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说,文笔平平,又是流水账又是家庭抓马的,情感线也差强人意。但我切实地感到了一种深刻的共鸣,来源于中国学生所共有的生活记忆。这些是我短暂地遗忘后又不住地拾起的东西,是我生命不可割舍的一个部分。至少在抒情化的当下,我极乐意去这样想象。
相当接地气的国产百合作品,在一种晋江女频作者里文笔算是不那么矫揉造作的,两位女主之间的试探,接触,熟识再到救赎娓娓道来,结局在高考之后收束,毫不拖沓的收尾把两人的关系定格在了最好的瞬间 | 剧情方面的槽点太多,高一的室友对年级第一搞校园霸凌在国内实在太超现实了,原生家庭破碎是一个很好的借口,但是在书里几乎所有重大情节转折都和家庭(特别是父亲)有关实在让人厌倦
恋爱部分非常好看。一个“假小子”一个“书呆子”,两个格格不入的人互相扶持互相补完的过程令人欣慰。她们的相处模式也足够令人艳羡。这确实是一本臻於完美的女同作品。我的不满源自于男性视角下对其部分内核的不满,这也在作者本人的过往发言种得到印证。我觉得阻碍晋江女同文学发展的往往是它们对父权和原生家庭的挑战——因为男人坏,所以女人好。这搞得女同们像是被逼上梁山的。这不合适也不符合事实。而女频作者的男同文学却总是那么自然,就好像他们生来就是为了草皮炎一样。这也不合适也不符合事实,但却能解放故事题材。女同文学需要跳出这种低劣且烂俗的矛盾,找出一条“因为女人好,所以女人好”的叙事路线。对男性不是敌视而是无视,这样才能写出男女老少咸宜的不朽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