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画是进步了,但是整体感觉已经变成一个普通的商业作,少了属于风灵玉秀的独特。先不说作为主角的一行人戏份少,又被拆散成不同线;大篇回忆讲了过去的事情但是重要事件的详情要么没讲要么还是谜语人;世界观倒是铺得很大又苦大仇深,但是这样很难把百合写进去,导致惹到了最初的观众;打斗场景不停地切分镜和来回对波,没有第一季那种拳拳到肉的流畅感(虽然考虑到都是高手对决,但是观众对这种形式已经审美疲劳);还有比第一季多了些日漫既视感……不过本作也有亮点,周董风格的ED以及杀青梗(可能制作组想把杀青梗作为亮点,但是弹幕和评论区对此讨论的都很少)。
感觉这一季不太适合现在看,这一季拓展了世界观,又新增了很多角色的塑造,结尾又卡在一个非常尴尬的地方,就非常难受。如果有下一季的话,可能跟下一季连着看会好一些吧,起码双女主戏份不会像这季那么少。
这个东西太无聊了,前作对剧情的弱势是有自知之明的,所以选择了弱化主线逻辑,强化了日常冒险和百合戏份,可以在小格局下做出韵味独特的小而美动画,所以虽然制作水平属于票友级,但这样的扬长避短反而呈现出了不错的清新观感。可惜这些重要的优点到这一部就全没了,编剧盲目自大开始打造心中的理想江湖,悲剧的是这位编剧是个完全的俗人,对武侠的认知竟然是修仙,写也写不出什么宏大叙事,也没有果核雕花的本事只能盲目放大框架,多出来的空虚又致命性地采用回忆戏份填补,机械化模板化程度就跟chatgpt扩写似的,可以说本意是坏的,方法也是坏的,所以执行起来坏上加坏了。浪费了国漫一个难得的独特的IP。
评完个人对第一季和特别篇的感受,本不想在感性方面去对第二季进行一个太主观的评分,但还是没忍住,之前其实很好早就接触bangumi,好像是17年吧,之后那个邮箱找不回来了,初来里面东西还挺乱的,好像有点扯远了,就因为京吹三,又把我召唤回来,硬是忍着打了个绝对主观的一分,这也可能是我这一生中在热爱的作品中打的最后一个一分(至今未找到可以不打一分的理由),所以风灵玉秀第二季我要是偏感性基本就是一二三分(恨铁不成钢),但理性还是能给个我给它打5分的理由。愿你长寿,我的朋友。
就算抛开众筹三百万后背刺观众、官方下场对线、超话捂嘴控评、找劣迹up主洗地、百合欺诈,单论动画本身,第二季都不配被称为商业作品。剧本是没有金刚钻硬揽瓷器活的典范,看得出编剧的文化素养根本不够用,文戏写得远不如lofter某些同人作者,却不花功夫打磨,偏爱花费笔墨在没必要的武功设定上,咱没那能力也没篇幅做,就参照金庸古龙,唯心一点不好吗?投资人兼编剧的蒋智毅(搞笑大熊猫)固然应该为毁掉一个佳作胚子而负主要责任,但DDF负责的分镜演出也是一团糊,把第一季的动作戏优点都扔掉了。只能说他们的水平做个单元剧还凑合,做这种需要定时交稿的季番就太为难人了
剧本当然是万年不旧的问题了,这放在日本动画里只能算毫无灵性的演出也不能忍受。循着评论区的蛛丝马迹(也许就是节奏呢)可想当时剧情问题引发了大批观众不满导致创作者下场道歉,双女主的戏份够不够我不清楚,这稀碎的节奏、一言不合就安排打戏、人物塑造搞笑一样(制作组自己知道公子哥是干啥用的吗,花瓶都不如)、悬念还没起开下一秒角色就自己解说了等等让人实在失望,全剧让人最惊喜的居然是接过第一季梦嫂《有你的江湖》op大旗的说说的《长夜杯空》,其他的江湖味似乎只剩下打打杀杀,关键这打打杀杀显得跟儿戏一般,毫无压迫感。从这种堆数量不重质量的做法显然可以看出本作另一个大问题,画面是进步了,演出还不如第一季Ep2来得爽快,这样剧情无趣演出死板又怎叫观众买账呢?我看到一半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年纪大了,似乎已经不是当年那个看秦时明月侠岚也看得津津有味的少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