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上半的仓促,下半专注文化祭的演出效果确实更好。可能是上半主要是波奇个人的成长,下半转向喜多的成长,新画面非常多的缘故,下半总体上的观感要好得多。就是结尾快速回忆闪回实在有点晃眼……
我嘞个足足一个多小时的波喜多专场啊,当年看原片的时候没感觉,现在看来波喜多的情节真的是量大管饱;与前篇相比情节的连接更加贯通了一些,对我来说唯一的比较怪的点就是结尾那意义不明的、长达12秒的光敏性癫痫闪回再接幼儿园画面,看到那里的时候我都在纳闷导演你要几把干啥???不过ed这首挺好听的,原谅它了❤️
如果说总集篇前篇的主题是波奇酱的成长,那么后篇从开头喜多犹豫是否向虹夏和凉道歉开始,其主题就转向了喜多的成长。相比于前篇,后篇的优点在于更加清晰的故事脉络,整个故事都围绕在「文化祭演出」这件事上,避免了前篇因需要讲述太多内容而剧情略显冗杂的问题。从拯救乐队的独奏开始,喜多的目光逐渐更多地投向了波奇这个内向社恐的同龄人身上。从江之岛回来的列车上与波奇谈心,在放学的路上向波奇道歉却得到波奇的感谢,在和波奇的关系逐渐加深时,喜多开始渴望自己能够追赶上波奇的脚步,默默练习技艺的付出,最终得以在文化祭演出上力挽狂澜。得益于总集篇紧凑的剧情表现,我也对喜多这一角色的理解更进一步。感受角色的魅力,或许这就是观看总集篇的意义所在//嘿嘿嘿,不过也得看看我们的虹夏天使,卡哇伊捏ớ₃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