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野常宽虽然眼光比较独到,指出了几个当时那个年代的日本动画的意识形态的成因与表现,但除此以外本书便没有其他亮眼的表现了。本书在视角选择上产生了一种病态的路径依赖,全书都一直纠缠在“奥姆真理教”和“物语”上。当然这确实有足够的合理性和指导性,但是三百多页的书却没有更多的视角,并且持续的生产没有过多解释的新词,读起来味同嚼蜡。阅读本书的最好方法就是找个ai或者B站视频把他提出的概念看一看,全书完全没有必要看
用决断主义来论述所有御宅,却忽视了大部分acgn爱好者的能动性。强迫人决断而忽视客观现象,这一做法是积极但煞笔的。引用大段大段的acg作品论述,根本就是无意义水字数,连玩弄修辞学都算不上。看似需要对二次元亚文化有了解,实则本书只是对于引用的作品内涵在进行“决断”的妄解。能把eva的内涵解读成这样,也厉害了。当今小叙事疯长的现在,人又为什么要被迫“决断”呢?当今对于acgn亚文化批评的可悲之处就是这种“脱离群众”的书太多了。
蛮抽象的书。非要用冗余繁杂的比喻,来构建属于自己的名词。比哲学书还难啃。 跟近期看的《境界线上的地平线》有类似风格。虽然看过有喜欢的内容:“身处今天这个信息社会,物语的力量衰弱了。生存于今天的人们,不需要通过优秀的作品来探讨看待世界的方式,只要选择某种政治立场,就可以在社交网络上咒骂敌对方,通过这种咒骂获得其他用户的‘认可’,从而高效而廉价地获得强烈的快感。”宇野常宽在《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中文版的序言中写道,“但我始终相信,世界上绝对存在只有通过虚构和物语才能获得的思考。我也依然在书写关于虚构的批评。”
无情的复读机:每章甚至是每小节开头都要复读一遍家里蹲向决断主义的转变。读的屋顶现视研译版,翻到书末才发现注释写得也挺长的。不过我是暂时不想再读一遍了,等有引进版的电子书再说吧。
然而宇野决不会预想到的是,00年代的生存感危机被消解,世界再度轮转,到了如今,几乎必然地,我们再一次活在了永无止境、没有终结的日常之中,决断主义的超越性已然被迫地失去了效用,而所谓的超越“决断主义的零零年代”更是成为了梦幻般的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