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70
结论:
画面与BGM较为优秀,美中不足的是没有CV。本篇是超短篇小品作,时间成本低,信息密度大,但不少细节缺乏打磨,对这种偏欧美式的风格感兴趣、或是想玩海市蜃楼之馆的同类型作品的玩家可以一试。side story同样是超短篇,但叙事节奏与本篇差别较大,稍显冗余,不仅不能提供较多的额外信息,反而可能带来更多的世界观漏洞,因此除非十分喜欢本篇,否则不太建议尝试。
非剧情部分:
独特的画风配合独特的叙事风格能够达到1+1>2的效果,可惜的是本作只有一套古装立绘,而背景却设定在近现代,导致本篇前期、以及side story全程均无立绘,较为影响观感。
BGM较为优秀,比较遗憾的是没有CV,使得高潮部分的感染力会差不少。
剧情部分:
作为一个超短篇作品,本作的优点在于时间成本低,信息密度大。摆脱了大部分galgame动辄三十小时往上,玩到中期玩家较为疲乏与腻烦的缺点,能够在玩家的新鲜感消退前及时进入高潮与结尾。用了比ATRI、星之终途、ヒラヒラヒヒル这类主流短篇作品更短的篇幅叙述了一个剧情架构更为复杂的作品,“体验/时间”性价比极高。
然而,作为一个缺乏打磨的小品作,本作实际上存在不少缺点。不仅本篇存在诸如世界观粗糙、情感铺垫不足等问题,就连本应起到补充与升华作用的side story也不尽人意,甚至拖了本篇的后腿,显得十分鸡肋。下面就展开叙述一下这些缺点。
——————剧透注意——————
缺点:
一、本篇篇幅过短导致的剧情不够饱满。上面也提到了,本作比近几年流行的短篇作品更短,要是去掉side story只比较本篇,本篇篇幅可能连那些短篇作品的1/2都不到。一方面,篇幅过短注定了真相不可能过于复杂,也就很难带来抽丝剥茧、反转再反转的惊喜感,大部分玩家估计看到保琳与玛利亚的对话就能猜个八九不离十。另一方面,篇幅过短使得前期铺垫不足,也就导致了中后期的剧情爆发缺乏情感基础,玩家前期对于角色的了解过少,自然对于角色们的悲剧也就不容易共情。如果此前玩过海市蜃楼之馆,那么这种剧情饱满程度的对比会更加明显。
二、题材选择值得商榷。从选择题材的角度上来说,克隆与双胞胎的设定即使放在十几年前的悬疑作品中也绝不算新颖,在早期欧美作品中这一设定更是俯拾皆是。采用这种设定,就必然会导致玩家更容易猜到真相,也导致在揭露真相时更难给玩家带来恍然大悟的冲击。因此在近十几年里,许多优秀的悬疑作品在出现相似的角色时,都会刻意避免将最终真相设定为克隆与双胞胎,例如r11的两个悠尼、root double的两个悠里。当然,并不是说只要使用了克隆与双胞胎设定的作品就不是佳作。而是克隆这个设定更适合作为前中期的小反转,即使作为最终真相,也需要更为复杂的剧情架构与世界观设定打掩护,这明显不是本作的篇幅量能够做到的。
三、世界观缺乏打磨。以克隆机构为例,克隆机构作为本作的幕后黑手,应当是世界观构建过程中的重点,需要重点打磨相关设定。本作设定中,克隆机构作为一个超大型的跨国机构却不被大众所知,按理说机构内必定等级森严、规矩繁多、审查严格、保密工作滴水不漏。然而剧情展现的却相去甚远:1.对于克隆体不做任何关于克隆机构的记忆消除处理,任由他们在社会上活动;2.对于甲方也没有任何保密条款,还出现了梅尔父亲告诉原版梅尔克隆契约、保琳作为无关人士察觉到了奈音的克隆契约等问题;3.对于乙方的处理堪称草率,甚至出现了两个玛利亚的问题;4.在主角团一行人发现克隆机构的秘密后,米歇尔想出的办法居然是只要所有人都将克隆视为原版就放他们出去,并且没有任何纸面契约与后续监督处罚措施。那岂不是全员在馆内表演一场包饺子的小品就能出去了?作为一个跨国秘密机构的决策而言实在太过儿戏,很难想象这样机构能保守住什么秘密。作品中存在着不少这类无法细究的剧情设定,让整个作品的世界观显得有些粗糙。
四、鸡肋的side story。月姬的翡翠琥珀线和fsn的樱线这种单独的暗线也好、壳少系列的罪犯视角与人狼村之谜的暴露模式这种补充内容也好、寒蝉的解题篇和3Days的真理之门这种揭示真相的TE路线也好,这类篇章能够起到补充本篇世界观与设定、揭示真相、升华主题等一系列作用。更别提本作的side story名为“裏の真実”,仿佛还有更深层次的真相与反转没有揭示一样,不免让人有所期待。然而,本作的side story比起解题篇和TE其实更像一个狗尾续貂的fan disc。不仅没能起到补充本篇世界观与设定的作用,还引入了诸多新问题,例如克隆机构一直强调克隆要接近原版,然而白发少女的克隆直到多年后转交给米歇尔时才被米歇尔亲手割出手腕的伤痕,这几年来机构内部居然没人发现。又例如吉赛儿作为一个中层管理,为了自己的愉悦将白发少女的克隆交给米歇尔教导,完全是将克隆机构当成自己的游乐场。这样的机构别说保密,能不倒闭都堪称奇迹了。此外,side story一改本篇短而精的叙事风格,显得冗余且拖沓,用和本篇差不多的文字量却没能给出多少新的信息,大部分的文字都用于描写米歇尔的内心活动,不仅没能让观众理解与同情米歇尔,反倒显得米歇尔既中二又无病呻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