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有且仅有出「神」入「画」的meta了,但调戏了我两回。|非常能出体现动画这一媒介独特优势的作品,而这种反复嵌套第四面墙的叙事是非常考验创作者功底的,想要欺骗观众,不仅需要自身能巧妙把控住场景的变换,更要有点子与想象作为基底。话虽这么说,个人认为用画笔替代不同Meta间切换的作法,还是有些取巧。
诞生于美国动画黄金时代的实验动画。创造性的让动画角色与动画媒介本身进行对抗,抽象化的美术风格也让这部meta动画更加前卫。达菲鸭打破了第四面墙,结尾的兔八哥又重新赋予本片“动画”的概念。查克琼斯试图以全新的方式去测试动画中角色究竟是由什么所构成——隐去声音、失去身体,即使整个外表不再是达菲鸭,只要仍有一方面残留,观众就依然可以分辨出达菲鸭的角色个性。本片夸张风趣的表现手法被后世无数作品借鉴,当之无愧的经典meta教材。
达菲鸭当时也是个热门IP,在查克琼斯的才华催生中,孕育了这部早期的meta动画,利用作画和音乐的操纵来达成剧外剧中的链接,最后兔八哥的出现也是惊喜。
实验性Meta动画。开头还算有意思,后面基本就是同一个套路了,“达菲鸭越要求什么,就越不满足它”,结尾的兔八哥的出现又重新赋予了本片“动画”的概念。抹去声音、身体,哪怕整个外表都不再是达菲鸭,但只要仍有一部分残留的东西,依旧可以分辨出达菲鸭的个性。Meta元素偶尔玩玩还行,玩多了是真的无聊。
什么叫Meta啊,要知道这是1953年的作品,这可太超前了。原来以为内容的一切是现实和虚拟世界、角色与动画监督和观众的跨次元互动,直到结尾才发现观众被骗了,原来这里的现实世界是虚拟世界构想出来的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