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分】超强的设定系逻辑流,人物与故事的安排只为推理服务。最后的反转多少有点预料到,不过循环推理那段给我看得直呼卧槽就是了,太强了啊,白井。//在之后的《药瘾谜题》当中,这种方式运用更是疯狂
观感很好的一本,在优秀的设计面前重口可以视而不见。 多重解答得到看似正确无比的真相之后,白井老师当头一棒告诉你“这是假的”。借用道尾秀介的评论“独一无二的‘零件',意图不明的‘构成’”和细致入微的伏笔,让读者在海量的推理演绎面前迷失,达到迷惑读者的效果,又在最后给出华丽的真相。 白井的小说真是没有废话,微小的“闲笔”往往是决定真相的关键。 白井智之你就是天才
无疑是极具魅力且纯粹的推理作品,数理符号化的逻辑推导 是我理想中新本格模样的逻辑流。作为早期作品能看到很多稚嫩之处,着重交代了四手四脚结合人的设定,到最后你会发现这设定几乎没什么用,推理中占重要角色的反而是“正直者”这个反设定直觉的额外补丁,中间突然冒出来的奇怪生物也只在某个无聊的伪解里随便回收一下就不了了之了
如同白井另外一本「无人逝去」一般,前四分之一与后四分之三讲述了两个不同的故事,然后通过最终解答篇再将两个故事巧妙地连接起来。撇开还算有意思的谜题以及解答以外,让人意料不到的反而是结尾的侦探角色。
断断续续总算熬完咧。前半段愣是读不下去:虽说有世界观设定的“阐述”,但猎奇恶心的桥段描绘让私人恶趣味凌驾于叙事主体之上(能不能别老折腾角色的皮燕子了,肛交结束喝唾液,喝完唾液吃青虫,差不多得了);同样是写社会氛围下的角色状态,感觉文笔比出道作还差,像是没有角色人名和神态注释的老旧戏剧台本,大量聊天内容引出的身世背景交代和案件联系并不高,情感的表达过于干瘪寡淡、节奏的缓急没有明显变化因而几乎没有代入性(死亡也不具备份量),事件与读者隔离开来,除了无聊就是反胃;发展走向也很机械化,上船船翻,登岛有馆,进馆杀人,连谜题的引入都是目的性过强的冰冷零部件摆设,缺乏生气。大后期的图文推理确有一定进步,“双重伪装”的设想和多米诺骨牌式逻辑推演可圈可点(但最终的解谜未免太依赖偶然的巧合了,严重泄气)。
贯穿全文的设定与核心诡计所达成的统一性构成了《東京結合人間》。读感比较类似《晚安人面疮》,“少女贩售”的前半段内容描绘了大量丑陋猎奇的印象风景,虽说白井不是毫无意义地喜欢装饰奇怪恶像的此等变态心理,但此等搭建异色推理舞台的“零件”似乎快要大过推理本身。且这种断片混乱式的叙事手法也实实在在的影响到了读感。但好在舞台搭建完毕时,上岛后的剧情依然是专属于白井逻辑美感的表演时刻。层层递进式的推理解答收束网罗着每一条伏线,否定前文反复革新的推理永不停止。其中最精彩的还属循环论证的部分(犯人只为两人,a是犯人需要b说谎,b是犯人需要c说谎,c是犯人需要d说谎,d是犯人需要a说谎。且因设定说谎的人必为犯人。),将推理变为数理公式化的逻辑感真的让人欲罢不能,这种风格在《毒瘾侦探》中表现得更为夸张。
第一次见识到了白井的逻辑流,作为出道第二本,可以说非常惊艳了。为了深刻感受后面的循环推理,我自己还画了一张图留作纪念。最后的真解答简直神乎其神,伏线的埋设使得设定逻辑自洽,可说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