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原作,仅谈对动画的看法
———————————————————————————————————
本来是看完第四集时写的,奈何当时剩了一点一直没有写完,今天补上没写完的部分发出来吧。要事先说明的是,第四集在我看来表现的并不好。不知道制作组是出于何种考虑,将大量剧情压缩到这一集中,而又未能将本集的更方面协调好
仅动画而言,在我眼里最大的问题莫过于:
情感冲突和人物关系、剧情铺垫和情感转变并不匹配先说前者,我不知道其他人在看到温水和老八闹矛盾时是何种感受,我在看这段时有一种难以掩盖的违和感——我看不到两人冲突的关系基础。很多人可能不认同这种观点,但我从动画中看到的就是如此:他们因一次偶然的机会联系在一起,因为还钱的缘故中午在一起吃饭,老八莫名其妙加入了男主的社团,两人与社团成员共同参加了一次合宿。要说两人只是普通的同学关系那肯定不至于,但也远没到关系亲密的程度,温水和老八的这种关系更像是两个认识不久并有一定交集的异性朋友。基于这种不上不下的关系,你很难说服老八需要为温水因流言而疏远自己发脾气,尤其还是因为这样一个只要两人说开了就没什么的问题。可能有人觉得我这是鸡蛋里挑骨头,我只能说人物关系性一直都是我关注的一个重点
再看后者,这点就比较好理解,情感转变缺少剧情铺垫。本集表现出的情感转变我概括为“友好-误会-冲突爆发-情感表述-确定友情”。这是本集后半段的剧情框架,想在十几分钟里把这样一段剧情从铺垫到结果都做好,需要如何改编我不敢说,但有一点必不可少——
足够的画面信息量。而本集的观感不佳可以说正是因为完全偏离了这点,其改变思路不是如何(在不影响观感的情况下)用这有限的篇幅承载更多的信息而是删掉哪些情节对表达的影响更小。在这种情况下,缺少铺垫几乎是一种必然结果。但现在话又说回来,如果篇幅不足以承载上述剧情框架,是否能删减/弱化这一框架中的部分内容?比如让冲突没那么激烈以减少用于和解的剧情。抑或是着眼整体将“误会”等作为暗线埋藏在前几集中?
说到这就是老生常谈的一个问题了:改编是增删剧情还是理解之后的再创作?
在不考虑原作者权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能用几个表情表现出一长段内心独白同样的效果,我们是否能在动画中直接使用这几个表情?如果篇幅有限需要压缩剧情,为什么不在压缩的同时匹配更适合的具体情节?
说完整体的剧情设计,聊几点具体问题
台词设计和正面矛盾冲突
上面提到了矛盾冲突,但其主要还是针对温八关于谣言的矛盾,现在让我们将时钟往后拨,来看草介、温水、老八对峙的这段情节。单看这段情节,问题有二:堪称灾难的台词设计和过于随意的正面冲突
在谈这两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明确一个前提:本段的作用主要是解决温水和老八间的矛盾而非展现老八表白(虽然没说出来,单也区别不大吧)失败后其与草介对此的想法
我把这段的台词摘抄了下来(建议还是看原片,有画面辅助):
袴田草介:你最近经常和杏菜在一起吧,我听说旧教学楼那边有情侣卿卿我我,你们的事都传开了
温水:不不不,你误会了
袴田草介:我也很高兴
温水:都说是误会了
袴田草介:如果杏菜有了喜欢的人,我也会替她开心的,就拜托你照顾好她了
温水:你先听我说。八奈见一直都喜欢你,你知道的吧
袴田草介:算是知道吧
温水:我和八奈见不是那种关系,她到现在都还喜欢你
老八(入镜、脸红):你们在聊什么啊。小鞠联系我,说你被不良少年缠上了
袴田草介:抱歉,杏菜。我只是很高兴你能开启一段新的恋情
老八:能别说这种话吗
袴田草介:我希望你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老八:别说了
袴田草介:所以要是有比我更好的人(被打断)
老八:别说了
袴田草介:杏菜
温水(推开两人):她都叫你别说了。袴田,你拒绝她当然没问题,随你怎么彻彻底底地拒绝都可以,但是,你不能妄自揣测八奈见的感情啊,这不就等于是把她喜欢你、把这份感情给否认了吗。什么希望她幸福,什么新恋情轮不到你来开口,最不该对她说这些话的就是你
(温水呕吐)
