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了结果不想买了,就在这里记一下。麻子的半自传,借由两个女主的对话和活动能看出麻子的内心和影子。我总是感觉悲观现实主义是可悲的,为什么而存在、为了什么而存在,在这本书也不例外。很麻子风格的结尾也算是习以为常了,不意外也不惊喜。
麻枝准的半自传小说。幸福意味着什么?如果判定生活在这个世界不幸福,只有苦痛,那么是什么样的世界才值得我们活下去? // 麻枝准没有给出方法论,甚至没有作出回答,而是向读者抛出了一个个难题。但不管最终回答如何,麻枝准选择了希望。即便主体是无能为力的,也请在与他人的相遇中变得坚强,并选择相信希望。
其实是个完完全全的自传,作为他二十余年“虚构”创作后的第一次“现实”尝试,对于我这样的麻枝厨来说很有趣,推荐给所有很了解他的人。//1.3日,第二次阅读。很平静的哭了。衷心的希望这个孤独又偏执、自卑又自负的矛盾家伙摇滚地活下去。五十岁生日快乐啊,麻枝先生,我还想继续看到您的创作。
既熟悉又不熟悉 熟悉的是 故事以对话为主 人物情感的体现 转变基本都是通过对话来实现的 这也确实麻枝准擅长的领域 不熟悉的是表达的东西 或许这是麻子的心声 这样看来 我并不完全了解啊 看来还得琢磨
离经叛道的小说,借由想自杀之人的言语胡乱吐露着真心,歌颂着爱与奇迹;他的理智不断批判着自身,温柔地说着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他怀疑着世界的真相,所谓哲学发现问题,可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世界好像没有“幸福”存在,“幸福”的答案也无法用知识推演,思来想去可还是放不下什么。故事的最后是熟悉的拯救,悠久的浪漫,仅此而已的结局,属于一个人的自我和解。麻枝准私货满满的一部小说,和以往麻枝准的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不同传达的精神却不谋而合,不同人眼中的“世界”不一样,十郎丸眼中的世界没有童话与美好,异于常人的才能和理解使之难以合群,一个人是没办法活下去的吧?但人与人之间是无法相互理解的,那么“交流”也就无意义?但意义就是在探索而赋予的。人不怀抱着什么东西很难活下去啊,“交流”就必不可少了。啊!“世界虽然不美好但请相信它”
离经叛道的小说,借由想自杀之人的言语胡乱吐露着真心,他也知道这不堪的真心没人会喜欢,所以常常歌颂着爱与奇迹;他的理智不断批判着自身,温柔地说着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他怀疑着世界的真相,所谓哲学发现问题,可解决问题的答案并不存在。世界好像没有“幸福”存在,“幸福”的答案也无法用知识推演,思来想去可还是放不下什么。故事的最后是熟悉的拯救,悠久的浪漫,仅此而已的结局,属于一个人的自我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