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选得太好,塑造得太成功了,剧情幽默讽刺,情节环环相扣,要说有什么不好,大概是反这反那反得太过火了,产生了不少降智情节,把韦小宝的主角光环分一点给别人,那就没韦小宝什么事儿了,所以很多角色只能是愚蠢的,可惜。
很难想象这是1969-1972的作品记忆点第五回(小玄子揭秘)第六回(太后对决)第八回(香主回)十回(郡主回)十五回(康熙告别)二十回 (神龙教逆转)二十二回 (军营赌博)二十三回二十五回(太后揭秘)三十三回(老乞,赌博风俗)三十五回(辽东回,拓展地图罗刹国风物,地图好大)群众不需要为愤怒找寻理由,只需要凝聚愤怒三十八回(滇马,信度来源马蹄、排泄物)三十九回(扬州、丽春院、母亲传神)五十回完结,寥寥草草,也不是很荡气回肠吧
读到五分之二的时候觉得是金庸第一爽文,但掩卷时不禁发问这真的爽吗?韦爵爷过场般跑过一个又一个历史转折点,但又好像从未参与进这个时代。无父无君无侣无友,韦爵爷一生如履薄冰敛财夺色精彩纷呈,无数的野望与炽情、阴谋与理想凭他而泌而沸席卷天地,可到头来好像也没有什么在他身上留下,好像也没有什么他应该在乎的东西。//即便是像罗格这样所谓的猥琐小人也未如这般令我齿冷
金庸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喜爱的一本,真真是百看不腻。唯一让小可不解的是最后一段韦小宝回到扬州询问自己母亲韦春芳自己的亲生父亲的时候,母亲只提到接过好多客只记得一个西藏喇嘛眼睛和小宝相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