袴田草介:你没事吧。是啊,你说得对
温水:我才该道歉,只顾着自己说了
(两人对视,老八重新入镜,步伐感觉有点生气)
老八:别张口闭口就说我被甩了,你俩怎么一副话都说明白了的样子。草介,我一直都很喜欢你,现在也喜欢,我根本就没有放下这段感情。(袴田草介:杏菜,对不起)可我不准你道歉,什么我的新恋情,别多管闲事,我还能喜欢你很久,所以你和华恋过你们的幸福日子去,别的事你少管,我喜欢你是我自己的事,未来我会喜欢上别人的,也用不着你管
(老八手刀温水)
温水:为什么我要挨打
老八:没有为什么,反正你们都给我好好反省,草芥赶紧给温水好好道个歉
袴田草介:哦好。温水,不好意思,把你牵扯进来
温水:不用,不至于
老八:然后是你,你要向我道歉
温水:对不起,我不会再乱说话了
老八:行,原谅你了
概括一下这部分台词的特点:
不像是角色会自然说出来的话,而像是让角色把本该用心理描写表现的想法一股脑全说了出来;不像台词,更像文字,缺少台词的口语属性,而更偏向文字的叙述属性。这样的处理下,部分台词显得有些冗长,看似说了很多,但很难找到核心信息,也增加了观看的负担
说完台词,再看这段矛盾冲突。在这之前先解释一下上面提到的前提“本段的作用主要是解决温水和老八间的矛盾而非展现老八表白失败后其与草介对此的想法。”虽然有人调侃说本作是男主作为摄像机观察各个败犬的行动,但只要看过前几集就能明白,本作故事的重心一直都在男主和几位女主的互动上。这是一个关于男主与几位异性相遇相识的故事,而非几位女主的恋爱故事,其甚至在有意隐藏几位女主在成为败犬前的故事(从我的理解来看,这种做法本身就是一种自保手段,因为这种前置的故事你不去说一般不会有人在意,但如果要深究,有能力整合好自然万事大吉,但如果没能力将其整合到现有剧情中无疑是一大隐患)。在这种情况下,在剧情进展到第四集的这个时间节点,就应尽量避免袴田草介和老八、袴田草介和温水、温水和老八关于恋爱问题的正面对峙。不理解的可以看看这段情节都说了什么:1)袴田草介找到温水希望其能照顾好老八。2)温水表示老八依然喜欢袴田草介。3)老八被架着(可能程度没有那么深)表明自己当前的心意。这就是正面冲突的结果——
人物内心的想法被赤裸的摆到了台面上。于情,让温水和老八之间因谣言而起的矛盾显得可笑;于理,其直接摆明了老八现在的感情状态,为后续的转变制造了更多矛盾;于观众,一方面明确了人物的想法,另一方面彻底断绝了相关问题的悬念;于故事整体,没什么正面影响,食之无味,弃之可喜。什么?你问我既然弊端那么多为什么这样写?还不是给温水和老八设计的矛盾太过强烈,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只好让袴田介入以解决他们的问题
空间切换和时间观念
前者没什么好聊的,单纯的部分镜头衔接的不是很自然。比如学姐收拾行李离开后,学长追上去找,紧接着就切了一个天桥镜头,然后转向天桥上的学姐,再接学长脚部入镜。又比如温水和袴田草介争论时的老八突然入镜。这里说说时间变化。本作在这方面的表现很怪,时间在作品中好像是个完全可有可无的东西,在切换时缺少时间标记(如“几个月后”、明确在同一天的暗示等)以帮助观众迅速理解时间的变化。这就导致很多情节很模糊——你不知道两件事情是中间隔了很久才发生还是仅仅差了一天,很容易造成理解上的偏差。这种情况倒是挺常见的,同季度的小市民这方面的问题可能更明显,这问题说大不大,就算没写好一般对观感的影响也不大,但要是用好了绝对是增色添彩的利器,一想到在这种事半功倍的地方没做好就觉得挺可惜的
其实我最初并没想要追着看这个番,本来是点进“想看列表”留着以后补的,追番的契机是看到有人调侃其是冰菓代餐。看到第五集什么感受呢?制作思路有相通之处但不多,最初关于男主的设计有相似之处却在后续剧情中走向了不同的方向
先写这些吧,后续看完新内容有什么想法随时添加
———————————————————————————————————
实时吐槽:
ep1:引子和噱头的区别在于前者仅是故事开展的契机而后者会反复强调其重要性。男主形象有点看不清,观望
ep4:想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恋爱到底是选择了仅有的喜欢的那个人还是在有好感的人中选了最中意的一个?
