批判是非常合理的,梅特涅对此已有隐约的预见,所以,“生于前现代的后现代人”,也许真的是很好的评价。

  • 29有用大毛🐻2019-04-23 13:09:17

    史料新颖,史观老旧,完全回到18-19世纪的神罗/奥地利帝国去理解梅特涅的个人动机。如果从唯物史观来看,这无疑忽视了革命运动的历史成因,即便其中仍旧充斥着大量受小资产阶级市民阶层意识形态影响的大量群虻…但重新挖掘、梳理史料后,一个全新的梅特涅形象出现了,他年轻时考虑移民美国,他非常认同英国式的议会民主,他渴望建立的是大德意志多民族和平共处的开明专制,可他失败了,缘于在皇帝和诸大公爵心目中“朕即国家”,缘于同僚的拆台与利益集团和本位主义,也缘于旧贵族的政制革新永远也突破不了旧制度藩篱的阈值。总之,一个男人,七个时代…新历史叙事应该警惕一点,个人日记/回忆录对于传统叙事的批判,并不等同于它们可被视作真理

  • 14有用维舟2019-09-30 17:13:23

    4.5星。大量挖掘新史料,也对原有研究作了回应,写得异常密实,功力深厚。作者批判了早先那种将梅特涅简单视为反动派、专制主义者的进步史观和德意志国家主义史观,呈现了一个极其复杂、视野广阔的国际政治家形象,并以此入手展现了19世纪欧洲曾可能有过的其它历史道路和不同选择。不过,所谓“理解即原谅”,他对梅特涅视角的深切理解很容易被看作是为梅特涅曲为辩护,对之不加批判(尽管他在后记中委婉加以否认),确切地说,20世纪欧洲惨烈的战祸与欧盟的锻造影响了他的判断,使他将梅特涅看作一个先知,率先提出某种欧盟雏形的设想。问题是,这将梅特涅看作一个“欧洲人”,但在梅特涅设想一个强到足以自卫、又弱到无法发动侵略的德意志邦联时,恐怕更多是作为一个奥地利人,是为了奥地利的利益。

  • 9有用鸿轩2020-06-13 19:46:44

    感谢希曼写了这么一部巨人传记,我一直认为梅特涅的“欧洲协调”概念其实一直在维护奥匈帝国在德意志乃至欧洲大陆的主导地位的同时,也在帮助欧洲乃至世界建立一种协调机制,为后世留下了优秀的政治智慧。当然了,不得不承认文章中略有溢美之词,但是整体而言还是非常细致地描绘了梅特涅的政治、情感的生涯。最喜欢最后那一章,还提到了欧洲协调的另一位继承者,那就是俾斯麦。

  • 7有用李铁2021-04-22 21:56:52

    这是一本为梅特涅翻案的传记,为梅特涅的种种行为不遗余力地辩护,但不管怎么辩护也掩盖不了梅特涅对旧体制的热爱以及不择手段、竭尽所能地保证老朽的大厦不倒,因为他的家族以及他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那个体制带给他的。这本传记太啰嗦了,减去一半就能给四星。

  • 3有用Alexander2023-01-16 17:10:25吉林

    德国史学家对于史料细节总是极为谨慎,而且在结合情境分析上都有其独到之处。与拿破仑相对应的,梅特涅在历史上一直被视为封建卫道士而大加砭嗤。如果一定要以辉格史观来看,梅特涅确实站在了时代潮流的对立面,但是当法国大革命从底层民众的反抗逐步发展为由少数人以极不稳定的形式操控的暴民政治,他确实最好的保证了体系的稳定和最小的牺牲。由于站在已知的终点,人们总会去鼓吹理想主义者的牺牲和坚定,而去藐视经验主义者的畏首畏尾和谨小慎微,殊不知正是由于这些经验主义者在背负重重骂名之下对于循序渐进宗旨的坚持,才让世界没有落入充斥着癫狂和暴力的无政府主义

  • 4有用小轨2022-10-21 12:46:49广东

    写得挺一般,内容枯燥,立场过于偏颇主角,作者为了洗脱梅特涅固有形象操碎了心,然而看完全书根本感受不到梅特涅的魅力,唯一看点就只是对梅特涅时代社会层面的分析了,不过市面上也没啥能看的梅特涅传记,将就看看。

  • 2有用亓雨2023-06-18 17:12:55湖南

    对客观环境描述得少,评论有指出史观陈旧的毛病,确实存在,让人以为是在看上个世纪的出版物。字数太多,实在对传记这一体裁兴趣不大,没什么味索恩系列的轻型纸+灾难装帧和怪异的开本大小简直是一坨ghost

  • 6有用慢慢走2020-10-10 10:50:11

    同系列最好的一套!格局宏大,细节丰富。若是与拿破仑,俾斯麦传相比,梅氏家教尤显难得。

  • 6有用消费主义小可爱2020-07-17 10:19:02

    如果说《俾斯麦》是一个人不适应环境还非要搞,那么《梅特涅》就是适应了环境却搞不了。

  • 2有用德意志的仰慕者2021-01-17 15:16:37

    很全面,基本把梅特涅生平所有的经历以及参与的事件阐述了,但限于篇幅(已经是一本一千页以上的图书了)也不深入,很多事情(比如1813年和拿破仑的对话)都是浅谈辄止,没有怎么深入的描述。(有几个书里对问题,第一是上册里面376页最后一段倒数第五行,“400000万士兵”多了一个万字,第二是上册106页第一个注释里译者说阿瓦尔人就是匈人,不正确,第三是下册658页正文倒数第二行,叶卡捷琳娜一世应当为叶卡捷琳娜二世)最后想起以前看《德意志之鹰》(林纯洁,2016,浙江大学出版社)里面在23-24页提到说梅特涅家族名称的由来是萨克森王朝的亨利二世相信他的卫队长metter,在别人构陷的时候说“哦,梅特不会这么做(O Better nicht)”所以他的后代以metternich)为姓。

