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
创作者应当是哲学的,作品应当是有一个统一的理念的,所有的故事也都应当服从于理念,无论那是多么肤浅的想法。
即便如此对于故事最重要的仍是人物与情节,理念的深刻与否,结构的精巧与否与之相比都不重要。
喜欢情感强烈的故事,越是高压、极限的情境越是萌发出强烈的情感。
评分标准:
8—10 人物与情节的轻重或许值得争议,但优秀的作品不论两者占比如何,必然同时优秀,而最好的作品必然在整一的结构下通过人物或情节完美地展现出作者或是深刻或是广阔的思考。
6—7 评分的及格线在于作品理念、情节与人物的统一加上最基本的视听体验。
4—5 无趣的作品往往是理念模糊不清的,情节发展强行或是过于理所当然的,人物简单片面且没有特点的,视听体验过于ppt的。
2—3 最糟糕的作品一定是在无趣的基础上更加混乱乃至矛盾,作者毫无结构情节的能力试图欺骗观众以达到戏剧效果,又或是想到哪写到哪的作品。
1 作品背后的理念令人作呕,制作水平不堪入目甚至不配被称为“作品”的大粪(我也许永远评不出这个分数,这种水平的玩意即使能侥幸上映大概也不会看)
尽量不评价不以叙事为目的的作品以及没看完的作品。
不存在完美的作品,把作品的优缺点简单相加减并非客观,关乎情节人物的优缺点与关于视听情感的优缺点理所当然能够掩盖其他,如现实逻辑的缺失或严谨,如形式上的老旧或新鲜,在不同的题材中观众追求的东西也不尽相同,根据不同的题材建立不同的能够掩盖程度的衡量标准在我看来更加客观,然而这客观显然依赖于主观的判断,我的评价并不是完全客观的。
审美固然没有高低之分,但审美的能力有,我相信能够从更多作品的更多地方中寻找到更多的美的审美能力是更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