ep6:所以这里为什么要设计柠檬自爆?就硬推剧情?
ep7:错过就是错过,仅此而已。错过后以往的感情只适合用来怀念,而不该成为越界的理由。有人说这集中的情节是遗憾,几年前我可能也会这么想,现在的我却很难认同:这只是错过。因为说到底是他们的怯懦导致了现在的结果,而非其他更无可奈何的因素
我所担心的情节(成为败犬前的故事)还是出现了。前置性的补充情节一直都是创作中的一个难题,这种东西做好了是效果拔群,但问题在于没能力做好的话,不止这段剧情会被搞砸,还会对之前(和之后)的剧情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和第四集类似,本集也是补全败北(及败北后)经历的故事,不同的是,第四集在有意避免提及相关故事,而本集将柠檬两人的往事摆到了台面上。本集具体表现怎么说呢,挺微妙的:食之有味、但无助,弃之可以,亦可惜
ep10:目前为止的观感还和看完第四集的时候差不多:各方面都不错,但就是差一口气
ep11:日常偏写实类作品最不需要的就是不合时宜、不合情理、不顾情境的情感爆发
一路看下来,做的最好的可能还是第一集(悲)
———————————————————————————————————
完结:
我之前就说过,我看这部番的契机是冰菓,虽然之后意识到这两部作品的差别,但经此一事,我在评价本作的质量时对标的确实一直都是冰菓。只能说,起点太高确实是一种悲哀吧,简单说说两相对比下看到的问题吧
人物关系类型单一同样是四个主要人物,古典部成员两两之间的关系各有不同,而文学部内的人物关系却高度相似。这种人物关系的同质化对人物塑造来说简直是一种灾难,它让人物互动失去了部分被解读的可能性,也让很多人物互动成为一种“可被替代的形式”
作茧自缚,被困在自己所设计的“败犬叙事”的框架里我曾在看完第一集时说过:引子和噱头的区别在于前者仅是故事开展的契机而后者会反复强调其重要性。就是在阐述本作形式和内容的隐患,败犬这种设定和其他看起来吸引人的设定都有一个特点:易于开始,却不易控制。这一季的败犬的故事设计思路是什么?遇见(败犬)角色→成为败犬→正式败犬经历,这就是本作三个故事的整体框架。框架本身没有问题,即使是同样的剧情设计思路,也能呈现出不同的效果。那为什么我还说其是作茧自缚?很简单,因为写的不行嘛,可以说观感最差的三次处理都出在了硬套框架上——老八的误会、冷战、三人对峙,柠檬的自爆、(和朝云的)和解、勾手指,小菊的……好吧,小菊不是,她在第一次败北就摆脱了这个框架,几段剧情就是硬凑败北和之后的剧情拉低了水平
对人物性格的塑造一般什么样板化啊、前后不一啊、缺乏完整形象啊这些就不展开了,简单说说对“亚萨西”这一性格的描写。为什么有些作品中“亚萨西”能为人物添彩,而在更多的作品中令人生厌?我想是大多数创作者搞错了方向,错估了温柔在人物塑造中所占的比重。说到底,这只是人物性格中的某种特质,并不比其他性格特点更为突出,甚至在(现实)表现上是弱于其他性格特点的。这种情况下,稍作描写作为性格补充效果拔群,而若是当作人物形象的支点长篇大论只能说打错了算盘,事倍功半都算作者有水平挽救了观感,水平差的就是那些被批烂了的样板角色。 你问我败犬在这方面怎么样?功过相抵吧
人物、剧情缺乏高度的一致性(嗯~其实形容词可以直接删了)
大众化的形容就是割裂,但按我的理解,更准确的解释叫“拼凑”。其不是简单的前后矛盾,而是在需要的剧情中使用需要的的人物形象,然后将这些剧情拼凑在一起。作者不是从人物出发去猜测“角色在这种情况下应该会怎么做”并以此为基础设计剧情,而是试图通过剧情塑造角色(这里的“塑造”指向的是“剧情决定人物形象”这种创作思路)。这种创造思路下,作品的失利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剧情永远不能走在人物之前,
剧情对于人物应该是阐述/揭示……懒得写了,摆了,下次闲的没事再补吧,如果有下次的话