  • 2有用枕流2022-11-25 18:25:07江苏

    “后现代人梅特涅”的传记,也就是一种现代性的批判。作者发掘了这个后拿破仑体系的缔造者的思想中与当代合拍的成分,用同情之理解观察了不合拍的部分,从而质疑了1789和1848在现代化历史叙述中天然的正当性。重新审视人类历史上帝国的功过也许是之后的重要课题。就奥地利哈布斯堡帝国来说,它的解体在地缘上是中欧人民的悲剧,在思想上意味着美好昨日世界的消亡。1789、1848、1918和1945向我们(一再)许诺了今日的世界,然而(纵然不计其代价)这个世界真的更美好吗?所有有此疑问的人大概都要重新审视这个“反动派”,审视这个在政治上坚持Consensus omnium bonorum的贵族政治家。

  • 1有用Ehdn~2020-06-24 14:27:05

    [藏书阁打卡]因为厚度,读的差点放弃,比较详尽密集的史料传记。一个经历七个时代的领袖人物,1836-2015年,四代不同时期的人,从不同视角对梅特涅给予相关的评价。同代的人,认为其是冷血的阴谋家,专治主义者。第二代人的大、小德意志的争论分裂。发生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第三代认为其是伟大外交家和拯救欧洲避免革命暴力的人,第四代更强调了梅特涅的国家均势政策大师和争端调解人。从而旧时史料的片面评价不尽客观。对梅特涅的“生于前现代人的后现代人”也是比较认可的评价。在私人生活上,梅特涅对感情的态度也是一种比较功能化的应对生活的手段。通过那些与情人来往的书信,通过文字塑造出来的幻想出来的感情世界,便于排解现实中的压力。(反正是个情场高手了。。

  • 4有用凡夫2020-02-01 20:24:22

    利用普鲁士威廉三世的神经病和怯懦,迫使哈布斯堡王朝宰割各自的领地,至此,拿破仑在欧洲大陆上权势滔天,但紧接着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拿破仑的权势在法国外几乎都可以看成是“飞地”,他恩威并重,即宣示这些领土属于他征服的,但与此同时,他又对这些领主采取怀柔——利用赎买和补偿的方式重新将这些领地的实际统治权仍然交给了原来的领主——那些贵族伯爵们。梅特涅的老父就是利用这个保全了自己家族的历史积累的财富。拿破仑的这个错误被梅特涅发现并抓的死死的,这等于说拿破仑在欧洲获得的版图徒有虚名。实际上,这个策略并未从根本上打破普鲁士和奥地利原有的统治秩序。梅特涅其后的全部措施都集中在攻击拿破仑的这个错误上:原有的秩序既然有效,均势就是对这些利益的最大保护:没有一个领主凌驾在其他人之上,平衡是英国宪制的精髓。

  • 2有用雨眠2022-03-05 21:05:06

    一般般,欧洲苏秦,长袖善舞走钢丝,前期最大政绩是联合各国抗拿破仑,但是让一个外交天才执掌国政半个世纪会出问题啊,他无力让一条破船继续航行,待他死后,船就沉了。

  • 2有用齐树2021-12-19 20:08:40

    “我不知道对于一本传记,除此以外,还能奢求什么。”如果站在现代与当代的德国的国家叙事立场上,梅特涅的做法确实是在阻碍德国的统一和前进。但是如果站在世界主义而非民族主义的立场上,就会发现梅特涅早二百年就意识到“民族”所意味的狭隘和分裂,会将欧洲的和平带往何处。在梅特涅体制内,并没有出现民族不平等的情况,反而是在统一了的俾斯麦德国,才渐渐出现了排挤少数民族的事实。梅特涅受限于一个无法抗拒和批评的他所效忠的哈布斯堡皇室,正如作者所言,他是一个前现代(锢活于旧帝国体制)的后现代人(各方面思想都超出当时的时代状态)。当我们今天再去审视某些看似合理的历史话语时,我们就要深思,这是出自哪一个视角。是帝国叙事,还是世界叙事。

  • 1有用Keto2021-10-18 16:18:44

    或许梅特涅应该感到一丝宽慰,他在1859年去世,不用再去记挂他的那个随后受尽屈辱的帝国。

  • 0有用不是野兽的猫2020-12-05 12:03:23

    特想知道每辆马车上坐一个狙击手是什么意思?翻译拉垮啊

<< 首页< 前页后页 >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作者: [德] 沃尔弗拉姆·希曼(Wolfram Siemann)
原作名: Metternich. Stragtege und Visionär. Eine Biografie
isbn: 7520145999
书名: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页数: 1145
译者:杨惠群
定价: 168.00元
出品方: 索·恩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年: 2019-6-8
装帧: 平装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关于豆瓣 ·在豆瓣工作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帮助中心 ·图书馆合作 ·移动应用

[8]ページ先頭

©2009-2025 Movatter.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