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同一时期的凡尔赛玫瑰对比来看,算很有特色地写出了法国大革命的样貌。作为主角的西蒙妮三个身份视角转变极具亮点,从而也更好去描绘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不过结果也仍然如此,她若再想以塞纳之星的身份去行动去争取什么结果的话,那都是无济于事的了,迎来一时短暂的和平,也终究逃不过时代洪流。个体的力量既弱小又微茫,奈何也只有无力地在风雪中悄然离开巴黎,真是令人不胜唏嘘。
核心目的并非呈现历史,而是自历史事件中达成对普世价值的提炼,去引导发掘不同视角的启示,去立场化的动画演绎,让纯粹的侠客精神自其中走出,贯穿到任何时代的最当下。
极佳的视角捕捉,渐次加深的事件悬念昭示了时势变迁与进程推动,能明显感知到叙事步调处在有条不紊的控制下。市井小民与王公贵族的纷争不可调和,尽管如此西蒙妮仍选择钻入并行的夹角,因而她的悲剧也源生于此;以花店姑娘的身份失去了平民双亲,以皇室血亲的身份失去了王妃姐姐。如若说以上两种身份都是倚仗他人而成立,那由其共同催生的塞纳之星则最接近于她个人的本质,当以仗义侠客的身份行动时,她不必再纠结自己的立场。但即使想以一己之力逆流时代,却也被浩荡的声浪无情冲垮,这里不再是安身之地,故事自然不允续写。被遗忘的英雄,也许就是最大的悲剧。
30话之后突飞猛进,幕末的戏剧性。可惜的是西蒙妮的内心冲突变化没有什么笔墨着重描写,而是只展示了少女的一面。恋人,后天贵族,先天血亲,先天贵族,平凡卖花少女,西岱岛的骄傲-只帮弱小的侠客:恐怕这些身份的冲突张力已经不是简单的戴上一个面具能控制的了的
不知道在动画人的社交圈内发生了什么,突然就开始流行改编法国大革命了。本片前中期连续剧一样的剧本可以说放在那个单元剧盛行的年代非常惊艳,每一集都布置了新的悬疑点,复线地描述贵族与平民的生活,主角身世的疑点以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进程共同构筑了剧本的吸引力。但是我严重怀疑后半段的剧本是不是在制作组内部出现了严重的分歧,与前半段的显露出的革命热情不同,后半段居然开始给王公贵族的罪恶进行找补,可以说是比较反动。
和同样描绘法国大革命的《凡尔赛玫瑰》不同,该作主要从人民视角出发,以劝善惩恶架构出一个具备深厚历史考量的作品,自ep27起,事件时间线明晰,几乎完全依照法国大革命进行。
西蒙妮的身份有三个:平民—卖花小姑娘;贵族—玛丽的妹妹;英雄、游侠—塞纳之星。塞纳之星的行动完全受到前两个身份的支配,作为平民时她锄强扶弱、支援革命(ep5~37),作为贵族时她又对平民动手只为救出国王一家(ep38~39),绝无所谓“游离于阶级之外”的第三种可能。但是,无论面具之下的西蒙妮帮助何人干什么,废除君主走向自由平等的历史趋势已经不可逆,塞纳之星、黑郁金香也只是个迟早被人忘记的传说。当西蒙妮和罗贝尔在白雪中离开巴黎,“英雄”这个词也被消解得一干二净,好一个人民史观。
與其去批判席蒙妮後期的立場轉變,不如說她一直都作為一位失去雙親的花店女孩活著,在一位小市民的視角中,社會、國家結構的鉅變意味著什麼?作為身份特殊的席蒙妮,即使與王家血脈相連、即使作為俠士游離在底層與上流間、即使擁有非凡的體術能力,自始至終她也沒能真正了解到這股時代洪流的真正原因,但本來也就沒多少人能夠觸及之,畢竟這股洪流不會是在幾年間透過簡單的一兩個人物就能夠解釋的。要類比的話,確實就如同幕末大河劇一般,透過一個人的視角,重塑了本作架空背景中巴黎的真實面貌,即使真正的社會比起此一面貌更複雜得多,也不減損其意義。 // 本片制作質量之高,簡直難以想像和勇者萊汀是同時期的作品,暴殺隔壁起碼五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