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梦幻桥》所包含的元素丰富也最有时代的气息,第二篇《想夫恋》感觉读下来还是太单调了,不过这个暗号倒也不算超纲,第三篇《玻璃天》中的诡计倒是令人意外的很,与传递的感情有着不错的对应,同时也是承载住了整本书的关于时局的脉络。满怀期待的迎接最后一本了。
与前作一样,依旧充满了日本昭和时期的社会思想以及作者对战争的反思与自诉,奔着推理来建议只看同名篇,虽为简单的建筑物理诡计,但设计确实精巧,有个梗确实没有想到。//我一直以为是大正时期,查了下其实是昭和,这下丢脸丢大了()
由《城市之光》的展现昭和时代下的华族生活风情转向对时代背景的思辨,同名篇最佳,虽已脱离日常,亦是见微知著。“如果有神说'一个异教徒的命比我更重要',能有勇气说这样的话的神真的出现了,到那时候,我就跪在那神的面前。”
最后一章感觉写得好好,两种主义的交锋,逐步揭开的真相,让人想起银英中对“民主”的讨论,当然感觉描写重点还是别姬小姐“受害者”上。放下仇恨前行的前提应是加害者得到应有的惩罚,无可奈何是一回事,追究责任是一回事,惩罚方式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玻璃天花板的诡计有点意思,同时也让本作有了那么点推理要素。小说中关于集体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思辨场景,反映出了昭和初期大正民主的余风和军国主义狂潮相互激荡的时代特色,虽然段仓这个军国贩子死了,但是昭和日帝的战争马车仍在加速。个人认为主角二人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对眼前这一切的思考才是本作的醍醐味。
没想到Becky小姐的身世揭秘得如此之快,这样看来第一则故事里胜久如果已调查过她的身世,那么刻意引出荒熊纯粹就是在观赏把玩她的反应,md什么没礼貌渣男。这卷把政治时局加入剧情中输出不少私货,但并不惹人厌烦,说教感和攻击性都不强,更像是思考的呓语。
小说评价:与上作相同为三个短篇的日常推理模式。第一篇涉及对战争的讨论,第二篇是熟悉的日文字谜,第三篇则是新本格建筑诡计。都结合了不少当时的文化常识。文笔细腻,故事性强。别姬小姐的身世也得以揭开,很是期待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